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免

很難看到這樣的文。

不要当美国的炮灰~作者:杨渡为作家2022/06/08

最近在传统市集、牙科、出租车司机等好几个地方,不约而同听到一种声音:「我们不要当美国的炮灰,好好过小日子吧!」

我感到讶异,因为直接对美国的评论,大概都是那些名嘴在说的,深怕话题不耸动,拚命强调台海要打仗了,武器对比、登岸作战、街头巷战、都市游击战……。说起来都很英勇,连扫把都要上阵。

然而,民间的心声,已悄悄地变了。因为乌克兰这一课,教给民间太多残酷的现实。

第一课是:战争残酷。战争一旦起来,那些号称勇武的刺青网红们,即使跑到乌克兰去,却连俄军都还没看到,就被炸了,或者躲战壕里出不来。有些来得及发出网红照,却很快曝露行踪,被锁定地点,飞弹就来了。悲哀的是,拿着AK47拍照的,恐怕连敌人都还没看到,就被大炮给炸了。

这一课告诉我们,那些用二次大战所形构的战争史,都结束了,2003年美国在伊拉克战争的打法早已告诉我们这个现实:每一个士兵的后面都拖着长长的「尾巴」,那尾巴就是后勤,就是卫星侦查指挥系统;现在就是无人机要飞去丢炸弹的地方。机关枪已落伍了。真正到了巷战,那已经是军队在清扫阵地,有没有抵抗,已没有什么差别。

乌克兰的第二课是,战争一旦起来,无论输赢,整个国土变成炮灰。乌克兰的基辅,曾经多么美丽的城市,多少文化积累的古迹,一旦战火来临,什么国际制裁都没有用,谴责只是空话。整个城市毁于战火,那些炸毁的破墙断瓦,都曾是朗朗歌声的家园;那些窗破屋空的公寓,都曾是孩子成长的记忆,如今是生灵涂炭的废墟。上电视的是政客,死亡的是人民,流离的是妻儿。

第三课,最真实而且庶民的考虑是:当战争来临时,老婆孩子要往哪里送?乌克兰有500万至1千万(还没有统计好,因为不断增加)流亡到欧洲的难民,通过汽车、巴士、火车过边境,但现在难民涌入太多,欧洲已难负荷。而男人18到60岁的都不能走,留下来打仗。所有的家庭,妻离子散。而战争的结束遥遥无期,未来那些女人和小孩子,要流落到什么地方?会不会变成被欧洲人嫌弃的底层难民?语言不通,怎么生存?已有欧洲大报在写人蛇集团蠢蠢欲动,卖女卖子的事,已有传闻。

对市井小民来说,最真实的莫过于妻儿不知流落何方。台湾呢?人民愿意承受这苦难吗?心理上有准备吗?

民间还看清的第四课是:这一仗是美国想打的。北约一开始就一直想制止,但乌克兰的情势却停不下来。美国打俄罗斯,目的是要打垮俄国的崛起。而美国在台湾海峡挑事端,无非想用台湾当乌克兰,制止中国的崛起。这是全世界都很清楚的事,台湾人民也不是没有眼睛,早看清了。

但台湾人,要为美国打这一仗吗?中国大陆早已清楚,还要上美国的当吗?台湾民间的这种「不要当美国的炮灰」的声音,已开始出现了。而且非常清醒地知道,打下去,台湾没有胜算,台湾人妻儿是没有边境可以跑的。

台湾要和平,要避战,不挑事,不要上美国的当,不要变成另一个乌克兰。即使困难重重,即使在美国的要挟下,国际局势常常两难,但在危疑中,更要力持平衡,维持两岸和平现况,这才是领导者的最高智慧。不管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任谁执政都一样。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守护家园的和平,守护我们的孩子亲人,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因为乌克兰的关系,台湾民间的风向,悄悄地变了。「不要成为美国的炮灰」,不只是台湾人民的愿望,我相信也是大陆人民的愿望,希望两岸的执政者,都有听到。

战争与和平的抉择
不当美国的马前卒
不打美国代理战争

俄乌战争的真相
月前美国保守派智库加图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道格‧班多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华盛顿将对抗俄罗斯直到最后一位乌克兰人倒下(Washington Will Fight Russia to the Last Ukrainian):基辅面临选择,是为人民谋求和平,还是为所谓的友邦作战?」

两岸要战争还是和平?
政府应该做的是照顾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台湾人民的利益及考虑为优先,绝对要避免残酷的战争。而不是听美国的指示,让全民去当战争的炮灰。

写文章的时候,我总是想起余纪忠先生的叮咛:要让大陆和美国知道,台湾不是只有台独一种声音,还有民间要和平的心声。千万不要轻启战端。

不管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任谁执政都一样。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守护家园的和平,守护我们的孩子亲人,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因为乌克兰的关系,台湾民间的风向,悄悄的变了。「不要成为美国的炮灰」,不只是台湾人民的愿望,我相信也是大陆人民的愿望,希望两岸的执政者,都有听到。

很難看到這樣的文。

貼三天 才刪。

如果真能有這個共識,那就是兩岸人的福氣了。

前天看到過買美國設備自動布雷的新聞,大陸人看了都莫名其妙,這只能是發瘋了的節奏,我希望不是事實,只是台灣媒體捕風捉影的胡說。

台灣媒體整天說烏克蘭節節勝利,那也不是事實。現在看不到任何可以停戰的希望。文章有一處說,北約一開始想制止戰爭的發生,這不是事實,北約從頭至尾,從開始到現在,就是烏克蘭戰爭的積極推動者。

不管怎麼說吧,作者是不喜歡戰爭的,希望和平,這個是好的,應該點讚。

我的老同學在武漢後官湖濕地公園玩航拍機:

退休了,就應該這樣玩。

飛到金門投送榨菜茶葉蛋的就是這個機型,比我用的高一檔。

不用刪的,貼了就貼了,不必拘謹,原本就是自己的地盤,想說什麼都行。

很難看到這樣的文。

上面的文是同學寄來的,很難看到這樣的文。
在GOOGLE 搜,搜不到的文。
換了搜尋網才找到。

老同學在武漢後官湖濕地公園玩航拍機:

在路上看到 輔導 - 無人機專業操作證 。

但要五十歲以下。

我用的這一種不需要任何操作證件,飛行時搜尋一下自己將要飛的區域有沒有特殊管制就行。

我的同學玩的那種,需要登記才能飛行。大陸沒有年齡限制。

台灣可能管制嚴格一些。我的老同學,和你我的年齡大致差不多。

哦,明白了,你說的是專業操作員,不是自己買來玩的。自己買來玩的,應該沒有太多限制。

  • 打字打累了,玩玩儿这个。 有武功的基础,应该不是很难。

今天再再看这影片,让我想起一事,上网查:

江丙坤先生 不幸逝世,是因为弯腰拣取手机造成主动脉剥离!

  • xia mi、虾米、什么!
    又是谣言。

江丙坤先生 不幸逝世,不是因为弯腰拣取手机造成主动脉剥离?谣言搞错了啦!
LINE 收到讯息影片说「宁可“蹲下”也不“弯腰低头”这是一条安全警讯」、「江丙坤先生不幸逝世,原因是"主动脉剥离"」、「当时是他的手机掉落 …

江丙坤先生不幸逝世,是因为弯腰拣取手机造成主动脉剥离

2019年4月8日 — 江丙坤先生谣言这样说:收到好多提及江丙坤先生的,最常见的版本有:「郑重建议你,宁可「蹲下」也不要「弯腰低头」。

健康养身宁可蹲下也不要弯腰低头,很重要,一定要记住- YouTubehttps:

健康养身宁可蹲下也不要弯腰低头,很重要,一定要记住.

宁可蹲下也不弯腰低头,与尊严无关,却与生命息息相关 -
2020年3月16日 — 宁可蹲下也不弯腰低头,与尊严无关,却与生命息息相关, … 戒烟、少酒;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③多喝水,保持大小便通畅,排便不要太用力;④避免 …

注意!捡拾落地的东西时,宁可蹲下也不弯腰低头 -
2019年3月27日 — 前不久,海峡交流基金会前主席江丙坤先生不幸逝世,原因是「主动脉剥离」。当时,他的手机掉落地上,在弯腰捡取时突然昏倒,之后抢救失败。

  • xia mi、虾米、什么! 老人常弯腰,会造成主动脉剥离,
    也是谣言 !

美国芝加哥前市长 …
「宁可蹲下也不要弯腰低头」的图片搜寻结果

我們公司強調不能彎腰,必要時蹲下,是因為怕工人彎腰搬動重物造成工傷。

image

車間裡,很多地方都印有這樣的標示(其實我們公司還有工作時不能穿短褲的規定,宣傳圖片應該是買來的,我們公司如果自己畫,不會畫穿短褲的):

image

這個只是因為怕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傷及腰部。至於什麼大動脈剝離,是有意擴大話題,製造聳人聽聞。

彎腰的英文是 bow down,如果搜索英文關鍵詞,會有很多結果。

几年来,我都小心不作「弯腰低头」的动作。

也不弯腰拣取东西,我有了秘宝。如图左。

图右上,是桃园警方逮捕嫌犯,解救求职 清洁工,却被关禁的人员。但是嫌犯却被检方放了。

图右下,是二十多年前某人照的台地军队床铺。

這個和相關的法律規定以及許多年來的司法習慣相關吧。如果同類的案件,很多年來都是如此這般地處理,法官也只好蕭規曹隨。不遵循以往慣用方式處理,會給法官個人造成很重的壓力。

不用刪的,貼了就貼了,不必拘謹,原本就是自己的地盤,想說什麼都行。

我是怕有人常這樣說的這樣 : 有禍我闖 有難你扛 合作無間 樂莫大焉 彼此彼此 莫怪莫怪。

我现在也很少有人和我讲两岸的事。

上面的图右下,是二十多年前某人照的台地军队床铺。

想起将近五十年前,军队床铺和型样和这相似的木制床。
有时是马步蹲在下层的床上,头顶着上层的床架,双手打直,捧着棉被。
唱这样的歌:

想起将近二十年前,我还是像我父亲教我一样的教我女儿,有一天,她抱怨我教他的,害他被同学讥笑。

我在他的笔记本上看了这些字句:

小白菜呀 碧绿地黄呀
三岁两岁没了娘呀
跟着爹爹 好好地过呀
就怕爹爹要娶后娘
娶了后娘 三年地整啊
生了弟弟比我强啊
弟弟吃面 我喝地汤啊
端起面碗 泪汪汪啊
亲娘啊 想亲娘啊
好花开了 心花地落啊
我想亲娘谁知道啊
亲娘想我 一阵地风啊
我想亲娘在梦中啊
想亲娘啊 想亲娘啊

从那时起,我也很少在家中讲两岸的事。

现在只有几赖友会讲,常常讲。

听听歌:

很久之后,我才知:
小白菜呀 碧绿地黄呀
是《烈火青春》中”东邦”六人组中展令扬可怜的身世~~

小说《烈火青春》主要讲述了以展令扬为首的“东邦”六人组在大学时代恣意挥洒青春的爆笑感人经历,他们之间至死不渝的友情感染了一代人。

《烈火青春》是台湾作家左晴雯(本名林佳霖)的成名作,是少数纯粹描述六个少年的友情和冒险经历的言情小说。

《烈火青春》最初在1995年出版,是左晴雯作品《东邦烈传系列》的前传,主要描述东邦少年岁月,有时会有微量嗳味情节。

这本小说,传说当年影响、改变不少当时青年的社会风气,风靡万千少女,提高青年人内涵?

大陸這邊演唱的版本不一樣,我從小就聽到唱片裡是這樣唱的:

小白菜呀,地里黄呀;
三两岁呀没了娘呀.
跟着爹爹,还好过呀;
就怕爹爹娶后娘呀.
娶了后娘,三年半呀;
生个弟弟比我强呀.
弟弟吃面,我喝汤呀;
端起碗来泪汪汪呀.
亲娘想我,谁知道呀;
我思亲娘在梦中呀.
亲娘呀,亲娘呀。

“地裡黃”的意思是,還長在地裡,就已經黃蔫蔫的了,重霜打了的結果,更顯東北話的語境。

两位的贴文越来越长,为了方便阅读,寻找了自动朗读。发现浏览器的Edge里的扩展软件还有不少可以选择的中文配音。 选来选去,还是大陆的云熙的声音比较自然。你们喜欢哪一种呢?

西安話好聽,也很流暢。

我再補充幾種方言:

長沙話:

成都話:

廣東話:

更地道的廣東話:

河南話:

被老師點名站起來誦讀的小學生:

  • 你们喜欢哪一种呢?

像這一種的:

找到一首1973年前後台地電視劇的歌:

70年代的大陸鄉下,在不講政治鬥爭的時候,生活也有一些情趣的。老忠那地方比較窮,山區嘛,自古以來生活就艱辛一些。我呆過的地方是古雲夢澤邊上,傳統的魚米之鄉。生活不論多苦,自己勤快一點,背個小簍子河裡溝裡摸點魚蝦總不會打空。水稻田裡收起來的新鮮大米,煮出的米飯當真好吃。湖北的土地是天道酬勤的典範,房前屋後,不論哪兒種菜就猛長,瓜果一年中的大半年都是有的。冬天裡就比較單調,通常只有蘿蔔和白菜不怕霜雪。大多比較勤快的人,在秋天醃製了鹹菜乾菜,腐乳蝦醬之類的東西,在加上茨菇,芋頭蓮藕等,也不至於太糟糕的。

即使是魚米之鄉,也有懶得出奇的人。我們附近有個村子,小夥子姓啥忘了,叫三享。他就啥活也不幹,以乞討為生。在哪個年代,書記,隊長,誰都拿他沒辦法。讓他去幹活,這兒疼那兒癢的,你說他,磨碎了嘴皮也沒用,他就啥正經事也不幹。肚子餓了,附近幾個村子轉轉,一不偷二不搶,誰拿他也沒辦法。總有好心一點的人給點吃的,有吃的,三享就什麼也不愁了。有次他正乞討,遇到公社書記,公社書記在那個時候是有權威的人物。書記皺皺眉說:你就是大名鼎鼎的三享啊?我說你年輕力壯的,做點什麼不好,要乞討?這三享看了書記一眼,不慌不忙地說,我就是餓了,看誰能給點吃的。我吃飽了,下午就耕地去。你有吃的給點我,吃飽了好幹活,沒有給我的,啰嗦那麼多幹嘛?書記被差點氣歪,但能有什麼辦法呢?。77年底78年初我離開鄉下時,三享已經有點老態,不知他後來的結局如何。

  • 没有给我的,啰嗦那么多干嘛?

  • 书记被差点气歪,但能有什么办法呢?。

上面的文,让我想起了今天,我恰恰好学了几句英文:

以下网文:

I begin to till Southern Field;
we peasants will yield millet and rice.
When crops are ripe,
we will pay tax;
There are penalties and prizes laid for the work we do.

庄稼熟了,把新收获的庄稼交给国家叫做纳税,所以税是禾木旁。如果我们查查《说文解字》,可以查到:

敛财曰赋,敛谷曰税,因此赋和税是两个概念。

缴现金的为纳赋,赋字是贝字旁。

上古人类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见不到大海,贝壳很稀少故此用来作流通的货币,像今天的铜板、纸币一样。

贝壳上打洞,用绳子串起来,五个一串叫一系,二系十贝叫一朋。

老友来了,在脖子上挂两串贝壳去喝酒,就叫“朋”友,所以汉字中的财、贵、贱、赛等与钱财有关的字都是贝字旁。

缴纳现金的叫赋,缴纳谷物的叫税,二者完全不一样。

庄稼收割下来了要把打下来的新粮食作为税交给国家就是“税熟贡新”。

税和贡两个字又不一样,由下位献上叫做贡,由上位向下面收叫税。

缴税要贡新粮,国库的存粮一般都要存三年, 粮仓的大敌是水火再加老鼠。

每屯藏粮都要用红笔标明因老鼠造成的自然耗损数字,写成“耗字多少”,因此老鼠又叫耗子。

劝是勉励,赏是奖赏,黜是惩罚,陟是晋升。

“劝赏”是对农户的奖惩制度,“黜陟”是对政府官员的撤职、升迁制度。

要客观地按照务农的成果和纳税的情况,对农户予以奖励或惩罚,对有关的官吏也要据此予以职务的或升迁。

俶载南亩 我艺黍稷
税熟贡新 劝赏黜陟

以上网文。

俶 陟。 俶 陟。 俶 陟。
chù zhì。chù zhì。chù zhì。

昨天在想,這人真的敢寫啊!上網查:

多年前,张龙光听中山舰一名幸存官兵说,外公李师谦阵亡在武汉长江上;

2016年五月,张龙光儿子与侄子正巧到武汉,就在长江岸边呼喊外曾祖父李师谦的名字;
一个月后,张龙光就在忠烈祠网站找到了外公,并得知十一月十六日是他的殉国纪念日。

李师谦是福建闽侯人,任海军布雷队电机副一职,民国二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于大陆湖北武汉葛店黄家矶长江水域,搭江贞舰布雷时被日机轰炸阵亡。

李师谦阵亡后,身为富家女的外婆没有谋生能力,不得已把四名子女送出或卖掉;其中李雪英被卖到马祖东引,当时十一岁,是岛上少数会说国语的女性,加上曾受教育,长大后担任小学老师,才勉强拉拔孩子长大。

张龙光生于民国1949年,福建长乐潭头人。

早期张龙光创作量惊人,最高纪录曾经一天连写3集剧本,并曾连续3天3夜,日以继夜,埋首苦写,过度劳累下还曾引发肺泡破裂,住院休养。

张龙光佳作连连,尤以民国70年代所推出的《梨花泪》、《一缕相思情》、《又见阿郎》、《爱在夕阳下》等多出电视剧,轰动一时,创下收视高潮。

甚至引来立法委员要求修改《梨花泪》剧本,女主角得以不死,观众入戏之深,可见一斑。

2000年,张龙光远赴中国大陆为陕西电视台撰写《两朝天子》剧本,从此将事业重心移往大陆,现旅居北京市。

勸字的解釋有點勉強。

勸,在這兒是規勸,指出不夠好的地方,要求往下做得更好一點。(指出人之所短比較委婉的是勸,之後是諷,再就是責,再就是罵,頂級的就是咒)。

勸賞 是指指出不足之處獎賞有功之舉;黜陟 是指處罰沒盡職的官吏提拔有貢獻的官員。

在那個時候,政府沒有能力撫恤陣亡將士的家屬,也是歷史的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