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 寶

請 木匠 幫個忙。

今天在街上走,一車在前停下,走下一老胖男,向俺走來。

停在身前,說:葆恭?

誰啊?

  • 我啊!你不記得呀? 久久不曾聊。來,到路旁坐坐。有時在路旁看到你,但是你變胖了很多,走路一跛一跛的,又理個小平頭,咬牙切齒、面目猙獰,像土匪臉、討債集團的樣子,都不敢相認。

面目猙獰,像土匪臉、討債集團的樣子 - 那是腳和背在痛,忍耐的表現。

喔!是久久前一師兄。請俺吃了幾薯條、兩小雞柳條、三粒糖丸。 沾桑椹醋調楓糖調汁。

和俺談了1994年前時的往事。

再談到:

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中的宮寶森,以宮寶田為原型,由演員王慶祥飾演。

宮派八卦掌 宮寶田(1870年-1943年),字少濼,山東省乳山市馬石店鎮青山村人,清朝武術家,曾任清代王室護衛,賜穿黃馬掛。

為八卦掌尹福之徒,尹派八卦掌的主要傳人之一,後形成宮派八卦掌一門。

宮寶田自幼家貧,曾進私塾唸過四年書,之後因家境因素,至北京投靠其兄宮寶山,並在元亨利碓房米店當學徒。宮寶山將他引薦給師父尹福,尹福見他資質不錯,收為門徒,要宮寶田辭了米店工作,進宮跟著他練拳。宮寶田身形瘦小,貌不驚人,有「宮猴子」的綽號。

1897年(光緒23年),宮寶田接下尹福的工作,成為宮廷護衛首領,加封四品帶刀侍衛,負責慈禧與光緒皇帝的人身安全。1900年,庚子事變,宮寶田保護慈禧與光緒皇帝逃出北京,護駕前往西安,因功賜穿黃馬掛。

1905年,辭官回到山東青山村,以授徒為生。他的兄長宮寶山當時早已回到家鄉,開設把式場授徒,並要自己徒弟多向宮寶田請教,稱宮寶田為二師父。在宮寶山因病過世後,宮寶田接下了他的把式場,繼續傳授拳術。

宮寶田為人沉默寡言,但是教學認真,武名遠播。1922年,奉軍張作霖邀請宮寶田擔任奉軍東三省巡閱使兼奉軍總教練,實際上是請他擔任自己的貼身保鏢,並讓宮寶田教導自己的兒子張學良及家中成員武功。

1928年,國民黨北伐,奉軍退出北京,張作霖讓宮寶田留在北京保護張學良,自己先一步回到東北,沒料到在皇姑屯被日軍設計炸死。在張學良接掌奉軍之後,宮寶田辭職回到山東。

宮寶田回到山東之後,在乳山、威海、海陽、牟平、煙台一帶,組織起十幾個八卦掌社,致力於傳授八卦掌,指點後進,從此不再出遠門。

1931年,張驤伍駐山東黃縣時,青山縣民擔心他的部隊會侵擾鄉間,因宮寶田在奉軍中的地位甚高,請宮寶田出面與張驤伍協調。劉雲樵在1933年於黃縣首次拜謁宮寶田,後隨宮寶田習藝於煙台,為時兩年。

弟子
宮寶田傳承尹派八卦掌,以羅漢拳為主要入門,不重招式,樸實無華。宮寶田的弟子甚多,其中著名的弟子有王壯飛、王明渠、宮寶齋等人。

逸事
丁連山《歸藏瑣記》記載,清末革命黨人張榕,刺殺五大臣失利後被捕,宮寶田助其越獄脫逃。

1912年,張作霖以東三省獨立為由,誘張榕赴宴,在席間暗殺了張榕,引起奉天一帶的江湖人士不滿。

張作霖釋放獄中的日本浪人薄無鬼,任他四處挑戰,希望誘捕革命黨人。

其師兄丁連山與宮寶田商議後,由丁連山出面挑戰薄無鬼,將他擊斃,隨後逃亡到中國南方。

1935年,宮寶田以八卦掌掌門名義,率北方武術界人士南下,方才在廣東佛山與丁連山相會。這個故事經由台灣作家張大春,編入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中。

二、

宮寶齋(1906年12月2日-2000年4月25日),山東省牟平縣青山村人,宮寶田在台灣的主要傳人之一,擅長八卦掌。

生平
宮寶齋是宮寶田的遠房族弟,在輩份上要喊宮寶田堂兄,但是兩人年紀相差二十多歲,只比宮寶田的幼子宮霜大二歲。因為幼時多病,父母讓他跟著宮寶田練拳。

三十歲時離開家鄉,在萊陽的聯合第八中學擔任教師,也曾經在報社擔任經理。
後因戰亂,隨中華民國國軍撤退到台灣,在台北開設五金行為生。

宮寶齋在台灣並不以武技出名,相當低調,與劉雲樵以師兄弟相稱,兩人經常彼此討論八卦掌。

剛到台灣時,宮寶齋曾經得過肺結核,因生活困苦,無錢就醫,於是回家休養,自行勤練八卦掌而治癒,但是肺的三分之二皆已鈣化。

弟子有何靜寒。

  • 請 木匠 幫個忙。

  • 用手機錄拍他的舊存當年 何靜寒 的影片,但是顛倒的,能不能幫個忙,上下轉過來。

1

2

3

可以的,好吃早餐上班了,到公司我試試,應該沒問題的

早上到公司,有點別的事。靜下心來後弄好了:

這老胖男,想起 -
1994年台北的市長選舉時,那時見過多次的,當年意氣風發,高喊 - 呼群保義 捍衛中華。

那時,他還是很瘦的。

今天梧葆兄讲了宫宝田、宫宝齐的故事(梧葆兄看的明白我们的简化汉字吧?)哈!视频怎么会拍颠倒的呀~

时光倒流多美的事情啊。

弄好了:

金兜蝦 - 真多謝 - 真感謝 。

视频怎么会拍颠倒的呀~

不知是也。手機看沒問題,存電腦才知颠倒了。

影片的聲音是台地今日立法院的新聞,又鬧起來了。如同上次,但上次還鬥一晚,這次只幾小時。俺的企管組織管理的師爺(老師的老師) 被打得頭破血流不止。但另一台報導,他自己去撞桌子,把頭撞破血流不止。

這事俺只能關心,沒法度、沒能力操心。

拍顛倒的影片的演武那人是台地 - 八卦拳傳人 何靜寒。十多年前還見過他,還是很帥,現在他是這樣,

影片的景,是家附近的圓通寺。

时光倒流多美的事情啊。

“人生有梦,各自精彩…”

很早以前的手機橫豎錄像,有個很傻的識別模式,有可能出錯的。現在的手機拍攝不會發生的了。

这描写多生动啊,看后哈哈大笑。

三條短片很短,用我的模板,一分鐘把它粘合在一起:

學木匠

  • 一賴友寄一文,要俺學木匠。

齊白石於1864年元旦(同治二年十一月廿二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府湘潭縣(今湖南省湘潭縣)白石鋪杏子塢農民家庭,原名齊純芝。自幼體弱多病。

由於家族以務農為生,祖父齊萬秉認為農耕不能賺錢,於齊白石4歲時起教授寫字。

於8歲時在公公所開設之蒙館學習,半年後輟學,輟學後,協助家中務農。

14歲起作木匠,學習雕花木工。後來兼習繪畫,並拜蕭薌陔為師。

25歲時起拜名士胡沁園、陳少蕃等為師,由胡沁園替之取名為璜,號瀕生,因家中靠近白石鋪,故取別號白石山人。學習詩、書、畫、篆刻。並開始兼以賣畫為生,不再以雕花木工賺錢。

從木匠到大師,書畫大家齊白石的傳奇人生

  • 在網上找一文,回給伊。

1877年,阿芝15歲。阿芝自小體力不濟,幹不了田裡的重活,家裡怕他勉強幹下去,身體受不了,就想讓他學一門手藝,以備將來養家餬口。可究竟學哪一門手藝呢?

恰巧,阿芝有一位本家叔祖是大器作木匠,人稱「齊滿木匠」,年初到齊家拜年,父親就提出來讓阿芝跟他學木匠手藝。幾天後,送了進師酒,行了拜師禮,阿芝就正式拜師學做木匠了。大器作,就是專門蓋房子,做桌椅板凳和種田工具這類粗活的木匠。

時間不長,阿芝就因體力不夠,被師傅打發回來。這時,就有人說閒話:「阿芝哪能學得成手藝!」這對自尊心很強的阿芝來說刺激不小,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幹出個樣兒來。

一個月後,阿芝又拜了一位性情溫和的師傅,學的還是大器作。

秋天的一天,阿芝與師傅幹完活收工後在路上遇到了三位木匠,那三人傲慢至極,師傅卻畢恭畢敬。阿芝不解,問道:「我們是木匠,他們也是木匠,師傅為什麼要這樣恭敬?」

師傅拉長臉說:「小孩子不懂規矩!我們是大器作,做的是粗活,他們是小器作,做的是細活,他們能做精緻小巧的東西,還會雕花,這種手藝,不是聰明人,一輩子也學不成的。我們大器作的人,怎敢和他們並起並坐呢?」阿芝聽了,心裡很不服氣,決心要學小器作。

過了年,阿芝16歲。他投師到周之美門下,改學雕花木匠。這個周師傅的雕花手藝在白石鋪一帶遠近聞名,尤其是用平刀法雕刻人物,技術更是獨一無二。阿芝很喜歡這門手藝,學得也很有興致。師傅見徒弟聰明好學,也教得格外認真,阿芝的技藝進步很快。

轉眼,阿芝到了19歲,要出徒了。

他不僅學會了師傅的平刀法,還琢磨著改進了圓刀法,他還自出新意把平日裡自己所畫的花卉果實加入到代代相傳一成不變的傳統圖案中,又根據鄉裡人喜聞樂見的吉慶詞兒勾摹出許多人物故事,創造了許多有意思的新花樣,很受人們的喜歡。漸漸地,阿芝在方圓百里內有了名氣,人們叫他「芝木匠」,有的當著面叫他「芝師傅」。

20歲那年,阿芝出去做活,在一個主顧家裡無意間見到了一部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他如獲至寶。

他把書借回家,晚上收工後,點著松油燈,用薄竹紙一幅幅地勾影。用了半年時間,把一部《芥子園畫譜》勾影完成,釘了16大本。從這以後,阿芝做雕花木活,就用畫譜作依據,改掉了過去的許多毛病。可以說,這部《芥子園畫譜》為齊白石後來的繪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882年,20歲的阿芝經朋友介紹,拜了紙紮匠出身的湘潭畫像第一名手蕭薌陔為師。蕭薌陔對阿芝很器重,把拿手本領都教給了他,同時,又介紹他與另一位畫像名手文少可認識。自從結識了蕭、文二位,阿芝畫人像按他自己的話說「算是摸著門了」。

齊白石從15歲到26歲,做了十多年的木匠,他做木匠純屬巧合。因為齊滿木匠到家裡給奶奶拜年,父親猛然想起,齊白石才學做了木匠。如果來拜年的是一位彈棉花的,說不定齊白石也就跟著去學彈棉花了。

齊白石學做木匠的動機也很簡單,就是想將來能有口飯吃,誰也沒想到齊白石選擇的這一職業卻對他後來的藝術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

  • 伊回,不是的。

這才是相當勵志的「北漂」故事。

最牛的「北漂」
齊白石在湖南和第一夫人生了5個孩子,53歲背井離鄉開始北漂。

移居北京以後齊白石57歲時,娶了18歲的胡寶珠為妻,寶珠又生了7個孩子。

第七個孩子良末是在齊白石78歲時所生,齊白石自以為是最後一個孩子,所以取名良末。沒想到白石老人83歲時,寶珠又懷孕了,在生第8個時卻因高齡難產逝世。

寶珠高齡難產去世後的第二年,84歲的白石老人鬧著續弦,後娶協和醫院護士長夏文珠為妻。

91歲時,夏文珠離去,老人又找了一位叫伍德萱的女士繼任。

齊白石93歲時,家人又給他介紹了一個44歲的女人,齊白石搖著頭說:44,太老了!

後來有找來一位22歲的姑娘,白石老人很是喜歡,還等著結婚辦喜事。不過,那年,老人去世了。

齊白石14歲作木匠,25歲兼職賣畫,32歲開始學刻印,40歲時開始週遊全國,53歲拋家舍業遷居北京,人生地不熟,操著一口湖南口音獨闖京城。

在北京,木匠成巨匠, 83歲還生了孩子,85歲鬧著續弦,92歲仍喜歡看年輕漂亮美眉,93歲臨終那年吵著要與22歲小美眉結婚,這就是相當勵志的「北漂」故事。

這才是相當勵志的「北漂」故事。

一個小男孩長大後向木匠學習,買了五斤荔枝,從端午節吃到前天。

20200717星期五

這麼多零食啊!我也吃零食的,一點點,有時吃有時不吃。

彈棉花也是不錯的職業,也是藝術韻味十足的:

  • 這麼多零食啊!

就想著小時候,那有這麼好的吃呢?

買。

但是一句:自己買的,自己吃。

吃了十多天。

木匠师傅改成小电影配上背景音乐,更让这套拳舞起来行云流水了。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果齐白石弹棉花,又是另外一条人生的路。

那照片里的帅小伙子是梧葆兄年少时候吗?这么多好吃的,我看有的是小菜吧~

老生常談是:

學木匠了是一個故事,學彈花匠是另一個故事。

另一個故事未必就比現在的這個故事差。

嗯嗯,是好是坏或是一样,想想也是蛮有意思的。

今天五月二十七,前天二十五。端午節五月初五,整整吃了20天,很有節制。

這麼好吃的東西,真是捨不得吃,一直勸,一直勸,但是 -

等了幾天,就自己吃,真是啊! 太好吃了,要慢慢吃。

所以,吃了十多天。

弹棉花的视频真不错,上海也有弹棉花的作坊,但都是旧棉絮翻新,所以我不敢走近的。

像李子柒這樣勤快能幹的姑娘我們村多的是,沒有李子柒這麼有創意罷了。

这姑娘是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