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藩從1916年開始,到1926年為止,以10年的時間,並閱讀了正史及其他史籍等數千餘卷,先後完成了前漢、後漢、兩晉、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國11部作品,共1040回,約600餘萬字,時間跨度自秦始皇到1920年,凡2166年。其內容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眾、篇制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最。被人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兩晉演義》起自司馬炎代魏,終至劉裕代晉,經歷156年。經過三國時期的紛亂,帝國終於重現了,結束了將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只是和平日子過沒多久,歷時十六年的八王之亂,消耗國本,與漢人雜處的胡人趁機相繼發難,導致了西晉的覆亡。北方陷入五胡十六國的分裂局面,不再屬於帝國的管轄。而東晉則在江東重建帝國,正蓄積能量,展開艱難的北伐重任,卻因內部權力爭奪而損耗了實力。統一北方的前秦苻堅,挾其龐大的85萬大軍,卻敗於淝水岸邊,從而失勢。之後分裂的北方,重新整合,鮮卑拓跋氏正在試圖建立新的帝國。南方內部穩定,大將劉裕脫穎而出,兩次北伐,收復長安,卻礙於年紀徒增,匆忙回師。之後接連廢黜兩位皇帝,建國宋,東晉亡。
蔡東藩《歷史通俗演義【兩晉】》(繁體) (1.2 MB)



wubao
(梧葆)
2
蔡東藩
堪稱歷史演義之最。被人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以前看他的幾本書,就想這個古時候的人真了不起,今天才知不很古。
然後想起一些事。
一、
我也有一本三國演義的書。
再想起毓鋆說清朝是靠三國演義打天下。
奉元書院 -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77號 (羅斯福大廈四樓A側)
想起多年前在這地的門口,機車被拖吊,很久不敢在這附近停。到台電大樓的後面停。
奉元書院 院訓
奉元書院院訓是:
學由不遷怒 不貳過 臻聖王至德
菀育仁者相 帝者師 履一平要道
《論語》:「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之意的「世鐸精廬」
毓鋆乃清朝宗室出身,為禮親王代善的後裔,母親出身鈕祜祿氏
毓鋆生於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九月初十),與末代皇帝溥儀同年,四歲由母親親授四書,十三歲讀完十三經。六歲開始進宮陪溥儀伴讀,師事陳寶琛(皇帝之家庭老師、宣統帝溥儀之太傅)、鄭孝胥、羅振玉、柯劭忞(蒙古史學者)、王國維、康有為、和葉玉麟諸先生,傳習經史子集之學,英國人莊士敦先生(Reginald Johnston)教授西洋之學。
王國維後來就任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之一,要求毓鋆一起到國學院旁聽,並曾在清華國學研究院旁聽其師兄梁啟超講述之墨子。
後留學日本、德國學習軍事。畢業回國後,投入滿洲獨立運動,曾任職於滿洲國情報部門,某次於暗中破壞日本軍事行動時,被日本軍警追捕,緊急時逃入不相識的劉柱林先生院子內躲避,劉柱林見狀知道是抗日份子,不問緣由急忙脫下身上長袍及身份證助其脫逃,所以毓鋆終身感念救命恩德,以致在台灣時以劉柱林為名,以示不忘救命恩人,並在兩岸互通之初,即回東北尋訪劉柱林先生。
1945年滿洲國覆亡時,假扮為僧侶,逃至中國大陸南方,曾代表東北滿族出席南京的抗戰勝利紀念會。國共內戰後,隨國民政府輾轉來到台灣。
三國演義的書呢?
毓鋆的書呢?
忘了放那了。
二、
在莫非書店的板橋中山店附近遇見一位三皇炮拳的。
板橋我的家 板橋老照片版
三、
2013年12月21日 — 台灣規模最大的簡體字書店「問津堂」,從9月已開始進行清倉拍賣,預計在年底正式畫下休止符,結束經營了長達12年的書店。
台灣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也關門。
四、
有同學說去屏東縣遊。
但算一算,要三天兩夜,花的錢比去金門還貴,那就要再想一想。
這個台灣最後的黑色部落,叫做老七佳,位於屏東縣春日鄉的偏遠山林,人口不到五個人,七佳村曾經是排灣族的中心之地,鼎盛時期住過近百戶人家,用頁岩堆疊的石板屋,順著山勢而建,是台灣最大的石板屋群。半世紀以前,村民被迫遷村下山,只留下幾戶不肯離開,繁華聚落一夕間成了廢墟,也漸漸被外界遺忘。電沒燈沒瓦斯沒冰箱沒手機訊號的日子,像是野地求生,村民卻過得安穩舒適,甚至拒絕現代文明,進入這片純淨樂土
五、
1733年 台灣北路營升格為台灣北路協
臺灣北路協設置於1733年,前身為臺灣北路營,是臺灣清治時期,掌管臺灣臺灣府城(今臺南)以北的軍事機構。
北路協隸屬臺灣鎮管轄,官署設於彰化,而主官為副將。
因為清治初期,臺灣於臺灣府城以北,大多為平埔族勢力範圍之未開墾荒地,因為臺灣北路協除了是臺灣臺南以北的最高軍事單位,也象徵了漢人開墾的勢力範圍拓展。
分為中營、左營、右營的北路協兵力,約維持在三千官兵上下,而轄區高達三百公里以上,範圍從臺北到嘉義,涵蓋了四分之三的臺灣西邊陸地。
wubao
(梧葆)
3
台地有一句話廣為流傳的經典語錄——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那時,我也聽到有人說這樣的話:
彼岸是不想打台地的,都是阿果要反攻,彼岸才想打台地的。只要我們表達善意,說我們不想反攻,我們和彼岸是沒關連的,我們和彼岸是各自一邊的,就會和平。
那時,聽了這首歌。
1
2
昨天,台地的中天電視的事後,看新聞當年說這些話的幾人,現在改口了。
俺上網查:
莫言:網上95%的名人名言都是瞎掰,包括這句。
伏爾泰,法國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他有一句話廣為流傳的經典語錄——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事實上,這也不是伏爾泰說的。
這句話最早出自一本名為《伏爾泰朋友》的著作,作者是伊芙琳•霍爾。在書中,她用自己的話總結了伏爾泰的思想,所以也就被認為是伏爾泰的原話。
看他們如何操弄錢、權、仇恨與謊言
揭祕跨國網軍製造地
最近,聽了這首歌。
心中是很有感想的。這些人努力的唱這首歌,心中是有美好的願景。
但是?
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很多人,當年也被這句話感動。
但是?
網上很多普及性的知識介紹,一大半是胡說八道;網上關於健康養生的帖子基本上都是胡說八大;網上的據傳,據說,事後都證明是胡說八道。現在的社會形態,就是每一個人都要在一堆胡說八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wubao
(梧葆)
5
生命是一個被忽悠到明白被忽悠的過程。
忽悠
北斗百科
1。一種飄忽不定的狀態或心態。
2。北方一帶的俗語,在東北尤其流行。忽悠的本字是“胡誘”,胡亂誘導的意思,就是利用語言,巧設陷阱引人上勾,叫人上當,使希望落空。
忽悠
維基百科
「忽悠」一詞來自東北方言,普通話作糊弄或唬弄,其字面意思,是讓人陷於一種飄飄忽忽、神志不清、基本喪失判斷力的狀態。
日常生活使用時通常解作「坑蒙拐騙,誘人上當」或指進行這種欺騙行為的人。
「大忽悠」在東北話中也泛指說話不著邊際的吹牛者,或做人不守誠信,經常使用欺詐行為的商人。
字義上忽悠較「詐騙」一詞溫和,具有一些調侃玩笑的含義。
wubao
(梧葆)
6
我又想起那一年,在和平東路的某一地,看北京亞運開幕,同時看的幾人,在取笑腰鼓隊的鼓小小的。
那之後,去學了這:
1
2
在此留個念想。
東北的很多土話,因為出了個趙本山,就變成家喻戶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