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糟木匠 於 2011-8-9 05:39 AM 編輯

多伦多的冬天漫长,所以,对于夏天的时光,人们是加倍的爱惜。晚春,夏天和秋初,每个周末,多伦多地区在不同的街道上都有摆街节。

我家门口是多伦多的一条主干道,BLOOR街。由于地下有地铁,所以街面上就没有公共汽车。每年的摆街节,我都会走几个来回,拍很多照片。

这摆街节,每个摊位需要戛纳50-70加元作为管理费,公共机构以及一些非牟利的机构组织是免费的。有些人摆摊是凑个热闹,有的则是正儿八经做生意。

我总认为,摆街节有点儿像中国农村的庙会或者集市,全世界的文化说到底,总有很多的相通之处。
wubao
(梧葆)
2
好像這裏的跳蚤市場或園遊會。讓人賣二手貨的地方,一般價格較便宜。
今天這裏的第四台電視,播放 唐山大地震,實在很感人。唐山大地震那一年在金門,還曾搬空飄物品,一轉眼就三十五年了。又想起那一年和那教拳的老人離開,就再也沒見面了,雖然尋訪很多次,也總沒消息,前些日,在一醫院掛完號,在門口待診,忽有一老人拉小弟的衣角,叫小弟以前的綽號小名,看一分鐘,誰啊?哈,原來是多年不見,1970 年前認識的大朋友。
聊著聊著,得了些資料,繼續尋訪,得到一些訊息,也消除了多年的誤解。
以前總認為,那老人是武術異人-功夫高手,怕小弟出去戰輸,弱了師門的名,所以不告訴名諱和師承,一直在武術名家中尋訪,莫怪找不著。現在才知,教拳的老人,只是家傳武術,並非高手。因為有著比少將還高的軍階,怕小弟在外亂報名諱惹事,才不肯說名諱和師承。
唉!作了武術高手直傳夢,一轉眼就三十五年了。不過聽那麼些軍史的,得那麼些軍事書的,也真不錯。
上工地有同事,上網做了不好的事,以後只能少上網了。
[
我们这儿摆街节极少有卖旧东西,大多是艺术品,服饰,化妆品,手工制品以及吃的喝的。
由于抗战,大陆民国时期很多武术世家都有人投军,你说的老先生大概是这一类。
环境不许可时,适当减少上网。我自己都不会花太多时间在网上,毕竟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
system
(system)
4
看完才明白摆街节就跟中国的集市庙会差不多的,多伦多现在是不是很凉快啊,我这都快被热死了,热时想冷,冷时想热,不知如何是好?
木匠可以背着相机去拍照,多好啊!
草莓
wutong
(木匠邻居)
5
嘿!这叫摆街节,蛮形象的哦~
虽然每个国家、地区的生活习性有所不同,但生活上的原则问题都是一样的~
还有我用文字敲的是木匠师傅,但心里一直叫你木匠大哥~:)
本帖最後由 糟木匠 於 2011-8-8 06:18 AM 編輯
[
对了,加拿大摆街节,也就是个洋集市和。
我们这儿,热过两天,对我这地道的汉口人说来,最热的两天也不算太热。
和冬天相比,我更喜欢夏天一点儿。
[
叫师傅好,表明你谦虚,跟我学拍照片的意思。哈,你用单反,我用傻瓜机,傻瓜机和单反机对抗,土匪打正规军从长远说来是打不赢的。
这世界,文化发展的模式和轨迹其实都差不多。
system
(system)
8
摆街节,虽然叫法不同,和国内的庙会和集市挺像的。这要是国内的人就多了去了。
今年春天和朋友去赶过一次集,真是摩肩接踵。
椰林美景
[
摆街节是我叫的,因为,不同的街区的摆街节,都有一个特选的名称,比如说,尝试希腊节,非洲小村节,零食快餐节。。。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阻隔街道,不许汽车通行,沿街摆摊。骑术不管名称叫什么,摆摊的一大半总是那些人在到处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