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糟木匠 於 2013-6-29 09:59 PM 編輯
常給倆個兒子講我當年下鄉的故事,什麽栽秧啊,割稻子啊,打麥子啊,敲芝麻,摘棉花等等等。跟他們說那些故事,估計是東風吹馬耳,他們不會有概念。
我讀大學上的是農業大學,我老爸葬在校園里。兩個兒子去年回國到武漢給爺爺掃墓,要穿過學校的一大片水稻試驗田,便順手牽羊,抓了20-30粒成熟的稻種回來。
武漢的早稻,估計在我們這兒不能當早稻種,那還不凍死!於是我一直到現在才種下。

很簡單,挖一點泥土,放上多多的花肥,放點水一攪,就成了泥漿糊糊。撒下稻種,兩天就發芽了。

這可是我母校來的稻種,品質應該不錯的。

昨天大兒子上最後一天班,休假了,自個去紐約。他表姐要生第二個孩子了,他去看看表姐和姑媽姑父。臨行前看了水稻芽芽,說:老爸好好種,豐收了我們看夠不夠煮一碗飯。
[quote=“katong”, post: 2, topic: 3528]
卡童 發表於 2013-6-29 09:04 PM ![]()
等你家秋收的时候我来拾稻穗.
[/quote]
嗯,收割,脫粒估計不難。
舂米我沒學過,不知道咋整。舂出米來我們煮它一大鍋粥,喝個夠!
wubao
(梧葆)
5
上網看武漢市武昌南湖獅子山
三面環湖,風景秀麗,園林風貌引人入勝。
正是:
汀州無浪復無煙 湖光秋水遠連天 三湖美景冠洞庭 萬頃芳草似瓊田
地靈人傑啊!
有詩言道:
莫辨荊吳地,唯餘水共天。 渺瀰江樹沒,合遝海潮連。
來帆出江中,去鳥向日邊。 風清長沙浦,霜空雲夢田。
註:
三湖美景冠洞庭: 比 洞庭 老大住處附近的日月潭。
system
(system)
8
小弟很久沒讀詩了。也少聽政八卦。一年來,看了些修道修真的書。
看了 南湖美後,不禁讀詩之興大發。想來會詩會多讀些日子。
看這稻芽相片,不禁想起小弟為何到楓壇的因緣。
從華嶽到現在,轉眼也十多年了。當年因桶讀之事,被人說幾句豬,那時臉皮薄,逃世投入佛法中,又因蕭平實的如來藏等問題,查資料連到華嶽的耶律大石。然後就是誤會 無歌 ,罵了幾句。(為了寫罵文,還喝了幾瓶70年代,俺阿爹準備給俺結婚留下的酒,至今猶心痛不已。)
那時,有一日,木匠老師說:文革時下鄉,雖是苦,但說實了,對農民增助益不大。
這想法,和小弟當兵為農助割的想法一般,心一動,就追隨至今。
以前一老師說:
文藝復興是世俗化運動。爭鬥中把基督教過渡到現代化。回教也需要世俗化運動。
文革也是世俗化運動。把舊文化舊思想過渡到現代化。
就像黑土壤,長出稻苗一般。
西來之事,怕的是權力鬥爭問題,怕的是路線改變問題,但最怕的是權鬥路爭後的崩解或外寇的入侵。
偶而小弟也唱唱紅,基本上也是排解面對這難以想像的方向流轉的憂慮。
基本上,還是信三民 。
不愛深紅愛淺紅。
所謂“突破”是指某一民族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對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與歷史上的處境發生了一種系統性、超越性和批判性的反省;通過反省,思想的型態確立了,舊傳統也改變了,整個文化進入了一個薪新的、更高的境地。
偶而會想,毛之文革是否就是想來個文化突破。
說到這兒,就就聯想起人生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其實很簡單:
一,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不容易,應該讓人好好地活著;
二,活著的人應該有盡可能合理(談不上非常公平)的物質分配與物質享受;
三,基本生活物資得到保證之後,人還要有基本的尊嚴和精神文化上的享受。
政治,背離了這三條的,就不是好政治。
我們當年下鄉,從上層說來,就是一種搪塞性政策。
當然我們這一批人,因為下鄉瞭解了農村,瞭解了農民,豐富了 個人的生活經歷,總地說來,我們這批人沒有虧什麽。
但對於整過國家的進步,意義不大。
system
(system)
10
估计发芽的现在长出禾苗了,好好种,一碗粥的愿望可以实现。身在国外,心系农大,回来农大要颁奖给你才行。难得出这样好的学生!草莓
system
(system)
11
卡童先生給我定目標了,要超過袁隆平。還鼓勵我說: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爲了獲得高產,我的膽子一定要大一些了。
卡童先生給我定目標了,要超過袁隆平。還鼓勵我說: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爲了獲得高產,我的膽子一定要大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