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

六十多年前,出生的前後,住在 潭漧。

潭漧溝就在現今的永和國小附近,直到臺灣光復以後才改名為瓦磘溝。

早年瓦磘溝下游有碼頭可通行小船, 橫越雙和兩地的瓦磘溝,古稱「潭漧溝」。

因昔日中和瓦磘裡地區曾設磘燒制磚瓦而得名,是中和區與永和區的界河,全長約5公里。

「潭漧溝」以前的作用是運輸用水道和排水作用,現今永和區智光商職附近的黃昏市場就是水岸碼頭,舊稱「雙叉港」,是中和、永和甚至新店地區早期居民交通、運輸貨品的重要通路。

中和 是 好的 辭。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譯文:喜怒哀樂是人人都有的情感,但當喜怒哀樂的情感還沒有發動的時候,心是寂然不動的,所以沒有(太過與不及)的弊病,這就叫做(中)。

當七情六欲感應外境而發了出來,都能做到沒有太過與不及,沒有不合理而都能恰好中節,這就叫做(和)。

中是生天生地生人的大根源;和是天下萬物所共同通行的大路。
有修養的君子如果能做到順道體合道用的中與和兩種境界,那麼天地都會安居正位元,萬物也都可以順遂生長。

中庸之徳至矣 而其義微矣
首章以命性道教明中庸之義 以戒懼謹獨明執中之道
以中和明體用之一貫 以位育明仁誠之極功

中和是目的,待人接物,立言行事都要不偏不倚,諧調適度;如何讓做到這一點呢?

位育 便是方法。

如何 位育 呢?

朱子曰: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
按照朱子的解釋, 位育 便是 安所遂生。

應該恪守己身,遵循天道,便可 位育 便可 中和。

民國時期,公務員書寫公文也有時會用行書甚至行草的。


(1948年)


(1950年)


(1938年)


(1947年)

現在兩岸,公文必須用手寫的部分,還真的找不到大陸人說的 “民國時期” 公務員的那個水準!

劃 紅線的地方,應該是 現在我住的地方,估計猜的。

那時的台北市,還是在一湖中。


前幾日,問一人說:奇怪啊!記得四十多年前,學幾招拳時,那些人說的都是西北軍的往事,和作戰經歷,可怎現在卻幾次,聽有幾人說那一老人是 東北人呢?

答: 啊呀!你是忘記,還是特麼的灑,九一八至七七前,是西北軍在幫東北抗日啊!

真是的,小弟一時忘了這往事。

十多年前,去看那些老兵時。有一籍貫廣東的老先生,講的廣東話,真是大多聽不懂,脾氣也不好。見面時也不讓人靠近,見幾次時,大都是看到他在寫毛筆字小楷抄寫。

字極美,像 靈飛經 似的。見幾次後,就不在了,抄寫的那些書稿,也被管理員扔了。

按照我現有的地質知識,台北從大湖變成現在的城市,幾百年根本就不夠,那張圖所以不大可能是描述清代地貌的地圖。因為湖區的泥沙沉積,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時間。極大的可能是,當時沒有人煙的台北,某一低凹之處,還有積水形成的大湖。至於整個台北都是原始的湖,相信清代人畫的是民間傳說的地貌,後來逐漸沉積而已。

至於說八千年一萬年前台北的模樣,從地質學的研究都可以做歷史切片的。比如說我出生在漢口,我住的是漢口的中心六渡橋,在三國時期還是湖蕩,清朝時有座六度庵,有座六渡橋,清末時拆掉了等等。。。做歷史切片,這些都是可以考證的。

網文剪貼如下:

台北盆地的演化史 經濟部地質調查研究所製作

台北盆地的演化史
台北盆地群山環繞,在盆地周圍的這些山地,具有個別不同的特性。盆地東邊及南邊的山區,在地質上屬於西部麓山帶,是距今約200萬年到3000萬年前,沈積的古老岩石。盆地西方的林口台地,則是約100萬年前的堆積礫石和砂泥層。北邊的大屯火山,是20萬年到80萬年前開始噴發的火山岩。盆地內部則堆積著40萬年以來,尚未固結的沉積物。如此不同的地層在台北盆地交會,正默默訴說著千萬年來滄海桑田的演化故事。

早期更新世(100萬年前)
大約在100萬年以前,台北盆地原為西部麓山帶的一部分,古新店溪與古基隆河,從東南向西北流動,在流過新莊斷層後,在斷層下盤形成林口扇洲,扇洲上堆積了巨礫、砂與泥層,是林口台地的前身。

中期更新世(44萬年前)
時間來到80萬年前,盆地北邊的大屯火山開始噴發,產生了大屯火山。44萬年以前,山腳斷層開始活動,斷層東側台北盆地開始陷落,林口台地變得比盆地還高,於是台北盆地漸次形成古新店溪與古基隆河無法再攜帶沈積物再次堆積,古新店溪與古基隆河也因此轉向西北流動。

晚期更新世(44萬-18萬年前)
到了44萬至18萬年以前,盆地西北角的五股、蘆洲到關渡平原一帶,已沉降到海平面附近,為古新店溪與古基隆河組成的河湖環境,沈積物多來自雪山山脈的輕度變質岩、西部麓山帶的沈積岩,和大屯火山群的安山岩。

晚期更新世(18萬-16萬年前)
18萬到16萬年以前,大屯火山群噴發產生大規模的火山泥流,堵塞盆地河系的出海口,台北盆地堰塞成湖,是十分安靜的水域。此時,在盆地內廣泛沈積紋泥層(?)。根據地質專家在228公園所鑽探取得的岩心,可清楚看出當時沈積的紋泥層(?)。

晚期更新世(16萬-10萬年前)
到了16萬至10萬年前,古淡水河切穿關渡隘口,湖水流出,湖面積縮小,台北盆地逐漸露出。

大約在2萬6千年前,古海水面下降,約在兩萬年前的冰盛期,全球海水面較現今低了120公尺,因此古淡水河的侵蝕基準面,也隨全球海水面改變而下降,朔源侵蝕能力變強。

晚期更新世(10萬-1萬8千年前)
古三峽溪,遂襲奪原先流往桃園台地的古大漢溪,並於石門附近轉向東北進入台北盆地,匯入古新店溪,而造就了今日的淡水河系。

晚期更新世-全新世(1萬8千年-8千年前)
1萬8千年前,冰河開始消融,海水快速上升,並湧入台北盆地,盆地內大部分區域接受到海水的影響,並在盆地西北側,形成一個半鹹水的河口灣。沖積扇與變狀河環境,迅速內縮到各支流上游,地層中,也常見半鹹水的貝類化石,這是地質學家從台北盆地沉積地層中,挖掘來的貝類化石。

近代(6000年前)
約在8000年前,海水入侵盆地達到最大範圍,幾後,隨著海水面達到穩定,以及沉積物的增加填滿了河口灣。

約在6000年前起,海水逐漸退出盆地,陸相河流沈積環境,再度廣泛重現於盆地之中。直到目前為止,我們所看到的台北盆地,是海水退去的樣貌。科學家也持續不斷,以最新科技在此進行調查研究,以了解更多台北盆地的前世今生。

台北盆地在幾萬年以前,本來就是一座湖,在地質學上被稱為古台北湖,後來因為長期的淤積,古台北湖慢慢變成沼澤區,再逐漸變成了低窪盆地,台灣的平埔族原住民開始在這個盆地裡定居開墾。

荷據時期荷蘭人為了驅逐佔領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也曾經派兵探勘台北盆地,並評估駐軍的可能性。

到了明鄭時期,漢人的活動早已經逐步擴展到了台灣北部地區。

一六八三年明鄭敗亡後,台灣進入了清領時期,在十一年後的一六九四年,也就是康熙三十三年,台灣發生了芮式規模七以上的強烈地震,史稱「康熙大地震」,據推測震央應該就在台灣北部的金山斷層一帶。

地震後接連而來的大小餘震,持續了快一個月,住在當地的平埔族原住民紛紛驚恐的逃離該地。

而且最可怕的是,強烈地震還讓台北盆地本來就鬆軟的土壤液化,造成大範圍的地勢陷落,讓原本地勢就低窪的台北盆地瞬間低於海平面,結果海水倒灌,讓原本的台北盆地變成了一座大湖,形成了「康熙台北湖」。

「康熙台北湖」在歷史上最有力的記載來自郁永河這個人,他在一六九七年,也就是康熙三十六年來到台灣,目的是要開採台灣北部的硫黃。

他在他的遊記裡寫到(註一),他們搭乘海船從淡水港穿過甘答門(註二),那裡的水道很窄,兩邊都是高山,等到進入了「康熙台北湖」,水面突然變的很寬廣,湖很大,甚至看不到對岸,船行駛了十多里路,看到有大約二十幾間的茅草屋,都是靠山面湖興建,這是張大(註三)幫郁永河蓋來採硫黃用的。郁永河把這些茅草屋作了規劃,二間用來放處理硫黃用的大鍋子,六間用來作倉庫,七間讓採礦人住,兩間讓廚師住,三間讓郁永河自己與另外兩個同行的人,還有他們的奴僕住。這些茅草屋蓋的時候為了遷就地勢,並沒有整齊排列,反而是分散錯置。

張大說:「這個地方四邊都是高山,整個廣達百餘里,中間是平原。平原上有一條溪流,原住民的麻少翁等三個社,就沿著這條溪居住在溪邊。

一六九四年四月,也就是康熙三十三年,接連發生地震,原住民們非常驚恐,紛紛逃走,沒多久就地層下陷,海水侵襲形成了大湖,這件事到今天還不滿三年呢。」

張大用手指著水淺的地方,還看得到竹子樹木的葉梢露出水面,三個原住民社的房舍舊址也還能依稀辨識。郁永河聽了這件事,感嘆說原來滄海桑田這種事,是真的發生過啊。

在大地震結束後,「康熙台北湖」存在了百餘年,才又因為淤積而慢慢消失,但是仍然留下來不少的地質證據。

註一:「裨海記遊」,郁永河著。

書中於五月二日記載:

初二日,余與顧君暨僕役平頭共乘海舶,由淡水港入。

前望兩山夾峙處,曰甘答門,水道甚隘,入門,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涘。

行十許里,有茅廬凡二十間,皆依山面湖,在茂草中,張大為余築也。

余為區畫,以設大鑊者二,貯硫土者六,處夫役者七,為庖者二,余與王君、顧君暨臧獲共處者三;為就地勢,故錯綜散置,向背不一。

張大云:
此地高山四繞,周廣百餘里,中為平原,惟一溪流水,麻少翁等三社,緣溪而居。

甲戌四月,地動不休,番人怖恐,相率徙去,俄陷為巨浸,距今不三年耳。

指淺處猶有竹樹梢出水面,三社舊址可識。

滄桑之變,信有之乎?

既坐定,聞飛湍倒峽聲,有崩崖轉石之勢;意必有千尋瀑流,近在左右,晝夜轟耳不輟;覓之累日,不可得見。

註二:推測為關渡一帶。

註三:文中的張大是當時的淡水社社長。

台北盆地的地質背景
http://homepage.ntu.edu.tw/~tengls/geo-info_taipei.htm

遠流台灣深度旅遊手冊系列:台北地質之旅
https://www.7stareco.org.tw/water/taipei/tai0.htm

地靈人傑的台北盆地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4/cchs2014best/A-1.htm

嗯,這篇來龍去脈就說得很清楚,滄海桑田。

看來沒有萬世不變的山河,當然也就沒有了萬世不變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