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bao
(梧葆)
1
一、
(我在宜昌的侄子,說他四十多歲,今天第一次做麵食,不動手不知道,已到手才知道,根本就不難:)
提到高雄燕巢,相信很多人第一個連想到的就是芭樂!
但您可能不知道,燕巢不只芭樂出名,這裡還有一家台灣碩果僅存、快要失傳的福州式手工麵線,在當地飄香超過一甲子的歷史!
由於手工麵線製程繁複,得每天一早、清晨五點就得開始動工,從揉麵、搓麵、甩麵、盤麵到拉麵線,全程手作!純手工製作,每條細細的麵線都需要耗盡全身的力氣。用 搓、揉、捏、擠、拉、壓、甩的巧勁來製麵。因為辛苦,所以手工製麵也日漸凋零。
3分10秒至3分30秒 - 秘 搓螺旋 。
二、
這幾天一直在回憶當年聽北京故事的那一段經歷,但是想不起來了。
昨天,有一個名字在腦海中顯示。
https://www.itsfun.com.tw/范之孝/wiki-16805342-12749732
這是現在還記得幾招的: 范之孝老師示範小洪拳
在此留下回憶的記錄。
古人說了,勤勞富貴之本,懶惰貧賤之苗。但現代社會,不能省力的活,慢慢就沒人願意去做了,將來只能指望有能人發明機器,那種能把白案做得更加精妙的機器來。


超市裡滿貨架的這一類的麺,每次我陪著購物就想,這得有多少人搟麵條哈!
wubao
(梧葆)
3
前天,去一公園晒太陽,十多天前才去的。
幾老人在說:某某人走了,本來住一樓,別人對他說風水不好,就去住大樓,結果中風。十多天前,還來這公園的,臉黑黑的那一位等等的話。
俺想起,上次來時,還聽那幾人中,有一人說這樣的事。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拍片為武漢加油
說: 村山富市退休後,過著簡樸的生活,並沒特殊的待遇等等。
就有人說台地的大官員退休後如何如何等等的話。當時還有一老人說: 有權的大官員退休後如何如何,沒有特權了,那些有錢的大富,也應比照,把錢交還給國家等等。幾人聽得喔喔叫!
俺想起了以前讀聲韻學時,一老師說:讀為「ㄏㄨㄥˊ」的漢字(注音符號)
如:
宏 洪 竑 紅 弘 鴻 虹
都是有著 大 的意思,古人看到巨大的會喔喔叫、會吼吼的叫,這些都是一個音發展出來的。
好像有什麼事,觸動了我的心弦。
前天回家的路上,我想起小時候,家附近有一靶場,每當槍聲響起後,我會和人去靶場挖子彈頭,當賣麥芽糖的小販來,用子彈頭換麥芽糖來吃。去慢了,就被人挖走,沒有得挖了。
我記得最後一次,當衝進靶場時,被一穿軍服的人,拿棍子追,原來打靶還沒完。以後就沒再去了。
什麼事,觸動了我的心弦? 突然想起,以前學過的小洪拳。那時還很少聽到有說國共內戰的事啊!
02年後才聽的多些,聽到有說國共內戰的事!
02年後,看了幾本Starfire Ebara 的書。
a single spark can start a prairie fire.
a spark neglected burns the house.
a spark causes a prairie fire.
a little spark makes a great fire.
a little spark can cause conflagration.
今天中午再去那一公園,幾十公尺外,一老男人,自己一人在跳交際舞。
一街友坐在俺前方三尺處,突然走到約十公尺外坐了。
包含俺,共三人在公園。
回家後,看了這樣的網文:
《生生不息》:給生命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i0Vxbj44W0
是,很多字的起源其實很簡單。比如:
鼻(bi2),說這個字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聲音是頂著鼻尖上去的
舌(she2),說這個字的時候,舌頭給氣流讓開了一條道
齒(chi3),這個字中原古音讀(ci3),是個齒尖音。後來漢語音調胡化以及受滿族人影響才變成了捲舌音
眼(yan3),這個字會讓眼眶產生張開的壓力
耳(er3),讀這個字的時候壓力向後,回不自覺地牽動耳郭
頭(tou2)發這個音的時候,氣壓是向上衝動的,直達天靈蓋
。。。

很多字,仔細想想都很有道理的。有關基礎的生活詞彙,絕對是先有音才有字的。
wubao
(梧葆)
5
這女的手掌紋很奇特 - 可惜忘了手象學了,不然可以說說。
看一篇文:
竟然 - 基地強行改造成防疫隔離點
想起以前在這地的旁邊當兵時,多苦啊!
好幾次,走到腳起 - 血泡。
有一次,海湖攻堅時,戰機炸、155炮炸,直升機炸等等,步兵再攻山頭等等的往事。
又再想起一高中同學住的這地。
又再想起一同學請吃豆腐的事。
台地已沒人會做這個了吧。
那時有這 - 古早味榨菜肉絲麵 就很快樂了。
跑去店看標價,200公克的榨菜,竟然要nt98元。
算了,先把冰庫裏的年菜解決再說。
普通的武漢人,現在操心的是這個,網上訂購,送貨到家門口:
小時候,我家的年菜好多都會吃很久的。
昨天我的朋友傳過來,印度,尼泊爾人,富庶的人,中午餐是這樣的:

wubao
(梧葆)
7
(印度,尼泊爾人,富庶的人,中午餐是這樣的:)
唉!
這讓我想起很多年前,幾老人一直替我煩惱,將來要靠什麼過日子,怎樣生活?
一老人寫了一封信,要俺去和某某人,學跌打損傷、接骨推拿。
另一老人時常和我講廚藝。
俺是自覺學會了:
雖然俺是自覺還學成功一道清燉獅子頭。
口感、滋味都和當年老人教的記憶中的味道一樣。不添加荸薺或麵包丁,加干貝。不用油煎炸,直接燉。用金華火腿、蛤蜊作高湯,砂鍋小火清燉幾小時,軟糯至口含即化,卻有肉的口感。
但是晚輩卻是不能接受那種口感、滋味。
○○○
下面是我今天想起,在網上找著了,當年曾聽過的,其中的幾道,但是自覺不曾成功過的。差得太遠的。
下面這一道,當年的老人曾說過名稱,但是他也不會。
印度,尼泊爾人,富庶的人,中午餐是這樣的:
唉!
哈,陜甘迪(又名西普,西部普通話)話版的來了!
武漢話版的魚跳跳來了(以前有過台灣版的):
大學時我們班上年紀最小的一位還在黃石市做公務員,上門做疫情調查:
這位尚在職的同學也很辛苦的,大陸這邊稱他們為“下沉幹部”,到基層去直接參與疫情調查監控的公務員:
這也是老天爺給大家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