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妈难当

高三一年,女儿仿佛是隐身,熟悉的人见不到她(早出晚归上学),对不熟悉的人而言,以为我就只有一个儿子,没有女儿。高考结束,女儿的隐身状态成为“在线”,被时时关注。不需要记事本,不需要百度,就有人提醒:分数出来了~提前批开始录了~一本开始了~征集志愿开始了……什么时候办酒?
我说:二本分数~不办酒~新疆师范大学……回答的声音渐渐底气不足,看我的眼神一致复杂,新疆?……?……是后妈么?政局不稳,路途遥远,民风不纯,师资薄弱。同意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孩子去那里上学,不是后妈胜似后妈。
后妈良心发现,抵挡不住了。但档案已经投到新疆师范大学,录取后就出不来。如果不去读,就只有复读。婆婆在女儿面前哭了两回,力劝复读。保证一家人不给压力,复读后的结果无论怎样都接受,哪怕是高职高专,只要在身边,能够实时关照,就行了。
女儿不想复读。不论高三一年是努力了还是没尽心,不论高考是没发挥好还是只能如此,都不想再复读。不想煎了一面再翻个身煎另一面。以后考研再回来。
后妈难当。只好求助于亲爸:能不能陪读一段时间,待女儿适应了再回?(后妈要在家陪儿子)毕竟是亲爸,同意了。
容后妈弱弱地申辩几句:路途远,两天火车或4小时飞机,没有出国远;频发暴力,各地都有,名称不同;民风剽悍,没去过没见过;师资?呃,对应的二本师资……
读还是复读,后妈难当。一条:坚决维护女儿的决定。

本帖最後由 糟木匠 於 2014-8-5 05:48 AM 編輯

真會聯想,都想到前媽後媽的份上了。

這樣吧,我直接說我心裡想的,和你一起試著走一段心路旅程。

首先說說複讀。大家都知道,孩子們因為各種原因複讀,只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的孩子會有所進步,或者說提高吧,而百分之八十的孩子在複讀之後,還是原來的那個高度沒有任何進階,甚至還會退步,不如從前。孩子去複讀,誰也沒辦法保證,孩子一定是那能進步的百分之十五,而不是百分之八十那一撥的。

第二,我要說的是,新疆師大,就我所知,是一所師資力量相當強的學府。新疆本地非常優秀的孩子才能進入這所學校學習,不是誰都可以進去的。

我知道,新疆是比較偏遠的地方,正是因為這個,就給內地的,在考試中沒有發揮好而有一定實力的孩子留下了一條進階的路。

第三,我認為,能不能進入師大這樣的學府,需要一定的高度,進入了之後,還得孩子自己努力才行的。如果孩子不努力,那麼到哪兒都一樣。做父母的常說,希望孩子能成長,能有獨立的精神。做父母的,老一輩的,想把孩子留在身邊,這想法有一點莫名其妙。

沒有一個孩子願意做籠子中的小鳥,不論外面有多少風雨,是鳥總要有飛翔的機會。

對於孩子說來,父母是靠不住的,別的東西更靠不住,告訴孩子,要自己多努力,讓孩子長大,這才是做父母的責任。

最後說幾句難聽的話。國內來多倫多的留學生,去年前年死了好幾個呢,還沒聽說內地誰在新建讀書的孩子出什麽大意外,怎麼就沒有人說多倫多不安全呢?

电视报纸上总在宣讲新疆反恐,这给内地没去过的人不了解的人更多心理拒绝,一说去新疆就仿佛是上战场。而内地各种事件就只是局部。从得知录取开始,就没有收到过任何祝福,而是一轮一轮的劝阻和白眼。我开始失眠。每到无法坚持,就在黄姐那里求安慰。明确表态支持女儿去师大只有一次,就没有再辩解。我相信女儿会适应的。
對於孩子說來,父母是靠不住的,別的東西更靠不住,告訴孩子,要自己多努力,讓孩子長大,這才是做父母的責任。--------我会传达这段话给女儿。

建议先听听女儿的选择理由, 问题是她有没有想过你们所担心的问题. 在我们这里, 好像只有亚裔的人特别重视上不上大学, 因为许多情况下, 有许多出路可以将来的生活. 大家更关心的是那种工作更能适合自己, 更能挣钱养活自己. 比如说当兵很危险, 但几年兵当下来退伍后的国家福利待遇保障很吸引人, 就吸引了很多人, 而且,这里对上大学的年龄限制也不严格, 当几年兵后,或者工作几年后,想继续上大学仍然可以上, 大学上了两年, 想出去转转世界, 也可以休学几年去转转. 真正想读博士硕士的都是少数书虫. 大家都比较自知之明, 我有什么样的天分就读什么程度的书, 绝不勉强. 所以建议先听听女儿的想法, 什么因素这么吸引她?是否合理,是否勉强, 是否其他什么原因. 有时年轻人一时冲动, 但过些时候会后悔的.
退一万步, 她现在想上那个大学,也可以试试, 读一年不喜欢, 只好退学复读.
据说现在新疆乌鲁木齐安全形势挺严峻的. 新疆宗教分裂势力越来越凶.
新疆师大的学生将来的就职趋向你们清楚么? 特别是她选的那个专业的将来去向, 能不能回内地?
的确需要认真考虑.

新疆莎车县7.28事件遇难者近百 规模仅次于七五

作者 上海特约记者 曹国星
昨天(8月2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党委常委(扩大)会议,通报莎车县7月28日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情况,部署全疆稳定工作。根据张春贤披露数据,案件已造成无辜群众37人死亡(其中汉族35人、维吾尔族2人),13人受伤,31辆车被打砸,其中6辆被烧。处置过程中,击毙暴徒59人,抓捕涉案人员215人,缴获“圣战”旗帜以及大刀、斧头等作案工具。

新疆官方将该案定性为一起“境内与境外恐怖组织相互勾连,有组织、有预谋、计划周密、性质恶劣的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

张春贤称,要充分认识反恐维稳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看清“三股势力”是破坏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根源,此外,要坚持依法治疆,犯罪必惩,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无论任何人、任何形式的犯罪,“都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据官方的调查,2013年以来,努尔买买提(真名努拉买提·萨吾提,莎车县艾力西湖镇人)与境外“东伊运”组织勾连,组织人员收听收看暴恐音视频,宣扬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思想,逐步形成了以其为头目的暴恐团伙。

今年斋月以来,该团伙选择偏僻地点,以吃斋饭为名多次聚集,通过非法“台比力克” (所谓“台比力克”是阿拉伯语Tablig的译音,在伊斯兰教经文中意为“传道”、““劝导”等,即传教、传圣言,宣讲经文等)活动,煽动拉拢人员,制定犯罪计划,准备作案工具。

7月28日凌晨,该团伙成员蒙面手持刀斧袭击喀什地区莎车县艾力西湖镇政府、派出所,被维稳力量击退。此后,暴徒在巴楚—莎车公路上设置多处路障,分别在10个地点拦截打砸焚烧过往车辆,杀害无辜群众,持刀斧威逼群众参加暴恐活动,途经此地的墩巴克乡乡长吾拉木江·托呼提和乡纪委书记阿不都艾尼·吐尔地严厉斥责暴徒,惨遭杀害。

有莎车县当地的汉族网友透露,7月28日凌晨2时-3时,200多名暴徒袭击了艾力西湖乡及其他2个乡,将乡派出所人员,村委会人员,驻村干部全部杀害,据传,三个乡的基层组织除去参加喀交会的还在外,几乎被一锅端。

根据本台此前报道,此次被袭击除了艾力西湖镇政府派出所外,还包括自治区公安厅驻村工作队等五个现场,有传言称,公安厅一位副厅级带队官员在袭击中遇难,可能是近年来在反恐中遇害的最高级官员,不过新疆当地的新闻官员已经否认了这一传言。

凌晨5时-6时,200多名暴徒又裹胁800多名村民在巴莎公路上设路障,打、砸、烧来往车辆,据说有2辆拉四川民工的大班车上的汉族民工被杀。

军警赶到时,数百名暴徒和被裹胁的村民与部队对峙,暴徒把小孩推到前面还向部队进攻,部队不好下手,所以暴徒进攻了3次才被击毙了40多名,这一说法与此前本台引述的官方文件描述接近。

当地消息人士称,当地传言中此次暴恐袭击受害者和被击毙的暴乱参加者的数字事实上远远超过了目前官方公布的不到100人,规模仅次于2009年的7.5事件。

本帖最後由 糟木匠 於 2014-8-5 06:16 AM 編輯

[quote=“katong”, post: 4, topic: 3747]
卡童 發表於 2014-8-4 10:48 PM
建议先听听女儿的选择理由, 问题是她有没有想过你们所担心的问题. 在我们这里, 好像只有亚裔的人特别重视上 …
[/quote]
目前的情況,據我瞭解是:

一。上新疆師大
二。不理睬新疆師大的錄取,複讀

即使複讀,就大概率說來,和以前一樣甚至不如從前的概率大大次超過能有進步的概率。你要到學校管複讀的那兒去問,他們總是吧極少數有進步的孩子作為例子來說事,而高達 80% 甚至更多的孩子沒有進步,甚至退步的實際情況,他們就不說了。

上師大,不論怎麼說,出來都是本科畢業的,而且是相當好的學府。這和讀一般的師院,絕對不是一個等級的。

畢業出來面臨的問題,一是考研,二是就業,據我說知,從師大畢業出來,在這兩者上是佔有優勢的。

我不相信一個孩子今年沒發揮好,明年就能超水平地發揮。

加拿大中文電臺有個主播,叫姜東, Larry Jiang,前幾天剛從烏魯木齊,石河子回來,他說了很多關於新疆的話,他認為,僅就烏魯木齊和石河子說來,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危險。

文革死了很多人。我小時候住的地方就是武漢的武鬥中心,我周圍就有認識的人在武鬥中死了,也看過橫屍街頭的場景。想想都危險,對吧。但對於從那種大動盪年代里走出來的我,我不認為安全上有什麽堪虞之處。

還是聽聽孩子的意見,或者讓孩子到烏魯木齊去體驗幾天,覺得不好,回來就是了。覺得好,可以讀下去的。

孩子的意願,加上正確的引導最重要,最後的決定權應該交給孩子。對於孩子說來,不要在人生路的選擇上留下太多遺憾。

對於我自己說來,我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部份就是我的經歷,我的那些故事。

如果拿師大和二本三本比,那是對教育系統的不瞭解。

從新疆師大畢業,二本三本的師院根本就不在一個夠得著的距離上。

如果孩子想考研,出國讀研,師大畢業的就是師大畢業的。沒夠上這一坎,就得老老實實的站在較低的一坎上去思維了。

較低的一坎,也沒什麼不好,但這一點,一定要孩子清楚,很清楚很明瞭。孩子完全明白自己目前面對的階梯型社會的殘酷現實,好好想想,再做選擇比較好。

大陸的學制俺不大清楚 , 什麼是後媽 ?
俺女兒今年考大學 , 明天放榜 .

新疆呀 , 當年左宗棠打下來的新疆 , 現在面臨考驗了 .
民族情緒一旦被挑動起來 , 就很麻煩 .
人家不想再跟你同一國啦 , 怎麼辦乎 ?
如何才能讓人家自願自發的和你在一起 , 恐怕真的不容易 .

[quote=“katong”, post: 4, topic: 3747]
卡童 發表於 2014-8-4 10:48 PM
建议先听听女儿的选择理由, 问题是她有没有想过你们所担心的问题. 在我们这里, 好像只有亚裔的人特别重视上 …
[/quote]

对于女儿的就业,我们暂时有两条意向:考公务员和教书。师范类的综合大学,就符合这个目标。所以,女儿选学校的范围就在师范类。新疆师范大学,在疆内招生属于一本,疆外属于二本,往往过了抛档线就可以录。以前在内地的指标,因为偏远,很多都浪费了。许多考生宁读内地三本,不上新疆二本。在内地,二类学校校址如果在市区,热门专业基本在一类招生,即使是普通专业,校线往往高出投档线很多。武汉市内的二本学校,今年录取的分数线普遍上扬。想在市内读,就只有三本,或者,民办高校的二本(刚从三本晋升到二本,比如汉口学院)。
报考学校,一般是在家人与孩子都认可的范围内,我们家也有过商量。第一志愿,报的是市区的二本师范,虽然分数也许不够,但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可以补录的方式进去。今年实行平行志愿,考生可以报考六个学校。新疆师范大学,我是第五志愿。如果不报考新师大,二本也许就掉档了,或者,等着找关系补录。但是,--------这才是家人责怪我的地方:我把新师大瞒着他们填了志愿。而一旦投档到新师大,就等于切断了其它的可能。
填志愿,是在女儿老师的指导下,女儿同意下,保证第一志愿不变的情况下填的。录取的专业是师范类小学教育,因为同意专业调剂。以后不一定是教小学。不管是以后考研,或工作,大学文凭是必须的。问过女儿,她不担心安全问题,与人为善,低调行事,不过是换个地方学习。至于专业,读一阵子再看,或者选修或者换专业。

关于复读,咨询过老师的意见。老师认为,女儿高考有失误,强项的文综考砸了。如果复读(心甘情愿),有这样的基础,应该比目前的要好。如果去读(心甘情愿),她也能处理的好。因为她是个沉稳的孩子,不惹事。好好学习,以后会内地工作或考研回来。大学,要得是文凭。并说国外的university和collige的区别。
侄女在华科上大四,她说,在华科(别的学校不了解),新疆来的学生,学生会单独编班,上文化补习课,一年后再同步。以此为据批新疆的师资。我没有很好的理由反驳。但,女儿的分数是事实,根本去不了华师,更不论华科。愿望是好的,也要尊重事实。
女儿决定上师大,我支持。如果去读一阵子要回来,我也支持。

有一點你必須清楚,新疆師大,絕對是一本學校,學生沒進學校前,是本地一本錄取的還是外地二本補錄的,差別客觀存在;但進了學校后,一視同仁,就沒有任何差別了。

以考研為例,你女兒倘若是新疆師大畢業的,和二本三本師院畢業的,是有很大差距的。

如果你女兒不願意去,另說。如果她願意去,我認為應該好好支持她。老人家把子孫綁在身邊的想法,不合時宜,慢慢做工作吧。孩子想飛,就助她一臂之力,讓她飛高點,飛遠一點。

如果是我的女兒,在這樣的情形下,我肯定選擇師大,我這人愛面子,我認為師大是名正言順的學府,對孩子後來的出息有所助益。

要強調的一點是。如果不選擇去,那就罷了。如果選擇去,要以學校為榮的。不可以抱著一種受委屈的心態進去。

我畢業於農大,有人問過我:你的底子不差啊?爲什麽讀農大(言下之意看不起我們農大哈)?我覺得啊,說老實話,我的母校不差,我是以我的母校為榮的。我的同學,一大半都比我更優秀,我能進這所學校是幸運,是學校幫我走上了更高的臺階。

首先声明,我不是后妈,是亲妈哦~
洞庭兄的女儿也高考,台湾的高考与大陆不知有个区别?应该与我女儿差不多大,我女儿17岁。上学较早。
新疆师大有去台湾做交换生的惯例。屏东,台北,高雄都有。一般在大一下学期申请,大二去一学期。

本帖最後由 糟木匠 於 2014-8-5 09:03 PM 編輯

這個有點亂扯。

新疆孩子來內地讀書,普通話不流暢,需要補習語言,這個很正常的。

對於複讀,還是一句舊話:誰也不能保證孩子一定是那好的百分之十五而不是平泛的百分之八十。

对国内大学的分类不是很清楚, 但我知道一所大学的水平的高低一要看师资,二要看同学的水平程度, 三要看国家的投资.老师的水平高低要影响学生的一生. 同样的专业, 不同的老师会教出不同的效果, 这就是重点学校老师的作用, 这样的老师会教出更多的好学生, 会研究出更多的效果, 学生也会在4年的学习当中收获最大. 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全世界的学校之所以不同,就在于老师的水平高低. 要不然怎么中国的好学生都赶着往国外跑, 上常春藤学校. 所以我建议你们再好好查询一下新疆师大的师资水平, 研究水平, 最好你女儿选择的系里有比较好的老师. 不然会耽误女儿一生. 学生水平高具有提高竞争能力的效果,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木匠那个年代特殊,周围的学生全是100里挑一的, 所以学什么专业,放在什么学校都不会差. 现在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 90后,00后的孩子很娇惯,我们这里很多小留学生很会花钱,但学习就不怎么样了. 倒是移民一代的孩子还比较体会父母的艰辛,无论学习也好,做社会活动也好都挺争气的.孩子如果在这方面比较懂事,父母就少操很多心了. 希望你的女儿如此.

说说我的想法吧,既然你们全家都反对去新疆,认为师大各方面都不行,真的就不要勉强,还是去复读,明年考华中师大或华中科大吧,并且女儿成绩不差,提高100分没有不可能的。中国还有个考到30多岁的呢,考了很多一本都放弃了,今年终于考进清华,这个消息对于复读生来说绝对是正能量。
我在新疆生活过的,我应该最有发言权,没有你们想象得那么差,我们新疆的考生虽然到内地刚开始不如内地的考生,一年后绝对成绩都很突出和优秀。木匠说的单独开课是普通话听说有问题吧,这根本就不存在哈,我们的普通话说得都很好啊。好和不好要看参照物,既然都觉得不好,那就放弃吧。
还有认为女儿去新疆读没面子,还不如读高职,要是有这个想法那真的就坚决放弃。就如木匠所说,要爱自己的大学,以自己的大学为荣,我非常赞同。自己都觉得委屈,就去选择更心仪的有面子的学校吧。这个选择跟找对象一样的哈。
这样吧,拿出十个理由来选择和评估,不去的理由占多数,那就放手。去也要心甘情愿的去。今后就业都是自己找工作,新疆读书不过就是四年而已!

谢谢各位兄长诤言!女儿自己是决定要去读新师大的,没有变过,只是家人很反对,我的声音几乎被淹没,所以在此发帖,希望听听各位高见!
有朋友刚从西藏回,去过拉萨和周边乡镇,去过林芝,日喀则,带回一些颇有异域风情的纪念品,藏香轻嗅亦沁人心脾。对有小江南之称的林芝念念不忘。除了高原反应,西藏一片祥和,各地加油站防范甚严,在规定区域内就必须减速,需用行车证和身份证加油。治安很好,饭食很香。

本帖最後由 糟木匠 於 2014-8-6 06:42 AM 編輯

同意把選擇權交給孩子,這個是一定的。

但在把選擇權交給孩子之前,要理性客觀地跟孩子分析利弊。一味地說好,一味地說不好,都是盲人瞎馬。

你說的分析方法,我太同意了。把好處列出十條來,不好的因素也一一羅列。

好處在那兒?當然要看的見摸得著才是真好;

不好的因素有哪些?一條一條分析。哪些是各地共有的,不去新疆別的地方也一樣?那些是可以克服的?那些是人生路上必須克服的?要是到人生路上,不遇到困難,不經歷困難的人,就是沒用的人。絕大多數情形下,經歷了磨難,克服了困難,才是一輩子的財富。

傳聞信不得。我第一次去香港是八十年代中期,那些警匪片黑幫片,弄得我以為香港就是一個匪霸橫行的地方,到了香港一看才知道,原來是一個彬彬有禮的城市。對紐約的印象也一樣,八十年到後期到了紐約,才認識了紐約是一個平和的城市,和動作片中的紐約完全不同哈。香港有危險不?有啊,紐約有危險不?當然也有。你不去故意攆著踩獅子尾巴,獅子幹嘛要咬你?

前年有個中國來加拿大的男留學生被人肢解,你不去玩同性戀,那悲劇也就不會發生了。再說,即使要玩同性戀,也得好好挑挑對象,是吧。

現在正在審理的多倫多中國女留學生去年被殺的案件,當然很慘。但是的但是,如果那女孩不玩曖昧,危險就會離她遠一些。還是剛才說的,如果一定想玩玩曖昧,只要不是十分過火,好好挑挑對象,也許就沒有那麼慘。

[quote=“katong”, post: 14, topic: 3747]
卡童 發表於 2014-8-5 10:49 PM
对国内大学的分类不是很清楚, 但我知道一所大学的水平的高低一要看师资,二要看同学的水平程度, 三要看国家 …
[/quote]

新疆師院的師資是不錯的。其實中國耐壓高年政府對新疆的四所大學,支持力度挺大的,其中就有新疆師大。

中央政府的想法很清楚,特意給新疆的這四所大學更多的對外交流的機會,所以新疆師大絕對不是一所落後,封閉的大學。

我們說好和不好,都要有理性。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我在武漢長大,快三十了才離開武漢。我走過很多地方,如果讓我現在選擇居住地,我肯定不會把武漢當成我的第一選擇。不是說別的城市就一定比武漢好,這話可以反過來說——別的好多地方,也不會比武漢差的。

很多人都習慣於人云亦云,跟風亂說話,就憑想像發言。舉例說來很多人愛吵架,很多時候吵著吵著,根本就離事實十萬八千里。說到討論問題,如果都根據那些沒有依據的傳聞或者偏激的想法,那就不是討論了,那是橫扯。

老話說了,說理的永遠占下風,橫扯的永遠居高臨下。

去新疆读书,不一定在那边就业,回武汉也一样。国内看重的是大学文凭,没有这一纸文凭,无论在哪都不好就业。就业与考研,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顺势而为吧。但有一点很确定:以后去新疆旅游,女儿肯定是个好导游。而且,学习一门少数民族语言,应该比学英语有语境。据说,师大文科的学生,大部分是维族人。
家长不希望孩子走远,有时是为了照顾自己的情绪和心理。以前朝夕相对的孩子,现在只能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心里的不舍,是要靠理性和智慧去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