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这边的居民房屋的装饰。不是所有人家都这么认真。有几家人比较热衷搞这些装饰。这也叫做文化的传承吧。
我家臨近的兩三條街,可能也就十來家裝飾的好一點,整體上30%的家,也就是簡單地掛一串或者幾串彩燈,擺個雪人或者小鹿什麼的,大多數人沒有認真裝潢,我家就是這大多數人。
細究,還是因為經濟不景氣,過去一大半人是盼望著過節別出心裁地過節;現在的人是應付著過節,說到底就是現在手頭還算寬裕的惡人實在不多。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要在疫情沒那麼兇了之後放下包袱開動機器。生產要恢復,消費要恢復,經濟要活躍,市場要興旺,生活才有盼頭。
藉此祝各位朋友接下來過個好年。
- 这也叫做文化的传承吧。
这句话让我想了两天。
100 200 400 在台地这样的报导,
这也叫做文化的传承吧。
合则两利 分则两害
这句话,这些年在台地一直传着。
大陆的领导,也常引用着。
诚实的说。我觉得怪怪的。
《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一、
大陆的体制、政治信仰和西方是不同的。
二、
西方的领导是美鹰,目标是 - 独占鳌头 独霸天下 傲视群雄 独霸地球。
大陆的目标是当美鹰的跟班? 大跟班?
–
大陆新闻可以看看新浪新闻。
我打字,先跑到腾讯,看到在台地没看到的 塞尔维亚新闻。
再看新浪新闻,塞尔维亚新闻也是有的。
- 这也叫做文化的传承吧。
这句话让我想了两天。
同时还想了这一句。
- 合则两利 分则两害
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
同时还想了这一句。
攘外必先安内
https://ppfocus.com/0/hi9ef68c5.html
某己被戳后对人说:合则两利 分则两害
对方说 了解。继续戳某己。
某己被戳后还对人说:合则两利 分则两害
对方说 了解。心想合得的利俺拿了, 分的害由己受,继续戳某己。
某己一直对人说: 合则两利 分则两害,对方怎么不能明白。
我的感想,某己被骗了。
合则两利 分则两害 的典故是出自 - 史记•淮阴侯列传》:
但是,原文是:
「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哈。能合不能合是有前提的,能和不能和也是有前提的。沒有合的基礎,沒有和的條件,那就是多餘的廢話了,就像沙漠中的旅人,囊中只有乾麵包和有限的水,不大可能在魚湯好還是蛋花湯好上面糾結的。
上面說了韓信幫劉邦,劉邦可興;韓信幫項羽,項羽可成。今天我們可以說劉項:合則兩利分則兩害麽?劉項之爭的結局沒有證明這句話。
同樣的,對於中華民族的復興,在大局上,海峽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實際上做得到麼?肯定做不到。
- 說了韓信幫劉邦,劉邦可興;韓信幫項羽,項羽可成。
我是看大陸的○○,連續幾次的對鷹講: 合則兩利 分則兩害。
所以呢,這樣想: Ah kiōng幫白熊,可以說 - 合則兩利 分則兩害。
Ah kiōng幫鷹,就只能跪著。對鷹說 :合則兩利 分則兩害。真是???
大陸現在還想爭取盡可能多一點的時間,以發展完備自己的經濟與生產技術上的整合能力。
美國政方軍方明顯是不大願意陪著玩的一方;但美國的企業和美國的資產應該是更看重自己的錢袋,會有一部分美國商人同意“合則兩利(或者和氣生財)”。台灣媒體很想把美國政方軍方的態度變成全體美國商人的態度,可惜美國商人不大可能都聽台灣人說的,這就是為什麼台灣輿論的預測往往和後來事物的發展結局不一樣。
這就是我說的有多少可能和在多大程度上有可能。大陸對外的發言,是在爭取那些能聽懂這種訴求的人。
这个装饰得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