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朱老忠認識周孝正嗎 ?

應該是同年齡層之人吧 .

台灣 登德國 節目

29分30秒 *欲觀看節目影片請點此

約28分12秒處。

Wer weiß denn sowas? Torsten Sträter und Dieter Nuhr — Die Sendung vom 9. Juni 2021

德國益智節目「Wer weiß denn sowas?」

本月9日播出的內容中,喜劇演員史崔特(Torsten Sträter)與努爾(Dieter Nuhr)共同答題,

問:
「為了吃到免費壽司大餐,台灣發生了什麼事?」

答案選項有:
A選項「數千人去紋上壽司刺青」

B選項「數十人在大米池裡游泳」

C選項「數百人將他們的名字改成『鮭魚』」。

經過討論後,史崔特和努爾決定選擇B選項,看過解說影片後才發現自己答錯了,2人得知正確答案後表情先是一陣錯愕,後來更當場大笑起來。

來賓得知正解後傻眼大笑。

西南百苗(百苗是明清時,對於當時西南少數民族的統稱,並非單指苗族)

那麼川黔一帶的土司兵,和廣西地區的土司兵,究竟誰更強大呢?

明末渾河之戰可以作為驗證。

根據清代谷應泰所編《明史紀事本末》中的記載川軍:
“諸將奮勇迎擊,敗白標兵(滿州兩白旗),又敗黃標兵(滿州兩黃旗),擊斬落馬者二三千人。”

在《明實錄》中記載:
“兵部尚書張鶴鳴言渾河血戰殺奴數千,皆石砫酉陽二司土兵之力。”
由此可見,在渾河之戰中,來自川黔的土司兵們的戰鬥力,可以說強于當時明朝許多一線部隊。

  • 但是不知石砫酉陽的功夫是怎樣。
  • 那麼川黔一帶的土司兵,和廣西地區的土司兵,究竟誰更強大呢?

這裏有傳說是廣西地區的土司兵傳下的古拳:

壯拳(昂拳)是古代廣西狼兵在戰場上格鬥的武術,拳術主要以強調拳,膝,肘,咬等並用, 壯拳的動作彪悍粗獷,形象樸實、功架清晰準確,沉實穩健,拳剛、勢烈、多短打。

壯族(舊稱僮族,壯文:Bouxcuengh),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1800萬(2010年),為古代百越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廣東和貴州等省區。

與貴州的布依族、越南的岱依族、儂族、熱依族語言文化非常相似,並一起合稱為僚人。

壯族先人在中國古代曾先後稱獠、溪峒蠻、烏滸。

宋代始稱為撞、僮、仲,明清有稱為僮人、良人、土人。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寫作獞,1949年後改為單人旁的僮字,統稱僮族,直到周恩來倡議在1965年改「僮」為「壯」。

中國西南部的少數民族,在明代以後一直叫苗蠻子,其實是把很多不同的民族都劃歸為苗蠻,舊書有這樣的記載:

黔省苗蠻種類甚多,有:花苗、東苗、西苗、牧羊苗、青苗、白苗、谷藺苗、紫薑苗、平伐苗、夭苗、九股黑苗、紅苗、生苗、羅漢苗、陽洞苗、黑羅羅、白羅羅、八番苗、打牙犵狫剪頭犵狫、本狫家苗、土人苗、桐人、羊獷苗、楊保苗、蠻人苗、狗耳龍家苗、馬鐙龍家苗、(棘人)人。宋家、蔡家。共三十餘種,風俗各異。
惟宋家、蔡家、馬鐙龍家,乃戰國時楚伐宋、蔡、龍三國,俘其民放之南激,流而為苗者。知中原禮義,衣服祭祖,婚嫁喪葬,揖讓進退,一稟於周。而花苗、東苗、西苗、牯羊苗四種淳樸外,其餘者皆不可以禮法教,惟土司官威刑始得以制之。

我想起了久久前,有一廣西人說:

廣西人是正統的、久遠的中國人,是秦朝的。

今天查網:

剪貼

秦軍在第二次戰爭後的部隊留在嶺南,與當地人融合,成為了現在的兩廣人的祖先。

秦征百越 秦朝戰役的一部分
日期 前219年-前214年(秦始皇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
地點
嶺南
結果 嶺南成為秦帝國屬地,秦設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參戰方
秦朝 南越
西甌
駱越/甌貉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第一戰:
屠睢 †
趙佗
史祿

第二戰:
任囂
趙佗

第一戰:
譯吁宋 †
桀駿

第二戰:
桀駿
兵力

第一戰:50萬人
第二戰:30萬人 不詳
傷亡與損失
不詳 不詳

秦征百越,或稱秦越戰爭,第一次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令屠睢率領50萬大軍南下攻擊嶺南,秦朝占領了南越地區,設置了南海郡;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軍在任囂和趙佗的率領下攻擊西甌,又稱為秦甌戰爭,該戰結果為秦朝占領了西甌之地,設置桂林及象郡兩郡。此次戰爭使到嶺南地區首度被中原王朝納入版圖。

第一次秦征百越之戰
秦軍情況
秦始皇二十八年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以屠睢為將,發兵50萬,分為五軍。根據湖南等地的地方志記載,秦軍這次戰爭所動用的部隊是以滅楚國的部隊為主力,但是為了適應南方作戰,這50萬大軍中也有不少於10萬人為原楚國部隊。這批秦軍大多由「逋亡者、贅婿、賈人」組成。

南越情況
南越人大多未有成形態的國家,而是以部落形式組織。西甌部的最初首領是西甌國君主譯吁宋。

戰爭過程
秦軍兵分五路,越五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越城嶺而下。

第一路在餘干(今屬江西省)集結,進攻閩越地區(主要在現在福建),攻陷後設立了閩中郡。

第二路在南野(今江西省南康市南)扼守,對閩越和南越形成壓迫之勢。

第三路占領了南越的番禺。
第四路在九嶷山(今湖南省寧遠縣南)駐守,第五路在鐔城(今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西南)附近的越城嶺駐守,準備一起進攻西甌。

其最西兩路首先擊潰了西甌的抵抗,殺死西甌君譯吁宋。第二年,秦軍已全面深入南越腹地,在珠江口南武城之處、廣西北部、越南與廣西交界處分別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個郡作為建制基礎。

秦軍在開始時期是屠睢一路和趙佗一路這兩路一共20萬人馬最先發動進攻。剩下的30萬人應該在前線部隊陷入戰爭泥潭,也就是在屠睢寫部隊缺糧的戰報給秦始皇以前就出動了,因為在屠睢寫的信中說到了自己的「五十萬大軍已經傷亡甚重」。

秦軍士兵多為北方人,大部分都為現在陝西、山西及河南等地人,不適應南方炎熱的氣候,士兵中瘟疫橫行,直接影響了秦軍的戰鬥力[6]。在河流與群山之間善於水戰的越人令秦軍一籌莫展。

西甌軍在譯吁宋的率領下與秦軍進行了慘烈的激戰,譯吁宋戰死後,選了新的將領桀駿,並且全線退入山地叢林中與秦軍繼續作戰,及偷襲又切斷秦軍的糧道,迫使秦將屠睢上報秦始皇秦軍糧草已經不足。為了補給日漸吃緊的南越前線,秦始皇被迫派遣史祿負責運送糧餉,史祿不得不率領士兵在湘水和灕水之間開始修築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流域,保障秦軍的後勤供給,卻仍不能挽回敗局。

靈渠流經的地區,溝通東部的湘江和西部的灕江

大致在前218年左右,西甌軍對秦軍發起了反擊,秦軍大敗,根據《淮南子》記載,越軍「夜攻秦,大破之,殺尉屠睢,伏屍流血數十萬」,秦軍總指揮官屠睢在現在的廣西桂林一帶被一支西甌軍夜襲部隊擊斃,迫使秦軍「宿兵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終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餉」。

戰後
屠睢死後,他的副手趙佗接替了他的位置。秦軍陣亡約30萬人,剩下20萬人全部退到嶺南北部邊界;西甌軍的傷亡同樣慘重,沒有力量繼續發動進攻,雙方形成了對峙局面。

秦軍徵發了更多罪犯戍邊,五十萬「謫徙民」被秦派往南越「與越雜處」。對峙持續了3至4年。

由於許多來到嶺南的中原人沒有娶妻,趙佗向秦始皇請求派遣三萬女子南下,而秦始皇卻僅派遣了一萬五千人。因此他們中的許多人娶越人女子為妻。在趙佗的主持下,秦王朝開始緩和越人與統治者間的關係。隨著通婚規模的擴大,北來戍邊者亦變得日益越化。

第二次秦征百越之戰
《史記•秦皇本紀》相關記載如下:

「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前214年,秦始皇在靈渠(建於前219年至前214年)糧道全面開通且糧草充足之後,徵集「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為兵」(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萬加上原先剩下的20萬秦軍部隊,秦軍再次集中了30萬大軍向西甌軍發動了最後的總攻。

秦朝諸郡
秦軍幾乎未遇到大的抵抗就深入嶺南,並且設置了南海、桂林及象郡等三郡,其中象郡實際上的行政可能仍然由地方土酋控制。

影響
《史記•南越列傳》相關記載如下: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秦時已並天下,略定揚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謫徙民,與越雜處十三歲。」

南越國地理位置圖:可見陽山關 (Cửa Dương Sơn)、橫浦關 (Cửa Hoành Phố),其中南越國的南界在頂峰時期還直至現今越南的中部。
「佗,秦時用為南海龍川令。至二世時,南海尉任囂病且死,召龍川令趙佗語曰:「聞陳勝等作亂,秦為無道,天下苦之,項羽、劉季、陳勝、吳廣等州郡各共興軍聚眾,虎爭天下,中國擾亂,未知所安,豪傑畔秦相立。南海僻遠,吾恐盜兵侵地至此,吾欲興兵絕新道,自備,待諸侯變,會病甚。且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千里,頗有中國人相輔,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國。郡中長吏無足與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書,行南海尉事。」

南越國地理位置圖
「囂死,佗即移檄告橫浦、陽山、湟谿關曰:「盜兵且至,急絕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吏,以其黨為假守。秦已破滅,佗即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漢十一年,遣陸賈因立佗為南越王,與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為南邊患害,與長沙接境。」

根據關於雒越的傳說,古蜀的王族後裔蜀泮滅文郎國並且擊敗其它駱越的部落首領,以螺城(今越南河內市東英縣內)為都城建立了甌駱國(前258年)。

秦將趙佗率軍從公元前210年開始,進攻兼併了甌駱國,約在前204年,以番禺為都城,在嶺南地區建立南越國。

秦軍在第二次戰爭後的部隊留在嶺南,與當地人融合,成為了現在的兩廣人的祖先。之後在嶺南由原秦軍等中原移民及百越人共同治理的南越國持續了約93年。

以上剪貼

不認識。確實和我同年,也是同年高中畢業。論記憶我比他不會少,但我盡量低調,避免出頭露面。
我最近打算討論一下長征問題,提一些疑問。
回憶也在寫,寫我步行串聯的經歷。比他要遠得多。很多話他也是瞎扯。一個兵團知青,也和插隊完全兩碼事。“接受再教育”是1968年9月發佈的,不是1966年串連提出的來的,而且是針對“舊學校培養的學生”,只是在12月份才有“接受貧下中農在教育”一說。磊說農場、兵團,和農村也完全不一樣。

有人習慣於信口胡說,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不知道的事情不要亂說。洞庭提到的這個人就是一個『放在胡同口的夜壺』(這話是別人評價他的,不是我說的哈),風一過就呼呼響。

他說的話,有些是真的是他自己的經歷;更多的不是他的親身經歷,道聽途說的比較多。因此常常前言不搭後語的。加上港媒台媒習慣於聚蛆蟲做藥引子,再添油加醋製造各種謠言,弄得這個人說了話以後就不斷地糾正自己。但是,不論他怎麼糾正,港媒和台媒都還是要以他說過的,最極端的說辭為依據來多多發揮的。我們看了好笑的東西,在港媒台媒發酵處理後,包裝為一塊一塊的,在全世界兜售。

我只能堅持我自己,只說自己知道的事情。道聽途說的事,如果非要引用不可,一定會強調:『這個我是聽某某說說的,不是我自己的經歷。』

洞庭說到的這人,網上一搜就可以找到很多很多他糾正某些報道的話來,但港媒台媒不管的,管你怎麼反口,我是要以我報道過的為準的。

我們都認得幾個字,說話,的確應該對自己負責。

  • 很多話他也是瞎扯。

這句讓我想起:
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ce

又再看幾篇文和油管影片:

十三年來最大通脹來臨!經濟分化已成定局?

韋伯和馬克思 - 兩大思想家的對壘

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有兩大理論來源,其一是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即以 《資本論》 為代表的經濟學,它是我們構建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要思想來源。其二是其他各種新興政治經濟學,國外稱之為異端經濟學。

一篇文章,努讀中。

感謝老忠兄回答 , 像這樣同年的人應該還有不少 .
俺是台灣人 , 沒有親身經歷 , 所以需要多方採集資料 , 互相比對印證 .

老忠兄喜歡寫文章 , 喜歡說故事 .
勇於探討和反思過去的事情 , 而且經歷豐富 .
對俺來說 , 是一個很好的發掘寶藏 .

只是許多細節和具體情節 , 俺不知道 , 常常不知從何問起 .
比如說這個 "一個兵團知青,也和插隊完全兩碼事 " .
這問題俺從沒注意過 .
請問兩者有何不同 ?

俺看到這位周孝正 , 是直接從 youtube 看到 , 和港台媒體沒有關係 .
香港媒體俺不知道 , 但台灣媒體 , 在俺看過的範圍內 , 沒看過他 .
或許曾經播出 , 而俺沒看到 , 也說不定 .

木匠兄說的 , 俺當然尊重 .
不過他說的話 , 哪些是真正自己的經歷 , 哪些不是自己的經歷 , 俺無從判斷 .
所以才要比對印證 .
這次問了朱老忠 , 同年齡層 , 俺想是適當的 .

現在俺的消息來源 , 主要是 youtube .

報紙已經幾十年不看了 .
至於電視 , 因為擺在家裡 , 有時候不得不看到 .
所以台灣的狀況稍微知道一些 .
但遇到口水戰節目 , 就不看 , 那些罵來罵去的最沒營養 .
而網路新聞一概不看 , 除了 youtube , 其他網站幾乎一概不拜訪 , 除非尋找特定資料 .
蓋實在看不了那麼多 .

俺的資訊來源大致就這樣 .
所以有些事情 , 直接問來對照 , 比較快 .

哦,洞庭兄錯誤地理解了我的意思。我是說,媒體鼓動仇恨鼓動人鬧事,不是好事。怎麼鼓動仇恨的呢,就是從聚蛆蟲做藥引子,然後系統地編制謠言這樣一些手段達成的。

台灣媒體,洞庭老兄沒看,但我一直都在看。我看的最多的,就是台灣的《自由時報》因為大大小小,只要能罵上大陸幾句的,自由時報上全有。不信,搜搜《自由時報》的索引(當然也可以搜索《聯合報》的索引,內容差別應該不大),看看能找到”周正孝“的什麼相關新聞,老兄就能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我看台灣媒體,一開始當然是好奇。很多我知道的事,我就要看看台灣媒體是怎麼說的,其中有兩年多,差不多三年的時間,我幾乎是天天看的,主要是看以下三份報紙:《自由時報》,《聯合報》以及《中國時報》(現在不敢說全稱了,自己稱自己為《中時報》)。

提到youtube,我也常看,比如時事新聞。比如現在正在發生的事,大陸的空間站建成。昨晚睡覺以前就是在YouTube上看了發射實況,右邊的滾動屏上幾個沒家教的孩子一路罵罵咧咧(其實幾乎所有大陸人的東西後面都有罵罵咧咧的),洞庭老兄常看youtube,這種情況已經有兩三年了吧(以前不至於這樣的),洞庭兄肯定也發現了,是吧。

因為空間站的對接是半夜,我一大早起來,就打開youtube補看哈,這是我剛截屏的:

我說的就是媒體造謠,會讓一些不太懂事的孩子受到錯誤的引導。

所以我要說的重點是:我們說話,盡量都只說我們真正知道的事,這個世界會平安很多的。

上山下鄉問題現在還是研究禁區,話語權基本上是在兵團知青手中。我的主張是應該分模式、分階段討論,現在全被混在了一起。成功收官?還是失敗告終?有悔?還是無悔?是政治原因?還是經濟原因?是不是文革的產物?等等。如果不分模式、分階段討論,永遠無法自圓其說。
上山下鄉有兩大模式:體制內和體制外,體制內有兵團、農場、五七幹校;體制外有集體插隊、回鄉兩種不同。回鄉,在文革前不僅僅是大城市回鄉,還包括了本地中學畢業生。
回鄉知識青年,這是文革前的稱呼,後來沒有了。具體的典型,有從大城市回鄉的邢燕子,還有山西绛縣本地的周明山。周早就去世了,我從1965年到1975年見過他三次。我弟弟101中畢業,插隊在绛縣。
為什麼後來不提“回鄉知識青年”?很是耐人尋味,當然也只能猜測。
體制內,就是編制之內的人。當然編制是有名額的,有一個人就要發一份響,就要有相應的一系列福利待遇。體制外當然就是不提供生存保障,適應當地的政策,自尋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