淶陽

对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概念很模糊,其他朝代脉络还蛮清晰的。

也是對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概念很模糊,
但是前兩年,有人說客家人是南北朝時南移,閩南人是五代十國時南移。

就開始看了些,到現在看了幾十頁南北朝。五代十國還沒開始看。

嗯!再來翻書看一看:

淶水:河川名。源於大陸地區河北省淶陽縣西境,東流至易縣注入易水。

歷史名人
祖逖
祖沖之
祖逖,東晉名將,字士稚,河北淶水縣祖各莊村人。少年時,崇尚俠義,懷有大志,憂心時局變亂,與好友劉琨刻苦練功,有“聞雞起舞”傳說。西晉滅亡,率親黨數百家南移。

看了上面的文句後,開始回憶。

想起 - 河北省淶陽縣 - 俺記得有一老人說他是淶陽人。

嗯! 是淶陽人沒錯,用筆寫出來的,這畫面回憶俺記得深,其他卻忘了。

開始糊糊塗塗了。

淶陽 - 萊陽

其他朝代脉络还蛮清晰的。

但地理卻分不清了。

又想起 - 桃酥?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萊陽桃酥

永和的山東桃酥

上網查:

淶陽 - 河北。

萊陽 - 山東。

永和的山東桃酥 - 新北市 永和區 福和路 92號,近永福橋頭

附近公車站名為 “永福橋” 或 “永和區公所”

俺出家門,乘57路公車在永和區公所下車;行走約3分鐘即可到店。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萊陽桃酥,以前去台北山上小屋,常經過的店。

再想一想:萊陽 - 沒錯,山東 煙台 螳螂拳,沒錯,這地俺記得。

以前騎摩托車去台北山上小屋,常經過的店。

摩托車 - 想起幾天前的事了,這幾日俺捺不住,開始想鄭治的事。

  • 何苦地要想一些自己无法解套的事呢?

已經不想去想這些事了。

但是的但是,前些日上街,很多的人在罵我們新北市的縣長 侯友宜,俺斜眼看了看,懶得理咧!無語的走開了,過幾日,報載,侯友宜是台地縣長滿意度第一。

又過幾日,又看那幾人,俺懶得看咧!

隔一日,幹!誰?是誰?把俺的摩托車從停車格位,拖到馬路旁邊!

太過分了,存心讓俺被酸被罵,想讓俺被罰款、被拖吊。

所以,這幾日俺捺不住,開始想鄭治的事。

想起:

  • 侯友宜回答 這是一輩子的痛

來到林靖娟老師的家,八十多歲的林爸爸林媽媽帶著我們走進她的房間,桌上照片,靖娟老師旁邊,就是當時才念小班的侯乃維。這份師生情緣雖然畫下句點,但在另一個世界卻有動人的後續。

因為林靖娟老師臨死前,懷裡抱著的四個孩子,其中一個,就是他的長子侯乃維。

活著,就有希望,但對罹難者家屬來說,悲痛永難遺忘。您還記得八仙塵爆第四位罹難者,也就是捐出大體的蘇家陞嗎?他的父親蘇進法,曾經問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喪子之痛,何時能了?

而侯友宜則回答,這是一輩子的痛。

這段對話,讓許多人都回想起發生在1992年的健康幼稚園火燒車事件。當時遊覽車因為變壓器老舊走火,安全門卡死,最後奪走林靖娟老師在內的23條人命,其中一位罹難者,就是侯友宜當年才3歲的兒子!23年來,一位出身警界的鐵漢,他的肩上扛著什麼樣的傷痛?我們帶您從1992年5月15日慘痛的那一天,開始看起。

1992年5月15日,那一天,台北市健康幼稚園進行戶外教學,小朋友們露出天真活潑的笑容,開心的搭上遊覽車,要去新竹六福村樂園玩,但誰也想不到,這是一部死亡班車。就在上午11點40分,遊覽車行經桃園平鎮,突然起火燃燒,整輛車瞬間被火吞噬,車上53名老師、家長和小朋友,嚇得拼命想往外逃,但安全門卻早已卡死,隨車的林靖娟老師,只能在火海裡抱著孩子一個一個破窗救出去,但火實在太大,最後懷裡緊緊抱著四個孩子葬身火窟。

面對熊熊大火,很難想像,只有3歲的侯乃維,哪裡來的勇氣,居然回頭跑上車。也許在這孩子心裡,林靖娟就像是第二個媽媽。

當時侯友宜因為工作忙碌,每天一早上班,就先把兒子帶到學校,託付給林靖娟,而這份責任,直到她人生最後一刻仍盡力守護。

但真正的悲劇是卡死的安全門,卡死了23條生命的出路。悲憤的家長決定要替無辜的孩子討公道,其中有一張熟悉的臉孔,是當時擔任台北市刑警大隊副大隊長的侯友宜。那一刻的侯友宜,不是衝鋒陷陣的員警,而是一個心痛的爸爸。

看似堅強的警界硬漢,從此把悲傷埋在心裡面,不在公共場合談起這段悲劇,絕口不提他失去的寶貝,只有默默努力,推動幼兒安全。

我小时候睡觉的床单,就绣有「闻鸡起舞」四个字。我的确是闻鸡起舞很多年的,不过是早起练武术花架子,一掌出去还『嘿』一声,一跺脚还哈『哈』,一下,假装是能打的那个架势。跟读书没有什么关系,我不爱读书的。

有一首歌《说山东》,提到“莱阳的梨”,是有名的特产。
“永和”不知道台湾这个字号来自哪里?洛杉矶也有“永和豆浆”专卖中式早点。
叫“永和”的地方或许不止一处,山西有个永和县。1966年步行串联,从北京去延安的路上,在永和县城住了一夜。第二天过黄河就是“永和关”,到对岸陕西“延水关”。

“永和”不知道台湾这个字号来自哪里?

由於早年曾發生漳泉械鬥,地方耆宿楊仲佐先生因而命名為「永和」,以祈求各族群「永久和平」相處,共創地方繁榮。

永和區

座標:25°00′33″N 121°31′13″E / 25.00916°N 121.52035°E

永和區(閩南語音:Íng-hô-khu)是臺灣新北市下轄的一個區,為臺北都會區的一部分,隔新店溪與臺北市西南部的中正區、萬華區、文山區相鄰,南與新北市中和區緊密相連,境內居住大量往來臺北市區的通勤人口。

全區面積為5.7138平方公里,為雙北面積第二小的行政區(僅次於臺北市大同區),區域型態以住商混合為主。

除了早期居住於此的臺灣原住民族、泉州裔臺灣人,還有隨政府遷台的軍公教外省人、大陳人後裔,以及70、80年代遷入的韓國華僑。

區內人口密度高達3.86萬人/km²,為全國人口密度最高且唯一逾3萬人/km²的三級行政區[1],其人口密度亦超越澳門、摩納哥、新加坡、香港等較地狹人稠的城市。

在1950年代以前,今永和區所轄地區原隸屬中和鄉,習稱溪洲,以別於中和鄉公所所在地枋寮。

1949年 大批大陸各省之 軍官兵及其眷屬,以其地近臺北市區,移住此區,人口快速增加。

1957年8月22日,成立臺北縣中和鄉溪洲地區設鎮籌備委員會,正式推動獨立設鎮。

1958年4月1日,永和鎮正式成立。

由於早年曾發生漳泉械鬥,地方耆宿楊仲佐先生因而命名為「永和」,以祈求各族群「永久和平」相處,共創地方繁榮。

歷史
在台灣史前時期,台北盆地南部屬於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分支-雷朗族的活動範圍,其中有兩個部落居住於今永和地區。

1641年,荷蘭人擊敗西班牙人進駐台灣北部後,其戶口冊表始見「Cournangh」、「chiron」之部落名稱,即分別為「龜崙蘭社」、「秀朗社」之譯音。

1661年(明永曆15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開啟明鄭時代。當時台灣北部隸屬天興縣,漢族雖已開始進入台北盆地開墾,但主要位於興直、大加蚋一帶,並未踏入本區。

1683年8月(明永曆37年、清康熙22年),清軍擊敗明鄭。

次年4月,台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台灣北部隸屬福建省台灣府諸羅縣。

1709年(康熙36年),福建泉州人團體陳賴章墾號獲准開墾台北盆地,其中也包括秀朗一帶,為本地區漢人開墾之始。

1723年(雍正元年),由諸羅縣拆分出彰化縣與淡水廳,台灣北部改隸淡水廳。

雍正年間,漳州人大舉遷台。

由於位於台北盆地中央的大加蚋地區幾乎已被泉州人開墾殆盡,只得渡過新店溪,開墾溪南土地,包括今板橋、中和、永和及部分土城地區,當時稱為「枋橋十三庄」。

1875年(光緒元年),設立臺北府,本地區改隸隸屬臺北府淡水縣擺接堡。

1895年(清光緒21年、日明治28年),清朝日本兩國發生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後,於馬關條約中將台灣割讓予日本。6月,日本佔領台北地區後,擺接堡隸屬臺北縣直轄枋橋出張所。今永和地區所轄地區,約略為擺接堡轄下的龜崙蘭溪洲、潭墘、秀朗3莊。

1897年6月,日本更改地方制度,廢除各支廳而改設轄區較小的「辦務署」,本地改隸台北縣新莊辦務署。

1901年5月,新莊辦務署裁撤,本地改隸三角湧辨務署。

1901年11月,廢縣、辦務署而改設廳、支廳,本地改隸臺北廳枋橋支廳。

1909年10月,今中、永和地區改制制為枋寮區,其範圍即為日後之中和鄉。

據1919年(大正8年)《臺北廳志》記載,枋寮區下轄漳和、中坑、四十張、外員山、永和(今中和區中原里)、龜崙蘭溪洲、潭墘、秀朗、南勢角、員山仔等十庄,庄下又轄十九土名村落。其中龜崙蘭溪洲、潭墘、秀朗三庄部分位於今日永和區內。

1920年廢廳、區而改為州、郡、街庄,本地隸屬於臺北州海山郡中和庄。

1937年(昭和12年),川端橋(今中正橋)建成,本地與台北之交通往來大為便利。

1945年戰後,初期仍循舊制。次年地方制度改制,廢州、郡、街庄而改為縣、區、鄉鎮,本地隸屬臺北縣海山區中和鄉,共有6村,人口僅有7,723人。

1950年8月廢區而由台北縣直轄。

1949年許多遷台之軍民遷入本地,台北市區考慮防空疏散問題將本區劃為疏散地區,以致人口急速增加。

1957年時已增為8村,人口共24,983人,於是分鄉設鎮之議遂起。

1958年4月1日,本地自中和鄉拆出獨立成為「永和鎮」。

永和區
(2020年5月)人口 – 總數 220,511人

戰後外省人:國共內戰後,國民政府敗退遷台。由中國大陸遷台的外省人倍增,尤其是大陳島撤退的難民,政府將之安置集中在「新生地」。

形成人口密度過高,路狹人稠的擁擠狀況。常讓不熟悉該地區的人迷路,故網路流傳一首打油詩《中和永和鬼打牆》,描述此一問題:

永和有永和路,中和也有永和路,
中和有中和路,永和也有中和路;
中和的中和路有接永和的中和路,
永和的永和路沒接中和的永和路;
永和的中和路有接永和的永和路,
中和的永和路沒接中和的中和路。
永和有中正路,中和也有中正路,
永和的中正路用景平路接中和的中正路;
永和有中山路,中和也有中山路,
永和的中山路直接接上了中和的中山路。
永和的中正路接上了永和的中山路,
中和的中正路卻不接中和的中山路。
中正橋下來不是中正路,但永和有中正路;
秀朗橋下來不是秀朗路,但永和也有秀朗路。
永福橋下來不是永福路,永和沒有永福路;
福和橋下來不是福和路,但福和路接的卻是永福橋。

會讓人迷路的地方。

永和豆漿
指源自台灣新北市永和區頂溪地區一以販賣手工豆漿為主的早餐店商號名,該商號已遍及台灣與中國大陸,有50多年歷史,由一群先後由華北遷至台灣者於1955年創立。

永和豆漿的風潮始於中正橋興建之時,建築工人都在橋邊的永和豆漿用早餐;橋樑興建完畢後,工人四散回鄉,難忘當初滋味,便將名氣帶開。爾後各地都以永和豆漿為名開店,名氣更加響亮。

但頂溪地區不知申請商標註冊,1985年,當時從事仲介業的○○○向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申請商標註冊,將永和豆漿註冊為商標。

並在台北市士林區創立「永和豆漿店」,以機械量產豆漿,提供濃縮豆漿銷往早餐店、麵包店、學校、超級市場等,只要加水稀釋便可成為豆漿,大大減少熬煮豆漿的時間跟勞力。

這和原先的永和區頂溪地區原先的販賣豆漿為主的早餐店,是不一樣的商號。

小時候,就吃喝過永和區頂溪地區原先的販賣豆漿店了,那滋味真是美,想念啊 !

永和豆漿哈,到處都是,不過我只喝過一次,那是2005年,在漢口江漢路步行街上的永和豆漿店和老同學聊天,點過一杯。那一杯喝了一大半吧,還不錯。不過對於我這樣從小就喝各種各樣豆漿長大的人說來,就覺得很普通了——武漢人極少有在家中做早餐的,最困難的年代也是如此。小時候,我家前門面就是一個豆漿店,主人姓文還是姓聞,我沒弄清楚。他家的豆漿味道,都刻在骨頭裡了。從小就習慣了的味道,是很難代替的,就更難說有別一家的可以超越了。

豆浆我是不爱喝的。学龄前在大连上幼儿园,早点是不加糖的豆浆,一股豆腥,很难喝。老师阿姨总说:吃这个长胖,吃那个长胖。我就指着豆浆说:喝这个长瘦。
我们这个CITY的永和豆浆店,大约半年前失火了。这里房子都是木头结构,失火就全烧平了。后来就搬家在我们住的附近。老地方比较远,却还去过。新地方赶上闹疫情,一趟也没去过。

涞阳,想起一个把戏。
找一个人考他:三点水加“来”字,念什么?
一般人没把握,不敢读。
于是告诉他:记住了 ! 三点水加“来”,还念“来”。
继续问:那么三点水加“去”念什么?
上当的人就会随口说:还念“去”。

三点水加“去”念什么?

想了五秒,唸 - 法 。

現在很多事,都要小心些,思考後才回答。

很多年前,去這地時,不是這樣的,這廟不大。

後面的山岩,是三個,中間大,左右兩小。

過了幾年,和人再去,這廟不大,但左右兩小山岩不見了。。

這幾天回憶再在網上搜,這廟變大了。

右下方的是這地附近的一廟,沒變。

2

【影動美麗之島-11】觀音山國家風景區 22 it

我想了三四秒才敢確定這字念 “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