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真实的长征:最原始记录

真实的长征:最原始记录

劉統

《红军长征记》是毛泽东同志1936年组织编写的长征回忆录汇编,其底本是《西行漫记》的重要资料来源,是有关长征的最原始记录。回忆录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不仅体现了长征过程的艰辛,也记载了沿途的地理、气候、民俗、生活、交通等多种情况,是研究长征历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

*本文据刘统教授10月7日上海图书馆演讲整理


1936年手抄本

长征精神与长征故事

主讲人 | 刘统

大家好!大家用国庆的休假时间来听这个讲座,非常感谢大家的到来。今天我主要给大家讲一下,我为什么要整理注释《红军长征记》这本书。红军长征的故事,我想每一个人都是耳熟能详的,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谁都知道。但是我要问你们一句,红军长征的故事是怎么来的?这个恐怕就有好多人答不上来。我们说一部伟大的历史,它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个历史是否能流传下来,关键是有没有人用文字来记录它,把它保存下来。《红军长征记》这本书,主要是红一方面军的长征的经历过程。这本书,我们管它叫作原始记录,是因为其中每篇都是红军长征的亲历者在长征刚刚完成之后不久亲笔写出来的,这就是它的历史价值。

为什么长征的亲历者们要写这些回忆文章呢?为什么要结集成书呢?这个得从1935年红军一方面军到达陕北说起。当年,红军长征第一批到达陕北的是毛泽东、周恩来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的部分人员,到达陕北后,他们跟刘志丹、徐海东的部队会师。长征的结束,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激动人心、波澜壮阔,当时革命和红军都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毛泽东带到陕北的队伍,是一支精疲力尽、饥寒交迫的队伍。毛泽东过草地时,与张国焘决裂,毛泽东坚持要北上,张国焘坚持要南下,结果毛泽东北上的时候,红四方面军没有一个人跟他走,当时张国焘有九万人,毛泽东只有一万人,但是毛泽东没有退路,他拼命也得北上,因为他感觉北上才是唯一的出路。毛泽东到了哈达铺,看到了国统区的报纸,才知道陕北有刘志丹,有红色根据地。也就是说红军长征的路程已经走了90%,最后才知道有陕北这么一块地方,对于毛泽东领导的长征部队而言,可以说是绝路逢生,然后大家非常高兴地越过了六盘山,来到了陕北,最先到达的是吴起镇和瓦窑堡。当时这两个地方在陕北红军控制的范围之内,但是在那个时候,陕北也处在一个非常严峻的时刻。


毛泽东与张国焘在陕北

最先到陕北的是红四方面军的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五军到了陕北之后,他们也有那种大鱼吃小鱼的作风。当时他们看陕北这个队伍不像样,队伍不纯,就开始在陕北肃反,当时把刘志丹等人全都抓起来了,一边肃反,一边杀害陕北红军的领导人。但是,红二十五军的军长徐海东是一个非常厚道的人,当徐海东得知红军快来了,他就准备去接红军。有一天打仗的时候,通讯员说,中央已经到了,毛主席等着你去呢,结果徐海东仗也不打了,骑着马,跑了几十里的山路,到了一个村子。在一个破窑洞,他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当时头发长长,脸色青灰,非常消瘦,穿了一件补丁摞补丁的破大衣,见着徐海东以后,紧紧地握着徐海东的手说,海东同志,我们终于到家了。徐海东就说,中央让我做什么请指示。毛泽东第一句话就是,能不能给我们点钱,我们太穷了。可以说,红一方面军走到这的时候,已经是可以说是走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徐海东是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军费五千大洋,全部交给了中央,所以毛泽东非常感动,说徐海东同志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image
徐海东

中央到了陕北之后,最开始住在瓦窑堡,就是今天的子长县。瓦窑堡那个地方,当年也是穷乡僻壤。红军到了瓦窑堡住下来的时候,当时红军回忆,说住在破窑洞里,连门都没有。他们当时觉得有窑洞住已经比在草地露天住好多了,住在窑洞里,晚上就找一些柴火,点一堆火,度过寒夜。结果山上的狼看见有火,跑到窑洞里来取暖来了,战士们睡醒一看,怎么有一只狼在窑洞里,赶紧把狼给打走。当年红军刚到陕北的时候,就穷到这种地步。怎么办?首先得解决生存问题。到了1936年7月,陕北突然来了一个客人,这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斯诺是有些探险精神的,他在上海听说陕北有共产党,就表示要到陕北来看看。那会到陕北谈何容易!他首先在上海找宋庆龄,宋庆龄找到张学良,张学良住在西安,张学良派人给斯诺提供了马匹,提供了保镖,斯诺是在上海的中央特科的一名地下党员——红色牧师董健吾的陪同下,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宝安,就是今天的志丹县。毛泽东一看来了个外国人,非常高兴。他希望斯诺能给红军做下宣传,希望外界能给红军提供募捐。于是,毛泽东就让杨尚昆代表红军的政治部、宣传部,给各位同志们写了一封信,发出号召,说最近有外国友人到我们这来,我们要利用他给我们在国际上做宣传、搞募捐,这样的话让我们能够活下去,请大家每个人写几篇红军长征的经历,汇总起来。这是为了什么呢?为了给斯诺的采访和写作提供素材。所以一听说能募捐,红军干部们就非常高兴,于是他们就你一篇我一篇,特别是红军内部,也有一些大知识分子,一些大笔杆子,于是他们就一共写了是两百多篇,汇集起来,毛泽东让当时的宣传部,把这个材料用复写纸复写了几份,其中一份就交给了斯诺。于是斯诺拿了这么多的原始材料,回到上海写了一本书,就是《红星照耀中国》。所以红军长征怎么出来的,我们说是斯诺最先宣传出来的,但是斯诺的材料从哪来的呢?是红军战士、干部们给他提供的这些回忆录。这样的话,红军长征的故事,就传遍了世界,红军长征的精神,就开始广为人知。

隔了不久,西安事变爆发,促成国共合作。国共合作了,红军长征这些回忆录,都是讲国民党蒋介石如何围追堵截红军的,抗战时期就不太好拿出来说了。所以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出版后,这些原始记录,就存起来了。到了1942年,八路军政治部说,这些同志写的这么宝贵的东西,咱们总得给他们出版。1942年,当时八路军政治部编个内部本,作为党内参考资料。当时在延安用土纸印了这么一套书,叫《红军长征记》。但这个《红军长征记》当时流传的范围很小,基本上就没几个人能看见。有一个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叫史沫特莱来到延安,采访朱德。她回去以后给朱德写了本传记叫《伟大的道路》,这个跟《红星照耀中国》一样,也是当时在国际上很有反响的一本书。于是朱德为了给史沫特莱提供一些素材,就把土纸印的《红军长征记》给了史沫特莱。史沫特莱去世后,这些书辗转流传到了哈佛燕京图书馆。大概是二零零几年,哈佛燕京图书馆清理图书,要把一些老版本给处理了。当时在哈佛燕京图书馆有一位中国学者叫沈津,懂古籍。他看到一大堆扔出来的书里,有一本朱德的签名本《红军长征记》。于是,沈津就跟上海图书馆取得了联系,上海图书馆一听有这个东西,如获至宝。在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的时候,就把这部《红军长征记》,在国内重新影印出版了。这是在国内第一次看到了这个《红军长征记》的原始版本。我也是在那个时候看到这个版本的。看到这个版本之后,我觉得这个版本的记事,跟我们当年了解的红军长征的故事有很多的不同,可以说有很多的新鲜材料,是我们过去从来不知道的。我看了这个版本之后,就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把红军长征的原始资料来做一番收集和注释,整理出一个最原始的本子出来。


朱德签名版《红军长征记》

顺着这个线索,我首先来查《红军长征记》流传的源流。《红军长征记》零星的东西,在解放前后都有过。我的标准是,必须是在《红军长征记》这个版本之前的原始记录我才收。这样的话,首先找到了一本,1936年版廉臣著《随军西行见闻录》。这个版本,我第一次见,我看的还不是原始版本的,我那会还没有条件看到原始版本。1953年,当时中宣部出过一个内部版本,叫《党史资料》,《党史资料》当时就把《红军长征记》95%的内容发表出来了。但是这个版本是编了号的,属于党内的机密材料,只有高级干部才能看到。到了195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叫《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我们注意到,这个版本是建国后第一次向老百姓公开的版本,但是这个版本就是1942年的原始版本,里边只选了五十多篇,可以说是砍掉了一半,为什么要砍掉一半呢?当时建国后宣传长征,要注重正面,要注重形象,所以审查者认为,不太适合的一些内容,不太成熟的一些内容,就不收进去了。但是《红军长征记》1956年的版本好在哪?就是它收了廉臣的《随军西行见闻录》。廉臣是谁?我也不知道。但是他伪装成一个红军的俘虏,原来是个医生,跟着长征走了一半,然后一路上看着红军过乌江,过泸定桥,通过彝族区等等情节,他都写进去了。


1956年版地图

这个1956年的版本,还有两篇综述性质的长文章,都是1942年的版本里没有的。作者都是杨定华,文章一篇是《雪山草地行军记》,另一篇是《从甘肃到陕北》。这三篇文章,一篇是廉臣的《随军西行见闻录》,另两篇是杨定华的,都是综合性的叙述,基本上对长征进行了一个最原始的描述。之后的各篇都是片段,是每个作者写的个人经历。所以说,1956年的这个版本,虽然是个选本,但是它把这三篇综述性的长文给收进来了,都是1936年、1937年写成的原始资料,于是我就关注到了。

到了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开始大规模整理党的文献,中央文献研究室成立。廉臣的《随军西行见闻录》被陈云同志认领了。这文章是怎么回事呢?陈云长征走到了半路,快过雪山之前,中央作一个决议,派陈云和潘汉年两人离队,一个是到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的情况,一个到上海去重建地下党。所以,陈云和潘汉年两人在泸定一带就离队了,陈云先到了上海,然后辗转到了莫斯科,到了莫斯科之后,陈云向共产国际作了关于中国长征的报告。共产国际表示,你能不能把这个东西写出来,向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作宣传,于是陈云就说,我要是个人直接写,好像不太客观,我用个化名,装成一个国民党的医生,装成一个红军的俘虏,作为一个旁观者来写长征,这样写比较客观,也能让大众接受,于是陈云就写了这篇几万字的长文——《随行西行见闻录》,发表在共产国际于法国办的一张报纸叫《救国时报》。


廉臣的《随军西行见闻录》

又过了两年,杨定华也到了苏联,一看陈云写了个开头,没写后半截,于是杨定华就写了后边的《过雪山草地》,一直写到陕北。杨定华是谁?2006年,我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亲历长征》的时候,杨定华还没有考证出来。后来我突然看到了一本书叫《邓发纪念文集》。邓发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保卫局的局长。他到了延安之后,奉命从新疆去苏联,向共产国际作汇报,做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代表。邓发到了莫斯科之后,他看见陈云写的前半截,于是他说我来写后半截,就用杨定华的名义,给发表出来了。杨定华是邓发在共产国际期间用的化名。这样的话,一个是《红军长征记》原始版本被影印出版了,一个1956年版本中又把陈云、邓发的三篇长文章,给汇集到一起了,这不是就全了呢?于是我就把这两个材料捏在一起了,这叫红军长征的原始记录。于是我就跟中央文献出版社的同志说,我想出个《红军长征记》的全本。他们说好啊,可以出个全本。但我发现1953年中央宣传部内部的版本中,有两三篇文章并没有收录进来。有一篇文章我印象非常深刻,叫《遵义十日》,讲红军到了遵义,干部团有一个干部,写了在遵义生活十天的日记。一看《遵义十日》,我觉得这文章写得太生动了。红军的形象在我们眼里边都是穿着军装,跋山涉水,坚韧不拔,高大上的形象。但是在这篇文章里,红军到了遵义以后,突然这些干部都变成了一个小资的形象。文章的作者叫何涤宙。文中讲到,红军到了遵义,干部团放假了,大家可以上街。上街之后,大家去下饭馆,走那么远的路也没吃着什么好东西。饭馆做的辣子鸡丁特别好吃。于是回去以后,就跟同事们说,那家饭馆辣子鸡丁特别好吃,明儿咱们再去吃。第二天再去吃,辣子鸡丁肉少了一半,多给了好多猪肉。你想想,这么一个小遵义,当时就那么一条小街,就那么几家饭馆,一下来了那么多的红军,都去吃饭馆,一个遵义城里才有多少只鸡,肯定是一两天就吃完了。到第三天再去吃,根本不是辣子鸡丁了,就是猪肉丁了,还铺了好多的菜,结果何涤宙他们就非常不满,说饭馆是偷工减料,结果伙计说下次来一定做好。怎么可能做好,连食材都没有了。又讲到打土豪。打土豪给大家分衣服,分给何涤宙一个皮子的长袍,皮子长袍怎么穿着行军啊。他去服装店想改成个皮袄,把长的改成短的。老板非常高兴,过了几天去取衣服,皮袄紧得穿都穿不上,两个袖筒还是空的。何涤宙很生气,质问老板怎么将一件皮大衣改成短袄,皮子还能不够用,认定是老板贪污了。老板赶紧抱歉,说把两个袖子加上点棉花,做成个棉袄,如何如何。文中还讲到,红军干部跟遵义的学生联欢,遵义师范学校的学生来跟红军干部团联欢。先打篮球,结果红军这些干部,打篮球那些人都是留过洋的,不是留法的就是留苏的,他们这些人平时在瑞金的时候就一块玩球,结果这会在篮球场上,喊的那些口号,防守、上篮,都是用的英文术语,把遵义这帮学生给镇住了,红军里边还有这么多大知识分子啊,张嘴就是洋文。到了联欢,遵义师范学校的校花们都来了,上台去,两位校花,哼哼唧唧地唱了一首《可怜的秋香》,然后红军说我们来一个节目,干部队的队长萧劲光,就是后来的海军大将,跳上台表演了一段高加索水兵舞。他是留俄的,舞步潇洒,激情四射,学生们兴奋又震惊,于是好多学生表示要参加红军。


遵义大捷 黄镇画

这篇文章,我们一看,红军不也很人性化,很有人情味吗?这篇稿子怎么就不能用呢?后来我一查档案,发现何涤宙这个人很可惜。第四次反围剿的时候,他是国民党军的一个工兵营长,结果被我们俘虏了。被俘虏后,问他能干什么,他说会架桥。这样的话,带着他参加长征,参加长征的时候,逢山过河,像过湘江的时候,搭那个浮桥,就是何涤宙指挥着红军做的,红军就从湘江上过去了。后来何涤宙就被称为架桥专家。李一氓在回忆录里就写过何涤宙。何涤宙到了陕北以后,被分配到红军大学去当干部。结果国共合作了,延安跟大后方来往自由了。当时延安的人,都可以到西安坐火车到大后方去。何涤宙说要探亲,于是就告假离开延安,一去不返。后来我一查他老家的地方志,他回去,到武汉又看见老乡了,看见黄埔军校的同学了,就拉他进了国民党部队了,结果第二年抗战给打死了。你在国民党里边死了,就算不成烈士了,于是这人基本是就被我们的红色历史给抹了。所以他的这个作品也就被删除了。但是我觉得,这些东西,确实对我们了解长征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我就把何涤宙这篇文章,在2006年的时候,收到了中央文献版的《亲历长征》中。我当时认为,这个版本算是收得最全的一个《红军长征记》了。这版本一出来,立刻被南京大学的高华先生关注了,然后高华就作了一篇演讲,红军长征的历史怎样传播的,然后在网上广泛流传,他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何涤宙这篇《遵义十日》,他说这篇文章是《红军长征记》的回忆录里,写得是相当的好的。那么这个版本印得也不多,后来卖了没多久,就见不着了。到了前两年,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的时候,三联书店就说咱们重新做一个《红军长征记》,让我再修订一回,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可以往里增加的。这时候,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红军长征记》最原始的版本,叫《两万五千里》。这个版本是一个手写的,用复印纸抄的稿子,这稿子存在哪呢?存在鲁迅纪念馆,怎么会存到鲁迅纪念馆呢?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同志在这个版本影印的前边,也做了一番考证,这版本怎么来的呢?话分两头。

当年斯诺来的时候,是红色牧师董健吾陪着来的,董健吾跟着斯诺看到了这个《红军长征记》的原始材料,回到上海之后,他写了一篇文章在《逸经》杂志上发表了,《逸经》杂志很有名,发表的最有名的一篇文章就是瞿秋白《多余的话》。我去翻瞿秋白《多余的话》,却突然发现了一篇文章,叫《二万五千里西引记》,这里边第一次说到二万五千里,然后说红军如何如何。这个作者叫幽谷。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英文的,转译到中文又有一个时间差,但是幽谷的这篇文章是1937年发表的,比斯诺还早,这是国内描写长征最早的一篇文章。幽谷是谁?后来董健吾的儿子找上门来了,说幽谷就是我爸。我说董健吾一定是当年跟斯诺一块看了《红军长征记》的原始材料了,所以董健吾写出那么一篇文章来。好,我把它也收到我的《红军长征记》里来。但是这个手抄本,是从哪来的呢?怎么会到鲁迅纪念馆去呢?上海人民出版社同志在考证里边就说,这份材料是斯诺走了之后,冯雪峰奉中央的命令来跟鲁迅联络,希望鲁迅能够帮助出版这本《两万五千里》,就是《红军长征记》还没出版之前的这个手抄本。鲁迅当时已经病重,顾不了这件事。于是冯雪峰就把这个版本交给了一个书店的老板叫谢澹如。谢澹如可能现在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人是个无名英雄。谢澹如是一个大资本家的儿子,是个阔少爷,但是他跟鲁迅交了朋友,入了左联。他的任务就是出版进步书籍。1931年,顾顺章叛变,周恩来等人都隐蔽了,瞿秋白当时在党内受打击,没人管瞿秋白,瞿秋白逃哪去呢?瞿秋白就到书店找到了谢澹如,说能不能让我在你那寄住一段时间,谢澹如当时也不是共产党,甚至连什么左派组织都没加过,他就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但是这人特别有良心,他收留了瞿秋白。于是谢澹如故意在报上登了个广告,说家里有一间房子要出租,在南市区,就是大宅后边一间房子,让瞿秋白来认租,这样的话,谢澹如把家人都给骗过去了,家人都不知道瞿秋白跟他有什么关系,就知道一个书生在他家寄住了一年多。在那个白色恐怖的年代,谢澹如敢干这个事,那真是人格过人。鲁迅因此非常相信谢澹如,于是冯雪峰就把这个复印本交给谢澹如了。谢澹如就把这个稿子一直保存下来了,一直保存到建国后。

建国后,谢澹如当了鲁迅纪念馆的馆长,在临死之前,他把这个手抄本交了出来。因为放在鲁迅纪念馆,这里主要是搞鲁迅研究的,大家都没有注意到这部稿,它在库房里这么一搁,建国后就搁了三十年,等到90年代的时候,上海人民出版社知道有这个版本,看了以后认为这个版本好,比斯诺那个还原始,就考虑把它影印出版,于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用《两万五千里》的名义,把这个影印本出版了。我把这个影印本拿来一看,认定这是好东西!好在哪?它比1942年延安版更原始,当年红军写的长征回忆录保留下来最原汁原味的是这个版本,当时是政治部的人复写了几份,交给斯诺了一份,然后冯雪峰又拿了一份。1942年延安出版的时候,做了很多的修订,就是把一些不太合适的词、表述给删了,但是在这个版本里,原原本本的保存着。

举几个例子。当时红军等着过草地,结果张国焘跟中央要权,而且张国焘要南下,当时中央跟张国焘为解决指挥权的问题,为解决南下北上的方针问题,在川西北跟张国焘对峙了两个月,进行争论。这两个月,是最要命的两个月,那么荒凉的川西北藏区,走多远都见不着一个藏族寨子,一下来了十万红军,他们可天天要吃饭,但中央在那天天开会,这些红军就得去找粮食。所以,筹粮是当时最重大的一个任务。红军到处找粮食,什么粮食都吃光了,藏民老乡家的粮食也找来了,地里的青稞麦也收了,然后喇叭庙里的粮食也给拿出来了,都吃光了。为什么红军过草地会饿成那样,每个人都没有多少粮食,每天饿得皮包骨头,那么多人死在草地上,就是因为在川西北待这两个月,把当地的存粮都给消耗光了。这个情况在这个手写本里,是非常生动地展现出来了。别说红军战士没粮食吃,红军高级机关的干部都没粮食吃。有一个叫莫休,写了一篇《由金沙江到大渡河——一页日记》,主要就是讲过草地的情况。他说在卓克基住在一个喇嘛庙里,天天都想找什么东西吃。黄镇,就是画长征漫画的那个画家,建国后当了驻法国大使、文化部长的那个黄镇,跟他一块都是政治部的,他们一块天天想法上哪找粮食吃,上哪找饭吃。

image
磨青稞 黄镇画

有一天,莫休办事回来。黄镇笑嘻嘻地递给他一碗吃的东西,一看他的碗里,像豆沙一样,吃一口,原来是麦子,真香啊!莫休就问黄镇,这些东西哪来的呀?黄镇笑嘻嘻的,往那一指,原来是这个喇嘛庙里供台上的那些供品。喇嘛庙供台上有花、有佛爷、有供果。那些佛爷都是面做的,都是白面做的。拿个佛爷到锅里一炒,就炒成了豆沙。但是,这不能告诉别人,不然他们到庙里来把这些佛爷都抢走了,自己就没得吃了。饿到这个程度,说明当年为了求生夺目不容易!这作者莫休,是谁呢?我查了半天工具书,也没有查到。然后我就看这个原始版本,我看到了那篇稿子,原来也是莫休,后来把莫休拿笔一划,下边加两个字梦秋,我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人就是当时党内的大才子,时任中宣部部长徐梦秋。徐梦秋在长征的时候是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的宣传部部长。当年在陕北组织《红军长征记》的整理编辑工作的就是徐梦秋,他不仅编辑整理了这本《红军长征记》,而且他亲力亲为,在其中写了五篇文章。在《红军长征记》这本书里,写回忆录写得最精彩的,有那么几个人,一个是徐梦秋,一个是李一氓,还一个是彭加伦。李一氓也是老资格的党内文化人,李一氓写的回忆录也非常生动。

《红军长征记》就是徐梦秋主编的,然后他一直在延安当宣传部部长。后来我们要打通国际路线,当年新疆的盛世才,他是苏共党员,他跟苏联的关系特别密切。所以抗战期间,延安通过新疆去苏联,是一条通道,当年贺子珍、林彪等人,都是走这条路去苏联的。所以当时我们就希望跟盛世才搞好关系,盛世才也希望共产党给他派一些干部来,于是我们就派了一大堆干部,毛泽民、陈潭秋、徐梦秋他们都派去了。徐梦秋那是因为在长征过草地的时候,把两只脚给冻坏了,到延安后,马海德医生把徐梦秋两只脚都给切了,于是徐梦秋就变成一个残废了。中央安排他到苏联去做假腿,到了新疆,毛泽民他们缺干部,就把徐梦秋也留下来了。

到了1944年,国民党招安盛世才,这时候盛世才要做出选择,我是跟共产党跟斯大林,还是跟国民党,最后他决定投奔蒋介石。于是盛世才反过头来,把共产党全给抓起来了,抓起来之后,就把毛泽民、陈潭秋他们都给杀了。但是徐梦秋在这个关键时刻,叛变了。所以徐梦秋从我们党内的第一大笔杆子,一下就堕落成一个叛徒。徐梦秋从新疆去了南京,进了国民党的特务机构。国民党败逃的时候,蒋介石和毛人凤说,共产党的叛徒我们都不带,一个不要,于是把徐梦秋就扔在南京了。刘伯承、邓小平进了南京城,徐梦秋又想回来,他就去找刘伯承。刘伯承十分生气,把徐梦秋关进了监狱。徐梦秋一直关到七十年代,死在狱中。这个人的作品,当然就不能见世面了。现在,我把他的身份搞清楚了,徐梦秋在《红军长征记》里,写的这些回忆录,是最真实的,最有内涵的,也是最生动的。我当年按照延安版本出的那个《红军长征记》,徐梦秋的几篇回忆录,已经经过徐梦秋自己的删改,文本已经干净好多了,我这次就把手抄本的文字全给还原回去。还原之后,就形成了三联最新的这个版本,就是《红军长征记》,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这是真正的原始记录,最原始的记录。


刘统 整理注释《红军长征记》

三联书店 2019-6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三联书店把这本书再次出版,可以说确实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什么叫不忘初心,就是要真实地了解我们的前辈是怎么从长征走过来的,是怎么经历了那些艰难曲折。这些情节,必须真实,不能掺水,更不能用现在的高大上的观点,进行篡改和编造,这都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我编这本书,一篇一篇的稿子看,一个字一个字的校对、增补,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什么?首先,人是要有信仰的。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我曾实地考察,太不容易了!现在我们的身体情况那么好,营养那么好,我们还坐着车在草地上跑,我在草地上一站,就觉得缺氧,上不来气,走起路来脚底下踩着棉花。当年红军那么艰苦,那么饥寒交迫,而且还在草地上露宿了六天六夜,白天阳光普照,一会突然暴雨又来了,晚上哗哗的暴雨倾盆,在草地上露宿,那个滋味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在《红军长征记》里,徐梦秋写的就非常生动。在草地上宣布住宿了,四面都是沼泽,幸亏草地不是平的,是那种起伏的丘陵,于是这些红军干部,就在稍微高一点的台上,可能稍微干燥一点,地上铺一块油布,头上再顶一块油布,在那里露宿。在草地露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得有一堆篝火,有了篝火,晚上就能活,要是没有篝火,可能就会冻死。所以当时这些红军干部,有马骑的,没有一个人骑马,就是想让这匹马驮一点柴火,驮一点树枝,这样到了宿营地,能点一堆火。到了宿营地,点火的学问也是很大的。当年这些沼泽地没有干柴,也没有顺手的点火的工具,全得靠点火人的本事。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来了,工农出身的红军干部战士,特别会点火,点着一个火星后还要吹,吹得好,一会这堆火就点起来了。但是总政治部这些干部,都是大学生,罗荣桓、黄镇、徐梦秋这些都是大学生,到这个时候就傻眼了。他们不会点火,看着人家在那点火,在那烧青稞麦糊,他们在这就轮流在地上吹,吹得腮帮子都麻了,也吹不起这堆火来,结果吹了一个钟头,这堆火才终于点着了。但是别的同志都已经吃完饭,靠着篝火、顶着雨布在那睡觉了。这时,他们才开始煮麦糊糊,吃饭。时不时暴雨就倾盆而下,这些人没有帐篷,怎么办呢?就是背靠背,头上顶着这块雨布,就这样熬过一个寒冷的黑夜。这种描述,多么生动,又多么真实!红军过草地时,是非常艰难的,甚至是超越人类极限的。


草地宿营 黄镇 画

但是红军在草地的时候干什么呢?宿营了,大伙就说,我们欢迎蔡畅大姐给我们唱个歌好不好?大伙就欢迎蔡畅大姐唱歌,蔡畅说,你们不要吵,我给你们唱。于是在黑暗的草地上,一堆一堆篝火如同一颗颗星星,蔡畅在这个荒原之上,用法文唱了一首马赛曲。当时那个场景,多么感人!说明红军真的是一群有信仰的人。杨定华写道,红军这些干部战士,终于走出了草地,进入了陕甘,然后跟张学良的部队碰在一起了,结果张学良的军官们一看,红军的队伍里,还有像周恩来、蔡畅这样的留学生,还有像吴玉章这样的辛亥革命元老,说你们共产党这些人,在哪不能找着一个好职业,干嘛要受这个苦,看来你们这些人,真是有主义的,主义就是为中国、为理想,为了推翻旧世界,为了建设一个新中国,才来受这样的苦。


背干粮过草地 黄镇 画

徐特立,毛主席的老师,50多岁参加长征。在长征的过程中,妇女和老人结成修养连,他们跟一些红军的伤病员一起走,专门派了一些年轻的战士帮助他们。像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这些年纪比较大的同志都有马,但是徐特立写的回忆录,以及他的同事写的回忆录说,徐老从来没骑过马,徐老总是把马让给伤病员骑。徐老总是杵着一根棍子徒步的军。红军的这些妇女,都是照顾伤员的,他们本来就是一些孩子,十五六岁来参加长征,结果这些孩子,表现得比谁都勤快。到了一个镇子,准备宿营,结果这些女孩、男孩到处张望,看看哪有门板,然后一说宿营了,飞快地跑过去,把老乡的门板卸下来,让伤员躺在门板上。躺在门板上,总比躺在地上要舒服。女战士就看看哪有小溪,赶紧把红军的带血的衣服,带血的绷带,拿去小溪里去洗。也就是说,大伙已经走得疲劳不堪了,到了宿营地,他们这些小同志仍然不休息,还在那不断地忙活,照顾伤员。过草地的时候,草地的河是没有河道的,都是乱流,而且草地也是有落差的,河水也是相当急的。结果这些小红军,一过河,冰水马上那他们的两腿冻的没有知觉了,这些孩子就吱吱哇哇的就喊起来、哭起来。这个时候,成年的干部,就背着这些孩子,趟过一条一条的冰河。在长征中,像这些朴实的文字,这些生动的情节,都是他们很自然地表露出来的,没有文学的描述,也没有什么浪漫色彩,都是非常现实的场景,都是非常真实的东西。所以我看了这些文字之后,我比看那些文学作品更受感染,就是因为它的真实。这是第一点,就是红军长征是有信仰和精神的。

第二,长征中的共产党人,是朝气蓬勃的。我看了这个回忆录,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他们正年轻,他们非常单纯、质朴。这里边写得最好的回忆录,就是红一军团的宣传部的干事叫彭加伦。彭加伦写的回忆录里,特别会捕捉那些有意思的情节,幽默、风趣,彭加伦写了一篇文章讲红军长征开始的时候,要经过四道封锁线,然后就冲到了广东、江西交界的一个镇子叫乌迳,到了乌迳,就算是跳出了国民党对江西红军苏区的包围圈。早晨起来,这些红军战士都冲到各个小饭馆、商铺里去,想买点吃的、用的东西。有红军战士到了一个杂货铺,跟老板说买盐,老板说买多少盐,给一块大洋,买一块大洋的盐,老板吓一跳,说你这一块大洋,能买二十多斤盐呢。啊,是这样的吗,哎哟,我们在江西苏区的时候,一块大洋还买不了二两呢。可以刊出对江西苏区的封锁有多严,盐都吃不着。当年,在江西苏区的时候,他们回忆说一位领导人,到红一军团去了,结果林彪军团长送给他的最好的礼物,就是一小纸包盐。结果出来一看,一块大洋能买二十多斤盐,两个战士高高兴兴秤了两口袋盐,回去以后说太好了,出来以后我们有盐吃了。还有一个红军小战士,到了一个杂货铺,一看柜台上有好多玻璃瓶子,以为那是牛奶,跟老板说要买那个牛奶吃,老板说那不是牛奶是墨汁。小战士不相信,意味老板骗他,老板没办法,给他拿了一瓶,打开喝了一口,一嘴的墨汁。小战士知道上当了,又跟老板闹起来了。这个时候,彭加伦过来了,跟小战士说,你这个人问明白了再买,不问明白,你看闹笑话了吧,给老板陪个不是吧。这位小战士只好陪了个不是,走了。这个场景,彭加伦写得很风趣,但是我可真是笑不出来。红军冲出了封锁线之后,就像是又回到了人间一样,有盐吃了,有油吃了,有饱饭吃了,就感觉到满足得不得了。所以说,彭加伦的这些个描述,非常的质朴。

红军长征这些故事怎么来的?渡乌江,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等等,怎么来的?都是在这个长征记里最先反映出来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红军长征记》里,把飞夺泸定桥的场景,非常真实地写出来了。大家看过电影里演的,国民党的机枪不停地扫射,红军攀着铁索往前进,冒着枪林弹雨,把泸定桥拿下来。我看着电影也特受感动,但是到了泸定桥一看,我就觉得电影里演得不是真实的。泸定桥一百米长,你要是攀着铁索,川军在泸定镇,红军在观音阁,红军是从这岸边攀着铁索往这边爬,一百米的铁索你得爬多长时间,最快也得爬十来分钟吧。在铁索上目标这么孤立这么集中,要是在这边拿着一根步枪,我慢慢的瞄准,一枪一个的把你打到河里去。所以我就觉得电影上演的不对,我就找《红军长征记》。从《红军长征记》里,我看到了飞夺泸定桥,最关键的是“飞”。红军长征的先遣团,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在接到抢夺泸定桥命令的时候,是限他们24小时之内赶到泸定桥头,结果他们还在海螺沟以南,有240里地,要在24小时内赶到,结果这些红军就狂奔起来了,所有的辎重,背包、行李全都扔了,就背着枪、弹药。当时没有公路,都是崎岖的羊肠小路,为了赶路,结果一看河对岸,也有一只火把在行进,是国民党的川军,去增援泸定桥。要是让国民党的川军增援过去,还怎么拿下泸定桥。红军决定也拿火把往前奔,终于,川军在下大雨的时候受不了了,于是到了一个村,就住下了,准备过一晚上,但是红军没停脚,一直往前狂奔。终于在第二天早晨,赶到泸定桥了。川军当时也接到了命令,说红军快过来了,拆板子,于是川军开始从桥的一头拆板子。我问泸定桥的人,今天要拆个板、换个板子多长时间?半个月。为什么十五天呢?泸定桥比较窄,只够两个人干活的,我拆一块板子,把绳子解了,再扛一块板子走一百米,这个效率能有多快?想快也快不起来。所以当时川军拆板子,拆到半夜,可能也就拆了不到二十米,大烟瘾犯了,说算了,红军离得还远呢,明儿白天再拆吧。谁知道红军第二天早上就赶到了,吓得川军也不敢拆板子了。但是红军也累坏了,跑了两百多里地了,倒头就睡着了,等了一个白天,想等着刘伯承带着渡过大渡河的部队,从这边来直接拿下泸定镇,那大家就不用爬桥了,结果等到黄昏了,还是没动静,结果红军决定不能再等了,再等国民党的援军可能就快上来了,于是开始夺桥。结果当时红四团,是集中了所有的火力,二十多挺捷克式轻机枪,在岸边摆开,一声令下就朝着泸定镇的南岸和桥头堡猛扫射,这一下把川军给吓得魂飞魄散。这些川军常年都是收税的,谁打过仗啊。结果吓得是点了门楼子就往后山逃跑,往泸定镇后边的森林逃跑,这时候红军开始一边铺板子一边开始爬桥,走到中间,火已经着起来了,结果突击队队长就犹豫了,回头望,看首长怎么说,团长政委高喊,同志们呐,犹豫不得呀,冲过去呀,结果红军就往上冲,冲了以后,脱下衣服来拿衣服扑火,终于把泸定桥给夺下来了。所以这是真实的飞夺泸定桥。但是我就想不明白,他们有什么样的体力,能一天一夜跑240里,那是一个半马拉松啊,而且还不是公路,是山间的小道。所以有些历史的过程,真不是我们今天用常规能想象得出来的。这就是红军顽强战斗的精神。这个原始的记录,虽然写得不长,但是这一段历史,就成为红军长征里边最光辉的一段历史,永存史册。而不到现场,就感受不到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那种场景。你在这个泸定桥上站着,看着大渡河,脚下那些波浪,然后你在桥上一晃一晃的,然后你就能感受到红军当年有多不容易。

image
泸定桥,1903年攝

《红军长征记》,把四渡赤水,把过雪山、泸定桥、过草地,都描写得栩栩如生。其中还有很多故事,会让你感动得眼泪直流。当年,红一方面军过了草地,又过了腊子口,就到了哈达铺。红军到了哈达铺,最大的收获就是有饭吃了。在草地,吃草根、吃皮带,大家都饿坏了。此时,红军已经瘦弱到见风就倒的程度,结果到了哈达铺,就有吃的了。到底哈达铺好在哪呢?我到哈达铺一看才知道,哈达铺是甘南中药当归的集散地,这地方周边这片地出当归,好多人在做当归交易,这里有一条明清的古街,一百多家店铺,都是做当归生意的。所以在当地,哈达铺是个比较有钱的镇子。当年这里的物价是5块大洋买一只一百斤的猪,一块大洋就买两只鸡,红军到这以后,政治部给每个伙食单位都发了钱,一个口号,大家要吃好。于是红军在这就做饭吃,政治部写的回忆录,说邓小平非常高兴地坐到炕上吃辣子鸡,结果屁股底下很暖和,原来是当地的土炕。林伯渠,是长征期间红一方面军的总供给部部长,他是管钱的,管采购的。结果林老的那匹战马,从江西跟着他出来,一路过雪山过草地,走了两万里地,过草地的时候也饿成皮包骨头了。林老这会有了钱,能自己买东西了,他首先想着他那匹马,他就给他那匹马买回来一口袋麦子,有三十斤麦子,放那让马吃个够,结果那马也饿极了,把这一口袋麦子全吃光了,当天晚上就撑死了。跟他走了两万里地,一顿麦子给撑死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了什么叫艰苦卓绝,什么叫绝路逢生。所以红军的长征,绝对不是旅游,不是那种行军,都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特别注意到一点,就是我们今天去九寨沟,你看那一路风景如画,特别红军过草地的时候是夏天,那会的草地今天一看,一片地毯,绿色的地毯,丘陵高低不平,白云飘着,多美的一幅景色啊。但是你看整部《红军长征记》里,没有一个写到景色有多美的,都是饿、冷、饥寒交迫。所以在那个时候,人是没有浪漫情趣的,美景摆在他面前也看不着。过草地的时候,他们说就是靠着一口气,要有强大的内心,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这口气一松,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


哈达铺

红军这样受苦、受难,为了什么?对比一下国民党的部队,他们能做到这些吗?他们能受这种苦吗?后来张学良做访谈节目的时候说,他听说红军到了陕北,第一反应就是,红军怎么走过来的,这队伍能走两万五千里,他问他的团长,带得了这个队伍吗?他的团长们都说带不了。我再给大家列举一本书,叫《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这本书是国民党将领写的回忆录。这些国民党将领都说,当年追剿红军,真是最受罪的任务。在四渡赤水的时候,川军、黔军联合奉命围剿红军,结果蒋介石在重庆坐镇,天天给这些川军、黔军下命令,红军现在已经到了某某地,限他们在两天之内赶到,消灭红军。这些军长、师长到了当地一看,贵州那些大山,真是又高又陡,而且什么公路也没有,都是羊肠小道。到了赤水河,你才知道那个路有多难走,就是今天我们有公路,我们坐着车,从山顶上下到赤水河边,还得弯弯曲曲绕那么多大弯。当年国民党军队,站到山顶上,就是看着红军在河谷边上,他下来也得走一整天。国民党在河这边,红军在河那边,你要想过来找他,你得走两天,你得绕两天的弯到一个渡口。所以当时追剿红军,国民党的将军们都觉得是真是苦差。当时有一个川军的师长特别聪明,蒋介石不是命令要哪天到达嘛,他就想个窍门,让侦查连特务连背着一部电台,在队伍前边先走,然后爬大山,他们轻装,爬山爬得快,然后爬到山顶上,到了指定地点了,马上就给重庆发报,我们师已经到了某某某地了,其实他的大部队还在山脚底下,要想到那还得两天的时间,就是这么你糊弄我我糊弄你,为什么?因为国民党军是按常规办事的。今天你给我吃多少饭,我能走多少里我就走多少里,多一里我也不走。然后这大山我爬多长时间,我就爬多长时间,你让我爬快一点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跟红军的速度比,根本没法比。所以国民党军,尽管是多路的围剿,但他们就是围不住红军,就是堵不死红军。但是红军一天走一百里地,走八十里地,那是家常便饭。这就是作风的差别,而作风的差别,最根本的还是意识,你有没有那种理想信念,为谁打仗,你是来当兵吃粮的,还是来干革命的,这个是绝对不一样的。所以这一部《红军长征记》,我感觉到,它是用非常朴实的语言,非常青春的文笔,记录了当年红军长征的真实的场景。有很多的细节,有很多的情感,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时代,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尽管是历尽千辛万苦,但是依然是斗志昂扬,依然是非常的青春,依然是非常乐观的一群红军战士。这就是我整理这本书最深刻的一个感受。

image
四渡赤水处

我因为原来是学古代史出身的,也学过古籍整理,当年在整理敦煌吐鲁番文书的时候,我们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所以我今天用过去受的这些训练,搬到了红色文献、革命文献的整理、研究中。首先,我尽量地还原真实,还原得越真实越好,它的文字我要把最原始的状态还原出来,让读者感觉到真实。第二,我在这些文字里作注释,他们说的这些地方,今天是什么地方,他们这些人,后来是什么身份,我都如实地记录出来。起码我对徐梦秋、何涤宙这些人身份的考证,反映出来一个问题,就是人的一生是复杂的,他可能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不一定能革命到底,就像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一大当年那十三位代表,真正走到底的,除了四位烈士,不就是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个人吗?剩下的人不是也都分道扬镳了吗?但是,只要他们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起到过这种作用,我们还是应该承认他们的历史作用,把他们如实地记录在案,这个就是对历史的真实,也是我们后代对前辈的一种尊重。我觉得我们后代,我们现在说的不忘初心,就是我们要真实地反映过去,真正能够还原历史真实的东西,这样的话,让读者看起来可信,他觉得可以接受,不是你在那给他灌输,给他宣传,给他做一些让他心里不相信的东西。所以做这些工作,我是诚心诚意的,是带着一种严肃的学术的态度和一种对前辈的尊敬来做这个工作。所以我要做到问心无愧,我要做到对得起先人,我也要做到把这一份历史遗产,原原本本地流传下去,直到永远。

我就跟大家分享这些内容,谢谢大家。

张国焘死在了多伦多

像這樣對最原始材料的認真研究,都可能仍舊有不少內容都被渲染過的。而現在台面上反復講的那些故事,離真實兩個字。可能是相當遠的。

我們讀的任何曆史,差不多都是這樣的吧。

小時候我有一數學位老師(後來文革被鬥)說過:學寫詩不能太認真,太認真就是神經病;學歷史不能太認真,太認真就會惹麻煩;學繪畫不能太認真,認真的畫家沒有不神經衰弱的;還是學數學比較好,仔細想想,對數學認真似乎不會有什麼副作用。

用心寫一篇長文,要回這帖時,奇怪的事發生了。

內容眾多,如:
逾7成日本人對中國南韓沒好感


不料:
程式自動關閉。也不能再開已存的文。連已存的文都不見了。

好感不好感的,無所謂的事。

總的趨勢上,大中華這一塊是上升階段的。

大中華不都是聖人,一大堆有這種那種毛病的人,要說淪落,也就是鴉片戰爭前後的三百來年。現在好多了,現在的好只是個開頭,以後慢慢會越來越強。

美日坐不住,就是因為有人看到了這個趨勢。民眾的想法和媒體互動,反映了大多數人當下的想法,然而,民眾怎麼想,不可能影響天道運行。

我青年時期常想: 別人的英雄都是成功的,為什麼我們的英雄都是失敗的。

武訓興學 - 毛肯定是不喜歡的。

因為那是乞求來的。

http://dangshi.people.com.cn/BIG5/n/2015/0205/c85037-26515083.html

愛因斯坦原來這樣看中國人

毛肯定也是不喜歡那樣的中國人。

他要改造那樣的中國人的民族性。

○- ○- ○-

毛澤東登上吳起鎮西邊的平臺山,在一棵杜梨樹下召開了戰前動員會,反復強調打好這一仗的重要意義。

毛澤東和彭德懷仔細摳著戰鬥部署的每一個細節,設想可能遇到的每一個突發情況…

隨後,他叮嚀警衛員:“槍聲激烈時不要叫我,槍聲零星響時再叫醒我。

杜梨初結果時是酸澀的,但只要經過秋霜消殺,就變甜了,是陝北最有特色的一種野果。

老毛做事,大體上還是有氣魄的。不過老毛似乎忘了一件事,他說一句話,不論多麼英明,都是靠下面具體的人去執行,去做。老毛原本的意思,和最後執行的結果,和執行者的品性與情緒相關。人非聖賢,那些執行的人,就是吃五穀雜糧的,說到底還是人的本性終究就是善與惡拉鋸。

我仔細讀過老蔣的一些相關的資訊,他說話,手下的去具體辦,何嘗又不是如此!

比如(隨便舉個例子吧),我們這邊說抗戰的歷史中的三大慘案人人知道:以水阻敵花園口決堤,焦土政策火燒長沙,重慶防空洞悶死人事件。除第三條是管理不善,和老蔣關係不大;第一第二兩條,老蔣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但老蔣直接明確下令那麼干?應該不會,但只要老蔣一含糊,手下的人怎麼做,哪裡是老蔣能控制的,最後那幾萬數十萬上百萬人枉死,傷天害理的結局,他老蔣不背著,還能推給別人不成?

https://aode.mnd.gov.tw/Unit/Content/370?unitId=167

熊先煜口述:我是炸黃河鐵橋扒花園口的執行者

縱使以中國人十人性命換取日人一人性命,亦未始非計。

此蓋中國抗戰決心所由表現也。

經過實地勘察,我選定在關帝廟以西約三百米處決堤。

我看中這裡是因為此處為黃河的彎曲部,河水洶洶而來,至腳下突然受阻,壓力較之直線處為大,容易衝垮河堤。

而且從地圖上看,待河水從花園口一帶湧出,漫過已被日寇占領的開封、中牟、尉氏、通許、扶溝、西華等縣境後,便可注人賈魯河,向東南而行,流人淮河。賈魯河道,可成為一道天然屏障,阻止河水無邊漫延,當可減少人民必然所受之損失。

當我說出我的意見後,用樹枝指著鋪在地上的地圖,詢問隨同各員有何意見,如沒有不同意見就這麼定下了。這時,眾人神色莊嚴,淚光朦朧皆不能言。

我問張國宏:「張段長,你是我們請的專家,你要表態,定在這裡,行,還是不行?」

張國宏目光呆澀,像個熱昏病人似的連連嚷道:「要死多少人……要死多少人吶!」

我提高聲調說道:「死人是肯定的,在這裡決堤,死的人會大大減少。你必須表態,行,還是不行?」

張國宏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認真地看著地圖,表態同意我的選擇。

工兵營營長黃映清不待我問他,已經「咚"地一聲跪在了地上,舉眼向天,熱淚長淌。

我們全都隨他跪了下去,四個人跪成整齊的一排,面對著波濤洶湧的黃河,放聲大哭。

這是中華民族所承受的極其慘重的犧牲。

也正由於這一慘重的犧牲,才改變了嚴重不利於我國的戰爭態勢,粉碎了氣焰囂張的日寇奪取鄭州後(當時統帥部已決定放棄鄭州)迅速南取武漢,西襲潼關的企圖。

如果沒有黃泛區阻隔,鄭州淪陷後,敵人必然直逼武漢,而由豫至鄂,不僅有鐵路運輸,而且地勢平坦,極利敵之機械化部隊縱橫馳騁。

我軍能據險堵截的,僅一武勝關而已,一旦遭突破,戰局不堪設想。

單純從軍事角度講,花園口決堤乃是我國處於經濟、軍事、科學、工業全面落後的情況下面對強敵不得不採取的「斷臂圖存」之舉,事關國家危亡,華胄存續,作出局部之重大犧牲而換取民族之慘勝,後人是應該理解的。

這決口位置要是稍微向西偏一點點,不把賈魯河利用起來擋水,那鄭州還有平漢線上多少城鎮,恐怕全成汪洋。兄弟主持決堤,雖使千萬百姓葬身魚腹,可功在國家,功在民族

僅舉當時一則國際電訊,便可明了。

巴黎六月十七日哈瓦斯社電:急進社會黨機關報《共和國》頃評論中國黃河決口事云:

前當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入侵荷蘭時,荷蘭曾以決堤為自衛計,其國人雖患水災於一時,然其領土終得以保全。

厥後1812年冬季,拿破倫一世攻俄時,俄國亦以堅壁清野之法阻止法軍前進,並將莫斯科城付之一炬,卒至拿破倫一世所率大軍,為之敗潰。似此,某一民族受外人攻擊而有滅亡或淪為奴隸之虞時,輒利用洪水與冬季凜冽氣候以禦敵,其事又安足怪異?時至此際,中國業已決定放出兩條大龍,即黃河與長江,以制日軍於死命。

縱使以中國人十人性命換取日人一人性命,亦未始非計。

此蓋中國抗戰決心所由表現也。

縱使以中國人十人性命換取日人一人性命,亦未始非計。

這裡所貼的兩文,第一文簡直是胡說八道,差不多就是沒死人了。我小時候身邊就有好多黃泛區逃荒到武漢的人,我的小學同學焦玉慶的爺爺奶奶父母就來自於花園口下面幾十里的小鎮。焦玉慶家祖輩上是做山貨生意的,屁股一拍就可以走人。老蔣決堤對焦玉慶家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她家從富裕人家變成受害貧民,因此在文革以後出身貧苦的人才有什麼話都敢說的權利,我們這些家裡過去當官的子弟,是不敢亂說話的。焦玉慶的爺爺對我說的,一個鎮子上的人,恐怕就是他家跑脫了,洪水是突如其來,政府根本就沒有什麼通知(從第二文我們就知道第一文是完全在說謊,因為第二文說了是在匆忙中做出的決定,決定了以後很快就執行了。從軍事常識我們也知道,行動前不可能有任何洩露的,老百姓如果事先知道,很難說會不會有鄉民拼死護家園的暴動)。至於什麼每人發放多少錢,整一個胡說八道,完全沒有任何歷史依據。我小的時候,那些死裡逃生的人都在。第一文把死人的數字,說成近乎零傷亡,簡直是再一次的傷天害理。

不管台灣的媒體怎麼說,就我自己,肯定我更相信從我的鄰居,小學同學的父母爺爺奶奶那裡聽來的當時情形。

對國人的傷害明擺著可以不認賬,對日寇的傷害更是無中生有泛泛而論。我知道,很多很多的人,都花了很大的氣力,去收集對日傷害的資料,可惜到現在,根本就找不到任何對日有直接傷害的具體證據。

我也知道在那個亂世,老蔣也不容易。老蔣剛愎自用志大才疏,導致了決策的失誤,也是歷史的悲劇。

一碼歸一碼,就事論事。僅就花園口決堤與火焚長沙兩案,把老蔣和他周圍的那些決策者掛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已經足夠了。

以同樣的標準評論老共,老共也是有幾樁重大的決策錯誤的。

1999年花園口決堤紀念碑,碑文提到「決堤之後,日軍沿隴海路西犯的計畫遭到阻撓,改由經山路與長江逆流進攻武漢….」提到了決堤對抗戰的貢獻。

一、使得武漢會戰延後。

二、地圖中,箭頭以東之至少六十萬之中國軍隊能後撤轉進,爭取集中約100萬人之中國軍隊至武漢。

1938年6月至10月,中國軍隊先後集結近百萬人,在武漢地區與日軍展開會戰。

為支持抗戰,周恩來、郭沫若在武漢倡議發起了百萬大獻金運動。據當時的報紙刊載

武昌乞丐所全體乞丐自動絕食一天,獻金40元。

百萬精兵血戰武漢 武漢會戰還被稱為「東方的馬德里保衛戰」,它是抗戰期間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雙方投入兵力最多的會戰。

中國軍隊先後投入14個集團軍(50餘個軍)約100萬人。日軍則投入第2軍(4個師團)約17萬人,第11軍(5個師團、1個支隊)約20萬人,總兵力接近40萬人。

抗戰時駐華的美國記者白修德,曾在《中國的驚雷》一書中寫道:「1937年至1938年的冬天,中國發生了奇蹟……空前未有的最完全的團結精神,在漢口存在了好幾個月。其時曾在武漢呆過的人,從沒有能夠精確地說明這武漢精神是怎麼回事。全中國都動了……」

以武漢的重要戰略地位來說,保衛武漢意味著保衛全中國。

武漢會戰中,中華民族空前的萬眾一心、國共兩黨坦誠合作、軍民攜手慷慨赴死的偉大精神都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也讓許多國際人士大為感動,並因此將其歸納為武漢精神。

武昌乞丐所全體乞丐自動絕食一天,獻金40元。

軍事層面看,決開黃河大堤具有一定作用:
首先,它形成了新的黃河河道,生成新的天險,從而阻止了日軍的西進,使得中原地區又多守了六年而沒有淪陷,保證了大後方的安全;

其次,花園口決堤,也是中日雙方沿著黃泛區邊界東西對峙的開始,使得日寇遲遲不能打通「大陸交通線」,遲滯了日軍軍事調動和戰略物資運輸;

日軍東史郎日記中也詳細描述了被突如其來的洪水圍困的日軍狀況:

「這是一條因黃河決堤而形成的河,走在我前面的士兵在夜色中過了河。渡過河之後,卻不知該向哪個方向前進。不知哪邊是淺灘,但總之必須過河……」

「士兵們一發現一點食物,就像貓叼著魚探到角落裡那樣,隱藏起來一個人獨自享用。我們到處轉來轉去找食物,早田裡開始還有土豆種,不過,沒幾天就被吃光了。把南瓜秧弄來煮著吃,但馬上就被各分隊搶光了。很快田地裡沒有一點可吃的東西了。洪水又切斷了我們前後的道路,一連過了好幾天,糧食都沒有送來。」

○- ○- ○-

毛肯定也是不喜歡決堤那樣的中國人。

他要改造那樣的中國人的民族性。

例如: 這一戰,毛澤東、周恩來運籌帷幄、親自部署。

5位元帥(彭德懷、林彪、葉劍英、聶榮臻、羅榮桓)、

6位大將(徐海東、羅瑞卿、張雲逸、黃克誠、陳賡、蕭勁光),

共計80位將領參戰。

這麼大的決堤行動,在戰略上肯定不是毫無意義的,我說的重點是,1.決策錯誤;2.直到上世界的80年代(小蔣時期)台灣媒體還在愚弄台灣民眾。

首先,我說的決策錯誤,觀點有相當大的成分來自於我家老爸(我老爸就是第五戰區的,他所說當時的情形應該比較接近事實)。

我家老爸是這樣說的:台兒莊大捷之後,日軍銳氣受挫。然而,一個血的事實是台兒莊一戰,國軍傷亡慘重,很多人就在討論,怎樣避免這麼大的傷亡。於是,就有很多高級將領,高級官僚引經據典地說“焦土政策”。老蔣的隊伍,有嫡系和非嫡系。我家老爸所在第五戰區是李宗仁指揮的,屬於非嫡系。老蔣的嫡系,對於非嫡系是趾高氣揚的,直截了當的說來,非嫡系就是嫡係部隊前頭掃路擋子彈的,或者說是炮灰。

這時後的華北戰場咬得很緊,日本鬼子難以抽身南下攻打武漢,所以能調動的只是淮北地區的一個軍團西進,從北面夾攻武漢。阻擋淮北日軍的,有老蔣的嫡系第8軍和第27軍(?,憑記憶,或許有誤),他們更相信焦土政策,一槍不放就閃到一邊了,任憑日軍向西挺進,這就是後來要決堤花園口的原因。如果用兩個軍的軍力和日本人的一個軍團死拼,這個損失,絕對比決堤花園口要小很多很多。

再說媒體愚弄民眾。在相當長是時間里,中國的主要媒體都說是日本人轟炸了黃河大堤,包括那時候老共的媒體,他們的資訊也來自於中央社。所以,現在講老共的媒體當年是怎麼怎麼說的,毫無意義。

就我所知,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台灣的普通民眾一般是聽不到花園口決堤的真實說法的。80年代之前,中華民國的媒體,從來沒有正面地說過大堤就是自己挖開的,那種 “事先疏散了民眾,還發了逃路金” 一類的說法,是80年代小蔣放到媒體上的假消息(甚至還有離譜的 “共匪決堤” 一說。80年代開放探親,已經沒辦法隱瞞了,因為大陸上人人都已經知道,黃河大堤是咱國軍自己挖開的)。到今天中時還這麼說,就是一種悲哀了。

有據可查的,黃泛的正面作用,也僅僅就是對日軍的四個聯隊造成了影響(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並沒有帶來鬼子的傷亡)。如果那27軍和8軍不脫逃,中國需要付這麼大的代價么?

整體上,中國的抗戰史,可悲可歎的故事太多,作為後人,我覺得非常遺憾。

老蔣不是神,也不是聖人;老毛也不是。如果用恰當的詞,我還是認為老蔣是英雄,老毛也是英雄。

今天說的這些是我心中的想法,不一定對,是與老兄閒聊呢。

1.決策錯誤。

一、有一位老兵這樣說:台兒莊之戰時,先是一排的兵力,攻打一被孤立包圍的民房,不克。再派二連兵力。

決策很好。

占領後,他那一連,不計受傷,共犧牲了27員國軍。打下後,發現只有一位日本兵佔據在民房中,沒有子彈後,用刺刀拼,才被槍擊而死。

二、有一位老人這樣說:某次日軍孤軍從北南下,命令數倍人數的在西邊向東夾擊,命令數倍人數的在東邊向西夾擊,命令數倍人數的在南邊固守。

決策很好。

結果:東邊不動,西邊的向西跑,剩南邊的傷亡慘重。

決策很好。

當時的情況就是這樣。

人的戰鬥素質不是很好。

2.直到上世界的80年代(小蔣時期)台灣媒體還在愚弄台灣民眾。
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台灣的普通民眾是沒有聽過花園口決堤的真實說法的。

我很早就知道花園口決堤的說法的。一位工兵連長寫的文。我還記得文中敘述的一點點他們撒離時,民眾的情況。

當年應該有不少人也知道,不過是這樣的情況,台灣民眾除了外省人之外,比較少人是關心這事的。過去四年,台地一年約有25萬老人去世,四年一百萬,八年兩百萬,第一代的外省人很少很少了,現在台灣民眾更大部分是不關心這事。

台灣媒體現在寫的才是較愚弄台灣民眾。

我打開電視看看新聞,我趕快關了電視。

哎!高雄那地,挺韓方聲稱有35萬人到場,罷韓方則聲稱有50萬人參與。

數學老師透過空拍的畫面計算,依據現場面積和密集度來算,挺韓方可能僅有4萬到6萬人,而罷韓方則略多,是4.6萬到7萬人。

○- ○- ○-

陝西延安富縣柏山的山腰上,矗立著一座十二無名小烈士紀念碑。

最小的烈士犧牲時只有12歲,最大的15歲。他們沒有留下名字和任何影像。

一顆紅五星和直羅鎮戰役在紀念碑上為他們冠上了光耀之名。

12名小紅軍的偵察行動過程,只知道他們成功地送出了情報。小紅軍將情報送出后,在返回途中不幸與敵軍遭遇,因寡不敵眾被俘,敵軍將他們押解至直羅鎮。

敵軍在敗退前,殘忍地將12名紅軍小戰士殺害。院子裡那些帶血的腳印,訴說著關押期間小紅軍的英勇頑強、寧死不屈。

○- ○- ○-

毛肯定也是不喜歡決堤那樣的中國人。

他要改造那樣的中國人的民族性。

不要被別人欺騙。
不要被自己欺騙。

說的這些是我心中的想法,不一定對,也是閒聊閒聊著和老兄分享。

爲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他要改造那樣的中國人的民族性。他要 - 遍地都是英雄。

(我打開電視看看新聞,我趕快關了電視。○○的,遍地都是○子。)

國軍也不全是這樣,王牌部隊和雜牌軍,差別蠻大的。老爸說過,在抗戰期間,很多雜牌軍的士兵乃至底層長官根本就沒有什麼稱得上素質的東西,但國軍的正規軍,也不都那麼草包的。

老爸說過這麼一件舊事:老爸腿上受傷,在沒有轉戰區救護大隊之前,就和普通輕傷員一起在支隊的救護隊病床位上。臨近床位上的一位小兵,大腿受傷,傷口腫得很厲害,應該是一直都在發炎。那一天,那孩子感覺稍微好一點,就下床,門外有個水很淺的水塘,他說他知道那水塘裡有魚,就下水摸魚,水打濕了傷口,被醫護人員拖上岸。那天夜裡發高燒,燒了一天一夜,死了。有一次我把這個故事講給兩個朋友聽。朋友聽了,眨巴眨巴眼,問我什麼意思。我仔細想了,還真沒什麼特別的意思,我當然不奢望別人能懂。我自己常常會把這個故事自己添上很多細節,在大腦里做成一部電影,反復地播放,一遍又一遍地放給自己看。不是軍人的子弟,是不明白這種心境的。

看影視作品,像《血戰台兒莊》,《戰長沙》這樣有一點點史實根據,屬於相對比較嚴肅的作品(我明白台灣人不屑大陸的這些作品),看著就讓我心堵,覺得窩囊透了。所以,我寧願看一些沒啥事實根據,吹牛放大炮的 “抗日神劇”。不論怎麼說,最後把小日本趕出中國了總歸是事實;如今日本人到大陸來,不敢再那麼趾高氣揚的,更是事實。

既然有這麼一個基本事實,吹牛就吹牛吧,我不拒絕繼續看一些抗日神劇。

前天,別人在看美國的一警匪槍戰片,在旁看幾眼,也是神劇。

以一當百抵千的。

約四十年的前後,我曾看了一本小冊子,是台地一人寫他曾參加 長征 的書。但是記憶中只有過了瀘定橋後,爬山路的一張照片的印象。七、八年前,我曾和一位政戰學校畢業,退休很多年的女中校談這事。她很驚訝的問了幾句,然後說我當年幹的是什麼什麼的事。她不知道的是當年我只是跟班的,到那,都是在大門口外等待的。當然,多少聽聞知道一些些七、八十前的事了。

長征的事,也是知知道一些些。記得那時有一次,在新公園的附近,跟一老人後面走,見了幾老人,講些馬家軍的事,我在旁聽著,其中有一老人,說:那姓盛的也到了台灣,然後幾老人就叫我自己去逛逛,我不敢走遠,在樓下等待,過了一小時多,老人才下樓,那一天,我很失望的,本來是盼望能學幾招拳法的。記得當時有三位老人是曹錕的警衛隊的,其中一老人,教了一式彈腿。

當年跟跟車,看一看,搬些東西,運些貨,一個月的薪水在台北後火車站太原路的市場路邊攤,可以吃170碗的控肉飯。賣控肉飯的攤主,曾多次和我講如何煮控肉飯的口訣。

十多年前,才知道姓盛的名字是世和才,知道多些他的事。

寧夏馬步芳,迪化盛世才,都是人物。這些人物有一個共同點,在亂世中,不論發生了什麼,都可以借力騰空而起。

做生意也是這樣,市場沒有波動,那就只能耗著賺一份苦哈哈的小錢;據說只有風起雲湧市場大波動,才是機會。當然那只是真正少數生意人的機會,不是大多做買賣人的機會。

紅軍長征正是這樣。老蔣剿共,蘇區眼看就要完蛋,紅軍的革命之火都快滅了。對於大多數人說來,就是離開蘇區,逃跑,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的了。可老毛就在這樣的逆境中,硬是把這樣的劣勢扭轉過來,成了到今天也極有軍事意義的戰略大轉移——長征。仔細看看,仔細想想,老毛到今天還有很多人懷念他,不是沒有原因的。在大陸,懷念老毛的人很多很多,可以說是民眾的大多數。

正亂也好逆亂也罷,能借力騰空而起,就是時勢造出來的英雄或者梟雄。

(正亂也好逆亂也罷,能借力騰空而起,就是時勢造出來的英雄或者梟雄。)

不亂的時候怎麼辦? 製造動亂。

殺人放火受招安,就有人學殺人放火。

不殺人放火就被砍,只好上山學匪。

五次圍剿中,紅軍有時繳獲機槍時,是裝在木箱中,什麼原因?
十多年前,幾老兵說:有人會偷機槍去賣掉。裝在木箱中,幾長官傍著、盯緊著。

白色恐怖時,那麼多斐蝶,後來又沒有了,什麼原因?
十多年前,幾老人說:當年密告斐蝶的,可以分斐蝶的財產,後來改不能分斐蝶的財產就沒有了。

連坐法 - 班長不退班兵退,殺班兵。排長不退班長退,殺班長。
結果很難看:

一、全排殺了排長去投降。全排在排長、更大的帶領下去投降。
二、這是黃埔派來的排長,是不是來摻牆角的?用連坐法搞掉。

日本投降的消息傳來時,有一排長知道了,對幾兵說:打仗多苦多危險啊!想不想逃啊?
帶著幾兵跑了?不,賣給礦場當礦工。部隊要去東北了,來領回。說:陣前逃亡要槍斃,把嘴閉緊些。十多年前,一老兵這樣說經歷。

內戰時,老蔣有沒準備糧、被、衣、鞋、手套呢?有沒發下條子呢?
有的。拿了條子去領時,有領到嗎?並沒。後來,被老共繳獲幾倉幾倉的。

林從金門游去彼岸時的前後,汽油桶是重要管制品,掉了要送軍法。有老士官想從管汽油桶的人手上搞錢,把桶埋了。但上面的找管汽油桶的人來,收幾錢,把帳銷了。

有的人只看著、想著、耗著賺一份苦笑哈哈的小方便。卻造成全體的耗大錢。

1954年9月3日,金門縣九三炮戰爆發,耗大錢托關係從每地弄來了幾門155公釐榴彈砲,手冊上註明打幾發要停歇,否則過熱,炮會毀壞。幾老兵說狀況緊急,那管那麼多。辛苦弄來的炮搞壞了。海對岸高興的樂,想自己是神射炮手,打得準。

(正亂也好逆亂也罷,沒能力的,搞小聰明的,不能騰空而起的,就是把時勢造的更亂的混熊。)

做股票也是這樣,市場沒有波動,那就只能耗著賺一份苦哈哈的小錢;賠一份苦哈哈的小錢。

只有風起雲湧市場大波動,才是機會。

當然那只是真正少數生意人的機會,不是大多做買賣人的機會。

過去的那些年,小弟清楚的明白了,我是大多數的人中的一個。

歷史以來,一直都是這樣的。

被招安不能毀掉武功,至少不能自廢武功。

抗戰後,老毛老蔣談不攏就是因為老毛要求保證基本的武裝部隊的存在(全國軍隊的五分之一到七分之一),老將堅決不同意,最後只好開打。

老毛堅持要保留一定數量的軍隊,是因為有血的教訓。第一次國共合作,就是老蔣撕破協議大開殺戒而終止,因此老共不會相信老蔣的任何口頭承諾。

以前,不知道張靈甫這個名字,後來海的那一邊傳來這名字時,認識的以前那些老人都不在了。

問了認識的幾多同年紀的人,也沒有人知道的。都說是從海的那一邊傳來這名字才知。

剛找到這一文:

以前曾看過74師57旅的旅長陳噓雲寫的一文。

文中說:57旅本來不是74師。被整編進74師後。

張靈甫在對部隊的講話中常貶低57旅、貶低陳噓雲。

同時在57旅的副旅長和團長職位上不顧陳噓雲的意見,換上58旅的人,也就是把陳噓雲對57旅人員的人事權奪去了。

文章內說:打仗被包圍到最緊急時,還把陳噓雲孤身調上山。幾千人在山下,無人下命令。

當然還有較多的文章是74師和其他的師內鬥,上級間的內鬥。

雖然難辨識那些文章的內容真假。

不過從年初國民黨的提名過程和當時的氣勢到現在來看,是讓人唏哩嘩啦難過的。

唏噓不已。

如果你不介意,建議你隨便瞄兩眼大陸是怎麼拍攝《戰長沙》的(不用認真看完)。也許只要你隨便跳著看幾集,你就會知道,為什麼國民黨的路越走越窄。

大陸能拍這樣的片子,老共的心胸相對說來的確寬一些。片中的顧老,應該是影射黨國元老張靜江。

我相信,我家老爸,老爸的老上級傅鹽梅(支隊長),還有那個下水塘摸魚的小伙子的影子,都在這部電視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