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台灣民謠

台灣民謠 , 應該說是台灣早期農業時代的歌謠 .

較精確的年代是在日據時代和台灣光復之初 .



那時候台灣民風純樸善良 , 雖受到大環境的壓抑 , 但在歌曲之中儘管有哀有愁 , 有喜有樂 , 卻沒有怒和恨 . 台灣人真的是溫和而善良的 .



聽台灣民謠 , 就像領受溫煦的和風 , 輕輕的吹著 , 淡淡的訴著 .

在輕淡優美之中 , 領略那個時代台灣人的生活和心聲 .

洞庭當然已聽之久矣 .



到了後來 , 台灣社會走向工商業化 .

這些台灣民謠被當成流行歌曲來唱 , 唱得荒腔走板 , 原味盡失 .

俺在十幾二十年前 , 終於找到這張正經唱法的 “重唱台灣歌謠” .

說是重唱 , 就是要有別於長久以來流行歌曲的唱法 , 重新再唱一次 .

另外 , 也真的是以多聲部重唱的方式來唱 , 再配上了國樂 , 就更入味了 .

這張唱片 , 現在也已絕版 , 好的東西似乎不易保留 .



再後來 , 台灣民謠被民進黨拿來做為哭訴 “悲情” 和強調 “本土” 的武器 .

這種政治上的運用就更不入流了 , 就不談啦 .



在此先貼三首出來 , “雨夜花” , “望春風” , “補破網” .

這是用台灣話(也就是閩南語)唱的 , 在歌詞上有些不容易用普通話寫出字來 .

但暫不多做說明 , 先聽聽看吧 .





雨夜花 周添旺/詞,鄧雨賢/曲
點擊聽雨夜花
雨夜花,雨夜花,受風雨吹落地。無人看見,每日怨嗟,花謝落土不再回。
花落土,花落土,有誰人通看顧。無情風雨,誤阮前途,花蕊那落要如何。
雨無情,雨無情,無想阮的前程。並無看顧,軟弱心性,給阮前途失光明。
雨水滴,雨水滴,引阮入受難池。怎樣乎阮,離葉離枝,永遠無人可看見。


望春風 李臨秋/詞,鄧雨賢/曲
點擊聽望春風
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想著少年家
果然標緻面肉白,誰家人子弟
想要問伊驚壞勢,心內彈琵琶

想要郎君作尪婿,意愛在心裡
等待何時君來採,青春花當開
聽見外面有人來,開門該看覓
月娘笑阮憨大呆,被風騙不知


補破網 李臨秋/詞,王雲峰/曲
點擊聽補破網
見著網,目眶紅,破甲即大孔,
想要補,無半項,誰人知阮苦痛,
今日若將這來放,是永遠無希望,
為著前途針活縫,找傢司補破網。

手提網,頭就重,悽慘阮一人,
意中人,走叨藏,針線來逗幫忙,
孤不利終罔珍重,舉網針接西東,
天河用線做橋板,全精神補破網。

魚入網,好年冬,歌詩滿漁港,
阻風雨,駛孤帆,阮勞力無了工,
兩邊天睛魚滿港,最快樂咱雙人,
今日團圓心花香,從今免補破網。

喜歡這種調子,一如洞庭說的,輕輕吹著,淡淡訴著…這裡這個阮字,是不是指你的意思?我懂聽六、七成…與海南話有些相似。

前两首很平实。民谣就是让一般的人都可以跟着哼,所以通常不会有太宽的音域。



可以听得出来,第三首的原主旋律音域是相当窄的,大概是为了灌唱片,给合唱配声部强行的升高音符。听起来有一点生硬。

总体来说很好的民间作品,表达了普通人对美好生活,对情爱的追求,对现实的无奈和悲叹。

[ 本帖最后由 糟木匠 于 2007-1-1 12:40 PM 编辑 ]

[

 

 

台語裡頭的 "我們" , 發音為 GUWUN 或 GUWAN .

但這個發音在漢字裡頭找不到字來對應 , 就有人找了這個 "阮" 字來代替 .

( 有時候也做 "我" 字解釋 , 比如說這些歌裡頭的 "阮" ,大部分指的都是 "我"  )

其實並不一定要用這個字 , 用別的字也可以 , 沒人能夠規定 .

這樣寫出來的文字 , 除了台灣人可以用上下文關係去猜測外 , 其他地方的人是搞不懂的 .

 

因為歷代民族遷徙的關係 , 很多各朝代的古音都被保留在各地的方言之中 .

台灣話是屬於閩南話 , 而閩南話正是中原古音 , 是保留漢朝時代古音最多的一種語言 .

也就是說 , 兩漢的時代 , 那時候的人講的話就幾乎是這種話 .

 

而廣東話是保留唐朝古音最多的 .

大概廣東人是唐代遷徙而來的遺民 , 所以現在還有廣東人或廣東華僑稱自己是 "唐人" , 講的是 "唐話" .

在美國或加拿大的 "唐人街" , 就是最好的例子 .

所以啦 . 想吟唐詩的話 , 用廣東話是最對味的 .

( 俺有一次在美國還被老廣華僑罵 , 說 "唐人不識講唐話" , 可是偏會寫唐字  )

 

另外 , 客家話的歷史更早 , 他保留兩漢之前的古音 .

兩漢之前 , 那是秦代和春秋戰國啦 .

看樣子 , 客家人大概是最原始的中國人啦 .

 

至於現在的普通話 , 那則是相當近代的 , 歷史很短 .

而且 , 保留的漢音比較少 .

比如說 , 書本上告訴咱們 , 說中國字的發音有 "平 , 上 , 去 , 入" 四種 .

但普通話裡頭就硬是沒有 "入" 聲 , 真正漢文化裡頭的 "入" 聲 , 普通話是發不出來的 .

而閩南話 , 廣東話 ,  客家話 , 就都有 "入" 聲 .

 

 "入" 聲怎麼發 ?

廣東話和客家話俺不會 , 但台語裡頭 , 竹子的 "竹" 字的發音 , 就是 "入" 聲 , 此乃真正的漢音也 .

所以啦 , 誰說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乎 ? 不但是 , 而且還是正牌正統的也 .

對了 , 木匠兄 , 你們湖北話有沒有  "入" 聲 ?

 

說得太多啦 .

俺最後要說的是 , linlin 姐說台灣話和海南話有些相似 , 俺想這是可以理解的 .

蓋閩南話 , 廣東話 ,  客家話 , 年代差距不是太大 , 都是漢音語系 , 其有相似相同的部份 , 是可以理解的 .

而海南話俺認為大概也屬廣東話的一支 , 所以也差不多啦 .

[

 

是的 , 台灣民謠是表達了台灣人的生活和感情 .

俺會再貼幾首出來 .





中国大多地方的方言也没有入声字了。

我爸爸喜欢旧诗,他平时说话只有四声,但是他能背入声字表,也就是能记得住那些字是入声字。我知道的不少人都有这个能力,特别是喜欢依照旧格律写诗词的人,往往都是靠背。

湖南话里也没有入声字了,老毛写诗词用的入声字估计也是背来的。

广东话里的收唇音应该都是入声字。我知道一些入声字,但不全。我认为写诗,特别是写旧体诗,写对联,还是应该讲平仄的。

现在大多中国人不能辨别入声字,至少应该做到四声中,前二声归平,後二声归仄。反正现代人写的诗,即使是古体,也还是给现代人看的。平仄大体上不差,句子读起来会有阴阳顿错,琅琅上口--好听,也好记。平仄韵律不合的句子不好听,也很难记住。

海南話有多少聲我沒有仔細地數過,但肯定不止四聲,而廣東話有九聲,所以也很難學,我當年來香港時,因為原在海南時也懂聽一些的,所以也用了幾個月才把廣東話學會,現在我基本上已經可以講很標準的廣東話而不被別人聽出來我不是廣東人了…

[

 

linlin 姐真是有語言天份呀 , 廣東話流利 , 台語也已經六七成啦 .

這些歌剛好給你練練台語 , 呵呵 .

再來吧 .
貼這些歌 , 俺都會再反覆回味的聽 .
幾十年了 , 但實在好聽呀 .

在網上弄來一些歌曲的簡介 .
說來慚愧 , 有些俺原先也不知道的 .

=====================================
農村曲 陳達儒/詞,蘇桐/曲

點擊聽農村曲
透早就出門,天色漸漸光,受苦無人問,行到田中央,
行到田中央,為著顧三當,顧三當,不驚田水冷霜霜。

炎天赤日頭,悽慘日中罩,有時踏水車,有時著搜草,
希望好日頭,每日巡田頭,巡田頭,不驚嘴乾汗那流。

日頭若落山,工作才有煞,有時歸身汗,忍著寒甲熱,
希望好年冬,稻子快快大,快快大,阮的心頭就快活。


簡介

儘管此首旋律輕快,歌詞還是暗喻著農人辛苦的收成卻受到地主無情的壓榨與剝削的心情。
作詞者甚至親自下田體驗,以便寫出更忠實反應農人生活的歌詞。
相信唱這首歌,可以深刻體會詩句「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所以這的確是一首貼近農民生活的「代表作」。


港都夜雨 呂傳梓/詞,楊三郎/曲
點擊聽港都夜雨
今日又是風雨微微,異鄉的都市
路燈青青照著水滴引阮的悲意
青春男兒不知自己要行叨位去
啊~漂流萬里港都夜雨寂寞暝

想起當時踮在船邊,講甲糖蜜甜
真正虛偽你我情意遂來拆分離
不知何時會來相見前情斷半字
啊~海風野味,港都夜雨落昧離

海風冷冷吹痛胸前,漂浪的旅行
為著女性廢了半生海面做家庭
我的心情為你犧牲你那沒分明
啊~茫茫前程,港都夜雨那昧停


簡介

http://www.taiwan123.com.tw/musicface/face10-1.htm

六月茉莉 許丙丁/詞 點擊聽六月茉莉
六月茉莉真正美,郎君生做真古錐。
好花難得成雙對,身邊無娘呀伊都上克虧。

六月茉莉真正香,單身娘仔守空房。
好花也著有人挽,沒人知影呀伊都氣死人。

六月茉莉透暝香,單身娘仔做眠夢。
好花開了等下冬,娘仔親情呀伊都何時放。

六月茉莉滿山香,挽花也著惜花欉。
親像蝴蝶亂亂弄,採過一欉呀伊都過一欉。


簡介

曲調本是福建濱海地區的民謠,後來傳到台灣,經許丙丁填詞,成為台灣民謠。
茉莉是初夏盛開的小白花,歌詞中的六月茉莉,用來喻單身女子正值年華,卻只能形單影隻的苦悶無奈。

[ 本帖最后由 洞庭 于 2007-1-2 10:59 PM 编辑 ]

在一間中資機構工作的那幾年,我真的有很認真地去學過台語歌的,除了愛拼才會贏外,我還會幾首,忘了,有一首好像叫心愛走天涯,調子也很好聽…

[

福建沿海还有类似的歌谣,男人出海,女人在家带孩子时哼唱的一些歌谣。

以前在乡下的时候,听过一些乡间流传的歌曲,除了粗俗的黄腔,大多也是歌唱男女间情爱的,生活艰辛的歌。

真正来自于民间的歌,所唱的内容大致也就是这些了。

这些传统旧歌比那些直白的现代歌,别有一番风味。


又去忙了兩天 , 再續貼 .





月夜愁 周添旺/詞 , 鄧雨賢/曲

點擊聽月夜愁
月色照在三線路,風吹微微,等待的人那未來 心內真可疑,想沒出彼個人
啊~怨嘆月暝

更深無伴獨相思,秋蟬哀啼,月光所照的樹影,加添阮傷悲,心頭酸目屎滴
啊~無聊月暝

敢是註定無緣份,所愛的伊,為何乎阮放昧離,雙邊來散開,斷腸詩唱未離
啊~憂愁月暝


簡介
月夜愁為台灣日治時期的古倫美亞唱片所出的台灣流行歌曲,迄今仍廣為台灣人所傳唱。

月夜愁曲調來自平埔族歌謠,本為馬偕醫生於20世紀初所採集。1933年,知名作曲家鄧雨賢將其重新編曲,並委由周添旺填詞後,交由林氏好(即林是好)公開演唱並錄製唱片。

該曲哀怨纏綿,又蘊含對1930年代軍國主義興起的不滿,因此頗受歡迎。其中「三線路」(臺北城牆遺址)等歌詞,也被部分親中人士視為台灣人對清治時期的懷念。


白牡丹 陳達儒/詞 , 陳秋霖/曲
點擊聽白牡丹
白牡丹,笑文文,妖嬌含蕊等親君,
無憂愁、無怨恨,單守花園一枝春,
啊‥‥‥‥單守花園一枝春。

白牡丹,白花蕊,春風無來花無開,
無亂開、無亂美, 不願旋枝出牆圍,
啊‥‥‥‥不願旋枝出牆圍。

白牡丹,等君挽,希望惜花頭一層,
無嫌早、無嫌慢,甘願乎君插花瓶,
啊‥‥‥‥甘願乎君插花瓶。


簡介
陳達儒十九歲時創作這首歌,
以純潔的白牡丹來表露少女的懷春心思、天真、堅定、執著之情,
以他這麼年輕卻作出這樣的歌詞實在不簡單;
陳秋霖的曲亦搭配得好,使得聽起來無悲傷之情,而如歌詞中的「笑文文」之感。
此首亦是二人的成名作。


四季紅 李臨秋/詞 , 鄧雨賢/曲
點擊聽四季紅
春天花真清香,雙人心頭齊震動,有話想要對你講,不知是通也不通。
叨一項,敢也有別項,肉紋笑,目睭降,你我戀花朱朱紅。

夏天風正輕鬆,雙人坐船要遊江,有話想要對你講,不知是通也不通。
叨一項,敢也有別項,肉紋笑,目睭降,水底日頭朱朱紅。

秋天月照紗窗,雙人相好有所望,有話想要對你講,不知是通也不通。
叨一項,敢也有別項,肉紋笑,目睭降,嘴唇胭脂朱朱紅。

冬天風真難當,雙人相好不驚凍,有話想要對你講,不知是通也不通。
叨一項,敢也有別項,肉紋笑,目睭降,愛情熱度朱朱紅。


簡介
李臨秋和鄧雨賢在日據時代晚期(西元一九三八年)共同創作「四季紅」。
在歌詞上,李臨秋取材自七字仔情歌,以四季的變化、短短幾句話傳達出男女相戀的情意,
尤其在男女互相對唱的部分,將兒女私情表露無遺。

[

是“作品”,不是取材于民间的民谣小曲。

第一首用声乐声部而不是乐器拟月下叮咚拨弦之声,写实。用音乐描画夜景,引人入胜。

第二首曲调华丽,但在这样一个民谣集子里,并无突兀的感觉。有人说过,一般而论,年轻人的作品,大多比中年老年人的作品华丽一些。

第三首开始模拟鸟喧之中一声蛙鸣,手法也不错,是写意的作品。

很欣赏,的确是精品。










續貼

 

天黑黑 林福裕/詞 , 台灣童謠

點擊聽天黑黑
天黑黑欲落雨,阿公仔舉鋤頭欲掘芋
掘啊掘,掘啊掘
掘著一尾旋鰡鼓,咿呀嘿嘟真正趣味

阿公仔欲煮鹹,阿嬤欲煮淡
倆人相打弄破鼎,咿呀嘿嘟真正趣味


簡介
天烏烏是台灣北部民謠。
原是一種順口溜的童謠唸詞,內容詼諧有趣,鄉土色調極濃。
據稱發源於終年梅雨,台灣金瓜石一帶。

我們一般認為「天黑黑」為台灣北部童謠,其發源地為細雨不斷的金
瓜石,歌詞中述說著阿公阿媽為了泥鰍要煮鹹還是煮淡而吵的不可開
交,甚至打破鍋鼎,這表達了農民豐富的想像力和樂觀逗趣的個性,
其中我們哼唱的,是原系的旋律,加上鄉土民謠專家林福裕先生依據
唸謠的語韻編寫而成,並由「幸福合唱團」首唱,也錄製成唱片,而
流唱於民間。

其實台灣本島以「天黑黑,欲落雨」作為開頭句子的歌謠分佈極廣,
北、中、南部,台北地區、彰化、嘉南平原、高雄地區及屏東皆有之
,所以其原始發源地並無法加以考證確定,隨著各地的習俗的相異,
所衍生出來的唸謠內容也不盡相同,但可體會到「天黑黑」的素材來
源,應是一種極為普遍的順口溜童謠,後來經過專家的整理後,成為
令人喜愛的歌曲,加上許多演唱者的傳唱和媒體的傳播,十餘年來,
天黑黑已經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台灣民謠了。

《天黑黑》的誕生乃緣於 1960 年代林福裕老師一手創辦的「幸福男聲合唱團」灌錄的黑膠唱片。當月銷 23 萬張的大賣之際,也引起警總的側目,3 度約談的理由是:目前政府勵精圖治,反攻大陸在望,政治清明,怎麼可以說天黑黑呢?把動機給自白清楚吧!


心酸酸 陳達儒/詞 , 姚讚福/曲
點擊聽心酸酸
我君離開千里遠啊,放阮孤單守家門
抹食抹睏腳手軟啊,暝日思君心酸酸

無疑一去無倒返啊,辜負青春暝日長
連批連信煞來斷啊,呼阮等無心酸酸

一時變心抹按算啊,秋風慘淡草木黃
風冷情冷是無盼啊,光景引阮心酸酸


簡介
「心酸酸」和「悲戀的酒杯」同時發表於一九三六年,由勝利唱片公
司發行,是姚讚福與陳達儒初次合作,即「雙雙聞名」兩大悲曲!

年齡不及二十歲的陳達儒,有此之作,誰也不敢再說他「少年不識愁
滋味」了,而在流行歌壇近四年,卻一直很不得志的姚讚福,也終於
揚棄了被譏諷為「讚美歌」式的作曲風格,摸索出創作方向,爭得了
一席之地。

如泣如訴的「心酸酸」詞是每段四句,每句七言,計二十八個字的情
歌」標準範式,曲是四個樂段,共分十六小節的旋律,每七言配合四
個小節,正好天衣無縫,絲絲入扣,據說此曲不是「事先」合作,而
是作詞、作曲寫各的,而後湊合在一起,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機緣!


草螟弄雞公 陳達儒/詞 , 姚讚福/曲
點擊聽草螟弄雞公
男:人生六十伊都像古樹,無疑食老伊都愈顛丟,看著小娘伊都面肉幼,
害我學人伊都老風流,伊都哪噯唷仔伊都老風流,草螟弄雞公,雞公披博跳。

女:老人食老伊都人愛守,不通變成伊都老不修,那是愛我伊都做朋友,
    可惜你是伊都長嘴鬚,伊都那噯唷仔伊都長嘴鬚,草螟弄雞公,雞公披博跳。

男:嫌我嘴鬚伊都歹看樣,我就來剃伊都光溜溜,你著交我伊都恰永久,
少年較雄伊都無尾鰍,伊都那噯唷仔伊都無尾鰍,草螟弄雞公,雞公披博跳。

女:少年阿兄咿都人清秀,做陣一對咿都像鴛鴦,講話散步咿都好遠賞,
配著老兄咿都心帶憂,咿都那哎唷仔咿都心帶憂,草螟弄雞公 雞公披搏跳。

男:老兄正是咿都老選手,相招海邊咿都來去遊,免驚落海咿都著喊救,
少年落水咿都命袂休,咿都那哎唷仔咿都命袂休,草螟弄雞公 雞公披搏跳。

女:看你這款咿都戇戇想,自作聰明咿都戇主張,若是愛我咿都做牽手。
請你後世咿都才來求,咿都那哎唷仔咿都才來求,草螟弄雞公,雞公披搏跳。


簡介
「草螟仔」,就是蹦跳自如,動作靈敏的「蚱蜢」,比喻年輕的少女,而「雞公」則是形容動作有些笨拙卻愛鬥小蚱蜢的老翁,這首恆春民謠和桃花過渡一樣,都是逗趣的調戲情歌。 這首逗趣的調戲情歌,是用公雞和炸蜢相鬥比喻一個老人在戲弄少女。歌詞中的「草螟仔」就是「蚱蜢」,比喻「少女」;「雞公」則是形容愛鬥弄蚱蜢的「老人」。曲調亦輕快愉悅。

[ 本帖最后由 洞庭 于 2007-1-11 12:23 AM 编辑 ]

[

很早以前我就听过。

这些歌都很好地。

“蟋蟀”斗公鸡,应该不是蚂蚱。蟋蟀斗公鸡的故事有很多版本。这里用来图解小女孩和大男人逗趣,实在有趣。

天黑黑,欲下雨,好像孫燕姿有唱過,我有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