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bao
(梧葆)
1
紅芽赤楠長虹木
茶花的花苞不開花怎麼辦?
曾聽過 看過他們是這樣講故事
很多年前,閏八月前,我曾去過 員林數次,下班後搭火車去,回程時就辛苦了。
去學佛、學拳? 忘了。
只記得去的那地的那屋沒有圍牆,只有圍籬。
朱槿曾是家附近大量種植的綠籬植物。
但那地的圍籬種什麼呢?
慢慢想:
士林?新店、景美?
介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之間的大龍峒 區是曾行走多年的地方?
想起以前曾聽過、看過他們是這樣講故事的 - 老大在家繼承耕田,其他的孩子跟著師父,出外跑船走馬,運糧、運鹽的故事。
七里香(月橘)與樹蘭 @ 張讚合與楊淑娟的部落格 :: 痞客邦 ::
是七里香 月橘 與樹蘭
簡直一模一樣,其實差別多多
去過的 員林,種的圍籬樹是七里香。
現在的那些孩子是混那裏的:
foodpanda、honestbee(誠實蜜蜂)、
Uber Eats(優食)、
有無快送(yo-woo)、
foodomo及Deliveroo(戶戶送)。
- Life is a series of struggles.
wubao
(梧葆)
2
我貼這文是接看到一影片,說唱歌的是姓 江,名字是一種顏色。
他們在想什麼,不知。
但我小學時,馬路是沒柏油的,牛車很多。像這樣:
雖然我的頭殼不太靈光,但當年的路景還記得。
圍墻,是土財主般的愚昧;圍籬才是人文美景。有圍籬,就離田園詩不遠了。
沒有徐小鳳那樣的身材,這歌是唱不出來的哈。

電影中的樣子不怎麼像。江青是山東人,長相比較鹵(魯)味兒,沒有江南女人的那種靈秀。
wubao
(梧葆)
4
我也感覺不像,兩岸剛開放時,有人去北京,專程至大刀王五當年開的鏢局照幾張相,我是看過的。
一些舊照片也看過的。
開完刀後,在計程車上我聽了些話。
這些天,想起了以前一網友引用了類似2004年這一篇文章後,和我辯論了幾次。
二、
我想起了當年有人問了這樣辯論的感想。
俺答:
我看過、練過了很多種的拳法。
沒錯,但是我明確的說:看過、練過了很多種的拳法,但都只看過、練過了各種拳法的一些皮毛。
例:
形意拳只會劈鑽炮崩四式。
八卦掌只會單雙順三式。
白眉練過直步拳沒轉身之前那幾招。
周家螳螂看過三步箭沒轉身之前那幾招。
蔡李佛拳練過平步拳不到前十招。
戳腳第一路前十式。
沒錯,我看過、練過了很多種的拳法。
但是這個人就一直演練戳腳第二路、戳腳番子。那是我沒看過、沒練過的。
問我這樣辯論的感想:
我只能希望他能時常照顧思念大多數台灣人的安全和利益。
你這樣的觀念是對的,念茲在茲,才是正常人的思維。
中國化等於奴化哈。日化不更是奴化么?我對台灣統不統不大關心,台灣大多數人的追求方法是很糟糕的,要和別人聯合起來,讓大陸受到鉗制,這個是我決不認可的,就憑這一點,往死裡打台獨份子,我認可,也支持。
我對鼓動人鬧事的做法很反感,所以我不大看得起民進黨那個前黨工的做法,并認為他被關起來罪有應得。
wubao
(梧葆)
6
想起來了,今天討論了這句話。
很多年前,也是討論過的類似的話題。
俺說:小蔣說的,不要自恃,要爭取大陸的民心。 - 。等等 。等等的一些話。
伊說: 是啊!是啊!。 - 。等等 。等等的一些話。
但是:
當年和伊的想法共識是這樣:我們不是決定方向的人,我們也不是決定方法的人。
上面的決定方向,決定方法,我們就照規定作好。
例如: 西進 或 南進。
例如:
傳票制度有拆開分記法、虛收虛付法、和臨時存欠法,重記單過法
計算折舊費用之方法包括:直線法、倍數餘額遞減法、生產數量法、年數合計法。
如何選用適當存貨計價方法
複式傳票:三分法 四分法
很多年前,也是討論過的類似的話題。
當年和伊的想法是這樣:我們不是決定方向的人,我們也不是決定方法的人。
二、
俺說:
那時 五洲出版社 還在重慶南路靠沅陵街口時,那時 新公園前懷寧街的賣酸梅冰水旁的一餐館,是俺等待,希望遇見那幾老人的地方。
那時俺學了一些拳。
伊問:
那時是那時?
俺答:
就1971年前後啊!
退休的老人談天、聊話,就是這樣的哈!
今天,我在網上偶而看了這一段:
那天回到家中,一金門親戚打電話來,說將磁碟一些資料救了回來。真是不錯。再出門拜訪。
三皇炮捶錄影帶沒法救。但天津程派高式 八卦掌的錄影DVD。陳長發的蔡李佛拳VCD救了回來。
資料救了回來。
快樂啊! 快樂啊!
但是 五年前
這五年,我偶而會想起:
昨天,我找到了。
正版武术教学碟片 光盘蔡李佛功夫系列 十八罗汉麒麟手1DVD陈永发
但是的但是:這教導的名字是:
陳長發?
陈永发?
如果對規則和方向不是太理解,我自己會偏於消極地應付,不多說意見,不惹麻煩,混個差不多就行了。
我這一輩子,反正從來沒有很精明過。讓別人說我傻乎乎的,正好。
wubao
(梧葆)
8
以前我是這樣想的,上級決定的規則和方向怎會有錯呢?
有錯也是自己認識不夠的錯。
退休後,慢慢感覺:
有些人,有時候,遠遠的看海,說風平平的、浪小小的。
看別人,說:有這樣、有那樣,但忘了自己並沒有。
就算他們有了,也不明白,有也要練很久,才能練出來的。
風住塵香花已盡 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
這個是很可憐的抗爭,就是我們過年放的爆竹的加大版,大陸北方叫二腳踢。
用這樣土製的大爆竹抵抗,也是一件很悲慘的事。
還是祈禱和平。
wubao
(梧葆)
10
再看:
《台灣蘋果日報》14日下午宣布,紙本報紙將從5月18日起停刊,突如其來的公告讓不少讀者相當震驚。
《台灣蘋果日報》創刊於2003年5月2日,最初以「腥羶色」內容引發關注,首度發行日的零售量,超越當時其餘所有報社的零售總額,並以採取全彩印刷及著重使用圖片和圖表,為其最大特色。
而消息一出,掀起網友熱議,許多民眾都回憶起過去對蘋果報紙的印象,紛紛感嘆「時代的眼淚」、「又結束一家」、「可惜了」。
- 想起了 2003年5月2日,那一天的早上,在中壢的舊火車站門口,有人給了一份《台灣蘋果日報》。
一轉眼就過了那麼多年, 以前曾學了一點點 - 鷹爪翻子門的拳,但開刀後沒法再練了。2003年那時我影印了 - 鷹爪翻子門 - 行拳十路、岳氏八翻手的拳法資料,要送人,已沒人要收。
看了 渡黃河。
想起當年有一人說類似的話,另一人勸他去琉球、北海道、德州、加州,說說讀粒這樣的話。
然後兩人就翻臉了。
我其實是不熱衷這樣的話題的,他一上來就像摸透了所有中國人怎麼想的那樣發言,太張狂了,所以要頂幾句哈。
如果他只說他怎麼想,我肯定不會那樣。
我懂得要尊重別人表達自己的想法權力,但以比人家認識深刻的模樣發言,那是討打。
wubao
(梧葆)
12
- 我懂得要尊重別人表達自己的想法權力,但以比人家認識深刻的模樣發言,那是討打。
也是有不願這樣的心吧?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本無其事,以訛傳訛,因而信以為真。原作「一人措虛,百人傳實」。出自唐‧張懷瓘(?~724~?年)〈書斷論〉︰「悠悠萬載,是非互起。一犬吠形,百犬吠聲;一人措虛,百人傳實。」參閱《全唐文‧卷四三二》。
意指悟道乃各人之心領神會,若執著於語言文字,則失其實。唐‧興化存獎禪師(830~888年)因僧問︰「多子塔前,共談何事?」師曰︰「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參閱《卍續藏‧1565‧80冊;五燈會元‧卷十一》。
五代宋初‧永明延壽禪師(904~975年)《龍藏‧1595‧141~143冊;宗鏡錄‧卷七十八》︰「如最初一人,揑出一事,後人信受,展轉相傳,則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從迷積迷,以歷塵劫」
亦作「一人傳虛,百人傳實」。明末清初‧鐵壁慧機禪師(1603~1668年)︰「自是桃華貪結子,金色頭陀破顏,錯教人恨五更風。一人傳虛,百人傳實。直至於今,郎當不少。今日不著,便與伊重打算。」參閱《卍續藏‧1583‧84冊;續燈正統‧卷十六》。亦作「一人道虛,千人傳實」。
二、有時要看對象:
遇文王施禮樂,遇桀紂動干戈
比喻遇見好人以禮相待,遇到壞人毫不客氣。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五十一回》:「我程謨遇文王施禮樂,遇桀紂動干戈,你休要趕盡殺絕了。」
原作「遇文王興禮樂,逢桀紂逞干戈」。出自宋‧崇覺空禪師(南嶽下十四世):「灌溪老漢向十字街頭,逞風流,賣惺惺。道我解穿真珠,解玉版,濄亂絲,卷筒絹。婬坊酒肆,瓦合輿臺。虎穴魔宮,那吒忿怒。遇文王興禮樂,逢桀紂逞干戈。今日被崇覺覷見,一場懡㦬。」參閱《卍續藏‧1565‧80冊;五燈會元‧卷十八》。
亦作「遇文王施禮樂,逢桀紂動干戈」。明末清初‧浮石通賢禪師(1593~1667年):「此二尊宿,一箇遇文王施禮樂,一箇逢桀紂動干戈。雖則兩得其宜,未免各分疆界。」參閱《嘉興藏‧B185‧26冊;浮石禪師語錄‧卷一》。
天氣是下著大雪,異常寒冷。原守城指揮官,帶著主力部隊出城征戰,追剿敵軍。
你守著此城,兵力尚可防守。
但現在城外,有牧民數萬,有壯士及老弱婦孺。
要求入城避寒。
如果他只說他怎麼想,我肯定不會那樣。
我懂得要尊重別人表達自己的想法權力,但以比人家認識深刻的模樣發言,
wubao
(梧葆)
13
那一年,我考上大學,首先就是學文化。
就是去聽國劇(京劇),第一聽的就是:
可憐我為國家,秉忠心,年邁蒼蒼,困兩狼,裡無糧,外無草,盼兵不到、盼子不歸,我這老殘生,就不能還朝!我的兒嚇!
四老軍 (同白) 餓嚇!
楊繼業 (反二黃原板) 饑餓了你就該戰馬斬倒,
四老軍 (同白) 冷嚇!
楊繼業 (反二黃原板) 身冷了拆帳篷用布裹包。
四老軍 (同白) 雁來了。
(楊繼業射雁。)
楊繼業 (白) 啊呀!
(反二黃原板)
寶雕弓打不著空中飛鳥,
弓折弦斷為的是哪條?
禍福之來,皆其自取。 - 宋•朱熹《四書集注•孟子集注》。
功者自功,禍者自禍。 - 出自唐•柳宗元《天說》。
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 -《史記•孔子世家》。
禍不妄至,福不徒來。 -《史記•龜策傳》。
祿無常家,福無定門。 - 晉•摯虞《門銘》
禍福相倚,吉凶同域,惟人所召,安不可思? - 唐•吳兢《貞觀政要•刑法》
哀樂不同而不遠,吉兇相反而相襲。 - 唐•王勃《平台秘略贊十首•規諷九》
福兮可以善取,禍兮可以惡召。 - 唐•劉禹錫《天論•上篇》
禍福之胚胎也,其動甚微。倚伏之矛楯也,其理甚明,困而後儆,斯弗及己。 - 劉禹錫《儆舟》。
窮達有命,吉凶由人。 - 漢•班固《漢書•敘傳》。
三、
“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這句話 -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在整個話題中只是鋪墊而已。
僅僅從字面意思來理解 -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這句話。便是順應天命,然而儒家強調的是積極入仕和人的主觀能動性。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句話才是重點。
當年讀大學時,也聽這樣的話: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上面說的是文化,要讀十三經注疏。
說這話的老人,用手指著幾本書,這樣說著。
十三經注疏,大學時,讀了些。
說這話的老人,接著說:
但若你遇到是三世之仇呢?
總要看些 - 武經七書。
大學時,也讀了些。
問:讀不懂啊!怎麼是好?
總要讀些 - 三國演義。
我感覺、我感覺那人若不是 三國演義 讀不通。就是 三國演義 讀太通。
我的辦法很簡單,如果都不懂,就當自己是不認識字的人,馬上就輕鬆了。
wubao
(梧葆)
15
- 如果都不懂,就當自己是不認識字的人,馬上就輕鬆了。
問題是: - 你守著此城,兵力尚可防守。(文官中你最大,武官出城追敵了。)
天氣是下著大雪,異常寒冷。原守城指揮官,帶著主力部隊出城征戰,追剿敵軍。
你守著此城,兵力尚可防守。
但現在城外,有牧民數萬,有壯士及老弱婦孺。
要求入城避寒。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孟子 → 離婁下 →
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孔子賢之。
顏子當亂世,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飲。
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孔子賢之。
孟子曰:
禹、稷、顏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禹、稷、顏子易地則皆然。今有同室之人鬬者,救之,雖被髮纓冠而救之,可也。
鄉鄰有鬬者,被髮纓冠而往救之,則惑也,雖閉戶可也。
那個 文官開門了,進來的牧民和原本潛伏的連絡上,取得了武器,將這城佔了。
再來 - 再來 - 再來 - 明亡了。
明朝時期的瀋陽中衛城
https://kknews.cc/history/na8z8b8.amp
《瀋陽振興發展戰略規劃》,「一河兩岸」成為瀋陽人常常提起的詞語,渾河成為城市發展的新軸線。但是很多瀋陽人並不知道,明朝末年曾在渾河爆發了一場血戰,這場血戰不僅讓無往不勝的戚家軍和白杆兵遭到團滅,也成為了大明軍團的最後一次英勇。
很多瀋陽人並不知道,明朝末年曾在渾河爆發了一場血戰,這場血戰不僅讓無往不勝的戚家軍和白杆兵遭到團滅,也成為了大明軍團的最後一次英勇。
https://kknews.cc/history/nmq8898.html
wubao
(梧葆)
16
太張狂了,所以要頂幾句哈。
如果是麼想的,那就太危險了。
地這樣,那新 呢?
新這樣,那藏呢?
內呢?
南呢?
問一問那人,他說:有另外一种活法,
那
琉 北 加 德 呢?
他敢這麼說?
他願這麼說?
猜想那人,不知對這事會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