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窑洞中的雅兴

“山丹丹那个开花哟,那个赛朝霞,
延安那个窑洞就住上了北京娃。”

当然,土窑洞不是延安的专利,山西等其他省份,只要有立茬土的地方就会有土窑洞。每唱起这支歌,都会想起当初插队山西夏县住中条山土窑洞的日子。
一提土窑洞,很多人都知道“冬暖夏凉”。道理很简单: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可是窑洞就绝对不透风,保温当然比房子好多了。“夏凉”一点儿不假,夏天从窑洞出来,感觉到热气扑面,就和空调屋子的感觉一样。不过“冬暖”就要打折扣了,因为窑洞只有口上有个糊着纸的小窗户,光线太差,所以冬天再冷也都要大敞着门,从来也没体会过暖气房间的感觉。“冬暖夏凉”不如“冬冷夏潮”更确切。
对于知青来说,比“冬冷夏潮”更不能够适应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光线太差。1968年老乡们对供电情况玩笑说“再等个二三十年就差不多了”,却真的被他们不幸言中:那地方1992年才供上电。插队那八年,都是在小油灯下度过的夜晚。特别是每次从北京重返村里,一到晚上就会觉得——啊,太黑暗了!
知青和当地农民毕竟不一样,不但要看书学习,“关心国家大事”,还要写家信。离家千里,相互挂念。那年头哪有现在这打电话的条件?全凭的是雁信鱼书。1969年春夏两季临汾武斗同蒲铁路不通,让知青们着着实实地体会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滋味。即便在是“安定团结”时期,由于山上交通不便,邮递员一周也上不来一趟,信一收就是一堆,回信当然也要回一堆,白天下地,就全靠晚上的时间了。
那小油灯,一般是用一个没盖子的墨水瓶或浆糊瓶,用罐头铁皮卷个小铁管,插在一块圆铁皮当中的窟窿里,铁管当中穿个棉花捻,就用煤油点起了一豆灯光。只有“一豆”大,也只能一个豆粒那么大,把灯捻拨长了只会多冒黑烟,没有任何帮助。
可就这一豆灯光,知青们也视为珍宝,你抢我夺。以至于不得不多找小瓶子多做灯,最终象那绕口令说的:“九个铙钹九口罄,九个和尚九盏灯”,才算相安无事。一个个在那昏暗的小油灯下,照样奋笔疾书。
没多久发现,带玻璃罩的煤油灯要亮得多,灯捻也可以调得很大。大队部和大队学校的老师们,都用的是这种灯。不过亮归亮,那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安家费中没有“照明费”,点这种灯就属于一种奢侈。钱还不是大问题,问题是煤油,只有下山去20多里地以外的县城才能买到,谁也不情愿受这个辛苦。特别是夏天,那运城地区是个“盆地”,和新疆吐鲁番地形类似,下山跑一趟的感觉就像进了蒸笼烤箱。还不如“猫”在凉凉的窑洞里瞎凑合吧。
没有电,当然也没有电视,没有录音机,没有收音机,更不会有什么“夜生活”,村里老乡都是早早就睡下,只有知青还舍不得那宝贵的时间。邮递员不仅送信也送报,一来也是一大卷。大队部没什么人好好看,就被知青敛来。看书以外,一张报纸不管是新闻还是旧闻,也要在那一豆灯光下一字不拉地“研究”到半夜。
那年,公社的拖拉机上山来协助翻地留下一个大油桶,里面剩的柴油被知青倒了一干二净——嗬!满满的两大脸盆。这下子应该不发愁点灯的油了,于是带玻璃罩的油灯就又有人操持起来。
可是高兴得太早了——那柴油可比不了煤油,不但冒烟,熏黑那灯罩,还会在灯捻上结焦,只要用上一次,下次就让你的灯点不着火。连墨水瓶的灯也会出这毛病,不能点。那柴油便被束之高阁,无人过问了。
没过一两年,有“路子”的知青能呼风的呼风、会唤雨的唤雨,走得只剩下三两个人,住在一个窑洞里,也只点了一盏灯。忽然有一天,我在大队部扔出的垃圾里,发现了两个“蛤蟆嘴儿”。至今也不知道那玩艺儿应该叫什么,反正是专给那带罩煤油灯上使的,用薄铁皮冲压的半球形,上面开一条豁,煤油灯捻扁扁的在里面,那灯中火焰也是扁扁的,从那豁中吐出来。不一样的是,这两个“蛤蟆嘴儿”上清清楚楚印着“美孚”二字。
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物件,被当作“新式武器”装到了煤油灯里,效果却“革命性”地改观——柴油还是点那柴油,烟却不冒了,火焰燃烧充分,灯光很亮。这下子那积攒了几年的柴油终于派上了用场!老乡们来知青窑洞里串门一看都问“这么亮不怕费煤油?”,细一看才叫起来:柴油?怎么这么亮?我们就会神气地说:这——用的可是“美孚”的“蛤蟆嘴儿”!
此后在那“美孚”的柴油灯光下,不但可以读书看报、写信著文,还能泼墨挥毫、吟诗作画。自学高等数学之余,还响应号召“学马列”,“猪八戒抱草纸”一般地,捧着本字典啃那原文的《联共(布)党史》。颇有一番隐居桃源,怡然自乐的感觉了。
后来,一个知青去大队学校当了民办教员,从此他便有了煤油的定量供给。他把其中一个“美孚”给带到了学校,于是在老师们备课、批改作业的窑洞里,他的煤油灯总是明显比其他老师亮得多、也省油得多。每当被注意到的时候,他都会回答:这是“美孚”的“蛤蟆嘴儿”呀!看着别人羡慕的神色,就别提有多么得意洋洋啦!
月亮是中国的圆还是外国的圆?说不好。但在土窑洞中深深地体会到:这么个薄铁皮冲压的“蛤蟆嘴儿”,偏偏真的就是“美孚”的比国产的好。

那個美孚燈 , 大約相當於現在多少燭光 , 或多少瓦(W) 的燈泡 ?

没有条件进行比较。
比马灯亮,比汽灯差很多。汽灯的亮度大约比100W电灯还要亮一些。粗略估计,顶多相当15W白炽灯。
窑洞里空间比普通房子要大很多,对整个屋里作用不明显。但作为台灯来用还是足够的。
墨水瓶的灯,亮光也就是蜡烛的三分之一了。

今天在美术馆看到的陕北剪纸,简朴而纯美,分享给大忠兄:

是中文 “美孚” 俩字还是英文的 Exxon Mobil (或者 Mobil)?

我老爸和我曾谈到过这个话题。

20-30年代,由美国商人在江南三省做生意,他们的手法就是将壳牌(shell)公司或美孚(ExxonMobil)公司的煤油灯免费送给大家使用,以为后来的煤油销售到中国打基础。

我爸说,他抗战时期驻守鄂东豫南,是都是没有电灯的地方,用的是 “洋油灯”,灯上有洋文。

美国商人应该没有到山西做过生意。我猜会不会是我爸说的这种情形。洋油灯残件(玻璃瓶打破了,剩下棉纱吸油管)被到中条山驻守的国军军人遗弃到那里的。因为老乡是捡回来的,也不知道是甚玩意儿,才有可能被你们找到。不然的话,老乡会使用的。

多伦多有一二十家美孚的加油站,如果我下班后不直接回家,而是去 home depot 或者唐人街,会路过一家美孚加油站:

我下乡八年的地方没有电(在我离开时候的第二年才通电),我爸说他年轻时很多年阅读书写都是靠煤油灯的,于是就说到了这个话题。

這真是巧合,前些日,才和舊識回憶小時用的:

電石燈和煤油燈
1


2

3

德國百年歷史 Feuerhand 煤油火手燈操作說明

德國工藝FEUERHAND煤油燈使用教學

百年古典媒油燈 Feuerhand火手燈開箱

還對這燈讚嘆!

青銅雁魚燈古人的智慧太超前了!燈具居然還有環保設置?

青銅雁魚燈燈具

我读小学时也是在煤油灯下做作业,经常把头发烧焦,晚上去黑房子就唱歌壮胆儿。

我小時候玩過電石的。我隔壁有個和我一樣大的男孩,漢生。他爺爺河北人,叫他 “王八小”,他媽叫他 “臭漢生”,他奶奶叫他:“漢生,臭漢生,你個王八小!” 他奶奶的腔調是這樣的:

為中間的那三字是 “臭漢生” 還是 “畜漢生” 我們吵了好幾天,最後打了一架。瞎彪打贏了,瞎彪是我同班的同學。因為他贏了,所以我們都承認那仨字是 “臭漢生”。

image

瞎彪在我們幾個人中打架最厲害。不過要說到處搗蛋,漢生一直是頭兒。他告訴我們,有一截很矮的墻,跳過去就是六渡橋百貨公司後院的建築工地。那裡堆著很多石灰,扒扒石灰,就可以找到電石。我們跟著漢生,翻墻,扒石灰,找電石,我找到六塊(但我跟他們說是七塊),守工地的人追來——其實沒有真追,就是嚇唬我們,我們逃跑,爬過了小矮墻。那人等我們都跑出去了,才慢慢走過來,在矮墻後伸個頭狠狠地盯著我們。

我在那人追來的時候第一個動作就是把手中的電石扔了。我心想,沒有贓物,你抓到我也不能說我偷東西。除了我,還有朱華雄也也把手裡的電石扔了。朱華雄說他有六塊,我在後面說,不能也說是六塊啊,就說了是七塊。我會寫字,知道百家姓中的 “十筆五大姓”。所以我扔了沒事,朱華雄字寫得不好,也不會背百家姓,所以大家都罵他膽小鬼,不罵我。

真正看到電石的威力,是文革武漢最大的一場武鬥 617,618 之後,陳再道倒霉挨批,青山區的鋼九一三到漢口這邊遊行。聲援造反派遊行時,車上有個兩寸粗,一米長的鋼管,裡面裝著電石和水。手中的火炬湊向管孔,就會 “嘭” 地一聲爆響。我們叫那個是 “電石炮”。

漢生堅持說,如果在鋼管裡面放一個鐵球,就可以把天上的飛機打下來。朱華雄說不可能。瞎彪說他不知道。漢生跟我說:你來說,你說行不行。你說行就是行。

我想了想說:我也不清楚啊,如果球和鋼管封得很緊,可能球會飛出去,很厲害的,但是我覺得他們找不到正好那麼大的球,所以應該是做不到的。。。

第二天,漢生的奶奶罵漢生了,原因是華雄的媽告訴漢生的奶奶,漢生要拿電石炮打天上的飛機。電石他有了,現在還沒找到鋼管。。。

於是乎,漢生的奶奶就跺著纏過又放開了的小腳,大聲地罵漢生:

  • 车上有个两寸粗,一米长的钢管,里面装着电石和水,手中的火炬凑向管孔,就会 “嘭” 地一声爆响。我们叫那个是 “电石炮”。

台地有的叫路炮。 有的叫電土炮 。

久久以前,有廟會時有看過。

在廟會時問: 這是什麼炮? 這是什麼砲?

電土竹筒砲。

竹子炮 雷公火。

是中文。不知道为什么大队部没有使用,他们那里也都是带罩的煤油灯,也许懒得换个试试。到底从哪儿来的?也有可能是日本人留下的。中条山战役以后那一带被日军占领。
那两个蛤蟆嘴,肯定都留到李家坪了。我们1975年合点下山,山下是有电灯的,不用点煤油。不过不大可能有人用,估计还是丢了垃圾。

电石炮崩钢珠,打下来现在的小无人机没问题——那也可以叫飞机。

很多年前,去這地時,不是這樣的,這廟不大。
後面的山岩,是三個,中間大,左右兩小。

過了幾年,和人再去這地時,這廟還是不大,但左右兩小山岩不見了。。

後殿被大石壓毀。

我和人說: 這廟的後面的山岩,是三個,中間大,左右兩小。

沒得信的,都說俺謊言成性。

那時帶著他們走的是這樣的山路。

現在廟是1分10秒這樣的。

【影動美麗之島-11】觀音山國家風景區55 it

我老爸詳細講過煤油燈的故事,也聽過一些年紀大的人講美國人在漢口推銷煤油,低價售賣煤油燈的故事。但我以前以為這事只發生在以江南三省為中心的長江流域,兩星期前從一本舊書《話說川商》中找到了根據,美國美孚公司曾沿長江溯流而上到達過四川,貴州等地。

剛開始的時候,燈具是美國本土製造的,後來便在江南設廠生產美孚的燈具,所以鐵皮上印有英文,中文的美孚是史實。

美孚A

美孚B

美孚C

美孚煤油燈,搜索一下,網上很多實物圖片,甚至有新的美孚煤油燈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