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则有不信则无

本帖最後由 云卷云舒 於 2014-8-9 06:22 AM 編輯

三年前去深圳,同学其时正研读《楞严经》,心得笔记录了一大本。再三建议我要仔细读。我认为信仰这事,应该是机缘巧合,不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是在某个情境下,契合了需要。这个需要经过时间的验证,逐渐强大到深信不疑。

当时我正在学习心理咨询师的课程,对同学的种种经历体会就不自觉地归纳到心理学范畴去解释。我没有点明她是”幻觉“或”幻听“,但同学意识到了我的怀疑。于是我们品茶到一半时,一起去把手洗干净,拿出一本经书,让我心里默念来深圳的愿望,用手翻书页,盲指一个字后停下来,看看这个字是否如同心愿。我照做了,嘿!还真是!

第二天,我们一起去了弘法寺。她的挎包里,装着所有存折票据。她说家里不安全。我们在弘法寺做了两小时义工。

同学每年暑假回老家度假。今年穿的衣服还是三年前的,已经拜师受戒吃长斋。我们一起吃火锅,她的素火锅底不知怎的捞出一块肉,她了然地捞出来搁置一旁,继续吃”荤菜旁边的素菜“。对日渐有发胖趋势的身材毫不在意,前音乐学院的校花如今钢琴偶尔会弹几曲,都是佛乐。不再规劝我读佛经,只说念经心得以及信则有不信则无的奇遇。上午听她讲佛法,晚上听她讲投资理财,细致到一起规划路线去罗田买山里的房子避暑,以后养老。

没有真正读过一本经书,无法妄加评论。一是读不懂,二是心不静。有的梦境,用心理学范畴解释,是必有的结果,用佛法解释,是引导。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感觉头被重物压着,越来越紧以致无法忍受,一模,原来是戴着如同唐僧头上的帽子。同学说,是在指引我修佛法。我说,这个帽子的重,是不是指与婆婆生活在一起的累?婆婆信佛,日常会提醒我哪些是不符合规矩的。

心理学与佛法有相通之处,都能让人及时体察出来,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来自哪里,追根溯源后才好化解。生活是长期的积累过程,目前依然不能解惑。

本帖最後由 糟木匠 於 2014-8-9 07:57 AM 編輯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每天接受各種各樣的信息,各種信息相互衝撞。很多事情深究不得,很多事情不能想的太細。

一般的人有個概念,你每天過得輕鬆愉快嗎?一小半人說是。說是的人中,有富人有窮人,有不富不窮的人。

你每天過得輕鬆愉快嗎?一大半人說,生活壓力大呢,哪能真愉快。說不愉快的人中,有富人有窮人,有不富不窮的人。

生活壓力每個人都有,躲避不掉,逃避不得。怎麼辦呢?日子還得好好過,自己看著辦吧。

至於各種心理暗示,我在紐約時,一位老師講過這麼一件事,他隨意挑一個學過美術的學生,蒙上眼睛,在紙上隨意畫圓圈,方塊和曲綫條,直線條。畫完以後,讓另外的人閱讀這種圖。石匠會說其中畫有磨子碾子,鐵匠說畫有大盆和馬蹄鐵,木匠說是臥室裡的全套傢具,麵包店老闆娘說有很多甜圈蛋糕。。。總之,每個人都可以從畫中找到自己所熟悉的,或者想像的信息來。

心理暗示,總是可以 “引證” 你心裡想著的任何事,屢試不爽。

對於人終老後的歸屬是什麽,孔子說過六個字:未知生,焉知死。老木匠老翻譯孔子的這六個字就是:好好活著,愉快地過好每一天;等到要死的時候,不用琢磨就自然知道死是怎麼一回事了。

信佛的人,信因果,信轮回,信极乐世界,信地狱.我信因果半信轮回…

心随境转,境由心生. 凡事往好的结果想, 就无所顺境逆境 好好活著,愉快地過好每一天;等到要死的時候,不用琢磨就自然知道死是怎麼一回事了。 …了然生死是,很高的境界

手机回复没有电脑上便捷和一目了然

學科學的人,都信因果。佛家說的因果,有報應的意思。

四川大地震的時候,聽過達賴說佛法的反華洋人,別的沒記住,就記住了因果報應,就說那是報應。。。

信因果不是問題。至於信輪回,應該知道知生樂生。

知生樂生,感激生命,愛惜生命。輪回么,隨緣好了。

介紹一本 解說 楞嚴經的書。

楞嚴經修學法要 淨界法師 講述/心賢法師 編輯

網上有 PDF 版。
楞嚴經修學法要
http://ftp.budaedu.org/publish/C3/CH38/CH382-07-01-001.PDF
可下載慢慢看。

下面這網址有許多經書:
http://www.budaedu.org/publish/C3/

楞嚴經修學法要 在下方倒數第七書。

先賢大德有言:
《法華經》是經中之王。
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

梧葆兄给的网址,我这边连接不上。

楞嚴經修學法要
楞嚴經修學法要.rar (279 KB)

請在此網址內尋找 約在四分之三處 有簡體版
http://yun.baidu.com/share/home?uk=53643757#category/type=0


http://yun.baidu.com/s/1cOQuB

01集-海云继梦-华严经导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4NjY0Njgw.html

大佛頂首楞严经讲义(重点提示)-0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1NjkwNTY0.html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01宣化上人(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M2NjIxODA0.html

-海云继梦-

多年前,稱呼 師兄。

現在 ,稱呼 師父。

找到了简体版的,很清晰,繁体字看着要辨识半天:L

憨山大師曾經說過這樣的兩句話:
「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

大佛顶首楞严经第1集 圣宇法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IwNDU0OTM2.html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浅释
美国北加州万佛城宣化禅师述

http://www.xuanhuafb.com/html/html/xhlyj/index-201.html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
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编译
http://bookgb.bfnn.org/article/0079.htm

你那同学,日子过得是真自在,每天衣食无忧,然后就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她命也好,找了一个好的长期饭票,不用她考虑衣食住行,所以她心静去读佛经。

天天都被生活折磨得心慌意乱,怎么读得进这些心灵鸡汤,我就肯定不行。
旧衣服我也穿,十年前的衣服也还穿的,这个没啥。

怎么解释都是你同学命好呢?她就是上帝的宠儿。祝福她一生平安!

冬季衣服,十年前的也在,夏季衣服,三年前的,棉质T恤,再穿感觉就灰扑扑的,很没有精神。做睡衣都不够轻盈不好搭。会手工够勤快的,可以撕成碎片做拖把。但上衣做否做拖把,又另有说法。所以我一般是扔掉。集中清理一次,放在干净的袋子里,搁在干净的空地上,有需要的人会自行拿去,没需要的就随垃圾运走。------但超越了这些虚荣心,生活也许更自在吧?佛家讲究供养,自己省吃俭用,供养要舍得。至于好名好运,这个,额,据说是上辈子修来的……

介紹一視頻:
傅佩荣现场占卦教学 易经筹策占卦占卜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2NjkxMjg0.html

傅佩荣《易经通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jn50qlgk4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