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出差去了黄帝陵,那天下着小雨。
这是入口。
进入了大门
据说是由五千年历史的柏树。
据说在此要整理衣冠,才能入内。
蒋介石的题词
据说是汉代出土的皇帝的脚印。
新修的祭奠广场,两侧各排有九个鼎,五十六面旗代表五十六个民族,还有一侧放有钟。一侧放有鼓。
祭奠大殿
内部中间有一园孔,表示黄帝是顶天立地的。
[
整治的气派得很啊!下雨天,人少,没淋湿吧。照片拍的真好。
拜祭要虔诚,当然要整理衣冠。
報導攝影 , 也就是紀實攝影 , who 姐姐多拍些 .
俺看得多了 , 或許就可以不用來遊啦 , 呵呵 .
黃帝是傳說時代的人物 .
這裡的建築 , 都是後世新建 , 做為一個歷史源頭的象徵吧 .
中國有實跡可考的歷史 , 只到商代 .
青銅器和甲骨文出土後 , 考古學家挖來挖去 , 始終找不出夏代 .
河南偃師城的二里頭文化 , 似乎挖到了相當於夏朝時代的東西 , 但卻還不能證明那就是夏 , 可惜 .
商代的甲骨文已經看不大懂了 , 黃帝時代如果有文字 , 比如說倉頡造出來的字 , 那就更加看不懂啦 , 也不知道那是什麼形式的 .
如果能夠追出夏代 , 那麼嫦娥和后翼 , 就都是可能存在的人物了 .
[
比较有条理的,让人一看就明白的还只有周。
这是因为孔子在文化上强化的作用,是今天的我们能够明白。
商代的东西,馄饨得很。我想夏代应该是原始性的散乱。那时候,也就群居的部落而已,挖出来了,也就是原始人生活的遗迹而已,和文字文化应该不搭界。
商代的人物,大禹,启之後的太康仲康少康,看着总像传说故事的人物。
who就很惭愧了,who的历史很差,女儿高考时who根本辅导不了,现在是女儿反过来教who啦!
这次因为是出差,时间匆匆忙忙,顺路去了黄帝陵,也没有好好的观看一下,真是到此一游的感觉。洞庭兄弟抱歉了,以后有时间拍的详细一些。呵呵,不过还是自己来拍会更好!
[b]52
[
如果她不嫌咱們這些老頭子的話 , 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