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聲音

先前買了這片電路板 .

說是放大 mV 級小信號用的 .
為了給梧葆老兄看到 , 俺必需言而有據 , 不能顧左右而言他 .
所以 , 來試試看吧 .

這東西叫做電容式麥克風 , 以前是放在錄音機裏頭 , 錄音用的 , 靈敏度不錯 .

插上麵包板 .
這麥克風要工作 , 必需加上直流偏壓 , 也就是要通電 .
再用這片買來的電路板 , 將麥克風信號放大 .
要注意的是 , 有信號線的地方 , 必需兩兩對絞 , 以消除雜訊 , 防止干擾 .

然後 , 把放大的信號送到示波器去看看 .

再來 , 就是實際弄點聲音來看看 .

那笛子吹得真破呀 , 給木匠兄和朱老忠見笑啦 .

這個小模塊,放大倍率相當高的了。用這個做信號放大。

我多了年沒再吹笛子,有時吹吹口琴,小兒子嫌吵。不能讓孩子覺得討厭,所以也就是隨隨便便吹著玩一下,基本上不會隨便弄出聲音了。

前幾日,這裏的新聞報導要拆中正紀念堂的銅像。

我想起當年紀念堂還沒建好前,我在紀念堂附近的的一條街,曾聽到這樣的故事。

南京到北京,鐵手唐殿卿,打了唐殿卿,還有鐵腿張恒慶。

在網上找到張恒慶傳下的:

但是 -
當時我還聽到這樣的故事。

合一通背門可追溯到清同治七年(1868年),此拳法由合一通背門第六世僧人傳于直隸獨流鎮杜嘴子村呂二爺(其名不祥).同治七年(1868年)前該門師承尚無詳實的史料記載,如年代、位址、傳人等,待探索考證。

清同治七年(1868年),西捻軍反清失敗,在獨流堿河南岸全軍覆滅,一捻軍高層頭領受傷藏于喜武村民呂二爺菜窖內,呂二爺救起僧人療傷並精心照料,日久僧人痊癒,試呂二爺拳法,呂屢戰屢敗,遂叩頭認僧人為師,習練合一通背門技藝。

日久掌握真諦,僧欲辭遠行,呂謝恩求師留下姓名、法號,日後供奉,僧人曰:“我是本門第六世傳人,日後供奉達摩老祖即可!”

僧人去向不明,此拳理法明晰、風格獨特、流傳有序、自成體系、歷代薪火相傳。

第四代:劉玉春。

第五代:(劉玉春傳) 趙士奎、郭長生、 曹晏海。

郭長生:字恩普,1860年生,滄州人氏,1918年被招保府曹錕武術營武術兵,拜劉玉春為師習通背拳,與師兄趙士奎習部分劈掛拳。1928年到南京中央國術館,同年10月28日,第一屆國考決出最優等十五名、優等三十七名、中等八十二名,郭名列三十一名,由國術館派出到外交部任武術教官,身輕敏捷,得名“燕子”。

曹晏海:滄州市蘆家園村人氏,1929年南京中央國術館教授班學員,與山東太乙名師高夀武習太乙腿法,1929年杭州國術遊藝大會獲第四名,獲獎銀元550塊和中華體育會銀盾一具,書“武德可風”;1930年上海擂第一名,獲上海市長劉群贈銀塔樓一具,書“握武唯揚”;黃金榮、杜月笙各獲贈銀盾一具,同書“孔武有力”。

郭建偉:字景春,1916年生,滄州人氏,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南京中央國術館,是館中技擊的佼佼者。與潘振聲習盤槍法,與劉恩壽習左把槍法,1933年中央國術館第一次進入綜合性體育運動比賽,即第五屆全國運動會國考項目:散手、長兵、短兵、摔跤,郭建偉以羽量級選手身份參與中量級選手比賽,榮獲散手、長兵、短兵三項全國第一名,張之江館長親贈龍泉寶劍,上面刻著“優勝紀念”和“張之江贈”,並授其“青年武術家”稱號,郭建偉是繼劉玉春後使合一通背拳在華夏享有盛名的典型代表,使這一拳種迎來了傳播、研習的第二高峰期。

合一通背門和鐵腿張恒慶 的拳,是兩岸開放後,才有去彼岸的師兄們帶回來影片。

但是:

南京到北京,鐵腿張恒慶,打了張恒慶,還有鐵手唐殿卿。

唐殿卿的拳,是有傳到台灣的。只是傳下的拳名不同。曦陽掌 - 稀樣掌。

一代宗師唐殿卿先生(河南商丘人氏,1865年–1938年)

一代宗師唐殿卿就是這兩套上下石頭、曦陽掌功夫拳種的創始人,當年唐殿卿在江蘇揚州的大戶鹽商家做鏢師,當時被江湖武林稱之為南拳北腿的南拳神手,揚州不僅有神手唐殿卿的瀟灑敏捷,還有鐵腿張恒慶的北腿雄渾豪邁,他們構成了揚州近代武林的雙峰對峙,各著風流。

所以素有“從南京到北京,誰不知神手唐殿卿”、“學會曦陽掌,打人不用想”之說。

由於當時宗師唐殿卿武藝高強,威震江南,後應晚清大臣、合肥人氏李鴻章的邀請來到合肥教練清兵的淮軍和家丁。

後在合肥傳教繼承這套拳法的二代傳人武師有楊有成、王品先、吳重光、劉子明、宋武以及還有在揚州的郭粹亞及金一明和後學者孔憲卿等人。

終年逝世在合肥三河,享年73歲,這段唐氏本家武術功夫的歷史傳承,至今流芳于世,相傳在武林之中。

大陸也是有的,拳名也是不同 - 西涼掌。

以前台灣的南部也是有這樣練的。

拳名也是不同 - 打七響。

這拳練起來,啪啪啪 的響,影片開始時 ,這人只打一響,三響是標準,七響才開始可以當老師。

1978年時,在嘉義聽老人這樣說。

上面的事,在古狗都很難找到了,就在此貼個想念。

二、

唐殿卿武藝高強,威震江南,後應晚清大臣、合肥人氏李鴻章的邀請來到合肥教練清兵的淮軍和家丁。

  • 猜測可能清朝時來台的清軍,有會這樣的拳術。

1970年前後,在台北縣市有看過打七響。
但只記得:右拳出去,左掌拍右拳、右肘、右脅 三響。

網上有 - 網文剪貼 - 高雄市及臺南市有少數七響陣分佈。

七響陣,或稱七響曲、七響仔、打七響、七里香,是種閩南拍胸舞。

所謂「七響」,是瞬間在手、腿、肩、胸等部位拍打,以七響為一單位的技巧。

七響陣來源相傳有三:
其一是民間傳說宋真宗時,太子遭奸人所陷,幸賴山東梁姓響馬獻陣搭救,皇帝大悅乃賜封此陣為「七響陣」,或說為宋徽宗所賜,封號為「天子門生七響曲」;其二為宋朝呂蒙正(或謂唐朝鄭元和),落魄行乞時所創,高中狀元,位晉三公,死後敕封為「天子門生」,爾後丐幫弟兄便以此自稱;其三是從早期乞丐行乞時,表演「拍七響」繁衍而來。

七響陣演員共七人:雙生、雙旦及老丑三人。生與旦配對演出,其造型、服飾、舞姿、化妝及所持道具,均與車鼓戲類似。

三位丑角,一位擔耞 ,為靈魂人物;一位擔竹筒;一位空手。空手者以拍七響起舞,所起之舞即為打七響,其方法如下為依序雙手合拍(一下一響),再拍打大腿上側(兩下兩響),然後雙手交錯互拍肩膀(或手臂,兩下兩響),最後左右拍打前胸(兩下兩響),七個動作必須很快完成,並重複數次。

以前也看過台地有人會這樣的:

我很小的时候学拳,就学过一套十三响的拳术。具体的做法是:右腿横踢半圈,跃起三步,左腿扫堂半圈,右膝蹲地右掌击地,左掌击地,跃起右掌击胸,左掌击胸;左腿弯曲提起右掌击脚底,左掌击脚底,右腿扬起横扫同时右掌击后臀,左掌击后臀,右掌击右腿膝上,左掌击右腿膝上,双掌背后掌心交叉互拍,左腿弹起,右腿踢出的同时双掌在脚背上连续噼啪两响。

我们学的武术,都是表演性质的。所以这啪啪十三响就好看吧,怎么也想不明白实战中他有什么作用。

我對拳術運動也是這樣想。

台灣有一壯漢 - 館長,練得算是強的,但一小青年拿一手槍就將他掠倒了。

以前知蔥、菜、水果等都是有勢力的。
去年聽看網文傳說 館長想插手 台地某一漁港的漁獲販賣,得罪了原經營者勢力。
漁獲販賣,也是有勢力的。

  • 現在都說陳氏太極拳是最早的。

  • 但是的但是:

1932年,陳家溝陳氏十七代陳子明編印出版《陳氏世傳太極拳》一書、其中拳勢照片(陳子明演示)與四百年前《紀效新書》拳經三十二勢對照,竟無變化。我們選擇懶紮衣、單鞭、二起(懸腳虛餌)、小擒打(擒拿勢)、跌岔(鬼蹴腳),金雞獨立、指襠捶、雀地龍、上步七星(七星拳)下步跨虎(跨虎勢)、當頭炮各勢圖照比對,完全相同。

  • 似乎陳子明就在演練四百年前之戚繼光拳經三十二勢。

“拳經三十二勢”在戚繼光《紀效新書》裡有圖勢有歌訣,三十二勢,每勢四句共一百二十八句。現在太極拳各家楊、吳、孫、武、陳、趙堡,基本骨架都源於此,不信你們可以找書來對,年頭久了自然會有一些變化,後人會在上面加東西。中國的拳種不僅要有拳架,還要有文化,這就是拳勢歌訣。

戚繼光拳經三十二勢上面的歌訣與陳家溝《陳氏拳械譜》陳兩儀堂抄本中有<拳經總歌>一首(全文七言二十二句)進行比對,如下:

<拳經總歌>抄襲<拳經三十二勢歌訣>,有四種情況:

1.照搬或基本上照搬原句的有12句,對應錄之如下:

<A拳經捷要篇> <B拳經總歌>
A劈打推壓要皆依 B劈打推壓得進步

A怎當我閃驚巧取 B閃驚巧取有誰知

A倒騎龍詐輸佯走 B佯輸詐走誰云敗

A誘追入遂我回沖 B引誘回沖致勝歸

A一條鞭橫直劈砍 B橫直劈砍奇更奇

A穿心肘靠妙難傳 B截進遮攔穿心肘

A二換腿決不輕饒 B二換掃壓掛麵腳

A追上穿莊一腿 B左右邊簪莊跟腿

A無縫鎖逼退豪英 B截前壓後無縫鎖

A步逼上下堤籠 B籠下提君須記

A進步火滔攢心 B攢心剁肋世間稀

2.把<拳經捷要篇>的歌訣拆散再重新組裝:
<拳經捷要篇> <拳經總歌>
諸勢可降可變 諸靠纏繞我皆依
劈打推壓要皆依

非常明顯,《拳經總歌》把“諸勢”改為“諸靠”;把“可降可變”改為“纏繞”;把下一句拆開,取了“要皆依”並把“要”改為“我”成為“我皆依”。
<拳經捷要篇> <拳經總歌>
鉤腳鎖臂不容離 鉤掤逼攬人人曉
雙手逼他單手
蒼龍擺尾乃掤退救護之法(見之卷第十<長兵短用說篇>)
絞靠跌人人識得

《拳經總歌》之“鉤”即“鉤腳”,這可由今日陳式太極拳的“鉤腳”招法證明;“掤”取之《紀效新書》卷第十的槍法“蒼龍擺尾勢”歌訣;“攬”就是“鎖臂”,屬擒拿術,這也可由今日之陳式太極拳的“鎖臂”,俗稱“擰胳膊”,招法證明;有趣的是,《拳經總歌》還抄了半句虛詞“人人識得”,作“人人曉”。

<拳經捷要篇> <拳經總歌>
滾快他難遮擋 滾拴搭掃靈微妙
複外絞刷回拴肚
搭一跌誰敢爭前
補前掃轉上紅拳
劈打推壓要皆依 劈打推壓得進步
得進步攪靠無別
順鸞肘靠身搬打 搬撂橫采也難敵
右橫左采快如飛

此處,《拳經總歌》把<捷要篇>之“搬打”改作“搬撂”,撂為搬倒之意,搬打為拳法,搬撂為摔法,故拳經總歌改拳法為摔法,這也為陳式太極拳中的摔法證明。

以上一個是戚繼光的<拳經三十二勢>,一個是陳氏拳手陳王廷的<拳經總歌>。何其相似乃而!抄跡之顯莫過於此。以上共含《拳經總歌》22句之21句。這足以證明陳家溝《拳經總歌》是抄襲戚繼光《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之作。

上面剪貼的網文,看來比陳氏的老族長 陳王廷還早100多年的戚繼光,更可說是太極拳的開創人。

  • 但是 戚繼光 這樣說:

  • 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技,然活動手足,慣勤肢體,此為初學入藝之門也。故存於後,以備一家。

  • 此藝不甚預於兵,能有餘力,則亦武門所當習。但眾之不能強者,亦聽其所便耳。於是以此為諸篇之末, 第十四。

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技,然活動手足,慣勤肢體,此為初學入藝之門也。故存於後,以備一家。

學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腳法輕固,進退得宜,腿可飛騰。而其妙也,顛起倒插;而其猛也,披劈橫拳;而其快也,活捉朝天;而其柔也,知當斜閃。故擇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勢;勢勢相承,遇敵制勝;變化無窮, 微妙莫測;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窺者,謂之神。
俗云:「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所謂「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博記廣學,多算而勝。
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囮拳」,名勢各有所稱,而實大同小異。至今之溫家「七十二行拳」、「三 十六合鎖」、「二十四棄探馬」、「八閃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呂紅「八下」雖剛,未及綿張「短打」。山東李半天之腿、鷹爪王之拿、千跌張之跌、張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與青田棍法相兼、楊氏槍法與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雖各有所長,然傳有上而無下、有下而無上,就可取勝於人,此不過偏於一隅。若以各家拳法,兼而習之,正如「常山蛇陣法」: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其身而首尾相應。此謂上下周全,無有不勝。
大抵拳、棍、刀、槍、叉、鈀、劍、戟、弓矢、鉤鐮、挨牌之類,莫不先由拳法活動身手。其拳也,為武藝之源。今繪之於勢,注之於訣,以啟後學。
既得藝,必試敵,切不可以勝負為愧為奇,當思何以勝之?何以敗之?勉而久試。怯敵還是藝淺,善戰必定藝精。古雲,藝高人膽大」,信不誣也。
余在舟山公署,得參戎劉草堂打拳,所謂「犯了招架,便是十下」之謂也,此最妙,即棍中之連打連戳一法。

  • 怎么也想不明白实战中他有什么作用。

  • 戚繼光 這樣說:

  • 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技,然活動手足,慣勤肢體,此為初學入藝之門也。故存於後,以備一家。

  • 此藝不甚預於兵,能有餘力,則亦武門所當習。但眾之不能強者,亦聽其所便耳。於是以此為諸篇之末, 第十四。

是了,我的師父也是一隻這麼跟我們說的,説現在法治社會,用不著自己打抱不平,習武是為了鍛煉身體,只有這麼一個目的可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