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高飯

本帖最後由 糟木匠 於 2018-5-5 06:57 AM 編輯

河洛方言:

豬 讀 D。 知 也讀 D。

哥 讀 勾 。 高 有時也讀 勾 。

豬哥 與知高 同音,所以以滷豬肉為主要食材的米食,因此才會取名 - 知高飯。


只要看到以豬肉或以豬蹄部位作為主要米食的小吃店,都會掛上知高飯的名號。

台語讀音khòng-bah-pn̄g 。

有的店掛的招牌 - 「炕肉飯」、「焢肉飯」和「爌肉飯」。

炕肉飯 - 臺灣北中部寫為焢肉飯、爌肉飯,臺灣南部稱為滷肉飯。

臺灣小吃之一,是一種以白飯佐以燉煮豬肉的米食。

配菜則以黃瓜、白蘿蔔等 醃菜類加上滷燉筍絲為主,飯內或灑肉燥。

所謂的炕肉是指將大塊豬五花肉,或採用豬後腿肉。

以醬油、糖及香料等材料,用小火煮至熟軟滷製而成的肉;其他部位的豬肉塊則有其他名稱 -腿庫飯、腿仁飯等。

炕肉其實是從封肉來的,也有別稱為炙肉;最有名的是中國福建泉州的同安,隨著移民帶至各地;星、馬人吃的Hong Bak就是封肉料理,常出現於南洋或閩粵一帶宴席中。

在臺灣,除了小吃店可常見到炕肉飯之外,在自助餐店及便當店內,炕肉飯亦是常見的主力套餐。

目前臺灣外賣便當的種類中 :

炕肉便當 豬腳便當 排骨便當 雞腿便當,最常被店家當作銷售時供人選擇的種類。

寧夏夜市招牌 : 知高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gjaj48VRE

大稻埕夜市招牌 : 蛋包蝦仁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AWF1thLxv8

俺的觀察:

一、先煮出漂亮的蛋包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Oarvld1w6M

二、再煮出古早味的蝦仁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GNs0oSxeXU

有人說: 不。 看這篇介紹 — 這店的蛋包蝦仁湯的湯汁口感清淡,感覺不出勾芡的痕跡,也沒有過度的調味,芹菜末和油葱在湯汁中扮演提味的角色,提升味道口感,但又呈現清淡的滋味。

半熟的荷包蛋,金黃色的蛋液在蛋白上靜止,狠狠咬一口,蛋汁終於慢慢滑動出來,完全呈現自然原味,沒有過度調味的痕跡,這碗湯之所以味道清淡,主要和油膩的豬肉類米食平衡。

是嗎? 俺斜著眼,想一想。

上次誰說磨刀時,右手握刀把,刀刃向下,刀尖向左,口訣是 重推輕拉。

經幾次的實踐 : 輕推重拉 。 磨的刀比較利。

我走过不少地方,各处的小吃,都有一些不同的叫法。武汉最出名的小吃,名字古怪的不少,比如炸麻团,就是糯米粉搓成的团,中空,或者中间有个糖豆球,外面裹上芝麻武汉人叫它——欢喜坨。

武汉人叫它——欢喜坨:

c.jpg

武汉的——豆皮:
c.jpg

武汉人叫它——面窝:
c.jpg

武汉人的——蓑衣圆子
c.jpg

红糖阴米荷(读音huo2)包蛋:
c.jpg

武汉人叫它——豆丝:
c.jpg
c1.jpg

武汉人叫它——烧梅:
c.jpg


看到短片中知高饭,75-85元新台币一份,现在的夜市还是很便宜的么,真不值得在家里煮了。

河洛方言:

豬 讀 D。 知 也讀 D。

哥 讀 勾 。 高 有時也讀 勾 。

豬哥 與知高 同音,所以以滷豬肉為主要食材的米食,因此才會取名 - 知高飯。

==================================================

若以台灣話和閩南語而言 , 豬 讀成 滴 , 是對的 .

但哥 並不讀 勾 , 其實哥還是讀 哥 , 與國語的哥完全相同 .
而高 , 也是讀哥 , 並不讀 勾 . ( 比如說 “朱高正” , 比如說 “高雄” )
所以哥和高 , 在台語裡都讀成 哥 .

看來梧葆老兄的台語似乎不甚靈光 .
俺要是民進黨 , 就振振有詞的罵啦 , 吃台灣米幾十年啦 , 台語還這樣 … 真是外省X … 滾回XX吧 … 呵呵 .

至於河洛也者 , 那是忽悠和煽動之詞 . 叫你愛台灣 , 去中國 .
試問啥叫河 ? 啥叫洛 ?
河在哪裡 ? 洛又在哪裡 ?

但哥 並不讀 勾 , 其實哥還是讀 哥 , 與國語的哥完全相同 .
而高 , 也是讀哥 , 並不讀 勾 . ( 比如說 “朱高正” , 比如說 “高雄” )
所以哥和高 , 在台語裡都讀成 哥 .

是嗎? 二十多年前,好幾個小女孩,叫俺: 勾勾 勾勾 勾勾 。俺聽得很快樂著。

----- 證明一:

南都之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uGz_MYZSYk

這首歌是台灣光復以後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傳唱至今已超過六十年。
這首曲子是光復初期(即1946年) 許石剛由日本學成回台,深感我們應有屬於自己的歌可唱,遂寫了這首輕鬆悅耳的小調,由鄭志峰先生填詞完成。後來在巡迴全省表演,大大的流行起來,成為1949年政府遷台後打破省籍界限的名曲。

第二段, 女音唱:
我愛我ㄟ哥哥啊,相招來七迌 黃昏時在運河邊,想起彼當時 雙人對天有立誓,阮即不敢嫁 親像風雨渥好花,何時會相會 —

因為粉多人不會台語 ,所以改成:

台灣小調The Taiwan So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aebrT_HFrA


證明二:

啊 哥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sqs52qUt6k

— 俺要是民進黨 , 就振振有詞的罵啦 , 吃台灣米幾十年啦 , 台語還這樣 … 真是外省X … 滾回XX吧 … 呵呵 . —

— 一段時間以來,彼岸的表叔 在天上飛。在海上航。在陸上跑。所以 沒再聽過滾回XX吧。

呵呵 . — 那些人想俺會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P-s7x7xD_4

不知俺心中 皮皮挫 也是 - 剉咧等(ts‘uaʔ-leʔ-tan`) 。 剉咧等 : 顫抖着等待。

證明三:

歪哥 uai6 gor1 uai7ko1
https://taiwanlanguage.wordpress.com/2011/04/05/%E6%AD%AA%E5%93%A5%EF%BC%88uai-ko%EF%BC%89%E2%94%80%E2%94%80%E8%B2%AA%E6%B1%A1/

至於河洛也者 , 試問啥叫河 ? 啥叫洛 ?
河在哪裡 ? 洛又在哪裡 ?

河 — 黃河。
洛 — 洛水。

洛陽地近黃河、洛水。

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上天授予的祥瑞之兆。

河洛是「Hō-ló」這個音的無含義翻譯字。

河洛話是越族於魏晉南北朝期間,習自遷徙至浙南、閩南的中原漢族,而漢族南渡江左前的文化發展核心在中原之地,因此也保留了相當多上古漢語(白讀)與中古漢語(文讀)音韻的特色。

這些中原地區的人曾經在東晉五胡亂華、唐高宗總章二年「征蠻」、唐朝末年,三個時期大規模經浙江南遷至福建,從而在福建逐漸形成了一群說著源自中原古音方言的人(袁家驊,《漢語方言概要》)。

由於在明鄭時期、清治時期,泉漳人移民來台灣者佔多數,使得河洛話在臺灣曾長期成為共用語,並因泉漳人的融合而逐漸演化出不同於原鄉,具臺灣特色的河洛語:臺灣話。

河洛指的是黃河與洛水相交的一帶,以洛陽為中心,現屬河南。

洛陽是東漢和兩晉的都城,東漢末黃巾作亂,西晉初有八王之亂,按西元317 年是西晉國都,洛陽被胡人攻陷(史稱五胡亂華),東晉開始建都南京,偏安江南的一年。

為避胡禍,當年有數百萬難民自京師洛陽一帶南遷。

其中一大部份是向新都南京投奔,但南京地區腹地有限,只好另謀出路。

由於洛陽地近黃河、洛水,附近居民大多通水性,既然南京無法立足,只好乘船出長江口,沿海岸南下發展,部份停留在舟山群島,部份到達浙江溫州,部份更南下至金門、廈門、泉州、彰州及廣東潮州。

為不忘本,將所講語言,稱為河洛語,難民們也以河洛人自居。河洛語系族群,目前分佈在閩南的泉州、漳州、廣東的潮州、欽州、廉州、海南島、浙江的溫州和台灣。

本帖最後由 糟木匠 於 2018-5-7 11:29 AM 編輯

河洛——我們這邊中學裏上歷史課的時候,老師是這樣說的:

河洛人就是中原人,原本不叫河洛人,在五胡亂華(也叫五胡亂中原)的時候,黃河流域河南,陝西南部的人,為了避免戰亂(有點兒像桃花源避秦兵)以村或者族為一體,舉族南下。當時,大多較為散漫的人,是不願意離開家鄉的;只有那些族規嚴肅,一呼百應的群體,才有那麼大的決心举族南遷。也就是說,五胡亂華的歷史,把一群組織紀律嚴明的人(自讓也是相對很旺的人群)從中原人中篩選出來,他們南下,沿路定居江西,浙江,廣東,福建等地,他們對傳統的操持保守相對非常嚴格,這些人,大多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客家人,也有別的名稱,比如疍家人。在老共政權成立之初,還有疍家人這麼個民族的,當然,文化學者經過研究,就把疍家人也歸為客家人一體了。

你們說的河洛人,我猜也應該是客家人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