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記行_6_班公措

是對的啊。一些風俗,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解釋,這是很普遍的現象。

藏族的喪葬方式有五種,即 天葬、水葬 、火葬、土葬和塔葬。在普遍行使水葬的地方,有這樣的說法,很自然的。

可以去去看 .
不一定要去俺去的阿里 , 那個無人區太苦了 .
可以去人多廟多的熱鬧地方 , 比如說拉薩或日喀則 , 可以多一點人文 .
妳似乎去過藏區 , 但藏區是藏人居住地區 , 很大一片 , 未必和西藏高原相等 .

俺去年 8 月去西藏 , 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準備 .
去了西藏 , 每天都在這裏發一帖 , 作為即時記錄 .
妳若有興趣 , 可以去看看俺先前的帖子 .
木匠兄和梧葆老兄是從頭看到尾的 .

沒想到這輩子竟然去了一次西藏 .
還會不會有第二次 , 就不知道了 .
本來今年還想去好幾個地方 , 但因為疫情 , 就都沒了 .

拍片的確辛苦 .
因為高原反應 , 每按下一次快門 , 就要難受一陣子 .

水經注上說 , 江水又東 .
也就是說 , 水繼續流 , 咱們繼續往下看 .
這一輯 , 就只貼 2019/9/5 這一天的照片 .
這一天是從獅泉河出發 , 一路到達日土縣的班公措 .
再到日土縣的多瑪鄉住宿 .
看看一天能拍多少照片 .

現在 , 相機拍攝的照片出場啦 .
切記一定要放大來看呀 .

坐這樣的車 , 走 219 國道 .
這是新進口的豐田吉普車 , 也可以說是越野車 , 當然四輪驅動 .
上山涉水 , 無所不能 , 司機說 , 一輛要六十萬人民幣 .

這山紅紅的 , 最近受到疫情啟發 , 俺就叫它火神山 .

難得有車經過 , 就站在路上連續拍攝 .

注意看照片左邊 , 火神山的山腳下 , 有一些白白點點的東西 , 那是甚麼 ?

走近拍攝 , 原來是這個 .

對比之下 , 就知道山有多大了 .

再近一點拍 .

整群的羊 .

把鏡頭拉到極限 , 就只能拍到這樣啦 .

然後 , 再看下回分解吧 . 呵呵 .

你的幾個鏡頭都很棒,照片的細節保持得相當好!

西藏人不貪心,一家養一小群羊,這樣的日子也還是蠻開心的。雖然窮一點但無憂無慮啊。

跟看大片一样美。你和木匠一样都是专业摄影爱好者,我就不会拍照,但不妨碍我欣赏。

好的好的,有空一定找来看看。

小弟傳給同學幾張後,得了一句話:

  • 漂亮到讓你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

俺本來也是不會拍照 , 沒有這項興趣和專長的 .
但在這裡這麼久 , 木匠兄教俺拍照 , 然後俺逐漸學習 .

俺參加攝影比賽 , 木匠兄幫俺修改照片 , 結果得以入選 . 就是這張呀 .

有興趣也可以拍拍照 , 現在手機都很方便的 .

哎呀梧葆老兄 , 你老是拿俺的東西去跟人家打仗 .
上次說你引了俺和木匠兄說過的話 , 結果你那個 line 就倒閉啦 .

你到底引了那些話 ?
還有這次又傳了那些圖片 ?
俺真的很好奇 , 快說快說 .

俺本來多帶了一個 SIGMA 鏡頭 , 但不能伸縮 , 很不方便 .
所以換回原來 NIKON 的 18~200 鏡頭 .
除了布達拉宮夜景 , 羅布林卡 , 以及楚布寺之外 , 後來到了有湖有羊的地方 , 就都用回 NIKON 的老鏡頭了 .

像這次拍羊 , 距離都相當遠 , 必須拉到 200 才勉強拍得到 .
因為用了 200 長鏡頭 , 有景深效應 , 除了對焦點清楚外 , 後面背景就模糊了 .

我們車停下來拍照的時間都不長 , 十幾分鐘 , 甚至幾分鐘 , 就得上車趕路 .
還好帶了伸縮鏡頭 , 得以搶拍 .

周末啦 , 咱們貼圖繼續 .

還是先從火神山腳下開始 .

山腳下除了有羊群 , 還有水塘 .

原來是溪流 .

這裡夾一張手機照片 . 現在是在前往日土縣途中 .

經過這樣的曠野 .

問司機 , 這麼大片土地怎麼沒利用 ? 為啥不種點麥子大家吃 ?
答曰 , 這種高原氣候 , 種不起來 , 頂多只能種青稞 .

你去的时候是秋天吧,照片都是浓浓的黄和艳艳的蓝,特别好看呢。

西藏有座火神山,新疆有座火焰山。山体都是赤色。

算是夏秋之交吧 , 去年 8/20 ~ 9/10 , 共 22 天 .
照片請放大到全螢幕尺寸 , 比較好看 .

請參考一下這一帖 .
這裡紀載了俺出發前 , 和剛到地頭的過程 .
現在重新再看 , 還真有回憶的感覺 .

從日土縣城往班公措進發 , 看到了水 , 就表示離湖不遠了

到湖边走走没有?西藏的山和湖很多人都去朝拜呢,照片的色彩就跟打翻了调色盒一般浓烈,美翻天了。

我是不習慣跟團行動的。有的地方我回話很多時間慢慢琢磨,拍幾張好片;有的地方我看一眼就走,知道沒什麼興趣點可以挖掘的。

我這樣性格的人,如果有選擇,更喜歡當獨行俠。

青稞是大麥的近親,以前的青稞,很難吃的。現在的品種經過改良,現在普遍種植的青稞,已經好吃多了。

image

image

快要到湖啦 .
這一帶是湖邊的溼地 , 有沒有跟湖相通 , 俺也不清楚 .
反正只管拍照片 .

再補貼幾張 .
前面貼的幾張是沒有電線桿的 , 現在把有電線桿的也貼一貼 .

該死的電線桿 .

對俺來說 , 跟團和獨行都是可以的 .
因為各有利弊 , 各有觀點 , 各有取捨 .

跟團固然不自由 , 但可以省掉許多麻煩 , 少傷許多腦筋 .

跟團還可以認識不同的人 , 也是不錯的 .
比如說 , 這次俺就認識了攝影家 , 認識了導演 , 驗證俺所學的攝影 .
另外還認識了一對由醫生和貴夫人所組成的夫婦 .
這對夫婦長年出國 , 旅遊經驗非常豐富 .
俺幫他們拍了一些照片 , 他們很高興 .

還有一點是 , 跟團可以測試一下 , 俺在一群人當中 , 如何去經營人際關係 .
在俺歷次跟團旅遊中 , 人際關係大多以失敗收場 .
也就是說 , 弄到最後就是人緣不佳 , 到處得罪人 .
原因在於 , 俺太喜歡炫耀所知 , 往往使許多人的吹牛破功 .

比如說 , 俺領隊和那位醫師 , 就是如此 .
還有那位攝影家 , 俺也小有得罪 , 大概是跟他抬槓了些攝影的東西 .
唯獨那位導演 , 俺小心翼翼 , 大概總算沒有得罪 .

嗚呼 , 老毛病啦 .
不知不覺中顯露出知道得比人家多 , 這就已經遭忌了 , 然後再沾沾自喜一下 , 就被認為是優越感啦 .
然後就完啦 , 也就是失敗啦 .

人過六十 , 這次出行 , 俺就已經在這方面有所警惕和小心 , 結果還是不成功 .
下次再有團 , 就該當更注意了 .

說起青稞 , 說真的 , 俺只在車內瞄了幾眼青稞田 , 然後其它的就一無所知 .

這次出行 , 有關於當地知識性的介紹和了解 , 俺都不注重 , 不花時間在上頭 , 專注拍照 .
因為這些知識 , 回來查資料就有了 .
而現場的場景 , 如果沒拍 , 回來就沒有了 .
所以俺只要照片 , 團費不便宜呀 .

行行復行行 .

水越來越多了 .
這裡的水 , 居然能把天空 , 白雲 , 以及各種山的顏色 , 全都倒映出來 .
西藏真是奇異之地 , 換了台灣的日月潭 , 啥都看不到 .

这几张照片实在是美翻天,行行复行行。

跟团旅游能认识不少朋友,也省心,尤其去这种山高水长路远的地方。我也参团旅游过。