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数码摄影随谈(04)测光——把握画面的亮度

难为相机了。可怜的相机镜头可没有人眼好使。我们已经知道,自然光线光域通常很宽,而相机能记录的光域却只是窄小的一段。特别是普通的彩色胶卷和低档的数码相机,能拍摄的光域只有相对来说极为狭窄的一截。

人眼能分辨的光域有十档,相机一般只能四档光。

有一个名词叫做 “中间灰度” 。所谓中间灰度,就是反射率为18%时的那种灰色。我们眼中的世界有明有暗,人眼看到一块中间灰度板,往上看可以分辨更亮的五档光;往下可以分辨更暗的五档光。所以我们把18%反射率的物体称为中间灰度。

普通的相机对光强不敏感,以中间灰度为中点,往上只能识别两档光,超过两档光就是没有细节的白色了;往下也只能识别两档光,再暗就都是黑色的了。

因为相机能辨别的光强亮度区域大大地窄于人眼——也就是说相机不可能分辨人眼所能分辨的那么多细节。所以常常有人感叹: “很美很美的景色,可用相机拍出来完全就不是我看到的那样了!”

因此我们在拍摄照片的时候,以什么为基准测光就非常重要了。在你拍摄照片的时候,一定要装下这么一个概念,我必须找到亮度中点,对着它测光。我知道这样测光以後,比这一点亮的可以抓两档,比这一点暗的也可以抓两档。两档之外的浅色或深色,全部都会成为画面上没有细节的白块或黑块。

最基本的测光方式有三:

点测光——俗称也是点测光。多用于拍摄特写或光照条件复杂的场合。点测光仅仅只强调兴趣元素,不顾其余。其余是一片黑抑或一片白随它去。

中点加权测光——俗称污点测光。一般拍生活照都用污点测光。拍摄人像时对着人的脸或额头测光。现在很多相机,测光点(通常也是对焦点)有几个位置可调,大大地方便了三脚架拍摄。污点测光着重考虑测光点的亮度等级,兼顾其余。

多点测光——俗称图案测光,或群测光。拍大幅的风景通常使用图案测光。图案测光统筹整个画面的亮度,不会特别照顾某一点的亮度。

除了这三种,很多相机还有别的测光方式,但都仅仅只是这三种的衍变而已。

一个重要的概念是,采用不同的测光方式,改变的只是照片画面的亮度基准,并不会改变相机能分辨的光域。以夏天野外的大场景为例,你在较亮的地方测光,更多的较暗细节就全部归于了黑色;你在较暗的地方,更多较暗的细节就归于了白色。所以我们不鼓励在太阳高照的时候拍摄需要较多细节的风景照。我们说的光线好,就是指光域不宽也不窄的时候——例如雨後初晴,薄云遮日,晴天阳光15度位置等等光照条件下。

不论怎样测光,你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画面上从最亮到最暗,各个亮度等级都有。下面是我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拍摄的照片。

090201photo04cs.jpg
(兴趣点污点测光,人头,点击看大图)

090201photo04as.jpg
(图案测光)

090201photo04bs.jpg
(三号对焦点——点测光——最亮的方形黄色招牌上)

如果你想直观地看看什么是中间灰度,装胶卷盒子的灰色盖子就是标准的中间灰度。不论生么时候你拍摄大片的花卉和普通的街景,对着中间灰度板用污点测光,拍出来的照片曝光将会是基本正确的。

[

[list]评论[*]原来老师你也用单反啊~
InC回复Feb.Zealot说:
我当然用单反。单反机配上好镜头,在画面品质上无疑比傻瓜机好。

我不论走到哪儿,手上都拿着傻瓜机。我觉得记录日常生活,傻瓜机也不错。
2009-09-22 23:08:29

Feb.Zealot | 发表于2009-09-22 22:20:54[回复]
[*]老师你最后一张照片是用什么机器拍的?
InC回复Feb.Zealot说:
单反机,尼康D70s。
2009-09-22 22:06:15

Feb.Zealot | 发表于2009-09-22 21:13:53[回复]
[*]总算明白测光了。今天尝试着不同测光,照片的亮度果真差别很大。
InC回复橙色说:
除了测光点,测光方法的选择,还有曝光补赏。

要用好曝光补赏。
2009-03-29 22:18:39

橙色 | 发表于2009-03-29 21:31:44[回复]
[*]突然想到,点测光是不是在设置时,对准某个具体的地方按下去,拍摄时就以那个地方的颜色做曝光标准。
InC回复橙色说:
是的。
2009-03-29 09:29:31

橙色 | 发表于2009-03-29 09:15:23[回复]
[*]一直以来,最不懂的–测光。
现在,还是迷糊,呵呵~
InC回复红酒女人说:
我认为是因为没有回头再琢磨。

拍的时候看光照情况,估计一下,选用了具体的测光方式,拍摄了以後,对应照片的实际效果琢磨一下,有这么几次就明白了。
2009-02-05 20:39:04

红酒女人 | 发表于2009-02-05 19:20:00[回复]
[*]能否每次都设置曝光补偿?因为那个不停变化的光圈与快门,我也不知道有何区别。
InC回复橙色说:
曝光补偿常常会用到——正补偿(加光)和负补偿(减光)都会用到,我以後专门写一集。
2009-02-05 20:46:33

橙色 | 发表于2009-02-05 13:42:13[回复]
[*]看完了,还是不知道如何测光~

晕了~
InC回复水葡萄说:
慢慢来。

先记下名词,或者先记下有这么一说,以後慢慢就明白了。
2009-02-05 20:49:25

水葡萄 | 发表于2009-02-05 11:37:44[回复]
[*]知道一点测光,可是拍的时候往往忘了.

这次出去,大白天的时候,都是强光,用那个上海人的话说:拍出来的照片,亮的地方"煞煞白",暗的地方"抹抹黑",我还不懂,听你一说相机能辨别的光亮强度,就明白一些了.
InC回复叶子说:
在强光下,的确很难拍出好片子,没办法,不是专业摄影的,很难有时间坐下来慢慢琢磨照片,大多都是急就章,慌慌张张,按下快门赶下一站了。
2009-02-05 01:38:53

叶子 | 发表于2009-02-04 23:11:25[回复]
[*]我现在能做到的就只是记住这些名词了,只好等以后在实践中体会了。
InC回复依如往昔王说:
一些名词,多听几遍就明白了。没有人是靠着字典弄清每个字的含义的。

多听,多一点见识总是好的,不一定要潜心学习某样技能才去了解它。
2009-02-03 23:10:05

依如往昔王 | 发表于2009-02-03 23:03:07[回复]
[*]问候木匠,我那里刚放上去一部分自己拍的图图,希望您多提建议哦。谢谢。嘿嘿
InC回复聆风说:
好的,欣赏顺便提意见。
2009-02-02 19:42:27

聆风 | 发表于2009-02-02 19:27:14[回复]
[*]我一般是人物点测光,风景群测光。其余的没法调。有很多功能暂时还没用上。既然无法预料所得,就全权交给相机了。三脚架随身带吗?不便吧?
照片扩印后,除了小孩子的眼睛明澈,大人的眼睛都无神。也许,我现在只能用自动档,把那六条熟练后再尝试别的。
InC回复橙色说:
大人眼睛无神不能怪相机吧?

试试使用防红眼设置。启动防红眼,在正式闪光之前小闪一下,也许会有正面的刺激作用。
2009-02-02 20:29:44

橙色 | 发表于2009-02-02 18:06:13[回复]
[*]我一般都用点测光,平均测光用得少。测光得慢慢摸索,一下子不容易掌握,这是我的体会。
InC回复老头儿说:
我通常是先看场景,心里先估量一下。根据目标物体的明暗分布决定测光方式,以及是否需要补光。
2009-02-02 20:39:12

老头儿 | 发表于2009-02-02 17:49:11[回复]
[*]我的相机上面有三个:评价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点测光。通常都是选择第二种。感觉既有重点又有平均的,呵呵,拍出来的效果还行吧。
InC回复聆风说:
注意一下,不要有太大块的过暴就行。
2009-02-02 20:40:00

聆风 | 发表于2009-02-02 17:21:29[回复]
[*]一般来说早晨或傍晚,以及小雨之后的光线都不错,就不用去管这个测光了吧 :)
个人的一点浅见:选择好的天气拍照,远比费尽苦心的调整测光重要
冰之慕雪 | 发表于2009-02-02 12:24:49

那要是拍雨景呢… o(∩_∩)o…哈哈… 我这纯属抬杠
hohohoho
InC回复hill_03说:
这个是真理。

自然光,光照条件好的时候拍摄,少了很多折腾。
2009-02-02 20:40:55

hill_03 | 发表于2009-02-02 16:36:55[回复]
[*]这下好,一点都不懂了!
InC回复抱香说:
不懂没关系,我的方法是记住一些名词,例如中间灰度,测光,对焦这样一些名词就好。时间长了,拍摄多里,自然也就明白了。
2009-02-02 20:51:14

抱香 | 发表于2009-02-02 12:59:16[回复]
[*]一般来说早晨或傍晚,以及小雨之后的光线都不错,就不用去管这个测光了吧 :)
个人的一点浅见:选择好的天气拍照,远比费尽苦心的调整测光重要
InC回复冰之慕雪说:
对对,选择光线好的时候拍摄。

有条件的话,买两盏摄影灯,家里玩玩也不错的。
2009-02-02 20:52:59

冰之慕雪 | 发表于2009-02-02 12:24:49[回复]
[*]污点测光,这叫法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呢 哈哈哈哈
正好今晚上才又向别人讨教了一二
现在测光是清楚了
一般情况下,比如中央重点测光,区域测光之类的,就用对焦点就OK了吧。
就点测比较麻烦点
嗯… 得试试。
InC回复hill_03说:
很多年前,摄影的朋友懂洋文的不多。

看图标,点测光很容易,一个圆圈,点测光

中点加权测光,图标是一个圆圈外面一个虚圈,像一个很脏的点,因此叫污点。
2009-02-02 20:59:08

hill_03 | 发表于2009-02-02 01:01:37[回复]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