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 · 多伦多(29):长水晶的博物馆

第一次听说建筑学上的罗曼复兴风格,就是安大略皇家博物馆。因为这座博物馆,我总算弄明白了罗曼复兴和文艺复兴的差别,原来一个是中世纪的敦厚大砖墙,另一个是讲究线条和比例的优雅流派。

这座博物馆有数不清的故事,它建造于上世纪初。最早的藏品里就有一批埃及墓葬的石棺和雕刻,发掘队像挖土豆一样,把选中的文物一箱箱弄来多伦多。之后的收藏品里,还有中国明末祖大寿将军在北京海淀的陵墓、石阙以及石兽。祖大寿当年曾和努尔哈赤死磕,可到最后还是投降了清军。一位香港学者跟我说,这墓可能只是祖大寿的衣冠冢,他的遗体埋在辽宁老家。真假不详,听个乐儿吧。

这座带点新罗曼式气质的博物馆,最初北面正门有阶梯阳台和小花园,看上去既庄重又有点老派的文艺范。2007年博物馆为了百年大庆,邀请著名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来设计新馆,结果一座造型夸张的“水晶宫”横空出世。解构主义的棱角让多伦多人第一眼就傻了:这个铝合金加玻璃的大刺猬,像一堆无规则的钻石从旧建筑里“爆炸”出来。有人赞叹它是“文明冲突的隐喻”,也有人直说它“丑得看不懂”。

多伦多媒体的评价大多挺毒舌,说这古色古香的建筑改完后,就像撞车现场的瞬间凝固,笑称这是“艺术化的车祸现场”,更有人调侃:皇家博物馆是不是让闪电给劈歪了?

由于结构不规则,施工队被折磨得抓狂,许多工人抱怨:“他奶奶的,设计师是不是小时候爬豆藤,玩巨人的积木被掉下来的积木块砸坏了脑袋?”不过最糟的不是外形,而是实用性上的缺失。博物馆展品对光线要求极高,新展厅光影乱窜,恐龙骨架摆进去,就像侏罗纪公园里的霸王龙失控大打出手。也许这座解构主义怪物在心里嘀咕:“挺好,也该让恐龙体会一下什么叫现代焦虑。”

尽管争议不断,这块“水晶”硬是蹭上了城市地标的行列,成了社交媒体的流量明星。年轻人,尤其是学艺术的,对这造型常常心生敬意,有人惊呼:“震撼、前卫、开天辟地!”

不管怎么说吧,这座地标不论好看难看,它已经把一座行内排名中等的博物馆,捧成了全世界热门打卡点。有次下雨,我正好路过门口,雨水打在这凌乱的几何面上,看着心头发紧,有压抑感。我把这感觉跟办公室对座说了,她嘻嘻一笑:“还好吧,就像一件我妈说‘看不懂’的前卫衣服——一开始嫌丑,但过眼后就终生不忘。”

Bilibili:
covera

Youtube:

赵率教、何可纲、祖大寿 共为抗清三将

一、
赵率教
崇祯二年(1629年)率兵增援大安口,到达三屯营时,

总兵朱国彦竟紧闭城门,率教无奈,纵马向西,十一月三日至遵化。

十一月初四日,在遵化(今属河北)与后金贝勒阿济格的大军激战,被左翼四旗及蒙古兵包围歼灭,率教中流矢坠马,力战而亡,全军覆灭,巡抚王元雅自杀。
五日,遵化失陷。

《明史•赵率教传》评价说:「率教为将廉勇,待士有恩,勤身奉公,劳而不懈。」有《复辽私议》、《平辽奏稿》、《挥尘兵法》、《投戈随笔》等著作。

二、
何可纲 被祖大寿杀死(?—1631年),又作何可刚,明朝辽东人。是袁崇焕的部属,任职宁远道中军,为人廉洁勇敢,具有良好的领导统御才干,擅长安抚士兵。何可纲先后于宁远大捷、宁锦之战成功守备宁远城,备受袁崇焕推崇,与赵率教、祖大寿共为抗清三将。

于1628年清军经蒙古入关侵犯明朝首都北京时,先大战古冶乡及双望,接着营双望诸山,之后收复永平。

何可纲于大凌河之役时,与祖大寿被清军团团困死大凌河要塞,弹尽粮绝之际,仍然不愿投降,最后于满清诸将面前被祖大寿杀死。

三、
崇祯二年(1629年)闰四月,朱国彦担任镇守永平等处兼备倭总兵官,驻守三屯营,不久清兵由大安口南下,赵率教率兵增援,他下令紧闭城门;

到十一月清兵临城,副将朱成同等人全家逃走,他愤而写下逃脱者姓名在大道,拿出自己俸银五百多两及衣服器具给部下,穿好冠带西向跪拜后与妻子张氏自缢而死,

朝廷追封荣禄大夫、骠骑将军、后军都督府同知,张氏封夫人,清朝追谥节愍。

  • 祖大寿 杀 何可纲 投降。

網文剪貼。

祖大寿重伤了努尔哈赤,但兵餉没有来源,明朝的国库早就空了。作为吴三桂的舅舅,后来投降清朝,家族之间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

  • 祖大寿重伤了努尔哈赤,但兵饷没有来源,明朝的国库早就空了。作为吴三桂的舅舅,后来投降清朝,家族之间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

一、
恰好读一文,以下剪贴自:
黄星贸 国文老师 新书《迷因国文:我的108课纲古文15篇哪有这么可爱!》

第一,拥立失当
话说1644年,李自成民变军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标志明朝灭亡。但其实南方大片领地仍由明政府管辖,于是「南明」很快在南京建立起来,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谁来当皇帝?

按明代继承顺序,应由福王继位,但福王跟东林党有仇,他阿妈郑贵妃曾经是东林党的死敌。于是东林党人决定要立潞王,把福王骂得很难听,宣称潞王比较贤能(但其实没有)。

残酷二选一!此时掌大权的史可法要选择依法行政立福王、还是要跟着友党同志立潞王呢?我们的小天才史可法灵机一动,他决定立——桂王。他又找了个继承顺序稍近一点、又跟东林党没仇的桂王,以为可以蓝绿通吃。

但是脱党参选,八成落选。桂王人不在南京附近,还没来得及立,前线军阀「四镇」已经把福王抬上龙座,而且把一封史可法讲福王坏话的信拿给福王看。这下可好,史可法偷鸡不着蚀把米,不但没能讨好两方势力,还一下子得罪了新皇帝。

拥立错人是非常致命的,首先直接导致史可法失势,只能离开中央到前线督师,放着朝中党争内哄;其次这些军阀仗恃拥立之功,完全不听朝廷节制、也不服史可法的监督;最后还引来另一支军阀左良玉攻击南京中央。

南明史大家顾诚认为史可法的拥立失误,乃是南明灭亡的关键:「史可法的悲剧正是从这里展开,弘光一朝的毫无作为以至于土崩瓦解主要原因也在这里。」

第二,借虏平寇
新君既立,是不是大家就开始奋力抗清、收复失土了呢?并没有,南明朝廷在马士英、史可法的领导下,一直想着「借虏平寇」,即借清朝军队消灭民变。史可法等人认为,清朝击败李自成,那就是为我们明朝复仇啊。只要给个名份,就能跟他们手牵手一起扫除民变。

满清兵力有限,初期尚不能完全控制北方,李自成军败退之后河北南部、河南、山东等地都一度无人占领,尤其山东人民都挂上旗帜在等待南明「王师」。但史可法等不愿「刺激」满清,一直龟缩在南方,令满清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接管整个北方。

二、
以前,有读历史的某人说:明亡第一罪人,就是崇祯。

以下,今日再查网文剪贴。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常被讥讽是个「手握好牌还能输」的皇帝。

他接手时的大明虽不如全盛时期,但底子还在,疆域完整、军队健全、经济与人口基础雄厚,怎么看都不像是会迅速亡国的局势,可是崇祯硬是一步步把这副牌打成了稀巴烂,最终亲手送走了大明江山。

错误起手式
崇祯一上位,就雷厉风行铲除了权宦魏忠贤,此举在当时让朝野称快,但也打破了朝堂原有的权力平衡,他没考虑到,魏忠贤虽专横,却也能压制一些空谈误国的清流。

结果东林党一家独大,口号满天飞,实际作为却乏善可陈。崇祯过于依赖这些人,让政令空转、改革无力,失去了稳住朝局的第一步。

用人混乱、决策错误、情绪用事、目光短浅,刚愎自用、缺乏远见,既要事事插手,却又犹豫不决。遇到难题急于求解,却缺乏系统规画,正如打牌时太想速战速决,结果频频出错,让一手好牌打得支离破碎。

对将领多疑、频繁换帅,打击军心,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冤杀了辽东名将袁崇焕。袁原本能稳住北方防线,却因皇帝误信流言,被草率处死,此举令军中寒心,之后的用人混乱,更使军事战力每况愈下

崇祯的起点不差、机会不缺,

但决策错误、情绪用事、目光短浅,刻薄寡恩。

把江山打烂了,成为亡国之君。

勤政失策,害国、毁国的鲜明例证。

以上,今日再查网文剪贴。

错误起手式
崇祯一上位,就雷厉风行铲除了权宦魏忠贤,此举在当时让朝野称快,但也打破了朝堂原有的权力平衡,他没考虑到,魏忠贤虽专横,却也能压制一些空谈误国的清流。

结果东林党一家独大,口号满天飞,实际作为却乏善可陈。崇祯过于依赖这些人,让政令空转、改革无力,失去了稳住朝局的第一步。

https://kknews.cc/history/eoex8bn.html#google_vignette

引發大明王朝滅亡的導火線竟是這件事…

https://www.chinatimes.com/hottopic/20160530004230-260812?chdtv

崇祯上位的时候,朝政已经全乱了。

杀袁崇焕是个致命的错误。在奸宦当道的背景中,虚假宣传让民众听不到真实的声音,这是历史的沉痛。

史可法是抗清的中流砥柱,可惜的是他也有历史的局限性,难以挽狂澜于既倒。

很多年前,几旧识在讨论崇祯的事。

有说:读四书五经把头壳读坏了。

有说:王安石害的,把十三经改成五经,北宋就完旦了。
王安石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一大戕害。
《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今新君信任朱、冯老畜谗言,戕害自家骨肉。」

有说: 崇祯没读三国演义。
毓鋆 说: 努尔哈赤 皇太极 把 三国演义 读通透了。。

我就想起,三先有几人,如果当时是在崇祯的位置,或许可扭转局势。

在三先看一文:
宇宙的出现,都是众生的意识念力共同产生的

喔!三十多年前,我也这样翻译,后来,有人点醒一文:

不思善 不思恶 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以下AI 文 剪贴。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是一个佛学术语,意指真理是无法用言语表达,也无法用意识思维来理解的境界。 它强调了超越语言和思维范畴的实相,是禅宗所追求的证悟境界。

具体来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言语道断:指语言的道路到此终止,无法用任何词汇或语句来描述或阐述。

心行处灭:指心念思维活动的尽头,意识思维无法到达的地方。 也就是说,对真理的领悟不是通过分析、推理等意识活动,而是要超越意识的范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最真实的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也不是意识思维所能触及的。 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放下对语言的执着,以及对意识思维的依赖,才能真正体验到真理的实相。

以上AI 文 剪贴。

我上网找以前看过的:

《唯识三十论》安慧释

在三先看一文:
宇宙的出现,都是众生的意识念力共同产生的
三十多年前,我也这样翻译,

后来,有人点醒一文::

  • 用自己的心识去认识外界、宇宙。

  • 法界是心灵思想的世界,不是物质的世界。

  • 不要 翻译成 - 众生的意识念力共同产生外界、宇宙。

「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一语是佛开立善辨法轮唯识教之始《解深密经》属第三善辨法轮,经的卷三〈分别瑜伽品第六〉:「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一语,是佛开立唯识教、讲唯识义的最早起源。

  1. 六根所见六境皆识所呈现之虚妄行相——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佛说「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一语,道理何在?

简单的说,我人现前的眼等六根接触六境,不论见色、闻声…都是识所呈现的东西。

不要以为现在看的这个盘子,是这个盘子真实的样子;其实不过是把这个盘子的影像,透过自己的脑部,去组合出一个行相来。

所以此刻所看到的盘子,是我们脑中的行相。

因为我们脑中行相让我们身体的结构会本能的投射出来,好像我看到是立体的东西。

我们常常说我们的眼睛看的这个胖、那个瘦的;我想如果我们眼睛都是 X-ray 的话,那诸位就全部白骨观实时成就;因为 X-ray照射下呈现的都是骨头。

如果我们眼睛的结构是凸透镜的话,所看到的每个人就都矮矮胖胖的,如果是凹透镜的话,会变成都瘦瘦的,像竹竿一样。

所以只要我们眼睛的生理器官稍微有个变动,我们所看的这个东西马上会变,因为那是因缘和合的。

《唯识三十论》安慧释

五趣是阿赖耶识虚拟的世间界趣
五趣是阿赖耶识这个根本识,带领我们认识虚拟的世间界趣。

我们现在看的东西,并非真实境;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讲叫「虚拟现实」,是我们的识所建构出来的实境。

例:眼识。
「人」和「光波」这两个词汇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 从字面意思来看,人是指生物学上的动物,而光波是指电磁波的一种,可以被人眼所见,也就是可见光。 在生物学上,人眼可以感知特定波长的光波,这就是可见光。

以下是一些可能相关的联想和解释:

  1. 可见光与人眼:
    人眼能够感知到的光波长范围大约在380纳米到780纳米之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可见光。
  2. 光生物学:
    光波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例如光合作用、光疗等。
  3. 光与视觉:
    光波进入眼睛,经过晶状体和视网膜的处理,最终产生视觉讯息,让我们得以感知这个世界。
  4. 光污染:
    光波的过度使用或不适当的排放可能造成光污染,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影响。
  5. 人体辐射:
    人体本身也会辐射红外线,这是一种热辐射,但不是人眼可见的光波。
    总而言之,“人” 和“光波” 两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代表不同的概念和关系,但都与光和生物体息息相关。

所以,五趣是阿赖耶识这个根本识,带领我们认虚拟的世间界趣。

老法师乾坤说的其实没错,这么说抑或那么说,就是个语境的问题。

我肯定不会在很多人的场合用明显违反大多人的科学思维中来这么说事,因为我知道容易引起争论。

我是学过一点量子物理的。比如说,人们在探寻一些不明白或者不太明白的事,总喜欢说 “有迹可循”。这四个字,在宏观中是可以印证的,然而在微观中就得不到印证了。宏观现象其实就是统计下得到的规律;如果细究到微观,很多的宏观规律就不存在了。比如氢原子带着两个电子,简单吧?单这两个电子,你观察时,知道它在哪里,你不观察它,就不知道它在哪里了,可以说不见了。但你如果集密地观察,会发现观察结果的统计值,就是我们在氢原子模型中描述的所谓 “原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

原子对于我们的眼睛太小,用多大倍数的显微镜也看不到;一个人与宇宙的尺度相比,就更微不足道了。一个人的想法,在宇宙这个尺度上连一粒灰尘也算不上,但如果是大家的共识而形成了国家,改造了地球,改造了火星,或许在宇宙的规模上,就是微观观察中的一个事件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宇宙的出现,的确可以说是 ”众生的意识念力共同产生的“ ,没毛病。

我不是说- 科学思维。

我是说 - 一、两千年前的佛法尊者,说的不是“原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

千年前的佛法尊者,说的是 - 佛法的唯识。
第六意识也。
大藏法数曰:「于六尘等种种诸境而起分别也。此言由第七末那识传送,第六意识能起分别,故名分别识也。」
又曰:「分别识即第六意识,谓于显识中分别五尘好恶等相,故名分别识。」

  • 不思善 不思恶 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也不是说:没有善恶。

而是说:在打坐禅修时,观念头的一一生起、一一幻灭,对每一念头了了分明时,对每一念头,不要起分别心,判念头是善是恶,只看紧念头的一一生起、一一幻灭。

澄净心灵,打坐禅修。

分别唯心、唯物是世间智,是外学,是探讨世间事物变化。

佛法唯识是出世间智,是内学,是探讨心灵法界的变化。
佛法的法界,是心灵的世界。不是世间探讨宇宙的物理、化学、数学等的学问。

我是学过一点量子物理的。比如说,人们在探寻一些不明白或者不太明白的事,总喜欢说 “有迹可循”。

这四个字,在宏观中是可以印证的,然而在微观中就得不到印证了。

宏观现象其实就是统计下得到的规律;如果细究到微观,很多的宏观规律就不存在了。比如氢原子带着两个电子,简单吧?

单这两个电子,你观察时,知道它在哪里,你不观察它,就不知道它在哪里了,可以说不见了。但你如果集密地观察,会发现观察结果的统计值,就是我们在氢原子模型中描述的所谓 “原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

  • 上面這些,都不是我想說的。

我說的是:
你小時在夢中得了100元的零用錢。
你小時在夢中,考得了多多次的100分。

那都是夢,那都不是真的。

但那都是你曾有的經歷,都是你曾有的記憶。

但那都不是真的?
那都是你曾有的經歷,那都是你曾有的記憶。不是嗎?

《般若經》上說:「宴坐水月道場,降伏鏡裏魔軍,大作夢中佛事,廣度如幻眾生。」

金剛經云: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蕅益大師《金剛經破空論》跋曰
:「金剛般若大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語,足以蔽之。」

虛雲老和尚云:「空花佛事,時時要做;水月道場,處處要建。」

《般若經》:
「宴坐水月道場,降伏鏡裏魔軍,大作夢中佛事,廣度如幻眾生。」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善能解了空無相願,善解諸法如幻,如燄,如水中月,如夢鏡像。(《大正藏》 卷十五,頁 367c )

《大智度論》:
有人欲籌量虛空,盡其邊際,及求時方邊際,如小兒求水中月、鏡中像,如是等 願皆不可得。(《大正藏》,卷二十五,頁 277c )

《金光明經》:
聲聞之身,猶如虛空,燄幻響化,如水中月,眾生之性,如夢所見。(《大正 藏》,卷十六,頁 357c )

《華嚴經》:
觀察五蘊皆如幻事,界如毒蛇,處如空聚,一切諸法,如幻,如燄,如水中月,如夢,如影,如響,如像。(《大正藏》,卷十,頁 307a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出家菩薩觀在家,猶如暴風不暫住,亦如妄執水中月,分別計度以為實,水中本 來月影無,淨水為緣見本月,諸法緣生皆是假,凡愚妄計以為我。(《大正藏》 卷三,頁 309b )

《大般若波羅蜜經》:
於諸法門勝解觀察,如幻,如陽燄,如夢,如水月,如響,如空花,如像,如光 影,如變化事,如尋香城。(《大正藏》,卷五,頁 1c )

《大日經》:
若真言門修菩薩行,諸菩薩深修觀察十緣生句,當於真言行通達作證。云何為十 ?謂如幻、陽燄、夢、影、乾闥婆城、響、水月、浮泡、虛空華、旋火輪。 (《大正藏》,卷十八,頁 3c )

《維摩詰經》:
「啟建水月道場,大作空花佛事;降服鏡裡魔軍,成就夢中佛果。」

【智顗大師】《法華玄義》:
真性軌即法身,觀照即報身,資成即應身。…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 ,如水中月,報身即天月。……佛自住大乘,即是實相之身,猶如虛空,定慧力 莊嚴,慧如天月,定如水月。(《大正藏》,卷三十三,頁 745b )

【永嘉玄覺禪師】《證道歌》:
「鏡裡看形見不難, 水中捉月爭拈得?」「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永嘉玄覺禪師】:
「知身虛幻,無有自性,色即是空,誰是我者?一切諸法,但有假名,無有定實。

【永嘉玄覺禪師】:
是我身者,四大五陰,一一非我,和合亦無。內外推求,如水聚沫、浮泡、陽燄 、芭蕉、幻化、鏡像、水月。(《卍續藏經》卷一一一,頁 421 )

【尸利禪師】:
「佛法如水中月,月可見不可取。」(《大正藏》卷四十九,頁 380b )

【石頭希遷禪師】:
吾之法門,先佛傳授,不論禪定精進,唯達佛之知見,即心即佛心,佛、眾生、 菩提、煩惱,名異體一。汝等當知自己心靈,體離斷常,性非垢淨,湛然圓滿, 凡聖齊同,應用無方,離心意識,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鏡像,豈有生滅?汝等知之,無所不備。(《大正藏》卷四十九,頁 609a-b )

【李白】:
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虛空其心,寥廓無主,錦幪鳥爪,獨行絕侶。(《李太白 全集》,頁 28 )

【白居易】
〈水月觀音畫贊〉:
淨淥水上,虛白光中,一睹其相,萬緣皆空。(《白居易集》卷三十九)

春去秋來,宴坐水月道場。花開葉落,大作夢中佛事。不住緣起,回歸自性天真。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我同意你说的。我用量子解释,是对康儒诘问的反思,我以为我这样说,康儒或许能有不一样的想法。

你说的这些我能接受,但不知道能不能说服康儒。

康老师讲的对缅甸的事,是我五十多年前初中时,老师就说的,我是敬佩尊敬的。

但是如果现在台地的人跟着说,就会被说:

(Steal the beam and replace it with a pillar)

(Substitute the plum tree for the peach tree)

Divert trouble to the west.

这是现实。

曾贴过一歌:祖国的人民盼望着祖国打胜仗。

这也是现实。

中和这里有缅甸村,是从缅甸来的,当年缅甸没对那些人好。

中国周边大半圈在历史上都和中国有点关系,藩属国有好几个,有领土牵连的就太多了。目前,对大陆威胁最大的,说实话也就是台湾了。我猜,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前,大陆不可能主动和任何人的摩擦,都会以息事宁人的方式应对,尽量不扩大纠纷,不升级失态。比如说菲律宾,它跳起来对大陆的伤害也不及台湾对大陆伤害的千分之一。

1450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大陆网站煽动对周围国家的仇恨,台湾1450的这点小伎俩不可能得逞。

康成是散仙谷中不怎么明白这个道理的,其它在那儿混的朋友,十有八九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解决台湾问题之中,最好是不要对台湾平民有太多的损伤,这个也是康成没弄明白的道理。台湾人仗着什么,说白了也就是以为有美日会在后面撑着。要打谁,怎么打,散仙谷的一大半人都明理,康儒是个比较倔的人,总是要拗着说话。

我家俩外甥孙女在街头下棋:

一、
前些日,我到新北市土城区学府路一段、二段的地方。
上次去是06年前后,变化很大。

再上次去是96年前后,变化就更大很多。

在路旁听几居民在路旁批评某某邻居,说某邻居平时爱说彼岸打来,啥米拢不惊。
土城被炸不惊。
中和被炸不惊。
板桥被炸不惊。
新庄被炸不惊。
三重被炸不惊。
但是,听说彼岸君演南部的白球之后,走若飞的。

说某邻居 - 土城没房地产、中和没房地产、板桥没房地产、新庄没房地产、三重没房地产,都是租房住的。(不怕炸,都不是他的。)

但是,某邻居在南部真的有有祖产、房地产。(怕炸,是他的。)

二、

  • 1450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大陆网站煽动对周围国家的仇恨,台湾1450的这点小伎俩不可能得逞。
    1、
    三十年前,润八月时,78% 以上的还是偏统的。

当时,菲律宾那时常欺台渔民,还曾用机枪扫射台渔船,造成渔民伤亡。

可能当年大陆认定这是台地煽动对周围国家的仇恨,不可让台湾的这点小伎俩得逞。
没有敌忾同仇的反应。菲律宾旧船占大陆某一海礁岛,当年大陆也没反应。
韩占苏岩礁,当年大陆也没反应。
日本改说冲绳,当年大陆也没反应。
台地开始有人说 鼠啊、鼠啊果。
跟这样的果统,不小心又被割掉、卖掉。

2、
十五年前,我开始感觉: 30%的想煽动对周围国家的仇恨,想祸水牵引。

30%的明白这些人的伎俩。

40%的不明白这些人的伎俩,只想祖国威武,

“To feel prou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ir success.”
“To feel honored to be connected to their achievement.”
“To share in their glory.”
“To feel a part of their success.”

40%的,只想祖国威武,

“to feel honored as an associated person or organization is successful”

“to feel a sense of reflected glory”。

那些人会有 - 与有荣焉。台虽不然至,然心向往之。

但是缅甸打云南几炮、炸几弹后,大陆没威武,台地更多人说 鼠啊、鼠啊果。向独的更多、更有力了。

很多年了,我一直觉得康老师有先见之明。收藏南、收缅北。

但是康老师说要大煎大炸○地,这不能苟同,小煎小炸的,那些人就哭不敢、不敢了。啼不敢、不敢了。还说要买地雷、买水雷把自己封起来。

证明一:你有看过金门的投票时,阿读阿绿的赢过。
证明二:你有看过马祖的投票时,阿读阿绿的赢过。
小煎小炸很多年的,惊史郎喔。

三、
回答:两岸开战,台湾不敢开第一枪?
以下 网文剪贴。

郭正亮透露,有人分析台湾在未来两岸作战时会有6大弱点:
外离岛与东部防御的脆弱;
灰色地带威胁与不敢开第一枪困境;
能源、经济与社会韧性不足;
不对称作战与军购方向;
决策协调与跨部门整合不足;
国际协助与盟友态度不确定。

两岸开战,台湾不敢开第一枪。

郭正亮总结说道:「不要听黑熊(学院)、民进党瞎吹,军事问题是一门科学,做什么动作,人家就有什么动作。

台湾的处境有多尴尬,开了第一枪全面作战,也打不赢;

不开枪,封锁到第11天台湾能源就断了,

所以赖清德要搞台独,请你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台独的本质就是准备要跟中国打仗,不然怎么独?

而且中国有《反分裂国家法》,做到一定程度,中国就要开火了,

(所以)民进党的台独根本就是假的,因为它军事上没有方案,民进党的台独是骗票用,根本禁不起。」

以上 网文剪贴。

威武不是四处开火就能达成。行霸道的不管那么许多,打了再说;行王道的大多时候需要忍辱负重。

大陆对周边各国,话说得很清楚:平等交往,有理有利有节。有理有利很很容易做,有节俩字很难做,我有十分力,留着六七分用三分四分就好。

边界冲突,就事论事。不要别人的,自己的也坚决不让。息事宁人的回报是能争取尽量多一点的时间,发展自己。

我们都记得50年代,60年代,一根铁钉也金贵的日子。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今天不容易,和平的建设环境是靠有理有利有节争取来的。自己不努力,不会有天赐。

早上,听人讲:
鳌拜 中国我要晒!

听人讲 - 川普说: 我从未在中国见过风力发电场

鳌拜

鳌拜 会像 吴谦 说: - 选择抬读 史路一条。

鳌拜 会像 懂王 炸 一郎?

鳌拜 会像 一射烈 炸 一郎?

鳌拜 会像 一郎 炸 一射烈?

闽南台语 鳌拜 āu-pái = 后摆
意思是「下次」或「以后」。

鳌拜
AI文剪贴:

āu-pái (后摆): 这个说法比较口语,意思是「下次」或「以后」,带有期待或不确定的意味。

「以后」的台语说法有几种,最常见的是 “í-āu” (以后),也可以说 “ji̍t-āu/li̍t-āu” (日后) 或 “tsiong-lâi” (将来)。 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口语的说法,例如 “āu-pái” (后摆) 或 “līng-kang” (另工)。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说法和例句:
í-āu (以后): 这是最直接的翻译,也是最常用的说法。
例如: 囡仔离跤手以后你就轻松矣。 (Gín-á lī-kha-tshiú í-āu lí tō khin-sang–ah.) (孩子长大离家以后你就轻松了。)
ji̍t-āu/li̍t-āu (日后): 这个说法也相当普遍,表示未来某个时间点。
tsiong-lâi (将来): 这个词汇更强调未来,可以翻译为中文的「将来」。

āu-pái (后摆): 这个说法比较口语,意思是「下次」或「以后」,带有期待或不确定的意味。

līng-kang (另工): 这个词汇也比较口语,意思是「改天」或「以后」。
liáu-āu (了后): 这个词汇表示事情结束之后的意思,有时也可以用来表示「以后」。
后日仔(āu-ji̍t-á/āu-li̍t-á): 表示「后天」或「以后的日子」。
过后(kuè-āu/kè-āu): 表示「过后」或「以后」。
总之,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表达方式,可以选择不同的台语词汇来表达「以后」的意思。

朱凤莲,广东梅州人,客家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宣传局副局长、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张晓刚,1995年考入原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2022年6月任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大校军衔。

全都要

小孩子才做选择
大人都没得选择

你可以选 统一
也可以选 抬读

但那谁说的- 选择抬读 史路一条。

  • 边界冲突,就事论事。不要别人的,自己的也坚决不让。息事宁人的回报是能争取尽量多一点的时间,发展自己。

台湾的渔民是这样想:
日本不让台地的渔民去这些渔场捕鱼,抓人、抓船、歹,太可恶了。
菲律宾不让台地的渔民去这些渔场捕鱼,抓人、抓船、还扫射机枪,歹,太可恶了。

台湾的渔民是这样想: 中国我要晒!这些渔场捕鱼场,以前都是中国的,

边界冲突,就事论事。

  • 不要别人的,但是以前是中国的,都要收回来。
    这样和中国统一才挺好的。

缅甸来的是这样想:
缅北以前是中国的,都要收回来。

都要收回来。
都要收回来。
这样和中国统一才挺好的。

鳌拜 中国我要晒!

台湾的渔民是这样想: 中国我要晒!这些渔场捕鱼场,以前都是中国的,中国收回来了。

缅甸来的是这样想: 中国我要晒!这些 以前都是中国的,中国收回来了。

台湾的人民是这样想: 中国我要晒!这些渔场捕鱼场,这里、那里以前都是中国的,中国都收回来了。赶紧的,台湾也回去吧!

早上,听人讲:
鳌拜 中国我要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