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只能回味 致洞庭戰友

下列各 連接鏈 ,有的聲響大,有的意識型態濃,有的 色。

請勿在工作時接鏈 ,請勿在家人前接鏈 。

時光一逝永不回 往事只能回味-----一切都變心 像時光難倒回 我只有在夢裡再回味


前些日,灰綠兵 的事後,洞庭老師,一直鼓勵小弟唱這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U2OTk1ODA0.html

說:
大江待君添炙碳,赤壁待君染醉顏。
松柏勁骨當歲寒,你談笑而去談笑還!

小弟也只能哀嘆:

說什麼
六十年來塵撲面,今日才得洗汗顏,鯨鯢陣裡騁雕鞍。
今日裏
大江東去浪滔滔,早盪盡了英雄情懷。

前幾日,才聽得一小女孩對一小男孩說:弟弟,你別簽,家裏沒錢,我簽。

就想到這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5NzY3Mjgw.html

唱到:

木蘭是頻頻歎息愁緒長。 老弟何堪征戰場。

願將那裙衫脫去換戎裝。 登山涉水長途去,代弟從軍意氣揚。


小弟眼淚都充滿眼眶。

台地這次要簽約招兵30000。只來500不到,一半以上是女的。


這回洞庭老師,又鼓勵小弟 要硬喲:

立馬想起了高中時,老師教:

各民族間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幫助。
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平均地權,保障人民食衣住行育樂的基本生存,共享均富的生活。
促進資源的有效發展及利用。
合理分配。貢獻大的分配多,貢獻小的分配少。減少不勞而獲的存在。

想起了

領袖 指示:
我們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第一總要同心協力,規過勸善,使得大家的精神一貫,來振作我們這個自己的學校才好,如果現在在學校裏面官長學生一齊熱心,互相團結,將來出去無論在軍隊裏面,或在社會裏面,也能夠聯絡一致。

有二件要緊的事,須要留心。第一是愛護百姓。第二是愛惜物資。

古人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仁民就是愛百姓。愛物就是愛物資。

要知這二件事,是軍隊的命脈,如果不能仁民愛物,就足以致我們軍隊的死命。

倫理、民主、科學。
自由、平等、博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WG-DphVz5c

想起以前去新店空軍公墓等等許多往事。想起 一遠親 - 張好漢。
再想到小弟聽學的第一首平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0OTc5OTg4.html

唯有 Gone with the Wind - 嘆息 。


只能聽 : 我是否又重回夢境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Y3MDMxOTg4.html

人總是要超越的
當初是誰,逼的咱這 細咖 去聽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0MzI4MjA4.html

而且自從這位大大唱這首歌後,更多台地的人心變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VDRZy8lHmY

想起那年,洞庭老師,掛了幾張無衣的相片,讓小弟起了去台北多加交流研究的,路遇舊友,走了番 517嗆馬保台大遊行。
第二次,想更加鑽研時,又碰著 2009年「同志愛很大」。

加上這次,實在是夠了。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以後別再喊 硬 。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有什麼事捏,想想就好,也只能想想就好,小弟已超越了 宛如過山虎 - 耕種時乒乓叫之年華。


想起 洞庭 老師,自己都去吃驢肉了。

又見識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5OTcxOTA4.html

又再見識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zOTUzNjQ0.html

哇善 ! 還有去看過:
http://ck101.com/thread-2451818-1-1.html

很快樂,對吧 !
這些好事,小弟是不會忘記的。

小弟已經知道 中國 知名 博主 happy 張江 了

http://ck101.com/thread-2787169-1-1.html

有錢難買早知道,早若知,不要說用的爬的去,三步一跪,九步一拜的,也要跪拜的去。

今後,小弟要本著 好好學習,日日向上 的精神,謹記 要向前看,別向後看 的指導,盡力的更日的努力學習。


以下是小弟有時在被稱呼 吳三桂 時 ,聽阿綠們唱: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xNzY3NDAw.html

有時 被稱呼 波蘭中國 加上 下面影片之女名 - 艾琳 ,之前的回憶。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zMzE3Mzky.html?f=19517908


為啥子用這影片捏 ? 因為這三年來,小弟常被長相這般,身材這般的小女孩們,比這樣手式,說 法克悠 這樣的話。
好在大多時,是白斜著眼看,不理狗的態勢。
心情不好時,說幾聲 - 蕭傲。
蕭傲 - 知到的,閉嘴。
心情更不好時,就手勢、櫻文字來了。
壞在伊們心情很好時,幾小女孩會說: 哥,你手機幾號啊 ? 你一人住在外,會不會寂寞啊 ?
—大家都添了年歲 , 知到的。—
若不是偶會不硬,早就被通報囉。

有什麼事啊,想想就好,也只能想想就好。

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本帖最後由 梧葆 於 2013-8-10 04:18 AM 編輯

在台灣當兵之地。 楊梅 - 太平里 - 高山頂 - 新竹 空軍基地旁 菜寮 - 南寮 -
建築和周圍環境全變了,只記下列一事。

因陸軍下士洪仲丘冤死案而下台的國防部長高華柱,是于豪章的上尉侍從官。
民國63年12月27日陸軍指揮所高司演習「昌平演習」,以第68師演「南軍」,第17師演「北軍」進行攻防演練。
搭乘UH-1H直升機視導墜機意外,高華柱腿骨折斷後,強忍疼痛爬行到路邊求救,緊急救回陸軍總司令于豪章的性命。
于豪章曾是第68師第五營的營長。當兵時營業務文件蓋章時,看到伊的印章在整本文件之前。

高華柱的父親 - http://baike.baidu.com/view/3442618.htm


記憶中,去金門前的最後一眼印象 - 香山火車站。
http://winroad.blogspot.tw/2009/10/blog-post_06.html


初到金門,在此
http://www.befuntravel.com.tw/blog/ListNoteDetail.php?MessageNo=19991&sid=3386

就在第十二張相片
「塔后廣播電台」就位置於此花崗石山「塔后赤後山」底下。
在那石頭上晒衣服。

內部 — 類似
http://tw.myblog.yahoo.com/jw!pC29f_yZGRnIHghhDDL1/article?mid=1493&prev=1532&next=1470&l=f&fid=25


金門經武路孝潭 — 在這裏曾遭遇落彈較近之 炮擊,最近炮彈落在十數公尺處。
http://tw.myblog.yahoo.com/jw!.2ajrMqWBRvZPWy5DkFpMIsZ/article?mid=13568&prev=13587&next=-1


類似當時之駐地旁
http://tw.myblog.yahoo.com/leohcm-arjs/article?mid=1686&prev=1688&next=-1


在第二張照片附近,又遭遇落彈較近之 炮擊,最近炮彈落在十數公尺處。

http://blog.sina.com.tw/a1823145/article.php?pbgid=5568&entryid=575124&comopen=1


關帝廟
http://www.postants.com/article-1900-1.html

第四張照片之廟前出發晨跑至慈湖。
晨跑經過這裏
http://tw.myblog.yahoo.com/ttt-0920/article?mid=6857&sc=1


第三張照片右方二樓,已被拆除處,就是小弟個人之專用儲藏室。
http://blog.sina.com.tw/tel336358/article.php?pbgid=125835&entryid=637213

古寧頭共軍最後指揮所。

曾經是 師部辦公室 的附近 - 小表弟家附近
http://papilio0204.pixnet.net/blog/post/1465160-%E8%90%AC%E6%AD%B2%E7%9A%84%E5%BE%A1%E8%8A%B1%E5%9C%92%EF%BC%8D%E9%87%91%E9%96%80%E7%93%8A%E6%9E%97%E8%81%9A%E8%90%BD%5B%E6%AD%B7%E5%8F%B2%E5%BB%BA%E7%AF%89%5D

http://strawberry17.pixnet.net/blog/post/29466103-%E3%80%90%E9%87%91%E9%96%80%E3%80%91%E8%B5%B0%E8%A8%AA%E7%93%8A%E6%9E%97%E8%81%9A%E8%90%BD


湖下 - 弟妹家的附近。
http://papilio0204.pixnet.net/blog/post/20739654


好像是在這附近,近距離看見阿共的水鬼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xpOE0faMZs#at=78

阿共的水鬼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xTDY0-eANM


曾和阿姨在此採蚵。 二阿姨家在附近。
http://tw.myblog.yahoo.com/ttt-0920/article?mid=23570&prev=23767&next=23446&l=f&fid=28


南山 - 支援 構工。
http://tw.myblog.yahoo.com/ttt-0920/article?mid=23570&prev=23767&next=23446&l=f&fid=28

http://taconet.pixnet.net/blog/post/37731788


到此,找同時當兵的同學
http://taconet.pixnet.net/blog/post/37732924

很多親戚家附近。
http://hrylin.pixnet.net/blog/post/29888213-%E6%87%B7%E8%88%8A%E9%87%91%E9%96%80%E3%80%82%E7%8F%A0%E5%B1%B1%E8%81%9A%E8%90%BD

http://visitkinmen.pixnet.net/blog/post/48520442-%E9%87%91%E9%96%80%E6%97%85%E9%81%8A-%E7%8F%A0%E5%B1%B1%E8%81%9A%E8%90%BD%E7%B2%BE%E9%81%B8%E9%81%8A

http://blog.xuite.net/uhoo/dc/63856724


駐最久的
http://papilio0204.pixnet.net/blog/post/31694306-%E6%BC%94%E5%8C%96%E4%B8%AD%E7%9A%84%E6%88%B0%E5%A0%B4%E9%81%BA%E8%B7%A1%EF%BC%8D%E9%87%91%E9%96%80%E5%92%8C%E5%B9%B3%E7%B4%80%E5%BF%B5%E5%9C%92%E5%8D%80%28%E6%9E%97%E5%8E%9D


文件可參閱
http://www.kmnp.gov.tw/en/filesys/file/research/182/182_8b6435b751eff61272ffbfab0707403e.pdf

http://www.kmnp.gov.tw/ct/filesys/file/research/182/182_75bb8c1b24ad099a5e0c81a676f0549c.pdf

熱忱的歡迎 木匠老師 蒞臨 金門遊覽。(最好小弟退休後,可全程導遊。。)

http://www.notitle.idv.tw/blog/2012/05/21/853/

就是吃的不好,看上面的網頁即知。

第二排第一張 潛伏在瓊麻叢林裏的哨所還是帶著神祕

http://www.keepon.com.tw/km/fun/sight/hojiangwan.htm

最下之一張 瓊麻

http://tw.myblog.yahoo.com/ttt-0920/article?mid=6125&sc=1

但願海峽兩岸的中國人之間,永遠不要再起戰端。內戰拼耗的,都是民族精英,人民的子弟啊!

當年極其慘烈的金門戰役的戰場上。

1949年10月25日凌晨1點半,我軍第一梯隊(28軍82師的244團、84師的251團、29軍85師的253團和28軍82師246團3營),分別從金門的壟口、古寧頭和湖尾三個灘頭,實施金門登陸戰。

我253團、251團的勇士們,冒著猛烈的槍林彈雨,不顧死傷枕藉,在團長徐博、劉天祥的指揮下,跳入古寧頭洶湧的波濤中,衝上灘頭。

一時間,槍炮聲、喊殺聲、搏鬥聲、慘叫聲,加上我軍指揮登陸的銅鑼聲,奏起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悲愴交響樂。25日3時,部隊成功登陸,俘虜敵人一千余名,並向金門縣城方向攻擊前進,曾一度攻擊到金門縣城下!

天亮以後,在灘頭陣地上擱淺的船只,被燒成一片火海。

勇士們面對數倍與我的敵人,頂著飛機、軍艦、坦克的輪番轟炸和炮擊,在林厝、觀音亭山、安岐、埔頭一帶與蔣軍反復爭奪。253團,這支有著“刺刀見紅”光榮傳統的英雄部隊,此時,端起刺刀,在一個無名高地上,高喊著“人在,陣地在”的震天口號,頑強撕殺。雖先後7次易手,但血戰不退。

陣地前,屍體層疊,血流成河。最後,只剩下一名教導員和一名指導員,遙望大陸,壯烈飲彈,慷慨犧牲。

26日凌晨,苦戰一晝夜的我軍勇士,在古寧頭得到246團團長孫雲秀所屬3營的增援,士氣大振,再次向金門縣城發起猛烈攻擊,兵臨城下。但終因胡璉12兵團的援兵趕到,我寡不敵眾,只能邊打邊撤。

兩天下來,將士們不僅未進一粒糧食,連水也斷了。

不少人只能用缸子接自己的尿來解渴。10月26日深夜,是夜奇寒,白浪滔天。

我軍第一梯隊殘余的官兵,站在古寧頭,朝大陸望去。那兒有他們親愛的首長,家鄉和親人。放眼古寧頭,一派腥風血雨海連天,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慘烈景像!

10月27日凌晨,部隊接到回撤的命令。

但是,敵已對我古寧頭陣地,發起最後的總攻。

敵方依仗海、陸、空火力的絕對優勢,潮水一般地從三個方向湧來,一場血與火的極其慘烈的拼死決戰,開始了:在一座小廟裡,有我六名傷員及幾名戰鬥員。傷員強推戰鬥員撤走。

敵軍湧進來時,六名傷員同時慷慨自盡,壯烈殉國。未燒盡的漁船上,臨時掩體內,遍布海灘的炸齤彈坑裡,水下鐵絲網上,層層枕籍著烈士們的遺體和殘肢。在馬祖宮北海岸上,頑強抗擊到最後的我軍五十名官兵,彈盡之後,威武不屈,集體撲向大海,慷慨赴死。

雖然,歷時兩晝夜多的金門登陸戰的槍聲,逐漸沉寂下來,但是,烈士們的英勇戰鬥,竟然延續了30多年。他們用對自己的錚錚鐵骨,實踐了“這個軍隊,只要還有一個人,就要戰鬥到底”的尊嚴,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證明了共和國烈士的赤膽忠誠!

古寧頭陣地陷落後,253團團長徐博,率部分官兵遁入深山,在彈丸之地的金門,堅持打游擊。直至50年2月,不幸被俘時,已形同“野人”。被俘後,秘密組織暴動,最後壯烈犧牲。

253團參謀長王劍秋,在集中營被殘忍地活埋。

244團團長邢永生,負傷被俘後,秘密組織暴動,最後壯烈犧牲。

246團團長孫雲秀,戰鬥到最後,在斃敵多名之後,拔槍自盡,壯烈殉國。

251團團長劉天祥,重傷被俘,在獄中絕食犧牲。政委田志春,被俘後,秘密組織暴動,最後壯烈犧牲。

在所有團級干部中,最富傳奇色彩的是253團政委陳利華。
他在戰鬥中負傷後,化妝“潛伏”進國民黨軍隊,後來當上國民黨國防部保密局上校軍官,並主動與大陸聯系。

直到1981年才暴露真實身份,以至蔣經國聞後大怒:“我們這些諜報人員是干什麼吃的,竟叫一個共軍的團政委打進我們的心髒裡面整整三十余年!”。

之後,陳政委壯烈犧牲。

每每想到這些錚錚鐵骨的共和國烈士,我們這些英雄部隊的後人們,怎麼能不翻山跨海,來祭拜這些烈士們的英齤靈呢?!

怎麼能不心如刀絞,熱淚盈眶呢?!

一位金門的老鄉,把我們帶到古寧頭的萬聖祠外的一片空地旁,指點我們這就是埋葬當年我軍在古寧頭犧牲的部分烈士們的墓地。

放眼望去,該處200平米見方,只是一片荒地,沒有墳塚。

奇怪的是,墓地周圍有一片稀疏的樹林和茂盛的荒草,但是,墓區裡卻幾乎不長寸草,裸露著黃裡透紅的干裂泥土。

只有陣陣苦澀的海風,輕輕撫慰著烈士們的英靈。

古寧頭的萬聖大法會

從壟口到古寧頭,是我們祭奠的重點地域。

古寧頭的萬聖祠是大法會的分會場,祠內供奉有

“古寧共軍戰殞軍魂神位”

供桌上常年擺放著祭品和香燭。

繚繞的香煙,帶著我們這些28軍、29軍的晚輩們沉重的思緒,

60多年後,看到如此凄涼的墓地,仿佛看到墓地裡掩埋著的層層疊疊,死不瞑目的烈士們,就像看到久別的親人,我們這些英雄部隊的後人們,無不放聲痛哭!

伴隨著哭聲,就是撕心裂肺地呼喊:

金門戰役的烈士們,今天才來看你們,我們對不住你們呀!!!

你們的老戰友們和家鄉的人民,一天都沒有忘記你們,一定會接你們回家呀!

我們把蘇中子弟家鄉的“洋河大曲”,傾撒在干裂的墓地裡。

為烈士們點上他們久違的香煙。這家鄉濃郁的酒香,這後代們的哭聲和呼喚,驅散了凄涼的海風,洋溢在那一片令人心碎的黃土地上!

最讓我們心靈受到巨大震撼的,就是距古寧頭的萬聖祠不遠的北山村,那幢彈痕累累的石砌房屋。這裡是孫雲秀、徐博、陳利華、劉天祥、田志春5位團領導最後碰頭的指揮所,也是我軍的最後決死地之一。

房屋四周的牆壁上,布滿了密集的機槍和步槍的彈孔。

我們把整只香煙,插入烏黑的槍眼裡。槍眼的深度和密度,告訴我們這裡當年發生過何等慘烈的近距離搏鬥。

經過60多年山風海雨的洗禮,牆壁上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當年戰火留下的硝煙痕跡。我們盡可能多地在彈孔中插上並點燃中南海香煙,圍繞著這座英雄們最後戰鬥過的房屋周圍,潑灑著烈士們家鄉的“洋河大曲”。

濃烈的酒香,再一次洋溢在烈士們戰鬥過的地方,為他們帶去悠悠的鄉情和無盡的思念。

我們要衷心地感謝金門的父老鄉親:60多年來,完好如初地為兩岸的子孫後代,保留下這一血染的歷史遺跡。

正是他們的精心保護,才能使我們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永遠不忘這段血戰的歷史悲劇!

吳曉康兄弟和葉飛將軍的女兒葉之樺同志,在金門北山村那座彈痕累累的石砌房屋祭奠先烈時,拍下一段錄像:

當葉之樺為烈士們灑酒的時候,暴雨驟降,雷聲大作。

曉康大呼:“這是28軍的英靈們在呼喊呀!”

乍聽到曉康這段關於古寧頭的雷聲和暴雨繪聲繪色的傳奇故事時,我們這些有著長期軍旅生涯和科技工作經歷的人,真是有些“將信將疑”的。

我們祭完酒,上完煙,仰望金門全島,萬裡無雲。

半夜4點多鐘醒來,為著心裡那份“將信將疑”的糾結,我們忐忑起身,拉開窗簾,只見窗外一片“皓月當空”的景像,心中難免泛起些許的惆悵。

躺下後沒有多少時間,天上突然下起滂沱大雨,同時,雷聲驚天動地。

老實說,我們活了60多歲,就沒有聽到過這種奇異的雷聲。

它不像驚天霹雷,也不像隆隆春雷,而像震耳欲聾的連珠炮聲:“嘡!嘡!嘡!”

三聲一組,緊接著,又是三聲一組,聲聲撼人魂魄,組組地動山搖。

一直連續打了近1個小時的雷,下了近1個小時的雨。

使我們仿佛又置身於當年慘烈廝殺的金門戰場。再起身拉開窗簾,外面已是一片汪洋。隨後,竟然神奇地雨消雲散了。

之後,我們好奇地問了一位40多歲的開出租車女老鄉。她告訴我們,

“在這個季節,金門幾十年都沒有聽到過這麼恐怖的雷聲了”。

整個金門島上,除了古寧頭和法會主會場外,都沒有雷雨。

氣象台分析,是“突發性氣像”,是一股北方氣流與一股南方氣流不期而遇所致。而事前,兩岸預報天氣狀況均為晴天。

說10日黎明的雷電,是從廈門開始打起,隨後越過海峽,先打太武山、古寧頭,最後落在大法會主會場—金門縣立體育館上方。

最令人困惑的是,後續的金門6天法事,竟然無雷雨。

昨天今天,仔細讀了,熱真看了附件。介紹全面,細緻。

多少事,多少回想,是一段青春無悔的歌。人,有這樣的經歷,很棒!

無頭鬼那段比較搞笑,老蔣解散他們,恐怕是傳說中的傳說。

吃的也不錯么,最後一段的照片,挺好的幾樣菜。

退休啊,說來也不需要很多年了。希望退休后,我們能夠多多地聚一聚,金門很棒,其它地方也行,哪兒都好。

哎呀呀 , 梧葆老兄呀 , 你的回味和俺的回味是有許多不同的 .
俺沒去過金門 , 也沒下過野戰部隊 , 但同樣當了許久的兵 .

古寧頭戰役 , 據俺所知 , 是奠定台灣民心士氣的一戰 .
如果輸了 , 金門失守 , 台灣恐怕亦將不保 . 這也就沒有後來咱們能上大陸當呆胞啦 .
說不定今天還和 linlin 一樣 , 要去回味當年當知青的下放之地哩 .

還好古寧頭贏了 , 八二三撐住了 , 住在台灣的人得以不用過大陸式的生活垂數十年之久 .
試想 , 咱們這些人如果也被投入了土改 , 反右 , 整風 , 鎮反 , 大躍進 , 文革等等的運動中 , 又該怎麼活乎 ?
一個女生 , 用銅頭皮帶活活抽死七條人命 , 你能想像乎 ? 清算鬥爭 , 你又鬥得贏乎 ?
台灣人是太嬌弱啦 , 但也是太幸運啦 , 還好這些通通沒有經歷過 .

梧葆老兄轉貼的那些共軍攻打古寧頭的文章 , 真的是慷慨壯烈 , 個個英雄 .
但俺很自私的慶幸 , 還好那些英雄沒有成功 .
還好 , 古寧頭還是贏了 . 否則 , 今天的洞庭不知是啥樣的也 .

古寧頭之後 , 為啥沒繼續攻打金門 , 以及後來未啥沒有進而攻打台灣 , 俺不甚清楚 .
好像大陸方面有他的說法 , 說這是老毛當年英明的決定啦 , 不佔金門 , 免得台灣和大陸切割而獨立啦 .
不打台灣 , 是要當作一個反面教材放在那裡啦 . 是否真的如此 , 俺不知道 .
但如果老毛真的是這樣決定 , 俺就真的要感謝他的英明啦 , 否則洞庭於今何在也 ?

俺在台灣 , 最苦難的也不過是當兵那一段 , 而其他時間固都養尊處優也 .

退休啊,說來也不需要很多年了。-----


小弟也是,負責招客戶的報:招不足,後續真不樂觀啊!


洞庭說要坦白,真是有挑戰性的活。

以前師長教的是如何回答: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4NzAwMDQ4.html

再來面對的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zskgjOUemM

小弟是喜歡聽: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FWH0zKFzxM/

因為只聽得懂:喔們解放臺灣有決心。

那就可以裝作聽不到,繼續服從馬哥的“不統、不獨、不武”。
5/17「歐洲野牛」到廣州,問一海軍陸戰戴梅花的,伊只是搖頭嘆息。
有些事,矇上眼睛,摀住耳朵,
別多想,別多說。
說了,會被認為 - 在唱衰台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Jiqv2XG1VU

再說陳菊都去大陸了,不是嗎 ?

等 想清楚、想歡樂些再回洞庭了。

在這個問題上,我是不看好馬英九的拖字訣的。

那段比較搞笑,----- 恐怕是傳說中的傳說。
故事就是故事的啦。

那一年在林厝,貪玩,晚上七點後,開車打大燈,炮宣彈 圍著落了幾十發。
營長生氣了,說:愛冒險是吧。
晚上本來駐在古寧國小的上方,北山。
被調到海邊 幾處據點。浪潮大了,浪水打在臉上。
後來又調到 另一據點。白天才回北山。
離 據點的十幾公尺處、七十多公尺處,有兩據點,都曾各被摸了一個班成了廢堡 - 共軍可不是吃素的。
小弟可是 - 月月嚇,日日嚇,夜夜嚇,嚇了近一年。
這幾天回憶過去,亢奮些,小弟要努力把心放寬 , 自己放鬆調適。


不看好馬英九的拖字訣的

年紀大一點的,大部分的被年年嚇,嚇了幾十年。
檯面上可能接班的,比馬愛中的,好像看不到。

實話實說》http://www.youtube.com/watch?v=xlfZa08kX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