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讀書時,是《史記》中記載的堯禪讓於舜。
但後來看《竹書紀年》記載中,並不存在禪讓的說法,而是舜囚禁堯登上帝位。
《 竹書紀年 》
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以前知道平鎮褒忠祠(義民廟)供奉戴潮春、林爽文等事件時的義民先骸。
但後來才知道也包括1895年時犧牲的先民遺骸,。
1894年甲午戰爭之後,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各地群起反抗,1895年乙未戰爭爆發,是台灣史上的大型戰爭之一, 其中位於桃竹苗地區的「安平鎮之役」,由客家義勇軍英勇抵抗,展現客家人的硬頸精神。
當時的義勇軍缺乏軍糧、軍餉,由鄉親自動自發提供糧草,今日透過遊行方式體驗當年義勇軍抗日運送補給車的情境,讓大家知道客家人勇敢、愛護鄉土的一面。
早期平鎮包括埔心地區,埔心車站早期稱為平鎮驛,楊梅茶葉改良場早期也稱為殖產局安平鎮製茶試驗場,戰後平鎮面積縮小,部分區域劃歸楊梅,當時包括宋屋庄、平鎮庄等都是抗日的起點。
《 平鎮戰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