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倩是上海歌剧院的首席女中音,高雅艺术的代表,在电视娱乐节目中也会很调皮的唱唱小调,很有趣也很有意思,唱的是70、80年代有些男女朋友在谈婚论嫁的事情。
這女生擅長表演 , 靈活俏皮 , 也很會拋媚眼 .
這首歌,用這個旋律,全國各地有好多知青另外填詞。我們點有人給這個歌填的詞,是說一個下鄉知青想念他留城的女友,歌詞很長,其中有兩段是這樣的:
。。。
。。。
不是我不愛你
我要去做土柯西
一年的工分養不活自己
哪裡還能顧得上你
。。。
。。。
等到秋收後
我回城再看你
帶上分給我的糍粑糯米
加上一隻老母雞
。。。
那時的知青哈,就是這麼嘻嘻哈哈的鬧著玩。做農活累是累,但也蠻多歡樂的。
老忠他們正兒八經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我則是以鬧著玩兒為主哈。
这么逗人,呵呵。
哈哈哈!木匠师傅唱得温文尔雅,不是插队知青的感觉,是文艺青年的感觉
啊~洞庭看出来啦?就是要这个效果才娱乐性强么
編這首歌的,我們後來就給他起了一個 “原始人” 的綽號。
那時可讀的書不多,當時這哥們整天就捧著范文瀾的《中國通史》反復讀,然後給我們講,原始社會,誰也不聽隊長的哨子出工!那時男人都出去打獵,沒有弄到獵物的,灰溜溜地找條石縫藏下身子自個兒睡了;打到獵物的,就在自己的岩洞前大驚小怪地跺腳,依著韻律怪叫,這時自然就有女人跑來一起吃,一起手舞足蹈,一起。。。
隨後就有人打斷他:所以你板馬就要提著糍粑糯米老母雞,回漢口你屋地吉慶里,瞎䀚(ngang1)你的土柯西回城,姑娘伢就來找你。。。
以木匠大哥此时此刻的心情,唱的是回忆,是过往青春,自然深情绵长,回到插队的年龄,肯定荷尔蒙爆棚
糍粑糯米老母鸡,那时是稀罕东西,凭票买肉,肥肉要开后门,瘦肉没油,在刚出锅的饭里拌上一勺猪油,据说很美味
那時候哈,木匠的肚子裡缺油,肯定更想吃肥肉。不用據說,木匠作證,的確好吃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