老陈的家事(二)

image

多年不见,自然有很多话说,我也赶紧煮菜备酒,畅饮一番。老陈生意做得好,我们也喜欢听他讲生意经。

老陈还是非常健谈,也不显老。老陈详细告诉我们家里人的近况。陈大嫂已经领退休金,两个女儿都结婚成家,也有下一代了,各自都过着不错的生活。

小明呢?小明哈,小明快小学毕业了。身体啊?好,结棍!呃……就是很不听话,跌股咧!成绩只够撵鸡赶鸭……

老陈的公司经营不错,生意上的事基本上都是两个女儿和女婿在打理,自己退一边儿享清福,日子清闲自在,蛮好,多邪!

老陈看来的确春风得意,继续说:“我们吉安老家,没有儿子不行啊,族谱上自己名字的后面,梆梆,空了,人家会搓骂唦,断子绝孙。以前没儿子,个个都掐色我一家,没儿子要翻身,想粉吃哩!我这儿子,成绩不结棍,但是有儿子就是硬道理,邓小平也说硬道理啊是不是!上次回乡,族里排座,我就坐了板凳头,对得起列祖列宗,是不是!逢年过节,我撒红包,帮一把那些草捏的人。钱是身外之物,你大嫂都说我是扯帆拉风,她女人见识,不是个理论啊!话说回来,你大嫂也是个识大体的人,就是心里不舒服,也不会当面咚咚铛铛。”

一边说话一边喝酒。老陈耳根子红了,舌头有点硬,神秘地说:你大嫂有心事的。我这儿子,的的确确是我的儿子。跟你们不是外人,不打呀哇。儿子虽然不是你大嫂亲生的,但还是我们陈家的亲骨肉啊!女人,像你嫂子那样明理的,还是难得,所以我还是几奉承她的。我两个姑娘知不知?她们都那么大了,来龙去脉都晓得的。

老陈细说了儿子的来由。

江西吉安,穷地方呢。许多年前,有个福建那边过来做鸡毛换糖的生意女人,路上生病了,恰逢吉安一个在家道士(自称道士的乡村神棍))搭救,顺理成章就搭伙过日子了,并生了一个女儿叫青萍。青萍長得丑,没读过多少书,长大后懦弱胆小自卑。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那边刮来了传销风,吉安也是老鼠会风行,花样层出不穷。青萍十七八岁了,懂得世事了,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时候一个自称教授的人,把青萍从生女变成了熟女,带她进入了老鼠会的漩涡。

这“教授”是原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留校的教师。1980年劳动大学改称为江西农业大学,那些不合格的教师必须改行。这位不再教书的老师到一家机械厂工作,仍就常常以教授自称,别人也习惯称他教授。教授当然不会安心于机械厂的工作,于是在香港传销风吹过来的时候,便成为了呼风唤雨的人。青萍,一个乡村姑娘,遇到教授,满肠满肚子就只有“崇拜”两个字。听他的,跟随他做事,跟他上床,跟他做饭洗衣服。间或,青萍也会在亲朋好友中拉人进老鼠会。青萍想发展同乡老陈进入传销,老陈有定力,直接劝青萍正经营生。青萍笑笑,不置可否,青萍更愿意听教授的。

青萍把教授当成依托,有托付终身的意思,但教授不置可否。有个湖北来的包工头也对青萍蛮好的,青萍遇到了具体的生活的困难,教授又不在身边的时候,那包工头会接济一点,老陈对青萍的接济就更多了。

老鼠会骗人没有底线,终于出事了。《人民日报》发文揭露非法的传销活动,上海严打老鼠会,吉安也跟随清理传销活动。因为骗钱祸害了很多家庭,吉安有几个人因为钱财骗空而自杀,因此,这教授就抓起来判刑入狱了。青萍糊里糊涂地就失去了依托,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

在老鼠会猖獗的时候,青萍把所有的亲友得罪光了,没有任何人愿意帮她,那个包工头也找不到。一天在街上又遇到老陈,老陈帮她找住处,找事做,仍旧不时地接济她一点点钱。又过一些时候,老陈出来办事,街上遇到青萍,青萍拉他吃晚饭。饭后青萍不让老陈走,对着算起来大自己几十岁的老陈说:“我想做你的妇娘,你堂客不如我的。”老陈一愣,说:“那可不行,我家堂客是上了族谱的正娶,休不得的。”青萍说:“你休不休我都不管,做你的小就行了……”那一夜,老陈没回家。

青萍虽然长相丑,但还算勤快,也会体贴人。毕竟是年轻女人,老陈又想要儿子,这个女人不是正好么。老陈也对青萍说多次:“我不要你做小的,就陪陪你,等你那鬼男人出来,你还过你的日子。”

自从教授被抓后,青萍就没有肮脏过,和老陈那一晚过后一些日子,肚子里就有了动静。经过十月怀胎,足月后,青萍就生了一个胖乎乎的男孩,老陈是意外之喜,不用对家人瞒着,陈大嫂和两个女儿也默认了。

青萍带着孩子,老陈不时地来看她。孩子半岁时,老陈发现,那个建筑工地的包工头又出现了,并不时地接济青萍。老陈和青萍约好见面的时候,青萍有时会说不方便。老陈是个明事理的人,把自己全部家当八千元中的五千给了青萍,在当时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青萍也表示愿意和老陈就此了断。

儿子一岁的时候,老陈带着全家离开了吉安,南下深圳寻找新的生活出路。

正说得高兴,老陈突然一下停下来,拍拍脑袋说:啧七啧八瞎唆泡!忘了忘了,我大女婿也要注册一个公司。我女儿女婿,溜溜的精!他们做生意比我行,我要帮他们打点打点。我家的生意会越做越大,到时候我摆二十四碟回请你们!

(未完待续)

为了儿子, 找了小三,我见到好几个。 男尊女卑, 传统文化。

再過兩代人,還帶這種想法的人就不會有太多了吧。

刻畫鮮活。描述人物有多種手法,這個老陳的身段,動作,眼神都不是重點,他嘴裡說話,太傳神了,通過他的言辭,讓人就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老陳。

80年代中期以後到90年代初期中期,這樣的人蠻多的。

你们生活在国外,男女都一样哈。国内农村就重男轻女,没儿子就被人看不起……

大多时间我都是平铺直叙,今后在人物语言上要多下功夫,谢谢木匠大哥的点评。:pray:

有一個問題,想請教。

很久前,在新竹的南寮、菜寮,有一退伍的老榮民,這樣說:

把海邊的一地挖坑,先舖石、再舖別地的紅壤土,再舖淡水的河流中的腐殖質層壤土。

終於把海邊的地變田地。

很久前,在桃園有一老農這樣說:他祖上來台時,當地是紅壤土,要舖上淡水的河流中的腐殖質層壤土。才能種稻米。經過三代以上的努力,才能有那麼好的田。

很久前,是約四十年多前,雖然那些田,現在變樓房了。俺和一些年青人說這事,看他們的表情,也只能自己訕訕。

聽說 君 曾經去過新疆,是否知道,那些農墾地,是如何從 沙地 變 農地 ?

1個讚

看云写故事很生动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尤其对话用了当地的语言说法,比较接地气。期待下文

梧葆兄的问题我以前也纳闷过,现在大致知道一点点,新疆那里种植的树是耐干旱的,如葡萄、沙棘等,因为有的沙漠下面其实是有水的,那里的居民会打井,叫坎儿井,只要植物种活了,它们的根系会锁住水,但很多沙漠地是没有水的,就没有办法了。我的话仅供参考,可能是一知半解。

我没有干过农活儿,刚才就如何改良土壤的问题咨询了一下家里人。

最早是把盐碱地用水冲洗,然后再拉沙子肥料铺上,最后在上面植被(比如种植沙枣树、梭梭材之类),新疆是利用雪水种地。

我不是很了解怎么改良,也是听说。简单说一下情况。

哈哈,你说得比我全面,应该就是这样吧

这方面的知识木匠师傅是权威,听他解说了

  • 我没有干过农活儿,刚才就如何改良土壤的问题咨询了一下家里人。
    最早是把盐碱地用水冲洗,然后再拉沙子肥料铺上,最后在上面植被(比如种植沙枣树、梭梭材之类),新疆是利用雪水种地。
  • 新疆那里种植的树是耐干旱的,如葡萄、沙棘等,因为有的沙漠下面其实是有水的,那里的居民会打井,叫坎儿井,只要植物种活了,它们的根系会锁住水,但很多沙漠地是没有水的,就没有办法了。

对这问题好奇的原因是:曾和旧识就这个问题产生了争辩。

那些农垦地,是如何从 沙地 变 农地 ?

旧识相信彼岸用了一种特殊的、强力的方式。

然后呢?

俺就引用剪贴自网文,这样的文章回答。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是 台独、独台和随附份子的最后归宿 -

建立65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新闻来源: 疆还是劳道辣 于2019-04-10 21:20:36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则是这一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1954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驻疆人民解放军大部集体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兵团成立以来,始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和关怀。

由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于1954年10月7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和第六军的大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的全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的大部组编而成。

1954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驻新疆人民解放军的大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1956年5月起,兵团受国家农垦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中坚力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的二、六军。这是一支从红军、八路军延续下来的英雄部队。据兵团办公厅1995年征集统计,1954年兵团成立后,仍在兵团工作的老红军有195名,老八路2098名,其中不包括40年中已调出兵团的师以下老红军老八路。这些老红军老八路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各个时期。

全国解放后,他们又坚定地执行毛泽东的命令,一手拿镐,一手拿枪,在新疆亘古荒原上谱写了屯垦戍边的壮丽诗篇,并成功地改造了国民党驻疆7万起义官兵。他们的英雄业绩将永垂史册,留芳千古。他们激励着年轻一代兵团人在新世纪创造新的辉煌。

首长关怀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组建了兵团,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覆了兵团,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支持兵团进一步发展壮大。党的十六大以后,在新形势下,中央进一步加大对兵团的支持力度。

2003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开发布《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对屯垦戍边历史经验和兵团的性质、地位、任务和作用作出了专章阐述,明确了兵团是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

业绩斐然

60多年来,在中央的关怀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兵团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兵团总人口已有273万人,下辖14个师、185个团场(其中建筑工程团11个)、517个独立核算工交建商企业和一批科教文卫体社会事业单位;有11家上市公司、2所大学和1所农垦科学院;有国家级的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有完善的公检法司监机构和健全的戍边维护稳定队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忠实履行屯垦戍边光荣使命,在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增进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身为疆三代的分享君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真实的新疆兵团。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

谁言大漠不荒凉,地窝房,没门窗;

一日三餐,玉米间高粱;

一阵号声天未晓,寻火种,去烧荒。

这是50—70年代的事,并非虚言。对90年代进疆的人来说,只是从当年老八路、老知青以及进疆的新生人员叙述往事中知道了新疆兵团的历史。

刚进驻新疆时人们住的地窝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很特殊的组织,它不隶属于解放军,但是很大程度上又保持了军队编制的特点,如兵团最高长官叫兵团司令员、兵团政委,下辖15个师级单位,兵团有自己的武装机构、司法机构。但是,严格意义上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不属于军队编制了。

看看兵团人员的组成:

1、好男儿进疆,名垂青史

先是王震领导的部队和国民党军起义的人员,后是甘陜农民和内地押往新疆的劳改人员(即后来的新生人员),再后是河南知青和上海知青。

2、女兵进疆,巾帼不让须眉

当兵的湘妹子,四川邮票新娘,河南女人。

女拖拉机手金茂芳

巾帼英雄孙龙珍

兵团好地方

20世纪50-60年代,兵团按照“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在天山南北的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边缘和自然环境恶劣的边境沿线,兴建水利,开垦荒地。

在茫茫戈壁荒漠上建成一个个田陌连片、渠系纵横、林带成网、道路畅通的绿洲生态经济网络。

那就让我们来看看新疆兵团在过去和未来建市方面取得的那些辉煌,让我们走进新疆兵团的那14座美丽城市。

一、第一师阿拉尔市

阿拉尔市位于南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东南面,2016年末,第一师阿拉尔市总人口32.68万人。

二、第二师铁门关市

铁门关市位于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西面,面积590.27平方公里,市名源于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的“铁门关”。

三、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图木舒克市位于南疆喀什地区,喀什市东北方向,行政区划面积2003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人。

四、第四师可克达拉市

可克达拉市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地处伊犁河谷地,东距伊宁市约40公里。

五、第五师双河市

双河市位于北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博乐市东面约20公里处,双河市名源于唐代在西域的博乐一带建立的双河都督府,取自于精河和博尔塔拉河双河之意。

六、第六师五家渠市

五家渠市位于北疆乌鲁木齐市以北33公里处,行政区划面积710平方公里,区划总人口9.64万人(六普),城市建成区人口5.78万人。文化、科技中心城市。

七、第七师胡杨河市

拟建胡杨河市位于新疆北疆克拉玛依市和伊犁州塔城地区,七师师部奎屯市北面。

八、第八师石河子市

石河子市位于新疆天山北坡,乌鲁木齐市西北面,行政区划面积457平方千米,区划人口38.01万(六普),城市建成区人口30.6万人。石河子市城市定位为新疆兵团中心城市、乌昌石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北疆商业中心城市、西部生态园林城和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

九、第九师小白杨市

拟建小白杨市位于新疆北疆塔城地区,塔城市西面。拟建市行政区划面积约为9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总量达到4.55万人。

十、第十师北屯市

北屯市位于新疆北疆阿尔泰地区境内,阿尔泰市西南面。北屯市行政区划总面积4195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控制范围522.12平方公里,行政区域人口7.63万人,城市建成区人口3.85万人。

十一、第十二师北亭市

拟建北亭市位于新疆北疆天山北坡,阜康市北面。北亭市行政区划包括十二师222团、六师六运湖农场、土墩子农场、阜康牧场,行政区划总面积500平方公里,区划总人口2.5万人。

十二、第十三师红星市

拟建红星市位于新疆东疆哈密地区,位于哈密市东面。红星市将以黄田农场为中心,行政区划面积约1850平方公里,现状辖区人口4.34万人。

十三、第十四师昆玉市

拟建昆玉市位于南疆和田地区境内,昆仑山北麓,和田市西面,中心城区位于224团团部玉山镇,现状城市建成区人口0.7万人。

  • 新疆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史 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

以上是剪貼自網文。

然后呢?

俺就得了一个评语在头上:

一只只会仰视昆仑的井底之蛙。

俺今日又找到了一文:

在新疆荒漠,開墾出克媲美江南的糧倉,是英雄壯舉。境外很多報導都是偏於往壞處說的。

我其實也是這個系統中的。49年之後一直到我出國之前,大陸除了農業部,還有一個農墾部。我們研究院就是農墾部的部屬研究院。農墾系的頂梁柱有三大塊:第一是黑龍江,第二大塊是海南,老三就是新疆你說的這一塊。我具體工作的地方就是在第二大塊。我老說哈,如果我更早以前認識這《老陳家事》的作者,說不定我們就是同事了,據她自己說是師範中學幼教的,算我們系統中很缺的人才呢。

我們這個系統,除了這三大快,還有無數的小塊塊,比如雲南的西雙版納和廣西的大片大片林場等,也都在我們的工作圈裡,我門出差也常去的。

現在沒有農墾部,都劃歸為農業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