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音符的旋律

有很多很多的問題,我是從來沒有弄明白的。比如說,pop 演唱或者 rap說唱,為什麼那麼多人著迷?問了很多人,回答各種各樣,問多了,就更不明白了,乾脆不再問。

昨天偶爾看到一個視屏,立刻就解答了我多年的疑惑:

英文道白的大意是,單一的音符,可以更好地的將聽眾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跟隨歌手走,一小節的單一音符,突然一個略微的下降或攀升,就可以立即激發起聽眾的熱情與激情。

除了單一音符,簡單的三音符跳躍重複,也有同樣的效果。想想,真的是這樣的。

對於音樂和攝影,是不懂的,所以就用回憶我的青春時代的影片,來回帖。

淡水、八里 的 觀音山

【影動美麗之島-11】觀音山國家風景區 111 t

彰化的火車調度站

蒸汽火車經過鶯歌火車站

我小時候,大陸差不多也是這樣。現在這樣的場景已經看不到了。

還有一個話題:

樂隊指揮究竟有什麼用

我也是從小開始,就困惑了很多年,也是問過很多人,聽到過很多不同的解釋,也是越聽越糊塗。前些時看了這條短片,立即豁然開朗:


(指揮生氣了,直接把指揮棒扔了過去!)

其實說穿了 , 就是單音節的聲音比較有節奏感 .
一個音符一個字 , 那就是單音節的特色 .
而中文正是單音節的老祖宗 .

比如說數來寶 , 繞口令 , 鐵板快書 , 等等之類的語言表達藝術 , 正是單音節中文的優勢 .
比起中文的數來寶 , 英文的 rap 真是簡單而粗糙 , 屬幼兒園等級 .
把多音節的英文字 , 硬生生的拆成單音節來說來唱 , 那叫彆扭 , 又叫肉麻 .

有些時候 , 用單一音符唱一個字一個音 , 可以使節奏簡單明寮 , 這正是中文的特色 .
而英文經常一個字就好幾個音節 , 當然無法一個音符就一個字 , 唱將起來就拖泥帶水 .
若硬要切成單音節 , 那就破壞了語言原本的特性 .
在粗俗的流行文化和流行歌曲之下 , 那就是簡單而粗糙 .

說起音樂 .
若比起正統音樂 , 古典音樂 , 交響樂等等 .
以前的中國音樂 , 在音樂性上確實是有所不如的 .
比如說中國的國樂 , 只有齊奏 , 而沒有交響 .
中國人唱歌 , 也只有齊唱 , 而無合唱 .
然而在近數百年來 , 中國音樂從西方音樂中吸取了大量的養分 .
所以中國音樂進步了 , 豐富了 .

但對流行音樂來說 , 西方的流行音樂 , 俺認為是不足一哂的 .
流行時尚的東西 , 大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粗俗粗糙之物 .
這些咱們就不需要去學西方 , 要學就要學好的 , 比如說古典音樂 .

從多音節的文字中 , 抽離出單音節的 rap .
以為是甚麼大突破大躍進 , 得意洋洋 .
殊不知看在中國人眼裡 , 簡直連東施效顰都不如 .
蓋這不就是班門弄斧 , 關公面前舞大刀嗎 ?

如果那種 rap 算是東西 .
那中國的數來寶繞口令又算啥 ?
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又算啥 ?
駢四儷六又算啥 ?

說甚麼 melodies with only one note ?
先去弄成 language with only one note 再說吧 .

說起流行時尚 , 俺是不以為然的 .
所以以前罵香港人 , 流行就是一種盲目 .

====================================

以上所言 , 只是俺個人之所見 ,
相信在此的諸位是從沒聽說過這種說法的 .
或許極端 , 但只此一家 , 版權分明 .

說起台灣學西方流行音樂 , 早在幾十年前就開始了 .
那時候聽本土的 “往事只能回味” 和 “梅蘭梅蘭我愛你” 之類的爛歌 .
還有就是 Beautiful Sunday 之類的搖滾樂 .

後來出現清流 , 民歌出現 .
使得台灣人不再崇洋 , 而能在流行通俗音樂中找回了自己 .
說起崇洋 , 好的東西崇洋沒關係 , 但壞的就不必崇洋啦 .
俺懷念民歌.

說起指揮 , 俺高中時認識一個女生 .
她說只要一聽音樂 (那時候是錄音帶) , 就馬上知道是誰指揮的 .
俺不敢追她 .

读了楼上各位的分享受益匪浅,都认同这些观点。只要流行就说明是深受人们喜欢的,能让人产生共鸣吧。

音乐:notes:是最能抵达人内心的东西,而且无国界。

洞庭老兄不說,我還真沒聯想。跟著老兄的思路想想,的卻是哈。

我的確是迷惑了很多年,為什麼,pop,rap 等流行音樂現場那麼嗨的原因。這樣的唱法,讓很多不具備唱歌嗓音的人也能跟著叫,就相當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人(順便抗議一下有台灣教授那楚國弄獨立了)拍著屁股擊掌唱《下里》《巴人》吧。

(順便抗議一下有台灣教授那楚國弄獨立了)拍著屁股擊掌唱《下里》《巴人》吧。

不是 - 台灣教授

一位是 民進黨高雄市議員○○○擁有台灣大學國發所碩士學位

另一位是(1988年10月29日-)是生於新竹市的 政治人物,臺灣外省人第三代(祖父原籍山東省。

後隨父母遷居桃園中壢,曾任台灣綠黨第19屆共同召集人,現任兩屆桃園市議員,2020年2月加入民主進步黨。

洞庭說別傳,俺立刻馬上的上網查,遲了,已有400多萬在傳。

現在:800多萬在傳。

二、
國民黨立委○○○、○○○與新黨台北市議員○○○一同獻聲翻唱及改編歌手周杰倫的「菊花台」,

「菊花滿地爽,○媽笑難藏」。

1980年代 , 風靡台灣的帶動唱 , 戴南祥 , 戴老師 .
那個時候 , 還沒有 rap 這一詞 .

這裡比較詳細的闡述了帶動唱的緣由 . 請木匠兄務必看完 .

rap 那種硬切成單音節的英文粗俗單字 , 如何能比中國唐詩 ?
1980年代 , 那是和民歌重疊的時代 , 那時候台灣好的東西很多 .

又想起了民歌 , 重播一次 , 請梧葆老兄幫忙轉檔 .

剛剛找到 , 再補一個 .

看完了。用來宣教,用來普及詩詞文化,都是很棒的辦法。

傳說杜甫的詩 “婦孺能頌” ,應該就是因為杜甫寫詩用詞樸素,不用生僻的典故,除此之外,還有韻律強,讀起來節奏感十足等,因此朗朗上口。過去讀詩都是唱讀。我就聽過我媽媽用鄂東話唱讀古詩詞,可以我沒錄下一段來保存。唱讀詩詞,也是一些不識字的老人家,能記住詩詞的訣竅所在。

哇~上大课啦,个叙己见啊,长知识长见识了(木匠师傅的指挥的作用、梧葆兄的台湾纪录片、洞庭的观点里学了知识)。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听轻音乐和民歌,是因为繁忙的工作年代需要心情放松、愉快和单纯些。但内心对有和弦分声部的合唱、歌剧或音乐剧的唱法很喜欢,有种耐听和回味的感觉。想必以后我会对昆曲、评弹感兴趣。
对于 pop,rap 等流行音樂,我会感受年轻人的活力,我听的是一种节奏,让自己的心脏充满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