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太慢了。
[可 惜 我 还 是 上 不 了 .老 说 用 户或 密 码 不 对 ,等 等 .
[
请查EMAIL。
俺在這裡實測 , 以前的速度大約每秒 60 ~ 70 K BYTE .
現在的速度 , 大約每秒 100K , 110K , 120K BYTE , 最快的時候 , 俺還看到 146K BYTE .
不錯不錯 , 速度幾乎是兩倍啦 .
[
由于换了上网服务公司,论坛框架软件业更新了,应该比以前块,也比以前安全(写在这儿的东西不会丢)。但是也带来两个问题:
1.所有人的头像都不见了,得自己重新设置——因为系统要将注册信息分开保留。
2.在登录的时候时间会长得多,主要是安全检测,这是论坛框架软件的结构设定,很难修改。
另外,所有的图片想链接到外面,打个招呼就行,系统可以设定。
想來有些奇。
特來和兄長們報告一番。<?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五月二十四日,和一師兄對話,言最近退道心了,因為如何如何。<?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師兄答曰:幹,你自己都烏七摸黑的,從來不守戒,有時看經,有時看拎。不參加共修,自己一邊喝酒,一邊修法。敢說人不守戒,再修修看。必有奇緣。
五月二十五日晨修一座時後,想天空如此蔚藍,恰是偷閒少年時,不如出去逛逛矣。東遊西蕩之時,突想起數年來之一疑事未解。
- - - - -
緣是04年或05年之八月中旬,一日下午三時左右,颱風將來,風雨斷續中,視線不清中,突然迷路,又未帶地圖,經向路人詢問,約是溝通無方,路人誤指方向。行十數分鐘路至一大池旁,池中有一廟。在其旁繞行一些時候,又由一道路續行極久,途經一國校,至一山中看似無路,乃掉頭回行。
不意途中又繞至另一山中,與原來時之路旁景象不同,且在路旁看見歐式建築。後至一聚落,多間民房,先有一廟,在廟外合十敬禱再前行,經一國小不遠,在一警局外遇一員警,向其問路後,言已偏離原目的地甚遠,這位警察極好心,言順路帶至山區外,再指導一番,途中又繞行一次。總之,回到原出發地時,已是晚上八時30分。其後與多人言至此事,皆以為奇也。
- - - - -
數年來,多次尋找,皆未能回至當日所到之處。五月二十五日中午時想,趁陽光好,再尋一番。竟然如夢,順利至故境重遊。
- - - - -
昨5月30日之上午再訪時,想拍攝照片的,來此報告一番,竟無一張是較清晰的。且又錯迷路至另一小山內數公里,還差些自半層樓高之路肩摔下。
待下次有瑕,改善攝影技術後,能附上照片。
星期六在家上網,本只想閒聊。不意突然網路失聯,連二日都無法上線,真是世事難預料,人生變化多,本想在上工處,稍報平安就好。不意又被斷線。
激起小弟另借尋一地上網,稍長貼文的心。
-----
自從<?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五月三十日去拍照後,兩手臂一直脫皮。而且沒一張相片是清晰的,實是令人氣餒矣。休息幾週再試。
話說上次迷路之處,名為鹹菜甕,又稱啣彩鳳。
差一些些自小土丘摔下之地名為 六曲窩。
-----以下乃網上尋出之文-----
文獻言:
從竹塹九芎林越鹿寮坑崗陵,仰觀東北,橫在眼前的車路坑山峰啣接松山(又稱向天公)連上拱子溝,牛欄河丘陵,松山山麓延伸至咸菜硼街頭(今之中正路),恰似一幅啣彩鳳之景觀,故名之。
或言:
新竹縣志第一部卷之土地志第二一六頁節錄「關西當時附近河川魚產富饒、山野鳥獸繁殖,任憑取之不盡,宛然甕中取鹹菜,隨手可得,故名。後轉書鹹菜甕為咸菜硼、啣彩鳳等名。」
此地乃是馬武都社原住民相傳屬泰雅族馬里罷系統(今南投縣仁愛鄉力行村)「馬里洸」群社的一支,早年因人口增加,乃向北(苗栗、新竹、桃園)拓殖新地,復經由沙輪子社、哈嘎灣社(今桃園縣復興鄉)等群社族遷居而成社(約清末年),族人員聚落為尖石鄉玉峰村,因尋覓新獵場至此。
馬武督社原範圍為本鎮玉山、金、錦山等里及復興鄉高遶、長興等村,期間並與桃園縣境內大嵙崁群,澳卡灣群連成一線,是泰雅族群中佔地最廣,勢力最強的一群泰雅族部落。清朝末年馬武都社頭目瓦旦,馬賴因文治、武功均盛成為「馬里洸」諸社的總頭目,一直到其長子巴杜、瓦旦〈日據時期〉繼任頭目均被公認為是新竹縣境內泰雅族群之大頭目,是桃、竹、苗泰雅族群中佔地最廣,勢力最強的一支,但因瘟疫、瘧疾肆虐傷亡慘重,乃紛紛出走避難而式微。
-----
錦山里馬武督部落:泰雅語原稱「武都」涵義係指人員物資匯集處,已有五十年歷史,日據時期改為「馬武督」並沿用至今。
-----
六曲窩部落:泰雅族原語「葛尤浪」涵義係指狩獵時追逐獵物所用之陷阱繩索,後因六畜山由在地客家人改稱「六曲窩」並沿用至今。(路旁石勒:戈尤浪部落。)
-----
早在一個多世紀以前,許許\多多的貧窮民眾皆往山鑽、開荒、伐木焗腦〈當時台灣出產之樟腦油佔全世界生產量之百分之八十〉,樟樹採盡,改以造林、闢田、種果、種蔗、種番薯。本庄區定名為「馬武督」,日治時代稱為新山、老山,光復後改名為金山、錦山兩里。
倭寇竊踞時地脊人稀,所祀義民爺源於歲次己末年,因當時瘟疫猖狂蔓延,全莊居民束手無策,誠惶誠恐。適時當年保正〈今里長〉謝亮昌先生率民眾前往枋寮義民廟,祈求黑令旗,迎回地方,巡庄三日,果然顯靈,解厄消災,合境重回平安。涇向義民爺懇請屯兵駐守,庇祐子民,暫奉安於老書房〈今廟址〉設神位、神牌,為地方供奉,每日由各鄰輪流奉飯。八十年來,在義民爺爺暨列為眾神之庇護下,地方皆能大事化小,逢凶化吉,優秀人才輩出,實為地方平安主宰,精神指標。˙GPS衛星定位導航座標:
E:121 13 23 N:24 46 03
-----
關西鎮金山和錦山2里俗名叫馬武督,原住民的宗教信仰是神、鬼同格,「武督」的泰雅族語意為鬼神或祖靈,「馬」則是彙集之意,亦即馬武督就是鬼神彙集之處,知名廟宇像中台禪寺等都在當地設廟,現有20個廟宇算是新竹縣的「宗教窩」,適合發展宗教旅遊。
客家先民逐漸移墾到馬武督地區後,日據時的民國八年,當地瘟疫蔓延,全莊居民束手無策,任保正的謝亮昌和民眾群起發願,前往新埔義民廟祈求黑令旗,迎回馬武督聯莊公館奉祀,亦即俗稱的割香。
當時,備妥12架神轎巡莊三日,祈求賜福消災,果真靈應,瘟疫消失,合境重獲平安,而後每天中午和傍晚由莊民輪流奉飯,犒軍以慰忠魂,習俗沿襲迄今。金錦山義民廟現由各鄰輪流奉飯,這是其他義民廟所沒有的的習俗。
早期馬武督地區的人窮,居民為捐錢請戲班演戲,多要挑蕃薯到關西街上去賣來換錢,關西人見到馬武督的人出來賣蕃薯,就知道金錦山義民廟要辦廟會演戲,所以稱為「蕃薯戲」。
----------
這次地震在羌族地區損害最大,報應說實在是惡用佛法。
----------
雖然佛法有多門多派,但是自從聽聞到宗喀巴大師的整理教法後,生起了強烈希求了知的心。
宗喀巴大師三十歲以後,加強學修金剛乘密法。曾這樣說:“我趨向密法,非有他人勸勉,幼年即有強烈志願欲求了知,早已起心要將全盤續部無餘通曉”。對宗喀巴大師來說,顯教和密教同樣都是成佛之道,如果“於此甚深乘,自許多智,而不起尋求,如是亦稱智,尚何有頓根?最細無上道,失之誠可憫。故金剛勝乘,較佛尤難遇,二成就寶藏,入此甚深道,應長時勤習”。
宗喀巴大師認為:“毗奈耶乃正法之根本,不論何時只要有毗奈耶,圓滿教法就能存在;如果沒有毗奈耶,也就沒有佛法”。“一切功德之根本,厥為自所受許之清淨戒律”。
試貼
也杏知得不徒哥之庭十洞七出中看膻易在輕位應之哥庭匠黃木
壇小而弟具也體要西試來著大寫意一六篇祖長傳長燈的吾連道
真喬假下假必假棲假而真木真擇假鳥有良真也有是章若文亦續
入真谷一訪個良主友題求串明連師著得比真較心有訣意善義哉

[
现在应该没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