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劇_7

什麼歌仔戲 , 這根本是京戲武生的功架 , 全混在一起啦 .
但現在的年輕人看不出來了 .
俺要是多嘴說破 , 說歌仔戲本來沒有這個 , 就會被罵不愛台灣 .

像這梁山伯祝英台 , 也是民國四五十年代 , 從香港傳來的黃梅調電影 , 才大興特興的 .

怎么可能不爱生我养我的故土。

哈,愛不愛台灣成了一頂帽子。

我覺得就是一個簡單的對藝術的欣賞,把心上藝術也弄成了思維上的負擔,那就不值得了。

  • 什麼歌仔戲 , 這根本是京戲武生的功架 , 全混在一起啦 .

  • z劇組說:
    劇中時代背景是歌仔戲仍然引領風騷而電影藝術蓄勢待發的年代,
    兩種藝術形式與娛樂文化互相競爭也彼此拉抬,反應在世代的溝通上,
    同樣也有類似的衝擊與平衡,包括誤解、自我質疑與矛盾,
    因此將夢想追尋、世代和解以及當時的文化現象並置在一起。

感想:
這場表演是企圖將幾種不同的藝術形式與娛樂文化,同時的混入和呈現,使觀眾回想起在台地曾經的幾種不同的藝術形式與娛樂文化,在相互競爭和偶而彼此拉抬。

讓觀眾在看後歸納過往經驗,透過批判和反思, 完成多元的文化的融合等自我轉化學習,提出新的觀點。

想法有道理,但不可能打成相互拉抬的目的,最對也就是涮涮文化火鍋,然人在一場演出中能多視角看幾種不同形態的舞台表演格調罷了。至於拉抬彼此,那是在為自己的表演啦高調哈。

想想也不錯,藝術這東西,有時,我說是有時哈,多視角的看看,很棒的。

咦?梧葆老兄,這是你自己寫的乎?還是哪邊弄來的網文?
如果真是自己寫的,那俺真的要拍拍手啦。
難得看到梧葆老兄講自己的話,講這麼好的。

這裏談一下所謂的「透過批判和反思」。
俺的批判就是,亂七八糟。
而俺的反思就是,不要亂七八糟。

不過話說回來啦,這樣混來混去也不是不可以。
歌仔戲裏頭加進京戲的原素,也不是不行。
只是現在看得奇怪,但時間久後,等它固定成型,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比如說,古時候中國的樂器,是沒有琵琶和胡琴的。
但現在,琵琶和胡琴已經成了中國國樂的標準配備啦。
大家都說這個是中國文化呀。

所以說啦,這樣混來混去,久了就成了文化。
搞這個的人,就是要弄出一個新的台灣文化出來,以便去中國化也。

嗚呼,其欺台灣無人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