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皮筋

1955年,我在宣武门小学上二年级。宣武门小学在顺城街,街对面就是隔开内城外城的城墙。从宣武门向东叫顺城街,向西叫国会街。我家就住在国会街9号,一个标准的四合院。
课间,同班的女同学都要跳皮筋。我虽然是男孩,但个子小体力弱,不太喜欢和其他男孩一起玩,净挨他们欺负。我总爱看女孩子们跳皮筋。


我想一起跳,人家也不带我玩。赖皮赖脸上去就跳,抻皮筋的女孩把皮筋一扔,嘴一撅,说我“捣乱”,还要把我“告老师”。
和其他地方跳皮筋不一样,这里跳皮筋不唱什么“一个键,踢八踢,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而是唱一首曲子,记得是这样的:

唱到最后两个小节,却不按高低音唱“6-6-5-”,而是大声喊出“辣-辣-擞!”表示结束。未免有失矜持。
我注意到,只有一个姓邵的小姑娘不这样喊,唱到别人喊的时候就不出声了。更显出了文雅。
这个小姑娘其实和我是有缘分的,因为后来知道,她们家住的地方,恰好是我们家解放前租住的。
那是顺城街快到和平门的地方。因为和老房东关系融洽,所以我爸爸带着我去看望老房东。快到门口的时候,正在路边玩耍的邵姑娘忽然发现了我,叫了一声名字就赶紧跑了。
四合院的正房,门大敞着,我和爸爸坐在里面,爸爸和老房东聊天。就见那邵姑娘,躲在月亮门的影壁后面,伸出头向里看,辫子长长地垂着。正房里还有年龄差不多的女孩,叫她过来,她害羞也没过来。
只是没多久以后,我们家搬家到了北航大院,转学走了,这个缘分就未能继续。
在北航附小后来听女同学说,某男孩会跳皮筋,而且“跳特棒”。可惜不是我。

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

很久很久以前,台灣小孩跟著外省小孩在院子唱家鄉童謠,覺得好聽,學了下來。

安徽人是這樣唱的:
「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大馬,帶把刀,走進城門繞一遭,問你吃桔子吃香蕉。」

南京人是這樣唱的:
「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大馬,帶把刀,城門底下走一遭。」

我小時候,小孩是這樣唱著:「城門城門雞蛋糕,三十六把刀,騎白馬,帶把刀,走進城門滑一跤。」

  • 小皮球,香蕉油,滿地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一個鍵踢八踢——不記得了,但後面的是記得的;
。。。馬蓮開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
。。。

我小時候住的巷子,漢口八元里有小姑娘天天跳的,我妹妹就是其中之一。

漢口八元里一巷(90年代末被拆除):
Image2

(《小河淌水》有无数歌手演唱,木匠最喜欢的是腾格尔的:09 小河淌水 - 騰格爾 - YouTube
一个朋友发给我,居然在里面看到了“木匠”。我问是不是多伦多的糟木匠?没有得到答复。

在影片中,沒看到 木匠。

小河淌水是我喜歡得歌曲,騰格爾是我喜歡的歌手,但我和這帖子中的人沒關係哈。

人家不回答的原因是壓根就不知道多倫多的木匠何許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