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糟木匠 於 2016-12-25 06:06 PM 編輯
這篇文章讓咱突然想起很多的往事。高中時讀過這篇文章,上課時俺還搗鼓過。
就問那國文老師: 戴盆何以望天?
這國文老師70年代,移民去多倫多了。
想起一英文老師 教的一首詩:
乾坤無地卓孤筇,喜得人空法亦空;
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裡斬春風!
想起另一英文老師 教的一首詩: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高中畢業時,教會帶領著唱:
願主同在直到再相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NEZv4noE
願主同在直到再相會 主為我良師指導你
主為人人常養護你 願主同在直到再相會
願主同在直到再相會 主展全能羽翼護你
主賜日用糧食養你 願主同在直到再相會
願主同在直到再相會 生活危機雖侵擾你
仁愛聖臂必衛護你 願主同在直到再相會
願主同在直到再相會 愛的旌旗常率引你
死的冷波不能傷你 願主同在直到再相會
再相會 再相會 靠主恩得再相會
再相會 再相會 願主同在直到再相會
當兵前,教會帶領著唱:
有一地比白日更榮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8kEjHztP4
有一地比白日更榮顯,用心目從遠遠可看到,
有天父常等候在其間,將佳處為子民預備好。
我們到彼美地必要唱得福者所同唱和諧歌,
心滿足永不會再憂傷,平安福不再嘆未得著。
慈恩父在高天愛何廣!我必要將讚美獻給祂,
感謝父捨愛子大恩典,並每日賜與我福滿盈。
副歌:
不多時福日到,我等必要會在彼美岸!
不多時福日到,我等必要會在彼美岸!
更加與主接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0XLISKIDEk
更加與主接近,更加接近!
雖然面對十架,我被高掛;
然而我仍歌唱:更加與主接近,
雖在曠野遊行,紅日西沉,
黑暗籠罩我身,依石為枕;
夢中還要追尋:更加與主接近,
副歌:更加與主接近,更加接近!
老蔣時唱的:
慈光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TqkCg9Fdac
懇求慈光導引脫離黑蔭,導我前行!
黑夜漫漫,我又遠離家庭,導我前行!
我不求主指引遙遠路程,我只懇求,一步一步導引。
向來未曾如此虛心求主,導我前行;
我好自專,隨意自定程途,直到如今!
從前我愛沉迷繁華夢裡,驕癡無忌,舊事乞莫重題!
久蒙引導如今定能繼續,導我前行,
經過洪濤,經過荒山空谷,夜盡天明,
夜盡天明晨曦光裡重逢,多年契闊,我心所愛笑容。
耶誕節時唱的歌曲:
齊來,宗主信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r6OuAox-0c
今天我們公司聖誕節聚餐,國內的同學正好也有個大型聚會。
看了木匠的文後,突然想起70年代,跟在一老人的後面至一地,得了一本武術書。
書上有幾句話:
寅卯之交,天發殺機,龍蛇起陸,娵呰鶉火。戰雲四飛,倭族乘機,偪我夏宇。
我舉國父老兄弟姊妹十餘年來隱憂惕栗,夢寐弗忘之亡國慘禍,挾歐洲之彈煙血雨以俱來。
噩耗既布,義電交馳。軍士變色於疆場,學子憤慨於庠序,商賈喧噪於廛市,農夫激怒於甿郊。
凡有血氣,莫不痛心,忠義之民,願為國死。同人等羈身異域,切齒國仇,回望神州,仰天悲憤。
老人說是從邱清泉那裏抄來的。(今天上網查時,才知不是。)
才知多年來 - 娵呰鶉火 - 四字唸錯三 。
另一本書上有幾句話: 已死之夫 不可復陽 但已失之心 必可復得 。
蜀鄒容為《革命軍》,方二萬言,示余曰:「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辭多恣肆,無所迴避。然得無惡其不文耶?」
余曰:「凡事之敗,在有其唱者,而莫與為和;其攻擊者,且千百輩。故仇敵之空言,足以隳吾實事。」
二十歲前,俺就想著 英國 在阿拉伯的勞倫斯。 奧立佛•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之護國主。
美國的湯瑪斯•傑佛遜,美利堅合眾國第三任總統。
然後俺就想著,當年若是多努力些,不定現在,咱也住在多倫多。
喔! 這天寒地凍的。
喔! 這天寒地凍的。
事实上,南方过冬比北方难。
我生在武汉,冬天有零下几度的时候,武汉的冬天难受,因为家里没暖气。到冷天,屋子里和屋子外一样的冷,最冷的时候,只好捂在被子里看书。
大学毕业后到湛江工作,心想,这倒湛江了,冬天会暖和一些了吧?可事实上,湛江的冬天低气温大约零上5-6度吧。可湛江的湿度高,不比武汉的冬天干燥,所以在湛江,五六度的时候,和武汉的零下几度,一样的冷。在武汉,人人都有棉衣滑雪衣啥的,湛江人那时候大多连厚点的衣服都没有一件,那才是难熬的冷啊!
再后来到纽约,到多伦多定居,算是典型的北方世界了,我还真没在这最后的两处感到冷,因为所有的建筑物里都是二十多度。
事实上,南方过冬比北方难。
三十多年前,也是有過機會的,就一師兄去美國,從落山磯回來,直說冷啊! 冷啊!
就打消這心念。
多年後,很多人回來,都這樣說的: 有雪之地方過冬不比台灣冷。
有時不免嘆息當年。不過呢?親戚的小孩自美歸來,談起求學的辛苦過程。
啊呀!真是艱苦。真是艱苦。
二十歲前,俺就想著 英國 奧立佛•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之護國主。
新舊教在那打來打去的。戰前,在祈禱時,都在求 主啊! 主啊!
就想著他們的 主啊,到底要聽誰的!
本來約好春節前要聚會的一舊識教友,今天看了俺在網群貼的幾首耶教歌,貼了頁佛教圖後,說不來了。
估計是那些年同是因政治原因,被請不要去某教堂的天涯浪客。
政治啊!感嘆。腦殘中。
這要唱:
I am, you are, we are Australia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jkrjYitgeA
的天涯浪客。卻還在:
喔!松花江,我多麼想你。
松花江是我家大河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NmKp5A8i3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FIK2EPzeJo
想起了 Loch Lomon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0KQLJwMDz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vJLRVmeJBk
過些時,要和伊說,看: 箭喻經 《羯臘摩經》“Kalama Sutta”
禪 一切放下。
道 一切超越。
儒 一切承擔。
耶 一切交主。
無 一切自己面對。
大家都說一。 對吧?
[quote=“wubao”, post: 6, topic: 4181]
梧葆 發表於 2016-12-23 12:06 PM
事实上,南方过冬比北方难。
三十多年前,也是有過機會的,就一師兄去美國,從落山磯回來,直說冷啊! 冷 …[/quote]
禪 一切放下。
道 一切超越。
儒 一切承擔。
耶 一切交主。
無 一切自己面對。
大家都說一。 對吧?
放下也好,超越也好,承担也好,交主也好,自己面对也好,只要做到极致了,一也,没啥不同了。
能做到极致的,不讲途经,殊途同归。归到极终的一点,都是一样的。可是,谁能达到那终极点呢,除了传说种的圣人,谁也办不到。
既然我们都办不到,不妨就在市井中混着,做个好人吧。
本帖最後由 梧葆 於 2016-12-24 12:38 PM 編輯
能做到极致的,不讲途经,殊途同归。
归到极终的一点,都是一样的。
可是,谁能达到那终极点呢,除了传说种的圣人,谁也办不到。
既然我们都办不到,不妨就在市井中混着,做个好人吧。
做個好人。 首先要: 知是非。 否則努力去作不對的事,結果也會不好。
新竹某中學日前舉辦 聖誕感恩變裝秀活動,扮成納粹參加,竟然有學生複製納粹德國武裝親衛隊制服、舉著納粹德國旗幟、軍徽遊行。
— 這種違反 普世價值 要嚴厲 譴責。 —
軍人之智,在乎別是非,明利害,識時勢,知彼己,根本上又須合乎道義。
看了新聞,一整天心情都混亂著。
學生無知,學校的教職人員也不知道嚴重性?
那些人,仍被日本軍國法西斯遺毒迷惑呢? 或是昧於時勢不敢對學生提出指導 - 人的價值觀呢?
SILENT NIGHT by SISSEL
我也有同学居然上帖为侵略日军张目,被我拉黑了
我觉得到我们这年纪,宜静不宜动,不要参加任何情绪化的活动才对
但偶而猛醒自己 - 向上提昇 向下沉淪 也是不錯的。
隨波逐流 遺世而立 致使邪言橫行。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小弟不才,也就只敢在 木匠兄這裏貼幾句。 慚愧 慚愧 。
孟子說:
詖辭(偏於一曲而不見全體的言論),知其所蔽;
淫辭(放縱蕩肆之言),知其所陷(陷溺);
邪辭(邪僻之辭),知其所離(背離正道);
遁辭(理屈而閃躲之辭),知其所窮。
此即能從人所發之不正言辭,而知其心術之毛病。亦即陸象山所說的知病。
新產品 車!
http://www.youandi.com/say-goodbye-cars-and-hello-pods
新產品~手提電動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s0KdONhF6w
屈原曰:
吾寧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
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 ?將游大人以成名乎?
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媮生乎?
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將哫訾栗斯、喔咿儒兒以事婦人乎?
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
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
將氾氾若水中之鳧,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 ?
寧與騏驥亢軛乎?將隨駑馬之跡乎?寧與黃鵠比翼乎?
將與雞鶩爭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從?
世溷濁而不輕;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
詹尹乃釋策而謝曰: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
[quote=“wubao”, post: 11, topic: 4181]
梧葆 發表於 2016-12-27 09:16 AM
我觉得到我们这年纪,宜静不宜动,不要参加任何情绪化的活动才对
但偶而猛醒自己 - 向上提昇 向下沉淪 …[/quote]
詹尹乃釋策而謝曰: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
说白了,就是告诉人,我们不是神,不可能知道一切,但一定不要用醉心于龟策而忽失自己的思索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