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只有八个

所谓“十九部样板戏”、“样板戏至少有二十多个”的说法,源自“四人帮”御用写作班子中臭名昭著的“初澜”。1974年初澜在《京剧革命十年》中,妄称八个样板戏是“第一批”,扬言样板戏“已有十六七个”。此后就有人把初澜吹起来的鸡毛拿来当了令箭,“样板戏”就论了“批”,混乱得再也说不出一个准确数。直至今日,还有人抱着“鸡毛”不撒手,并以此为据公开在网上卖弄:“样板戏只有8部?别再错下去了!”

所谓“样板”,就是一个示范。“现代题材的京剧 = 样板戏”是完全错误的观念,难不成现在出一部现代题材京剧也能叫“样板戏”?

一部文艺作品,如果全是高潮就没有了高潮,同理,如果全是样板也就没了样板。所以1967年“八个样板戏”以后的创作,不能随便也称为“样板戏”。

“样板戏”的正式名称为“革命样板戏”,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贯彻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一文,首次将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 并称为“江青同志”亲自培育的八个“革命艺术样板”或“革命现代样板作品”。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一文,正式提出了“样板戏”一词。1968年5月,纪念邮票《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发行,新华社配发了一篇报道,副标题是“邮电部为八个革命样板戏的诞生发行一套纪念邮票”,“八个样板戏”的说法已经很明确了。

八个样板戏之后,在1968年推出了“钢琴伴唱《红灯记》”,不过是样板戏《红灯记》的一个延伸或移植,唱腔不变,演员不变,连化妆都不变,其实只是换了伴奏的“折子戏”。这就是当时人们的印象,称作“第九个样板戏”是毫无根据的。而“交响音乐《沙家浜》”不同,并非换伴奏,而是加入了更多的合唱和乐章。

此后不久推出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连“戏”都算不上,也被初澜勉强地拉入“样板戏”。

后来还有许多地方戏剧对样板戏进行了移植,比较著名的湖南花鼓戏《沙家浜》。1969年,样板戏中的五出现代京剧重新改版,和1967年的版本都有增删。这一改版似乎很多人不知道,初澜也只字不提。只有文革过来人中的文艺爱好者才注意到。笔者不完整的记忆如下:

《红灯记》砍掉了鸠山的唱段“铁蹄踏遍松花江”,日本鬼子不能在台上太过猖狂;李玉和增加了唱段“一路上多保重”,强调“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铁梅的唱词“怎说没留什么钱”似乎有些俗气,改为“光辉照儿永向前”;界壁儿慧莲和磨刀人也都有了一段唱。

《沙家浜》:胡传葵的唱腔“想当初”、“七八条枪”、“俺胡某”都把调子降了,“我才出缸”改为“我才躲过大难一场”,后面“上海滩炮声响”的唱段也改为简短的对白;郭建光“听对岸响数枪”唱段,“手中枪”后面本来以“就能够坚如磐石百炼成钢”结尾,改为“毛主席,党中央…”,加长了一大段内容;沙奶奶“七个儿子”给适当地“计划生育”成了“四个”,“七龙”也就升格为“四龙”,而且也给加上了一段唱。

《海港》的钱守为,原本不过是个落后分子、“中间人物”,为突出“阶级斗争”变为对新社会怀有仇恨的敌我矛盾;高志扬的唱段“狂风阵阵掀巨浪”不知道怎么就没有了,也许就是因为不能用“钱守为道短长”来掩盖阶级矛盾。

《奇袭白虎团》原本不过是一出慰问抗美援朝前线的武打戏,1969年前除了那段“打败美帝野心狼”外,没什么给人印象深刻的唱段。新版增加了很多唱段,但有名的花脸方荣翔不过担任一个配角,仍没有流传下来很多被广泛传唱的段子;主角本叫“杨伟才”,估计是用了原型的真姓,改为“严伟才”。

《智取威虎山》中,1969年加入了流传至今的管弦乐“打虎上山”前奏。除了删减了座山雕唱段外,第一个大的唱段“三十六颗红心向太阳”被砍掉结尾段落没了这唱词,变成“誓把反动派一扫光”;“几天来摸敌情”等唱段也有删减,增加的小常宝“坚决要求上战场”唱段,流传得比早就有的“八年前风雪夜”还要广;“我一连灌他八大碗”改为“三大碗”,“八连长”改为“三连长”,有可能和台湾公交车忌讳“八路”是同样原因——敌人没资格用咱这个数,但也可能是听不惯敌人如此嚣张;“203”改为“参谋长”,“孙达得”改为“申德华”。

更加奇怪的是,“一撮毛”这个土匪的外号改为“野狼嗥”,简直匪夷所思!小说中这个土匪有名有姓叫“郎占山”,因右腮上有个大黑痣并长着一撮长毛得此外号。什么原因要改?是不是江青的主意?至今也没有答案。

能够想出唯一合理的解释:不宜使用这个“毛”字。

当然同时期也有样板戏以后新的现代题材京剧陆续创作出来。只是直到1974年,才由初澜发表文章,把后续的若干文艺作品也列入“样板戏”。

我们注意到,现代人很多不知道“交响音乐《沙家浜》”是八个样板戏之一,因为凑不齐八个的数,于是就搬出后续被初澜定义“样板戏”中的一个,凭着个人喜好充当了“八个样板戏”的“之一”。因为没有标准,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各执一词。使得“样板戏”、“八个样板戏”的概念更加模糊不清,混乱不堪了。

更加应该注意到,1974年正是“四人帮”猖狂“批孔”“批周公”的时候。初澜抛出这样的文章,是在为“四人帮”鸣锣开道。现在居然有人还将“四人帮”这篇居心险恶的御用文章当依据,不知道打的是什么主意!

樣板戲,肯定只有八個。有些人把當時正在上演的一些現代京劇都拉進來湊數,比如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有一部『瑤山春』,瑤山春江青看過點過頭。這一類的戲有幾部肯定不能都算做樣板戲的。

似是1976年,在金門古寧頭一草叢,我看到幾張宣傳單紙片,上面印的是對岸的樣板戲中一齣的漫畫,忘了是那一齣。

很多年後,在網上看了幾齣樣板戲中的小段。

例:Climbing Tiger Mountain 打虎上山

有人教導說,這1分45至2分15秒,這樣比、這樣走、這一跳是怎樣的意思,實在太帥了。

除此之外,我的認識很少。我不知如何回貼。

今天,我看了一組相片,上面的簡介: 林世榮 - 工字伏虎拳 。

我想起約在1973年或之前一年,我就在多人面前表演過這一組相片的拳法。

在此貼這一組相片。

1

2

3

4

這是我16歲至20歲的故事,練拳、讀書。除此之外,沒有多少的故事。

楊式太極拳 - 楊澄甫

。。。

說到樣板戲,能稱得上樣板(現代京劇中的樣板),的確是經過千錘百煉的,演員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唱腔是一字一聲都反復琢磨過,台步也是精心設計的。

其實哈,樣板戲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三突出

這個三突出,也對,也不對。說他對,因為的確是一種思路;說他不對,因為它把藝術創作格式化了,讓我天天看三突出的作品?我肯定受不了。

三突出的原則是一個叫于會泳的人提出來的,江青力捧,就成了那個時代的創作準則: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你貼的這一段,舞台上楊子榮的主角位置,就是按照三突出的原則設定的。

江青在私底下還說,還應該加上一條——在英雄人物中,突出女性的英雄人物。。。哈,這個就是笑談了。

我們是一群五年級的中生代~ 生活單純 出生在民國政府撤退台灣後的20年內。

那時的氣氛是~不富裕、但很堅強。

我們深信長大後~會解救苦難同胞~

瘋狂的六O年代,一些大哥哥大姊姊把毛主席的胸章別在衣上,手裡拿著一本小冊子,我們家的孩子都還小,不懂他們在做什麼。我看過“白毛女”,也學了幾句“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大海航行靠舵手”這些歌詞,其實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

排華事件的時候,幾位大姊姊跑到學校大樓的屋頂,手牽著手,一起喊“毛主席萬歲”,然後以青春的生命保衛了毛主席。

有好幾天,媽媽和我們小孩躲在隔壁巴基斯坦叔叔家的狹小樓梯下,不敢哭,不敢出聲音,爸爸則跟巴基斯坦叔叔一家人在客廳。後來晚上吹口琴的鄉下大漢提著刀站在路口,暴民就不敢再進來我們這條街搜索唐人。

城裡的唐人多屬無國籍,排華事件結束後,紛紛找出路離開。少數人去了美國,澳洲,有的去香港澳門,有些去了台灣,最多的返國回大陸了,也有的留了下來,我的玩伴上海人阿毛一家既是。

爸爸參加親國民黨的洪門,他說“我們去跟蔣介石”。姑丈因為參加親共產黨社團,他們選擇回大陸,奶奶跟了姑姑一家,我們就此分離。

對回台灣有人說“在台灣要吃香蕉皮”,“女兒給美軍當難女妓”,爸爸說當初離開是逃共產黨,現在怎麼可以回去。

在等待的兩年,我斷斷續續去上了中文學校,應該說是中文補習班,因為中文學校都被關閉了。共產黨學校學簡手筆,我們學的是正當版,學會了幾個中文字“人,手,田,米,布,衣,火,水”,就這幾個字了。

等了幾年,我們可以去台灣了,拿到僑委會補助的機票。媽媽帶我們幾個小的坐泛美航空到香港,這是我第一次搭飛機,還特別做了新衣服。

我們在香港啟德機場轉機,在機場有位僑委會在香港工作的先生帶我們去吃飯,然後後送我們上了華航的班機。機上一位空中小姐長得像林黛,我坐後面的位子,沒有分到蘋果,錯過了第一次吃蘋果的機會。到了松山機場,後面的機門打開的時候,我興奮地要出去,被空中小姐拉了回來。爸爸和大姊搭船,在基隆下船,晚了我們一個月。

那時剛開學,我一句國語都不會講也聽不懂,中文也只認識幾個字,更不知注音符號是什麼,雖然我九歲半,副校長要我從小學二年級讀起。

上課的時候,我完全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家庭聯絡簿我只會看著字形抄下來,不知道有什麼作業。於是我學會了講“忘記”,功課沒寫說忘記,錢沒交也是忘記,其實是我不知道老師要我做什麼。

我們的代課老師很好,自習課的時候,在她的位子一個字一個字教我認。記得她拉著我的手,看著課文說“手牽手”,所以“牽”是我在台灣認識的第一個字。

過了一個月,發生了大事,大人聽著蔣總統的廣播,要國人“莊敬自強,處變不驚”。學校也在教一首歌,我不知道歌詞的意思,只是跟著模仿。

歌詞仿彿是這樣﹕
「姑息逆流激盪,世界風雲劇變,我們要沈著,我們要堅定。莊敬自強,處變不驚,黑暗盡頭,就是光明!。。。團結奮鬥,勇敢前進,。。。前進前進,沒有打不敗的敵人﹗」

一年後,我才知道歌詞大概的意思,這首歌是我難忘的1971記憶。

那幾年,有好幾個晚上我開的門,每次都有一位陌生的先生來家裡。因為他們截獲幾封去了大陸的人從香港輾轉來給我們的信。爸爸請他們把信收回去,他不要看。他們走後,爸爸教我們有任何人問起我們的過去,我們一律說不知道,不認識,不記得。

多年後,和去大陸的人無論是相遇還是聯絡上,知道十年文革浪費了他們的青春。我們回台灣,在安定的環境下接受了完整的教育。爸爸四十歲時做了這個重大的決定,不管別人怎麼阻止,他堅持帶我們回台灣。這個決定,救了我們一家,也讓我們的一生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命運﹗

  • 上面是一舊識賴的網文。

我的幾舊識在爭辯 ,很多天了。唉!我說過的,我看聽了他們49次的比例,我就會在此貼一的。

這幾天,我在此貼不少,大約我看聽成百上千的了。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女性的英雄人物。。。

三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中,只有女孩唱的像回事兒。女孩好像天生的就適合唱唱跳跳。


不論在什麼地方,只要人們對政治議題狂熱,都是在犯傻。說白一點,絕大多數的人哪裡懂什麼政治?倘若一大群根本不懂政治的人,對政治狂熱,肯定是被人操控了。這條評論對很久以前,過去,現在,將來以及很久以後的將來,都符合。

對宗教狂熱也等同。

狂热追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一个中了邪教,再也不会思考。只看“队”,不问“对”。于是胸无点墨,口无遮拦。

我們老了,少參合年輕人的事。我們按照自己的興趣,找點樂子其實還是很簡單的事。

我工作了30年,突然發現,辦公室裡堆滿了我的東西。公司的,我私人的,半公半私的。。。還有兩星期,每天清理一點,做到退休時給後面的人留一張沒有任何多餘東西的辦公桌。

家长的想法是对的。我对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就有些看法:运动生命很短暂,以后退役下来她还能干什么?学渣的学生,当教练怕是没什么希望。如果缺少起码的文化知识,嫁豪门同样没什么希望。只图光鲜一时,却没有长远打算。以后可能会像很多前例那样,看大门,扫大街,穷困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