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照片智能修復(3)——當代文學12巨匠

第一次修复

image

二次修复,结果更好

如果N 次修复,不知结果如何?

结果,事不过三,第四回就不给我做了。

不过,第三回的修复已经不错了。

是這樣的:

軟件修復的過程,實際上是在算法上設定一套轉換的模式,在現代信號數學中,使用矩陣轉換,因此,圖片修復軟件就將模糊,不合理的像素根據設定的參數實行轉化。第一次轉換是效率最高的一次,第二次轉化,是把第一次不足的部分調整轉換。或許有第三次(有時不一定有),到第四次,算法在轉換以前會籌算,發現輸入和輸出已經是一樣,程序當然就兩手一攤,不知道該做什麼了。

你謝天謝地吧,只要5秒鐘修復一幀。你的顯卡很棒,軟件只認你的這種顯卡和蘋果的顯卡。我們家因為買AMD的電腦零件會有公司優惠,所以我們只有AMD的顯卡,這個軟件不認可,因此我需要花費大約2分鐘才能完成一幀的轉換。

今天下午我安裝了這個軟件,軟件不錯,就是慢。這個不怪軟件,只因為我的顯卡不對路。一秒鐘的視頻短片,用了兩個小時(一共55幀)。只是慢一點罷了,效果好很明顯:

啊,还有这种情况。 那叫木卫二给你再加上一个可工作的显卡。

我现在空下来就听书,最近连续听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的故事,想了解一下晚清的历史。

不錯不錯,這次細節增多,立體感變強。
色彩和光影的處理很棒。
影像過渡的效果也很流暢自然。

臉部的紋路特徵,有時候代表著年齡,歷練,風霜,和智慧。
所以不宜全部磨皮磨掉,適當的保留是對的。

比如說,以李鴻章為例。
李鴻章拍照的時候,已經六七十歲了,他的歲月風霜,以及多年的官場歷練,是否能在人像上呈現出來,可能就是處理的時候要注意的。

俺建議還可以再看書。
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怪現狀,孽海花,還有老殘遊記。
這些都是晚清當代的書,可以了解晚清的社會和官場狀況。

這些書有個優點,那就是保留原汁原味的當代觀點,不會參雜現代思維。
比如說現在的電影電視,很多都是穿著古裝演現代戲,讓十九世紀的人,説了二十一世紀的話。
俺不知道妳現在聽的說書,是不是也這樣。
俺只是強調原汁原味的重要。

  • 比如說現在的電影電視,很多都是穿著古裝演現代戲,讓十九世紀的人,説了二十一世紀的話。

這幾句話說的太好了。 - 比如說現在的電影電視,很多都是穿著古裝演現代戲,讓十九世紀的人,説了二十一世紀的話。

多年前,一舊識說兩岸開放後,看了三次不一樣的劍門關,我也看了三張不一樣的劍門關相片。

十多年前,一舊識去江蘇回來說,他們把宋朝留傳下的一條巷拆了。

十多年前,一舊識去湖南回來說,他們把明朝留傳下的一古蹟拆了,在十多公里外建了一新的,說那就是古蹟。

十多年前,一舊識去河南回來說,他們把清朝、前幾朝,留傳下的許多古蹟全拆了,在原地建了許多新的房屋,說那些就是古蹟。

建的那許多新的房屋,和原先的很像嗎?

不像。

時常,我看了 - 山西凡凡、山西晉龍、小阎旅拍 的那些影片,會想,過幾年他們會不會也說:

這些古蹟太舊、太破了,拆了 重建。

這些古蹟太舊、太破了,拆了 重建。

他們會不會也說: 新的房屋,才是古蹟!

那台灣是怎樣的呢?

台灣第一條鐵路遺址慘遭灌漿而消失

2016年5月間,也就是劉銘傳鐵路台北到新竹段通車後123年,桃園車站因捷運施工和台鐵地下化工程拆除時,意外發現日據時期桃園車站的二爪磚,民眾在同年12月向文化局提報為考古遺址,經過考古團隊多次發掘,先後出土清朝劉銘傳鐵路、日據時期車站便所(廁所)遺構,甚至還有4500年前史前時代遺跡。

台灣第一條鐵路遺址慘遭桃園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整地灌漿而消失。
(圖/搶救清代鐵道遺址群小組提供)2022-12-24

台北/未啟動暫定古蹟日治台拓穀倉被拆-

台北市松山區松河街上的陳復禮洋樓 遭 都更的建商拆除

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見證台北城市的發展與經濟軌跡, 都更拆除對象。

圓環都被拆光光?從日治時期回顧台北圓環歷史

臺灣文化資產遭破壞列表

這個在我製作的過程中,都是可調整的,是我沒有控制好。

我也才剛開始倒騰這個,還需要積累經驗。

人口越來越多,不管怎麼保護,都會有越來越多的古跡被拆毀或者損毀。

谢谢洞庭兄的推荐分享,我是一边做家务一边听书,如果看书的话,我的速度很慢,一本书大概要看一年,眼睛有点高,很倦怠的。
刚才上了喜马拉雅,都有听本。

这是因为后悔了,所以再建造仿古建筑,现在一些老城区改建,开始考虑保留一些老建筑了,修旧如旧,一般用来改建成酒店、展览馆,但是室内的装饰就现代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