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滷麵

忘了是上禮拜哪一天的午餐了 .

下午比較閑,拿洞庭兄的午餐照練手哈。

通常我會對圖片做這麼三件事:一,調整光影和色調;二,幾何變形矯正與剪裁;三,去掉畫面垃圾。

洞庭的原片幾何圖形很好,光影非常棒;然而在色調上,有一定可調整的空間,我是這麼做的:
一。我熟悉橡木在加上清漆後應該有的色調;
二。我知道鮮海苔該有的顏色,同樣對於木耳,筍絲,胡蘿蔔,麵條以及鹵湯該有的顏色;
三。我知道瓷碗該有的顏色。

於是根據我的理解調整色調:

至於畫面的清潔,我修除了面碗左下的芝麻大的水漬;右邊光亮處木紋上的劃痕。

哈,冒犯洞庭兄了哈。請注意在畫面幾何尺寸不變,壓縮比不變的前提下,因為色彩變得豐富,使得文檔尺寸大大地增加了。

打滷麵? 大滷麵?

滷麵的傳統作法:

每道材料都要單獨烹煮熟後,再放進熬著大骨的高湯中煮。首先,將切成塊狀的紅蘿蔔、白蘿蔔、大白菜等放入湯鍋內,待散發蘿蔔、白菜的鮮甜味後,再加入高麗菜、香菇、木耳、扁魚與金針。

湯水再度煮滾後,將裹上魚漿的肉片一一置入湯裡,待水開,肉片上浮後,再做些勾芡,接著將麵川燙置碗中,並盛入剛熬成的羹湯,淋上黑醋,再放上一點香菜,就是道地古早味的魯麵。

而且台南做滷麵的也確實用到「打」這個字。

一般所謂的打滷就是將各種的配料一一料理過後,再煮成一鍋然後勾芡成滷汁淋在熟麵上(維基)。

這個謎底直到有一天我遇見了地方上的一位耆宿才終於解開,原來那「打」字的意思不是㵉滷汁的動作,而有「打算」之意,這回來了多少人,份量先行「打算」一番,浪費食物畢竟不是好事。

事實上只消稍事研究,文獻記載也頗多。

第三十一期的《台灣文獻》期刊記錄:「閩南將麵條煮熟,再以豬肉、香菇、蔬菜、金針等煮熟加落粉,取麵淋以此湯汁,叫做『滷麵』。台灣則將麵一起混煮,則麵較爛,叫做『麵羮』。」換句話說,滷麵在台灣還衍伸出麵羮,甚至中部的大麵羮等。

去中國福建,我經常遇見宴席上出現滷麵,尤其在開漳聖王的起源地漳浦,好大一座「威惠廟」本已傾圮,就是台灣人出錢出力去重新蓋出如今的規模來,當地人信誓旦旦,宣稱咱台灣的滷麵八九不離十,漳州傳過去的啦!

「開漳聖王」俗名陳元光(657-711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朝時(669年)隨父帶兵攻伐閩粵不願臣服中原勢力的原住民,得勝後,奏請朝廷設立漳州,受封漳州最高行政長官刺史一職,首邑就在今之漳浦,所以對漢文化來說是「開漳」的先驅,他所帶來的軍隊自然是嗜食麵食的北方人,吃不慣米食,於是在遇有節慶之時,便以當地生鮮的魚、蝦和蔬果等食材,作成滷麵,相沿至今,乃成閩南著名小吃,於是可以想當然耳的傳到台南來了,因為料理的方式極為相似,味道也相近。

滷麵在漳州本地南靖縣金山一帶,每遇開漳聖王的節慶,迎神賽會時人潮洶湧,為了大量製麵,乃又進一步將麵條變化為拉麵,把麵粉塑成麵團,切成四塊,搓揉成長條狀,再摔打抖動對折,連續7回,變成約三毫米粗細,其實光看製作過程就很精彩了。

本來不過是吃碗滷麵而已,何必引經據典考究滷麵的來源?

滷麵歸根究底,不管是1949之前之後都可能來自中國北方,但來台後已成台灣文化的一部份,而且是文學創作的題材之一,因此予豈好辯哉?

以上網文剪貼。

1

2

這個實在不用費力考證的哈。打滷麵在大陸長江以北是相當普遍的吃法,木匠至少就吃過河南,河北,北京等地的打滷麵。製滷的內容(食材的選用配料的選擇)千變萬化,但大體的工序都一樣。

過去的麵粉,很少筋道的,還有其他好多原因(如防止早上和好的麺到晚上變酸等),在麵條的製作過程中,一般都會放入堿水。因此,清水煮麵條之後,撈出麵條;而煮麵的清湯女人會用來漿洗衣服(衣服洗淨之後用麵條湯,米湯等加一層清糊俗稱上漿),剛洗過的棉質衣服上漿之後,穿出來比較挺,下次洗也比較容易。家裡有能幹的女人,大人孩子的衣服穿出來都是光鮮的。木匠幼年時,老媽洗衣服都是會用麵條湯或者米湯漿過的。現在的衣服面料經過技術改造,不再需要上漿了。

煮熟的麵條挑進碗裡,澆上滷汁,就是打滷麵了。這個打字,用得非常自然。打岔,打個照面,打抽風(打秋風),打醬油,打情罵俏,打造,打個比方,打草稿,打趣,打老遠來,打漁殺家,氣不打一處來,不多捶打焉能成事。。。這個打字,是普通人在無法對細節祥描時抽出來通指一類過程的詞語,這時候的打,你說是什麼意思它就是什麼意思。回到主題,打滷,就是製作並且澆淋燙頭的總體概括。

至於打滷演變為大滷,那也是一域一方民眾用字的習慣吧。

呵呵 , 木匠兄改得好呀 .
你既然會想到要改 , 就表示你對這個有想法有靈感 .
每個人詮釋和表達的方式不同 , 這是好事呀 .
俺也常常這樣幹呀 , 咱們這樣又不是第一次啦 .

色彩改得漂亮 , 麵看來更加光鮮好吃啦 .

人生幾何 , 有吃大滷麵的時候 , 也有吃螃蟹的時候 .
真是忙時吃乾 , 閒時吃稀 , 不忙不閒 , 吃半乾不稀 .

這是上次在野柳漁港 , 和老婆吃了兩隻螃蟹 .
據說是所謂的萬里蟹 , 好像七八百塊錢 .
老闆端上來的時候 , 叫我們先拍照 .
也罷 , 難得一吃 , 拍就拍 .

這是開膛破腹之狀 , 也拍 .

然後就下肚啦 .

  • 左邊是三點蟹,紅星梭子蟹。俗 稱:三點仔,三目公仔。
  • 右邊是花蟹。

中文稱做 螃蟹 台語卻有 蟹 蟳 蠘 之分

在台灣,蟹類大致分成「蟹」(台語音hē)、「蟳」(台語音tsîm)、「蠘」(台語音tshi̍h)。「蠘」一般都叫「蠘仔」(tshi̍h-á),常見簡寫為「市仔」。
(蟳、蠘,專指海蟹)(蟳、蠘,專指海蟹)

台灣最常見的蟹是「毛蟹」,中文名「台灣絨螯蟹」。中國大陸著名的「大閘蟹」,中文名「中華絨螯蟹」。兩者是同為「絨螯蟹屬」的近親,近年來台灣也養殖大閘蟹了。

蟳:膏多於肉曰紅蟳,無膏者曰菜蟳。大者長尺餘,隨水潮退,殼一蛻一長最堅,生海邊泥塗中。螯無毛,異於蟹。

蠘:形似蟳,但殼有斑點,滋味遜甚,其螯更銳。我補充一些海洋生物學的解釋。蟹類都有一對「螯足」(蟹鉗)、四對「步足」,總共十足,所以在分類上屬於「十足目」。

蟳、蠘都是海蟹,第四對步足長得像槳,適於划水游泳。蟳以螯足強大為特徵,蠘又稱「梭子蟹」(蟹殼如梭兩端尖),螯足比蟳小,但較細長而尖,並有鋸齒。(蟳、蠘,專指海蟹)

新北萬里區的海產行銷品牌「萬里蟹」,包含三大海蟹:花蟹、三點蟹、石蟳,就是來自台語所稱的花蠘仔、三點蠘仔、石蟳。

菜蟳 tshài-tsîm

蟳仔 tsîm-á

蟹仔 huē-á

毛蟹 môo-hē

「螃蟹」之名從何而來? 其實古代最早寫成「旁蠏」,旁是左右兩側,以蟹側行而得,後來「旁」加了「虫」旁,才變成「螃蟹」,但「螃」字不能單獨使用。

1豪華六寶飯155元

2小三燒蓋飯 155元

3

4超級六寶蓋飯305元

5六寶飯140元加鴨腿80元

  • 兩隻螃蟹 據說是所謂的萬里蟹 , 好像七八百塊錢

海鮮常常都是隨老闆坐地喊價,尤其花枝、小捲、鮭魚、鱈魚等等,錢包乾扁時千萬別隨便夾,倒不如吃其他主菜。

以上網文剪貼。

分量很足,覺得再加上一杯飲料,就夠我和木匠婆兩個人吃一餐的了。

好吧,有些人閉幕將能吃,可那三百多一份的,吃完了會吃撐吧。

我們這兒是溫哥華蟹才有人吃,也蠻貴的。別的雜七雜八的蟹好像沒人吃,也沒有賣的。

在大陸,只要長成了蟹的樣子,都會有人吃。

前段时间吃海蟹,我们叫梭子蟹,今年的价格大约在25-50元一斤。我一般是切开面拖加毛豆或葱油的烧法


最近有吃河蟹,上海人叫大闸蟹,一般按每只的重量标价的,分雌性价和雄性价,五两重的大概是30元左右一只,我们一般就是清蒸,然后沾着生姜末的醋吃。

螃蟹的叫法,很多人就是隨意的。過去我除了在學生飯堂吃飯,也常去五角場鎮買一點菜自己改善一下。我常買螃蟹,因為那時候品種不是很多,五角場的人,把淡水蟹叫青蟹;海水蟹叫花蟹。

青蟹和花蟹都有,但是也很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