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本草綱目》

李時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生於蘄州亦卒於蘄州。李時珍是中國明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學家、藥學家和博物學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綱目》是本草學集大成的著作,對後世醫學和博物學研究影響深遠。李時珍與扁鵲、華佗、張仲景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醫。

李時珍生於1518年7月13日(明武宗正德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儒略歷1518年7月3日,合新歷7月13日),逝於神宗萬歷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14歲時考取秀才,但之後三次參加鄉試失敗,無法成為舉人,兼之他對醫學的濃厚興趣一直有增無減,向父親求說並表明決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誌,至死不怕難”。至此棄儒從醫專心研究醫藥。30歲時成為當地名醫,38歲時,武昌的楚王聽說後召他去任王府,聘他為“奉祠正”,掌管良醫所事務。1556年,經舉薦補太醫院之闕,李時珍在京師供職了一年後辭官。1557年,辭官回家後,他在雨湖北岸構築新居,題名“紅花園”,並在此行醫。此後一直研究醫藥,歷經30余年時間,終於著成《本草綱目》,後來又用12年修訂三次。

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李時珍離世,葬於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東南2公里的雨湖之濱。

李時珍祖父是鈴醫(搖串鈴行醫的走方郎中);父親李言聞,字子鬱,號月池,也是當地名醫。由於家庭熏陶,李時珍從小就喜愛醫藥。由於當時醫者的社會地位不高,所以身為醫生的父親李言聞希望他讀書應考科舉以光宗耀祖,並不鼓勵他習醫。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16世紀以前,中國歷史上本草學大成的著作,撰成于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作者為李時珍。

從《本草綱目》完稿至刻印,中間經歷了十多年的時間,原因是當時《本草綱目》沒有名家的讚許與政府的支持,李時珍到過蘄州、黃州和武昌,都找不到承印的書商。1579年,他赴當時中國刻印書籍的中心南京尋求出版,但仍未成功。1590年,他終於得到南京藏書家兼出版商胡承龍的幫助,出錢刻印。可惜,李時珍未及三年便卒於家,未能看到自己的著作問世。

本草綱目(全一冊)—繁體 (4.0 MB)
本草綱目(上,兩冊版)—繁體 (2.5 MB)
本草綱目(下,兩冊版)—繁體 (1.7 MB)

本草纲目(全一册)—简体 (4.0 MB)
本草纲目(上,兩冊版)—简体 (2.5 MB)
本草纲目(下,兩冊版)—简体 (1.7 MB)

cover.jpg

t00.jpg

t9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